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便交往 促发展 利和谐
2015-11-29郑京平
◎ 文/郑京平
一带一路:便交往 促发展 利和谐
◎ 文/郑京平
自2013年9-10月间,习近平主席分别在访问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时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倡议,到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其确定为优化经济发展格局的三大战略之一,再到2015年2月,中央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会议召开,短短一年多时间,“一带一路”战略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与响应。主要原因是这一战略切合了相关国家和世界发展的需要!
一方面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及其引发的全球经济衰退使世界经济陷入长达7-8年的低迷徘徊期,至今仍处在艰难修复过程之中,亟待注入新的需求和发展动力。另一方面,与“一带一路”战略紧密相关的国家相互之间交往还不够顺畅,发展差距仍较大,部分国家和地区仍不安宁。2013年,人均GDP最高的卡塔尔(9.4万美元)是最低的阿富汗(665美元)的141倍!按世界银行标准,该战略所涉国家中,高收入国家(人均GDP12476美元以上)人口约3亿,占6.9%;低收入国家(人均GDP1045美元以下)人口约2.9亿,占6.7%;中等偏下(人均GDP1046-4125美元)及低收入国家人口约23.9亿,占55.2%。即便是高收入国家,也大多主要依靠能源出口,产业结构单一,不利于可持续发展。上述两个方面问题均需要有一个共同发展战略来加以解决和应对。而“一带一路”战略,由于其庞大的规模和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力,正好切合了上述需要。该战略涉及60多个国家,40多亿人,占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二!横跨亚欧两个大陆,既有内陆国家,又有海上国家。该战略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相关国家通过沟通合作,可以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从而消除隔阂、减少暴力、推动发展、长久造福于相关国家和人民,促进人类文明进步事业。
为实现这一利在千秋的宏大战略构想,特别需要在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下,开放包容,尽量动员包括有关国家和国际组织在内的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合力推进。在具体实施时,还要注意做到,政府与市场双轮驱动,尽可能运用市场规则行事,注意防控投资风险。要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积极但不着急。注意考虑国际社会和相关各国的利益和关注,用时间换空间。要充分利用现有基础设施,以互联互通为突破口。先双边再多边,从相邻国家做起,从感兴趣国家做起,让事实说话,靠榜样带动。要经济社会文化共同推进,特别要通过扩大人文交流,传承和弘扬古丝绸之路友好合作精神。
只要我们本着便利交往、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宗旨,积极真诚、锲而不舍地努力,“一带一路”战略定能为相关国家和世界和平发展作出其应有的重要贡献!
(作者系国家统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