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卖炭翁与卖柴翁

2015-11-29马少华

读者·原创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卖炭翁少华朝廷

文_马少华

卖炭翁与卖柴翁

文_马少华

卖炭翁的故事大家都不陌生,那位老汉拉着一大车炭去集市上卖,原本想卖个好价钱,却被几个朝廷采购人员强买强卖,“半匹红绡一丈绫”,就把那一车炭给拉走了。

这位老汉经白居易的妙笔,一千多年来出镜率颇高,俨然成了被压迫的底层小人物的代言人。不过,就在卖炭翁的故事发生的几年前,还发生过一次类似的事件。相比之下,那次事件更激烈、更复杂,也更有说头儿。

那次事件是韩愈记载的,主人公不是卖炭,而是卖柴,就叫他卖柴翁吧。

那天,卖柴翁用毛驴拉了一大车柴来集市上卖,刚把车停好,就围上来几个朝廷采购人员,说这车柴我们都要了。卖柴翁挺高兴,心想今天运气太好了,刚来就有生意,等会儿得买几斤好酒回去。

卖柴翁正做美梦呢,就见那几个人围着这车柴看了几圈,从包里掏出几尺绢,随手扔给他,说柴我们留下了,你拿了绢走人。卖柴翁一听傻了,就给几尺绢?这车柴可值好几丈绢呢!不过哪儿能跟朝廷采购人员讨价还价,几尺绢就不少了,人家还没跟你收税呢!

如果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这位卖柴翁只不过是另一个卖炭翁而已,但是,这个故事才刚刚开始。

就在卖柴翁准备接受现实时,朝廷采购人员又说这车柴太重,我们得征用你的驴车,等用完了再还给你。

卖柴翁一听,警惕心一下子就上来了,因为他见过太多这样的事了,说是征用驴车,等进了门,驴和车就全被扣下了。卖柴翁越想越怕,就把刚收起来的几尺绢又掏了出来,说绢还给你们,柴我不卖了。

朝廷采购人员一看,这还了得,竟然有人敢公然毁约!这不是严重破坏国家贸易吗?于是轻蔑地瞟了他一眼,赶着驴车就要走。

卖柴翁急了,哭着叫道:“我这驴车可是全家人的性命啊!柴我白送给你们都行,要是连驴车也没了,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于是,他冲上去跟那几个朝廷采购人员打了起来。

故事进行到这里,就从“被压迫”的故事,变成了“反抗”的故事。当然,从朝廷采购人员的角度来看,这分明就是妨碍公务。要知道,妨碍公务历来都不是小事,于是,执法机关紧急出动,把卖柴翁抓了起来。

唐朝虽然还没有网络,但打抱不平的人一点儿都不缺,于是,朝野上下都卷入了这场争论中,连皇帝都被惊动了。

当时的皇帝是唐德宗,从这个庙号来看,德宗皇帝是一位非常有德的皇帝,他没有听那几个朝廷采购人员的小报告,而是把那位卖柴翁请来,赏了他十匹绢,当然,驴车也一并归还。

应该说,这个故事无论从哪方面来看,都比卖炭翁的故事更有价值。然而,一千多年来,人们对卖炭翁耳熟能详,对卖柴翁却知之甚少,这是什么原因呢?

这个问题我想了很久。在历史上,自唐宋以来,好像有一种趋势—身处高位的人只要表达了对底层百姓的关心,马上就能得到普遍的尊重,但对究竟如何改善百姓的困境,则根本不需要考虑,大家也不想知道。所以,写几首哀民诗,远比做几件造福百姓的事要流传更广。

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一是老百姓好像更喜欢别人陪着他们流泪,而不是带着他们改变什么,尤其是来自上层的同情,更能让他们感到欣慰;二是我们的文人写诗一流,但做事不入流,所以他们只能扬长避短,抒发一下感情,没必要去颂扬卖柴翁的抗争。

所以,白居易天天泡妞也没关系,只要写一首苦兮兮的《卖炭翁》,立刻就成了关心底层人民的良心,流传千年;而韩愈“文起八代之衰”,写卖柴翁不去写他如何苦,却只关心他“妨碍公务”,不被流传也就怪不得别人了。

图/小黑孩

猜你喜欢

卖炭翁少华朝廷
卖炭翁
中唐时期底层人民的苦难和不幸
三国鼎立之黄巾大起义
毕业了
卖炭翁的艰辛与贫寒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婚前与婚后
高考文言文阅读的应对策略
二则
战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