广西壮族“打榔舞”现状透视与传承保护*
2015-11-29刘朝猛
韦 霞 刘朝猛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体育与健康教育系,广西 崇左 532200)
广西壮族“打榔舞”现状透视与传承保护*
韦 霞1刘朝猛1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体育与健康教育系,广西 崇左 532200)
少数民族文化是我国的宝贵遗产,有着最原始、最生动的文化印记。“打榔舞”是广西壮族人民稻作文化的缩影,是壮族人民庆祝丰收、祈求风调雨顺的一种简单舞蹈。如今它已经发展成为远近闻名、能够给人们带来经济效益、文化熏陶、社会反响的文化品牌。其良好的发展现状给它的传承和保护带来了良好的契机,也给其他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提供借鉴。
打榔舞;传承;保护
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人们在辛勤的劳动过程中,创作出许多绚丽多彩的民间舞蹈。由于受各民族、各地区不同的自然条件、社会条件、生活习俗和劳动方式的影响,使民间舞蹈在舞蹈语汇、艺术风格、表现手法上各有鲜明的地方特点。中国民间舞蹈在中华民族的艺术历史上占着重要的地位,是最典型、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承载着浓郁的民族气息,放射着灿烂的光芒。壮族是我国岭南地区的土著民族,主要分布在广西、云南、广东、湖南、贵州、四川等省区。壮族的祖先是春秋战国时的百越族的一支,他们与布依、傣、侗、水、毛南等族同源于古代越人中的瓯越、骆越,后被称为乌浒、俚、僚、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统一为“僮”,1965年“僮”改为“壮”。壮族人民能歌善舞,唐代壮族已有自己的民族特色舞蹈,广西宁明、龙州等地的断崖陡壁上壮族先民绘制了许多描述壮族舞蹈的崖壁画。其中源自广西天等县的壮族舞蹈“打榔舞”流传于世已有一千多年,不仅在广西区内影响广泛,而且声名远播,在东南亚国家也颇受欢迎,成为天等县广为人知的原生态民族文化品牌。
1 广西壮族“打榔舞”的起源
广西壮族的“打榔舞”应该是由古时候的“舂堂舞”演变而来。宋代周去非《岭外代答》:“静江(今桂林)民间,……屋角为大木槽。将食时,取禾舂于槽中,其声如僧寺之木鱼。女伴以意运杵成音韵,名曰舂堂。”舂堂所用的器具名为榔,是一种用来去掉稻壳、舂米、舂糍粑的农具,形状略像磨,多以竹、木、泥制成的。也叫做砻,是壮族的一种敲击体鸣乐器。唐代刘恂《岭表录异》:“广南有舂堂,以浑木刳为槽,一槽两边约十杵,男女间立,以舂稻粮,敲磕槽弦,皆有偏拍,槽声若鼓,闻于数里……”可见,打榔舞最迟在唐代就已经产生,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后来,这种舂堂发展为庆贺年节和祈求丰收的舞蹈,砻也就成了专为舂堂舞伴奏的主要乐器。其材质也由竹、泥变成了用龙眼木、榨木等整段坚硬原木挖制而成。砻的外形为一长方形敞口木槽,一般槽长200厘米、宽40厘米、高35厘米、槽壁厚6厘米,槽口朝上,槽下两端支有木制或铁制脚架。砻体做工精致,槽壁外侧还绘以各种花卉和图案纹饰。打榔舞使用木杵进行敲击表演,每根木杵长约150厘米,外形与乐杵有些相像,两端较粗,中间手握部分较细,直径只有5厘米。打榔舞以农耕时代的日常生活为表现内容,表达壮族人民对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幸福吉祥的祈求和渴望,深受壮族人民的喜爱。
2 广西壮族“打榔舞”的特征
2.1 娱乐表演性
“打榔舞”作为流行于广西马山、天等、都安、那坡等地的壮族民间舞蹈,具有很强的艺术表演性,这也是其深受广大群众欢迎的一个主要原因。打榔舞节奏比较单一,舞蹈动作形式自由,因此敲击的方式花样繁多,出现各种不同的步法和敲法,表演者不分男女老少,有二人对打、四人对打、多人交错对打等多种方式。2012年3月20日,天等县委、县人民政府在天等县城组织了千人“打榔舞”比赛。来自该县13个乡镇以及县直党政、农口等5个部门共18个打榔舞代表队的1056名演员云集天椒广场,大家载歌载舞,以形式多样的“打榔舞”反映天等县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吸引了数万名游客观看拍照。打榔舞以其独特的民族个性和民族风格,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青睐,不但在广西区内具有广泛的影响,如今在东南亚等地区也同样相当流行。“打榔舞”以其大众化的、相对自由的表演形式,赋于娱乐性、贴近生活的表演内容成为天等县有名的民俗旅游项目,也成为广西壮族历史悠久稻作文化的缩影。
2.2 健身健心性
“打榔舞”既具有民间舞蹈的艺术表演性,又具有民间体育项目的健身、竞技性。第一,在舞蹈的过程中,表演者表达的是一种艺术形式,表现的是他们健美的身姿,灵活的舞步,观看者在观看的过程中,得到了心理上的欢愉、感官上的乐趣;第二,“打榔舞”产生于民间稻作文化的过程,连“榔”这种乐器原本也是一种农具,这无形中拉近了表演者与观看者之间的距离。观看者不由自主的参与到表演中去,从观看者到表演者之间,并没有一个巨大的舞台相隔,观看者在参与表演的过程中身心都得到了锻炼,这就体现了“打榔舞”的健身与健心的特征,这也是民间、民族体育、舞蹈所具有的共性;第三,“打榔舞”的舞蹈动作简单自由、器具方便获取,因此使得这种舞蹈具有良好的传播性、可接受性,其健身、健心的价值也能够比较充分的体现出来。
2.3 民族文化性
“打榔舞”原初的文化意义是一种祭祀舞蹈,是壮族先民庆祝丰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以“娱神”为目的的舞蹈,是广西壮族历史悠久稻作文化的一种体现。从原初意义上看,“打榔舞”的原初作用有点类似壮族的“铜鼓舞”,但是两者又有不同。第一,“打榔舞”是源自广西本土壮族的舞蹈,历史溯源至少可至唐朝,有一千三百多年,但是“铜鼓舞”却是一个“舶来品”。据《壮族铜鼓舞的起源》[1]一文中可以得知:春秋时期,铜鼓已经在我国南方出现,云南是铜鼓的发源地,云南古代的“百濮”是最早制造铜鼓的民族。而广西境内“铜鼓舞”比较流行的东兰县等地“一无铜山,二不会铸造铜鼓”。况且“铜鼓舞”在东兰县有据可考的历史只有六七百年,可见“铜鼓舞”确实是当地人为了增加祭祀的热闹氛围而引进的“舶来品”;第二,“打榔舞”所用的器具“榔”原本是一种农具,而“铜鼓舞”所用的器具“铜鼓”原本也是一种生活用具,但是自传入广西开始,它已经作为一种礼器在使用。综上所叙,可见,“打榔舞”比“铜鼓舞”更加具有广西壮族的民族特色,也更能够体现壮族的稻作文化特性,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传承价值。
3 广西壮族“打榔舞”的发展现状与发展前景
3.1 广西壮族“打榔舞”的发展现状
目前,“打榔舞”主要在广西天等县发展得比较好。天等县壮族打榔舞2007年经县级专家组审核通过,成为天等县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2008年1月广西崇左市级专家组审核通过,成为广西崇左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之一。2010年,天等县《打榔舞》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为更好传承天等“打榔”文化,增强当地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2012年3月20日天等县委、县人民政府在天等县城组织了千人“打榔舞”比赛。自该县13个乡镇以及县直党政、农口等5个部门共18个打榔舞代表队的1056名演员云集天椒广场,大家载歌载舞,以形式多样的“打榔舞”反映天等县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该舞蹈以其独特的民族个性和民族风格,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青睐,不但在广西区内具有广泛的影响,而且在东南亚等地区也同样具有广泛的影响。如今,“打榔舞”已经成为天等县的有名的民俗旅游项目,成为了天等县的一张文化品牌。“打榔舞”的发展引起了一场“蝴蝶效应(蝴蝶效应意为巴西丛林一只蝴蝶偶然扇动翅膀,可能会在美国得克萨斯州掀起一场龙卷风。)[2]”使得与“打榔舞”相关的旅游业、壮族服饰、壮乡特色产业以及其他壮族传统文化的发展出现了“百花齐放”的效果,而相关产业的发展又进一步促进了“打榔舞”本身的文化影响力的发展,产生了双赢的良性循环。
3.2 “打榔舞”的发展前景
随着旅游与民族文化联姻,打榔舞日益成为受国内外游人喜爱的活动,成为旅游业中的一个亮点。天等县在国内知名媒体报刊上推介天等深厚的民俗文化资源,通过知名媒体的宣传,提高区域内外知名度,提升“打榔舞”美誉度,其中,香港凤凰台、中央电视台为天等“打榔舞”拍摄了报道专题片,广西电影制片厂为崇左市拍摄电视风光片《左江水清又清》时将天等县“打榔舞”作为重要片段进行了专题拍摄。随着打榔舞品牌价值的开发,对天等人生计改善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这引起了其他民族地区的文化震撼,尤其是一些与天等人具有类似文化的壮族地区人们的羡慕。“打榔舞”所产生的经济效应和文化效应甚至产生了一种虹吸效应。“经济界的虹吸效应,指一地具有比较强大的开发吸引力会将别的地方的投资吸引过来,从而会减缓后者这些地区的发展[2]”。打榔舞较为成功的开发模式,较为理想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获得,一定程度上会对其他类似地区的同类文化商品在以后的开发,尤其是对客源的吸引、投资的引入方向上产生一定的抑制效应。
4 广西壮族“打榔舞”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4.1 人民群众的自我传承与保护
民以食为天,生存是人的第一需要。要使少数民族文化在尽可能广泛的范围内真正开展起来,还需要从内因出发,真正找到民族文化对他们的生活意义。“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者,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拥有者[3]”,对于大量还在为生计奔波的他们来讲,最迫切的需要莫过于有更多的增收渠道来促进其收入的增长,也使自己在生活水平上获得更大的实惠。像天等“打榔舞”这样通过这项民俗活动既丰富了民俗节庆的文化内涵,又能够吸引更高的人气和更多的投资者,提高本地区人民的收入水平,可以说“文化”“经济”得到了双赢的良好效果。如果参与民族文化能够改善“生活”,广大人民主动参与民族文化的可能性就会增加,如此,在更广泛的意义上来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就有了“主体”动力的保证。
4.2 在发展中进行传承与保护
少数民族文化具有传统文化的古老基因,是经过漫长的历史文化积累和沉淀下来的文化精髓。但是文化的留存并不是以一种固态的形式,而是随着人类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变化。因此,对于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不能像保存古董一样,使之完全与社会隔绝,只能在发展中进行传承和保护。 比如“打榔舞”,其形式是模仿舂米、舂糍粑等农事形态演变而成,然而,现代机械早已取代了这种原始的舂米方式,不可能在生活中对其进行传承和保护,那么只有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另外一种形式对其进行传承。具体可以通过几个方面进行:第一,建立少数民族文化品牌,天等县在“打榔舞”这个文化品牌的建立方面的做法值得借鉴;第二,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业,在旅游中通过表演的形式,对其进行传承和保护,这一点也必须建立在文化品牌的基础之上;第三,将民族文化引入教育实践,通过教育的影响力,对其进行传承,如今我国有很多少数民族体育项目就已经成为了中小学乃至大学的体育科目,广西就有抛绣球、高脚马、打陀螺、珍珠球、划龙舟等等。
4.3 政府扶持与文化创新
少数民族文化是珍贵的民族遗产。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迅速崛起的当今,少数民族文化如何适应全球化、现代化的发展要求,如何在强手如林的文化竞争中实现自身突破和率先发展,从而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这些都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与规划,离不开社会、民间力量的创新和传承,政府、社会以及民间力量如何实现互利共赢,是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关键。打造民族文化品牌、合理开发民族文化资源、挖掘民族文化内涵就更加需要文化的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没有发展也就没有传承与保护。政府只有意识到民族文化与本地区未来文化、经济发展之间的重要意义,并将民族文化的发展纳入本地区文化发展战略之中,才能够真正实现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才能真正给予少数民族文化保护。
5 结语
“打榔舞”良好的发展现状给它的传承和保护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但是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之路任重而道远,不是一朝一夕便能一蹴而就。只有政府、社会、民间真正实现民族文化自觉,才能保证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能够继续下去,只有社会整体经济水平的提高、文化素质的提高才能实现对民族文化真正的保护。
[1] 李坤荣.壮族铜鼓舞的起源[J].民间艺术,1988.1:194-199.
[2] 李延超.原生态民族舞蹈阿细跳月文化品牌的建立及其引发的思考[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0.6.28:92-99.
[3] 张琢.发展社会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136.
the Status Quo and the Heritage Protection of Guangxi Zhuang Nationality quot;Playing Lang Dancequot;
Wei Xia, etal.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Chongzuo 532200, Guangxi, China)
Minority culture is our precious heritage, with the most original, the most vivid cultural imprint. quot;Playing Lang Dancequot; is the epitome of rice culture of Guangxi Zhuang nationality, is a simple dance of the Zhuang people celebrating the harvest and praying for good weather. Today, it has become the wellknown cultural brand which being albe to bring economic benefits cultural influence and social repercussions to the people. The good development status quo of it has brough a good opportunity to protect the heritage of it , and provided reference for other national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beat Lang Dance; heritage; protection
广西高校科研资助项目阶段性成果(编号:LX2014454)。
韦 霞(1979-),广西宜州人,研究方向:学校体育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