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也谈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人文教育去边缘化问题

2015-11-29曲新艺姜志明孙晋海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人性人文体育

曲新艺,周 涛,姜志明,孙晋海

(1.曲阜师范大学,山东 曲阜 273165;2.东北石油大学体育部,黑龙江 大庆 163318;

3.清华大学体育部,北京 100084;4.北京林业大学,北京 100084;5.山东大学体育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

◄体育人文社会学

也谈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人文教育去边缘化问题

曲新艺1,2,周 涛3,姜志明4,孙晋海5

(1.曲阜师范大学,山东 曲阜 273165;2.东北石油大学体育部,黑龙江 大庆 163318;

3.清华大学体育部,北京 100084;4.北京林业大学,北京 100084;5.山东大学体育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

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的人文教育去边缘化问题亟待解决,因为至今与普通高等学校公共体育课相关的教育教学实践,或由“单一技能论”支配予以忽视了学习主体的个性差异而束缚了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及创造性,或由“单一体质论”控制予以窄化了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功能而导致了大学生的体育认知片面性。所以当人们发现科学教育功能越来越大的时候,不仅意识到了普通高等学校体育中人文教育所具有的重要性,甚至认识到了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无意疏远或有意规避人文教育所引发的严重性。

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人文教育;科学教育;去边缘化

当下围绕我国普通高等学校(简称高校,以下同)体育的权威解释,既有将高校体育单纯地归之为传授体育运动项目技战术及身体锻炼方法的教学过程,也有把高校体育笼统地概括为所有直接或间接与体育运动相关联的学者研究成果,还有将高校体育简单地总结为以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和提高学生体育素养为主旨的官定公共必修课程的中央政府决策。无论教育教学过程、学者研究成果还是中央政府决策,其实都未从可操作性层面使之多样化且又未从认识论层面达到统一,尤其持高校体育为教育教学过程论者不仅格外地器重体育心理学、人体生理学、人体运动学等科学教育,甚至以唯功利主义马首是瞻的工具理性衡量功用、计算效益或“开创新局面”[1]。这当中注重生命关怀的人文教育被缩水了,尊重在校大学生个体自由和个体价值的关怀教育也被删减了,而这种工具理性横行必然会迫使人不想了解在现实之外还有崇高与优美的永恒存在。高校体育的人文教育强调人文知识的传授和人文精神的宣扬,也正是这样一个原本就与科学教育同处于中心地位的人文教育却在高校体育中被边缘化了,惟有挣脱过分专注于科学教育的高校体育怪圈束缚,才能使之转化为有助于学生增进科学素养和积淀人文底蕴的学习方式、生活样式。鉴于此,拟就高校体育的人文教育去边缘化依据、办法和要件予以分析和阐释,旨在解答以生命关怀为导向、以全人培养为宗旨的高校体育人文教育问题,为高校体育的人文教育从被边缘化地位移往科学教育所处中心位置提供参考。

1 人文教育去边缘化依据

1.1 体育的规定性原则

体育的规定性原则要求高校摆脱工具理性束缚并予以克服过度致力于人的生物性效果改善而无视人文教育的严重倾向。从“技能论”的育人理念上,高校体育一方面在教育教学上“诱导”在校大学生误认为高校体育功能只局限于技能传授、体能训练范畴而与道德修养、人格陶冶等人文教育无甚关联,另一方面在角色定位上偏离大学生的主体内在需求出现了轻人文而重技能、轻人格而重体格的错误导向,并在评价机制上“阻隔了体育与各个健身项目之间的文化交融及文化渗透、背离了强化激励发展功能和淡化甄别选拔功能”[2]的体育教育政策。从“体质论”的体质为尊上,高校体育既在体质增强上给在校大学生留下了生物性效果改善的深刻印象和丢失了体育自身所具有的人文精神元素,也在体育教学科目上滑落到了可有可不上且备受歧视的地步。从“功利主义”的办学理念上,高校体育既在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上规避了育人质量和文化创新等软件建设,也在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上忽视了在校大学生的主体内在需求及主体满意程度。从“技能论”“体质论”及“功利主义”上横向地考察了高校体育重视人的生物性效果改善而轻视人文教育的种种表现,正是这一工具理性至上的“技能育人”思潮,搅混了人与体育自然形成的密不可分关系,遏制了高校学子的主体正当欲求,加速了高校学子的主体情绪低落,阻碍了高校学子自觉自愿的体育活动及娱乐,以至于令大学生既不愿意弄清楚体育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之间关系,也不关心传承和创新先进体育文化的历史使命,还不想花功夫从高校体育过度重视体育设施等硬件建设而忽视体育课程更新等软件建设中查找原因,而我们之所以说教育决策者、教育管理者、一线教师乃至学习者群体均有必要彻底地纠正关于体育本质的片面性认识,主要还是因为体育的规定性原则要求使然。

1.2 体育的本源性原则

体育的本源性原则要求高校必须立足于“人”和“文化”或者人与文化与体育之间存在的紧密联系予以探究体育的本源性问题。从“人”的属性上,人作为集属人性、人为性和为人性于一体的存在物,早早便从里到外被赋予了精神的、社会的、自然的属性,而人的这一属性与自然界动物的不同之处在于人依赖唯有人类才有的创新性思维,一面提炼自身生活、劳作当中颇具趣味性的种种游戏,一面在向后世一代一代传承种种游戏过程中不断地开展各式各样的创新活动,这就是体育之所以被定格为只属于人的体育的真实原因。“体育的原动力来自于人的精神、审美、愉悦、健康、安全、生存等的各种各样需要”[3],而人的这一需要不仅是促进体育演化和体育创新的不竭动力,甚至是体育得以发生、发展的永恒理由。从“文化”的属性上,体育是人在不断创新过程中积淀起来的身体活动文化,它佐证了人既是文化的缔造者、文化的创造物,也是人的生存方式及行为方式的自然结晶,还是人的实践活动及生存方式被对象化了的结果,而由人的身体活动积淀起来的体育文化则构成了人类社会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总和的一部分,这既是人的创造物又与人类社会相生相伴,可以说体育文化自肇始之初便拥有了教化人的灵魂和改造人的肉体的独特功能,其功能就像布满人体各个部位的毛细血管一样都延伸到了人的内在规定性和人类文明的不同层次中在指导着规范着人的各式各样生存活动。从“人”和“文化”的属性上纵向地梳理和考察了体育的本源性后便会自然而然地推导出体育由人生成又由人发展的论断,由于“人的肢体运动改变自然人的躯体和四肢应该归属于体育运动的基本功能,而人的观念形态更新和人的社会角色转换则属于体育的衍生功能”[4],故而高校体育不光凭借身体活动实施包括锻炼技术、身体理论在内的科学教育,也要以正向的体育价值、体育情感、体育意识、体育精神等的影响和熏陶予以塑造人格的人文教育,二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缺一不可,而我们之所以说高校体育无法推卸自身所承担的且又必须履行精神与肉体并举的教育职能,主要还是因为体育的本源性原则要求使然。

1.3 体育的衍化性原则

体育的衍化性原则要求高校体育必须立足于体育课程设置作为大学必修课程自“落户”中国之日起就具有的“肉体与精神并举”的刚性特质上予以认识体育的衍化性问题。从近代高校落地起步上,自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颁布之后设置的“体操科”就实施每周各2~3学时的普通体操及兵式体操课教学[5],这一按照刚性规定以体育为必修课的设置形式在近代中国高校课程设置中尚属首次。从现代高校成长上看,高校体育起先饱受近代军国民体育文化思潮冲击而后深受西方自然主义思想影响,及至1923年北洋政府照搬美利坚合众国学制予以制定、颁布《新学制课程标准》的同时,也随即将始设于近代的“体操科”变更为完全符合于自然主义体育思想要求的“体育课”,因为这一思想一贯主张体育必须囊括品德教育、智力教育、机体教育、精神肌肉活动教育,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毛泽东就提出了“各学校注意健康第一,学习第二”的教育口号,随之各级各类学校据此转变以往的体育教学作法,不但从思想层面强化了学生的民族精神培养和道德品质教育,而且从认知层面加强了学生的基本素质、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识的教育。从当代高校发展上,学校体育在举国上下掀起的改革浪潮中逐渐由单一生物观向三维体育观转变,将原来只侧重于生物的体育及健康认识慢慢拓展至生物、心理和社会,认为在校大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既是大学生毕业评估必备条件又是大学生学习体育课程评价标准,并主张将这一精神全面地反映到高校的公共必修课当中,于是国家教育部在2002年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再度明确了“高校体育课程所具有的‘体与魄并重’的性质”[7]。从近代、现代及当代高校成长及发展上纵向地考察高校体育课程演化后发现,虽然体育课程的设置重点因为受各个时代的政府指导思想影响而各不相同甚或大相径庭,但是“灵与肉并重”的课程设置刚性特质至今却未有本质性变化。高校体育所承担的“精神与肉体同时并举”的责任与使命即使在当下教育背景中其本质未变也只不过越来越多样化罢了,而人们之所以说高校体育既要承担着增强体质、提升素养的任务又要肩负着促进品德教育、素质教育的重任,主要还是因为体育的衍化性原则要求使然。

2 人文教育去边缘化办法

2.1 吸纳正的人文成分

高校所实施的必修体育课教学和开展的课外体育竞赛及体育娱乐活动,不仅是高校教育与社会生活之间密切联系的介质,甚至是在校大学生了解自己、提高自己、认识世界、体验生活的载体[8],而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则是科学的合理的守正人文成分渗透、融合于高校体育的结果,所以从高校的各级管理者到包括体育教师在内的一线教师必须立足于绝大多数在校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和兴趣爱好,首先从以哲理、艺理、伦理、知理、心理为主建构的拓展课程、核心课程等与知识生态相关的人文素质教育,其次从以哲学与思维、社会与伦理、心理与教育、历史与文化等为主予以建立与人文通识课程之间密切联系的人文知识生态结构体系,再次从以体育制度文化、体育精神文化、体育物质文化元素为主构成的中外古今高校体育文化之中,科学而合理地吸纳有助于大学生人文素质水平提高的体育精神文化、体育物质文化、体育制度文化等那些作为核心的、基础的和保障的守正人文成分,而这里所特指的体育物质文化和体育制度文化如果规避甚或否定体育精神文化的外化作用,那么不仅难以彰显大学体育自身具有的独特魅力,甚至难以开掘高校体育自身特有的文化底蕴。因此,无论高校体育自身具有的独特魅力还是高校体育自身特有的文化底蕴,不但会以其自身才有的潜移默化甚或润物无声等样式感动人、感染人、感化人、教化人、陶冶人、引导人,而且会在完善大学生思想情操、人格素养、价值取向等过程中逐步实现“文化化人”的目的[9],使守正人文成分具有的系统性和个性化特质得以淋漓尽致地体现于体育教学及体育活动之中。

2.2 烘托正的人文气氛

高校体育中的人文教育没有了融洽协调的人文教育气氛也就无法期待在校大学生人文修养品位的提升,而衬托高校体育的人文教育气氛既离不开体育教师及文理科教师自身的人文道德修养,又离不开人文气氛浓厚的校园文化建设。在校大学生人文教育的土壤这一载体惟有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才能从教室走向体育馆、运动场的过程中变得越来越肥沃,在“沐浴”着高校之内处处浓厚的人文气氛中“尽情”地发挥人文素质教育的莫大作用。为此,烘托高校体育守正人文气氛,一要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连续不断地充实体育文化的正能量,以适当的人、适当的场合、适当的时间为准则,既要大力宣传和介绍体育与文化、体育与教育、体育与社会等的稳定关系和紧密联系,也要持续地扩大高校体育活动当中先进模范榜样及事迹的影响力,还要切实地利用体育运动中杰出人物的影响作用予以实施多种形式的人文教育;二要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不仅着重彰显体育标语、体育标识、体育信息、体育场馆、体育雕塑等人文元素的魅力以增强校园体育物质环境赋予体育精神涵养的作用,甚至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园体育活动,使体育文化与高校文化能够有效地契合于办学理念和办学宗旨之上;三要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努力引进文理科目中的研究、合作、情境、诱导等教学法予以提升教育者针对体育课教学及课外体育活动指导的教学方法品级,正确地指导党支部及团支部、大学生社团营造文化氛围、开拓人文环境,使之在多姿多彩、多种多样的校园文艺演出中持续地受到感染、受到熏陶、受到教育[10];四要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着力于教育者主体自身情怀、品格、品德的修炼,一方面在价值观念、拼搏精神、人文知识、职业操守等人文素养上狠下功夫,另一方面在球类、舞蹈、武术、射击、滑冰、游泳、健美、攀爬等项目上投入精力用以满足高校学子“现代心理学理论与专业之间密切结合”的种种体育需求。

2.3 滋补正的文化养分

高校体育中的人文教育离不开与体育相关且又在本校当地出现的文化事件、优美故事、历史名人、优良传统、文明成果等自古至今的守正文化养分滋补,而这一切恰恰都可以成为有益于高校体育健康发展的最佳人文元素[11]。高校滋补守正体育文化养分有许许多多方法及方式,或施教者根据新课程既转变“课程即教材”“课程即学科”等传统观念与学生一道在体育教学实践情境中共同创造和开发课程实施过程当中将学校所在地发生的并具有正面教育意义的体育事件、体育人物、体育故事、体育传统等编成高校公共体育课的补充教材或参考教材,或组织教师一方面解决体育课程资源的识别范围和利用程度问题而另一方面积累、鉴别、开发、利用那些颇具特色性、独创性的体育课程资源,或高校严格遵循那些具有优先性的、地域性的和集体性的一般原则予以选择、开发、利用本地极有意义的体育文化资源。滋补守正文化养分既要巧妙地利用本校本地体育馆及运动场等资源和主动地发挥体育网络资源的优势和作用,也要对照高校有关学生课余身体锻炼规定或条例检查、核实那体育运动事故及事件的前因后果,既要在撰写出有助于公共体育课教学的经典案例、运动处方的基础上予以科学、灵活地利用和开发体育器材和体育场地,也要从在校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方式、选择体育运动手段等方面正确地予以分类学生运动项目兴趣。因此,高校要在集思广益基础上立足于学校及当地知识的、人的长处发掘、整理、补充、改造和吸收那些被埋在当地体育文化沃土之中极具人文底蕴的精神养分,以便使这些精神养分能够及时地转化为在校大学生的精神补品。大学善用本校周边体育文化资源在学校课堂内外实施人文教育,不仅便于诱发在校大学生内心情感体验,甚至极易获取在校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无论著名体育历史事件还是体育文化名人,都拥有巨大的可追慕性和无比的亲和性,这因为体育历史事件和体育文化名人的趣闻轶事即使相隔久远也毕竟发生在同一方土地之上的缘故。

3 人文教育去边缘化要件

3.1 正的道德教育内容

高校体育的人文教育去边缘化要件中之所以少不了“德育”这一正的道德教育内容,主要还是因为人文素质作为一个人应有的最起码的态度和质量必须依据自身所处环境与他人、集体、社会、国家、自然之间建立一种正常的关系,而以体育运动为载体的公共体育科教学和课外活动等来提升受教育者作为社会人基本质量水准的道德情操。当下由于政府主管教育部门非科学决策所致的九年制初级中学一年级就文理分科与高校学科及专业设置不合国情等缘故,高校体育有意无意地“侧视”甚或“漠视”人文教育因素,到头来竟然造成了大学生既“缺乏应该具备的文化气质和文化情操”[12],又缺少一般性了解本民族历史文化积淀中有益于自身成长的结果,所以要求在人的生命关怀高度之上既要实施体育道德、体育情感、体育意识、体育观念、体育价值、体育精神、体育理念等教育[13],也要在公共体育课教学过程当中积极倡导求真务实、不分派系、不讲出身、不论高低而推崇民主、崇尚法制、重视现实、讲究公平,其最终目的则在于使受教育者能够在成为追求社会正义、尊重社会公平、拒绝自私自利、反对损人利己、争做助人为乐者过程中始终坚守正义、公平、合理、尊严等正能量底线予以矫正头脑中非平衡思想意识而注入“平衡剂”,以便在正的道德教育中得以不断地提升在校大学生的道德品位。

3.2 正的审美教育内容

高校体育的人文教育去边缘化要件中之所以也要包含“美育”这一正的审美教育内容,主要还是因为体育课程教学、体育比赛观览、体育活动本身符合于互动美、享受美和运动美的一般性规律则成了以美育之悟成德教的实质所在。因此,高校体育的人文教育实施审美教育既可以促进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又能够通过体育课教学和各种体育活动赋予大学生身心上的“美”“力”“健”,不仅要求体育教师始终围绕美育这一核心内容按照公共体育课程教学大纲要求施加美的教育影响,使之从中能够领悟到美的欣赏能力提升则可归之于循序渐进过程的真谛,甚至要求在力挺语言美、环境美及和谐美前提下营造体育课堂教学、体育健身活动、观赏体育竞赛的审美氛围,善于使用影响、熏陶、感染、体会来陶冶大学生情操、培养大学生情感、愉悦大学生情绪。高校体育的人文教育实施以完善人格为目标的情感教育以情感人、以美育人,“使大学生既在审美愉悦中自主净化灵魂、陶冶情操、亢奋精神又在审美享受中引发情感共鸣”[14],直至在受教育者心灵中得以树立起美育所追求的终极目标。高校体育中的正的审美教育内容既有益于大学生持续不断地提升辨别生活中的丑和美、恶与善以及粗野与文明、卑劣与高尚的品级,也有助于大学生通过公共体育课程学习过程增长认识真理、发现美的能力,还有利于大学生在陶冶情操、完善人格方面促使其通过形象感染和情感激发将社会行为规范自觉地内化为一种信念。高校体育的人文教育又作为一种精神的塑造,惟有通过持续而不间断地实施审美教育,才能确保大学生在体育人文的精神及素质层面上的同一性甚或统一性。

3.3 正的人性教育内容

高校体育的人文教育去边缘化要件之所以还要包括“人性”这一正的人性教育内容,主要是因为人际关系教育、人格尊严教育、生命价值教育等人性教育被作为了高校体育的人文教育重点,而这正是以至诚之感达人性的教育精髓所在。无论科学教育、真善美教育还是道德伦理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既离不开人性教育又始于人性完善的教育”[15],如尽心尽力、团结友爱、协作互助的团队精神,科学效率、创新进取、诚实守信、自由民主、开放参与的公平竞争精神,“友爱、理解、尊重的人本体育精神”[16],冒险探索、挑战征服、拼搏奋斗、顽强抗争、刚毅执着、奉献上进的英雄主义精神,再如同情与关怀、沉着与机智、自信与责任、果断与迟疑、勇猛与怯懦、坚毅与气馁、积极与被动等体育运动中的人性修缮体验和人性情感表露,而这些都是大学体育的人性教育中无法绕开的话题。从古到今围绕人性的争论一直持续不断,归纳起来不外乎是人性恶说和人性善说两种。人性恶说始终坚持人之所以为人就得不顾一切地损人利己;而人性善说则强调“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等的合理性,这“不仅是人性的基本表现,甚至是人性的基本要求”[17],其实人性恶说为个别论断,而人性善说则为整体价值,这是不在同一层次上的两个问题,所以人性恶说无法说服甚至难以全面否定人性善说。由于人类社会存在着人性恶说和人性善说这两种截然相反的认识,人世间才将虐待同类、伤害同类、屠杀同类的非人道行为称作“人性泯灭”,而把毫无恻隐之心、同情之心的非善良者比作“没有人性”或“丧失人性”。据此可以做出基本判断:人从同类不相残回归到爱人、自爱属于人性中颇具价值的基本内容,这既成了实施人文教育的最核心要件,也成了增强正的人性教育实效性的独一无二抓手。

4 结束语

自上世纪50代初叶起由于高校盲目地照搬照抄前苏联办学模式的缘故,这不仅酿成了高校科类单一、学生知识面窄且适应性差的严重后果,甚至因为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逐步脱节“竟然产生了高校理工科毕业生难以适应社会需要而文科毕业生则严重缺乏理性思维”[18]的非正常现象。人文与科学和而不同,人文求善如同一根缰绳,科学求真好比一匹烈马,故而导引出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同等重要、偏废不得的论断,“如果办学或重文轻理或重理轻文,那么高校教育就必然会备受遏制、备受冲击”[19]。长期以来高校体育被“科学教育至上”的无形“枷锁”禁锢在若干项身体技能运动、一门体育技术课程一贯制当中,几乎未能站在高校体育起始点上面对精神衰退、文化缺失现状认真地实施过人文教育,这自然也就难以使之转变为多数在校大学生所追求的生活样式。人文教育贵在传达道德的、审美的、人性的精神内核,而高校体育的人文教育首要在诚,这恰恰与《中庸》所一贯倡导的“诚则明矣,明则诚矣”具有异曲同工之妙。高校体育的人文教育若想移往与科学教育比肩的中心位置,就应该越是在科学教育地位显赫、科学教育能量变大时,越是既要意识到人文教育所具有的无比重要性又要认识到有意规避人文教育所引发的无比严重性。

[1]彭庆文.大学体育概念新释[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26(6):74-79.

[2]彭庆文.当代中国大学体育实践的新动向与基本理论问题研究的视角转移[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5:650-653.

[3]费尔德曼着,苏彦捷等译.发展心理学[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7:426.

[4]童昭岗,孙麒麟,周宁.人文体育——体育演绎的文化[M].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02:151.

[5]崔颖波.论“体育”不是“身体教育”[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24(6):491-493.

[6]黄莉.体育精神的文化内涵与价值建构[J].体育科学,2007,27(6):88-96.

[7]张洪潭.体育的概念、属于、定义之解说立论[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23(4):1-6.

[8]胡科,虞重干.真义体育的体育争议[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0,24(4):59-62.

[9]黄俊杰.“身体观”研究的新视野[J].现代哲学,2002(3):55-66.

[10]刘鹏.大力加强体育文化建设[J].求是,2012(4):50-52.

[11]陈希,梁竞文,彭庆文.近十年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学科发展探析[J].体育科学,2005,25(12):3-6.

[12]马卫平.体育与人—一种体育哲学[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20-44,57.

[13]衣俊卿.文化哲学—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交汇处的文化批判[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7.

[14]董进霞.新世纪我国高校体育工作的目标定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4):508-510.

[15]谭兆风,伍天慧.学校体育价值观念的回归与守望[J].体育与科学,2002,23(6):64-65.

[16]仇军.21世纪大学体育的使命[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7(4):81-86.

[17]兰德曼.哲学人类学[M].北京:工人出版社,1988:264.

[18]郝光安.北京大学体育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3.

[19]潘绍伟,于可红.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3.

责任编辑:乔艳春

On De-marginalization of Humanistic Education in Chinese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QU Xinyi1,2,ZHOU Tao3,JIANG Zhiming4,SUN Jinhai5
(1.Qufu Normal University,Qufu 273165,Shandong,China;2.P.E.Department,Northeast Petroleum University,Daqing 163318,Heilongjiang,China;3.P.E.Department,Tsinghua University,Beijing 100084,China;4.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Beijing 100084,China;5.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Shandong University,Jinan 250100,Shandong,China)

Nowadays the education and teaching practice related to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is dominated by either skillonly theory or constitution-only theory.The former neglects learning subjects’personality differences and constrains their subjective initiative and creativity.The latter controls and narrows the function of college physicaleducation,leading to college students’one-side cognition on physical education.It urgently need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de-marginalization of humanistic education in Chinese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So when we face the grow ing function of scientific education,we should not only have a clear awareness of the irreplaceability of humanistic education in the course of physical education,but also clearly recognize that humanistic education has already had the fundamental function beneficial to college students’mature.

Chinese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humanistic education;scientific education;de-marginalization

G80-054

A

1004-0560(2015)04-0080-06

2015-05-12;

2015-06-11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课题(RW2015-9)。

曲新艺(1968—),男,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体育人文社会学。

猜你喜欢

人性人文体育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狗通人性”等十一则
逼近人性
人性的偏见地图
婚姻的尽头,藏着人性的底色
我们的“体育梦”
人文社科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