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大学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机制

2015-11-29田玉敏崔三常

中国国情国力 2015年3期
关键词:美国大学研究型本科生

◎ 文/田玉敏 崔三常

美国大学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机制

◎ 文/田玉敏 崔三常

大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实现经济科技发展和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途径,而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主要靠教育。美国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独具特色。研究美国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对完善我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人才培养目标:个体性、社会性、国际化

美国大学注重适应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需要,与时俱进确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在美国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中,通常用“领导型人才”、“卓越人才”来定位其人才培养目标,实质上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是一致的。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高等教育改革运动中,把培养创新人才确立为大学教育的培养目标。1998年,发表的《重建本科生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蓝图》报告明确提出:研究型大学应“造就出一种特殊的人才”,“这样的人将是下一个世纪科学、技术、学术、政治和富于创造性的领袖”。

美国大学始终重视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斯坦福大学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知识渊博、个性鲜明、富有创造力并能引领下个世纪的领军人才。与此相适应,各个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分别为:商学院培养具有创新性、原则性、洞察力和深刻见解的可以改变企业、改变组织、改变世界的领导人;工程学院培养能够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将思想应用于实践,从而促进世界更好发展的领导人;法学院的使命是培养能够为国家和世界解决问题的法学领导人。耶鲁大学人才培养目标始终强调领导能力的培养,培养的目标不仅仅是知识分子,而是各领域的领导人。2005年耶鲁大学制定了《耶鲁大学国际化 :2005-2008战略框架》,明确提出全球化时期耶鲁大学的使命,不仅要为美国培养领袖,还要为世界培养各方面的领袖人才和有影响力的公民。

招生选拔制度:严谨与灵活并重

美国高等教育制度成熟,完善的标准化统一考试,与其他测评方法共同构成了以多元素质评价为基础的招生选拔制度。

1.标准化考试

美国大学招生考试有两种:一是SAT(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即学术能力评估测试,SAT每年考7次;二是ACT(American College Test),即课程学习测试,ACT每年考5次。美国大学在招生选拔时强调素质的全面考查,但SAT、ACT等大学入学考试的成绩也至关重要。

2.多样化录取

美国大学选拔拔尖创新人才采取多样化的录取方式。在多样化录取方式中,研究型大学都提供提前录取机会,包括“提前决定”和“提前行动”两种形式。“提前决定”是捆绑式的,学生申请这一计划,就意味着对大学作了某种承诺,一旦被录取,便有义务进入该校,且要交纳一定的入学保证金,同时撤销已提交的其他学校的同类申请,否则便是违规。“提前行动”是非捆绑的,学生即使被某所大学录取,也可等到所申请的其他大学录取结果出来后加以比较,再决定上哪所大学。

3.综合指标选拔

美国研究型大学招录新生,既要看学生的统考成绩,又要看平时的学业成绩;既有智力因素的要求,又有非智力因素的考量;既从考试分数或年级排名等硬指标来评判学生,又从充满个性与人情味的推荐信或自述材料中了解学生。斯坦福大学就以学术成绩、课外成就、论文水平和权威人士的推荐信作为新生的录取标准,依据SAT/ACT入学成绩、班级排名和录取率三项综合指标选拔。哈佛大学实行严谨与灵活并重的招生选拔制度。哈佛大学招生没有公式可言,高中学业非常重要,但招生委员会还会考虑许多其他标准。在哈佛大学实际招生选拔过程中,通常会参考以下指标:一是至关重要的录取因素,包括人品/个性、课外活动、中学成绩、才干与能力;二是重要的录取因素,包括班级排名、申请短文、面试、推荐信;三是可考虑的因素,包括校友关系、居住位置、少数族裔、义工记录、工作经历等。学生如果某项才能十分突出,并且通过由哈佛大学组织的笔试、面试以及实际操作等评定,被认定是确实有才能的,即可进入哈佛大学深造。由此可见,美国大学招生选拔评价体系既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又不拒绝各种偏才、奇才、怪才。

培养模式:坚持“一个中心、三个结合”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大学不断进行教育创新,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1.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当代美国大学教育贯穿着一条红线,即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体现了美国大学教育的办学理念,大学应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一切为了学生的成长,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一切都让学生自主选择、自我负责。

2.注重三个结合

美国大学重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相结合、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统计数据表明,所有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的重要的具体事件,有4/5 发生在课堂外。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是美国大学教育的一大特色。无论是课堂内外,美国大学既重视自然科学教育,也重视人文科学教育。斯坦福大学要求所有的本科生都要用一年时间学习将文、史、哲知识综合在一起的人文学科导论课程。在哈佛大学等高校,也都设置跨学科课程,更多地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结合起来。同时,美国大学既重视教学,也重视研究,更重视二者的结合。在美国大学,教学与研究相结合,不仅是指教学要与教师的研究相结合,而且是指教学要与学生的研究相结合。

培养制度:个性化、产学研一体化与国际化

1.建立个性化培养制度

美国高校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注重个性发展。高校为学生配备导师,导师负责制订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计划,学生享有很大的自主权、主动权,学校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来学习,使其发挥潜力与特长。其中,将学分制与选课制相结合,体现了注重基础与加强个性培养相结合的原则。

2.产学研一体化协同培养

美国研究型大学不断探索与科研机构、企业的合作方式,加大合作力度,通过实施产学研一体化协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斯坦福大学组建的17个独立的跨学科研究中心、实验室和研究所是产学研一体提供专业选修课、实践活动课的主力军。它们开设的很多课程由教授与产业界、社区领袖组成的导师团队授课,与学生共同探讨实际问题,强调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3.注重国际合作与交流

美国大学通过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以开阔性的国际视野培养综合性、国际化的拔尖创新人才。为搭建跨学科、跨国界的桥梁,美国大学通过大量招收海外学生,加强校际交流、联合办学等形式,努力为学生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创造更多的机会,培养了大批国际化的拔尖创新人才。

教学体系:探究式教学与多样的考评方式相结合

1.实行探究式教学

在教学内容方面,美国大学处于核心地位的是研讨课,还有跨学科的专题学术讨论课程、导师辅导课以及问题情境式教学课。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积极地探索问题的学习方式,重点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哈佛、耶鲁、斯坦福等大学都重视采用探究式教学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2.灵活的教学方法

美国大学非常重视发挥教学方法的作用,因为教学方法比教学内容具有更重要的教育作用。美国

大学注重师生互动,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围绕专业特征和教学对象,采取小班式、讨论式、讲解式、问答式、案例分析、现场模拟、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形成了一个完善的、互补的、全面的教学方法体系,使学生接受多层次的综合培养。

3.多样的考核评价方式

美国研究型大学在考核学生学业时,非常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运用情况,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考评。美国研究型大学考核方式多样化,除试卷考试之外,还有课程论文、实验报告、案例分析、作品设计等,注重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综合性评价。美国研究型大学每个学期一般进行2-3次考核,很少考察学生对纯理论知识的背诵,考试题目具有较强的灵活性、综合性,注重考核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和技能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体系:模块化、多样化、综合性

1.构建模块化的课程体系

美国大学基于通识教育理念,强调基础学科的学习,为学生提供宽厚的各领域基础课程,构建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哈佛大学的课程体系由核心课程、专业课和自由选修课三个模块构成,核心课程是基础,为专业课提供思维支持,为选修课提供依据;选修课为其他二者提供广泛扩充机会;选修课和核心课共同为专业课提供指导。这三方面能保证学生掌握广博的知识,塑造创新思维和能力。模块化的课程体系,有利于培养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拔尖创新人才。

2.课程体系多样化

美国大学为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科研实践能力、创业能力,建立了多样化的课程体系。一是开设创业教育课程。美国37.6%的大学在本科教育中开设创业课程,哈佛大学商学院学生至少选修过一门创业课程。二是开设多种形式的实践类课程。斯坦福大学实践活动课程包括有社会服务、工作实习、项目训练等形式,明确要求本科生必须修满8学分的实践活动课程,以此培养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实践能力、领导能力。三是开设探究性学习课程。美国大学为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一般从大一就开设研讨课。四是开设特色课程。斯坦福大学开设有多种训练拔尖学生领导能力的课程,专门培养领军人才。

3.课程体系综合化

为培养学生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美国大学重视文理互补及交叉学科融合,设置文理渗透、理工结合的学科交叉课程和专业,十分注重课程的基础性和广博性,构建博专结合的综合化课程体系,实现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麻省理工学院坚持科学与艺术教育并重的指导原则,在工程教育中通过艺术类课程来开发学生右脑形象思维功能,培养学生将产品设计现实化的能力。

科研训练:科研素养培育与科研训练并重

1.注重培育学生的科研素养

科研素养是指人们在科学研究方面的素质和修养,包括科研知识、科研精神、科研方法、科研态度、科研意识和心理素质等。科研素养的培育已成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必然要求,作为人才培养的前沿阵地,美国大学非常重视“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注重大学生科研素养的培育。

2.从本科开始“真刀真枪”进行科研训练

美国大学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最显著的特点是从本科生开始强化科研训练。一些著名的研究型大学通过实施多种本科科研计划,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活动,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将学术优先的原则深入到本科生,设立了“本科生科研学徒计划”、“校长本科生研究奖学金计划”和“本科生研究经验计划”等20多种本科生科研计划,每年惠及数千名本科生。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研究工作,提交科研论文,阐述自己在研究中的收获或取得的成果,经审核合格,可获得1-4个学分。

(作者单位:天津农学院社会科学部)

■ 编辑:云霞

*本文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等农业院校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编号:11YB02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美国大学研究型本科生
躬身践行修己身:从留美文科博士到美国大学系主任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美国大学招生行贿丑闻凸显其阶层割裂
美国大学课堂教学观察及启示
时军:定锚现代化研究型医院
定锚研究型人文医院
中医药大学本科生流行病学教学改革初探
美国大学图书馆的课程服务及其启示
探索如何提高药学本科生实习的质量
研究型教学模式在线性代数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