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国际旅游岛建设

2015-11-29海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今日海南 2015年8期
关键词:海南价值观文明

□海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国际旅游岛建设

□海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在上海考察时强调,要注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使每个人都能感知它、领悟它,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进程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开放之岛、绿色之岛、文明之岛、和谐之岛的建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于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日常工作和生活细节之中,覆盖每个社会成员和每种社会角色,有效规范人们的行为。

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着力点,夯实开放之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30多年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全面深化改革是具有开创性的伟业,需要有精神旗帜的指引和强大动力的推进。以扩大对外开放为己任的海南,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如何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这既关乎国际旅游岛建设,也关乎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着力点,并在其引领下打开对外开放新局面,是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义不容辞的责任。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思想上激发出海南对外开放的创造力。国家层面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最终要落实到各地方,寓于各地方的发展之中。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贯彻落实深化改革之际,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要牢牢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积极稳妥推进全省改革开放各项任务,把新常态转化为新机遇,要紧紧扭住“发展”不放松,积极发挥在“中国—东盟”互联互通中的重要作用,以东盟与内地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为依托,制定专题性区域经济合作规划,努力构建与东盟的产业协作体系;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充分利用好丝路基金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平台,推动海南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形成海陆统筹、面向全球的开放新格局;扎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不断提高全省人民生活水平;加强作风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切实维护和巩固全省上下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破除改革阻力,增强发展凝聚力。让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成为900万海南人的共同价值追求,确保海南经济社会再迈新台阶。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行动上凝聚起海南对外开放的向心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是指引行动方向的灯塔,是贯彻全面深化改革的行为准则,是实现中国梦伟大构想的思想基石。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是贯彻落实“一带一路”战略、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抓手。国家层面的三大战略汇聚海南,为海南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更大空间。完成伟业需要凝聚力量。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为出发点,以增进人民福祉为落脚点,积极应对改革发展过程中的困难和挑战,能激活社会运行的每一个细胞,能激发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正能量。

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切入点,强固绿色之岛

生态立省是海南的发展战略。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融入生态文明建设中,贯穿到国际旅游岛建设之中,努力形成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独具海南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体系。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绿色崛起的范导。绿色崛起作为一个发展战略,在事实与价值层面需要一定的范导,并通过这个范导构建一种行为模式。绿色崛起是海南的发展战略。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必须坚持从省情出发,落实“多规合一”重要改革要求,以人为本,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群众急需受益的事,实现城乡、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一要求就决定了上项目决不降低环保门槛,宁可不开发,也决不为了一时的经济指标而破坏生态、失掉长远发展的本钱。同时,还应建立符合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的长效保障机制和加强全民生态教育,对游客进行积极引导,开展绿色景区、绿色酒店、绿色工厂、绿色社区、绿色家庭创建活动,倡导低碳环保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绿色崛起的体现。《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出,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落实到经济发展实践和社会治理中,体现到经济社会建设各领域;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这就是说,从一定意义上讲,这二者具有一定的融合性,生态文明建设本身就是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也内含了“生态”“绿色”的意蕴,如文明、和谐、友善等。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海南率先建设生态省以来,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生态建设进一步加强,人居环境发生可喜变化,生态产业快速发展,公众生态环境意识明显提高,环境质量保持全国领先水平,走出了一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推进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这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绿色崛起”中的重要体现。

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立足点,营造文明之岛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也”。习近平总书记说:“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在国际旅游岛建设中,海南决不能仅以自然风光吸引人而文明缺失。只有文明琼岛,才能真正实现美名传天下。提升海南国际旅游岛软实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题中之义。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明之岛建设的内在要求。一个国家、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在任何社会内,核心价值观都是构成社会共同体的思想基础,是社会系统得以运转、社会制度得以确立的基本精神依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古今中外文明的深刻总结。文明,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意味着高度繁荣的文化、高度自觉的精神;对于一个社会来说,意味着良好的秩序、优美的环境、淳朴的风气,人与人之间诚信友善;对于每一个公民来说,意味着比较高的精神文化修养,从言谈举止到内在心灵都很美好。从老百姓心里流淌出来的文明举止,是最真实、最自觉、最长久的社会文明。这样的文明境界,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不懈追求。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明之岛建设的形象要求。文明是一个地区最好的名片。社会文明道德是国际旅游岛的重要标志,彰显着国际旅游岛的形象。中外游客登上海南岛的第一感觉,是环境是否整洁,交通是否有序,人是否讲文明、讲礼貌、讲诚信。从某种意义上讲,海南国际旅游岛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正是靠许许多多良好的“第一感觉”来维系。为此,海南自2011年始连续3年在全省深入开展“海南文明大行动”,具体展开了建设文明生态村、文明诚信企业、文明规范行业、文明高效机关、文明安全社区等五大创建活动。海南的“最美村镇”“最美海湾”评选也集中展现了文明之岛建设的最新成果。

以内外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落脚点,构建和谐之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到人际和睦、社会秩序和国家整合,是执政党凝聚人心民力的实现载体。推进和谐之岛建设必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从而使作为最大公约数的价值认同在老百姓的精神世界里日用而不觉、信守而不疑、践行而不惑。

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构建和谐之岛的重要内容。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之和谐之岛定位,既是和谐社会的组成部分和内在要求,也是广大海南人民的殷切期盼。建设国际旅游岛,既要建设中外游客的度假天堂,也要建好海南百姓的幸福家园,让海南人民尽快过上更有质量、更加幸福的生活。这既是我们党执政为民宗旨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根本目的和最终归宿。和谐之岛是营造幸福家园的基本遵循条件。建设和谐之岛首先需要将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海南目前既属于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又属于外来人口与本土人口杂居较多的地区。他们在这里共同生活、生产,由于价值观和各种利益因素所致,冲突不可避免。如何降低和化解冲突,就需要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基本的道德遵循。只有在老百姓认同的价值规范遵循指引下,和谐才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同时,内化于心,不仅仅是民心,还有政府之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需要良法善策,需要法律法规、政策制度保驾护航。政府在着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的同时,须转化为制度建设。充分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方面面政策都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外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构建和谐之岛的重要途径。内化是外化的必要前提,外化是内化的内在需要。和谐之岛建设关键在于将内化于心、固化于制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于形、实化于行,注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化到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日常工作生活中去,突出抓好领导干部、公众人物、青少年、先进模范等重点人群,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要通过加强媒体宣传、理论引导、户外广告等形式,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要开展各类主题实践活动,把核心价值观融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公民教育,融入企业发展,融入新农村建设,融入党政机关,推动核心价值观建设任务落到实处。为打造美丽海南形象,践行核心价值观,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从不同层面带头弘扬核心价值观。只要有良善义举、感人事迹,各级党和政府一定要亮明旗帜,奖励抚恤,让好人好事家喻户晓。同时,也坚定不移地揭露丑恶,打击歪风邪气,让点滴好事汇成沧海,最大程度发掘出人心向善的力量。

(执笔人:王明初 王增智)

猜你喜欢

海南价值观文明
我的价值观
砥砺前行
请文明演绎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漫说文明
价值观(二)
海南杂忆
海南的云
59国免签游海南
对不文明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