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比品读,多元认知

2015-11-28张杰

课外语文·下 2015年9期
关键词:教学策略

张杰

【摘要】单元教学的目标与课文教学的目标定在什么位置,决定了一堂课的教学取向。本文对《鞋匠的儿子》的教学策略展开了论述。

【关键词】教学策略;《鞋匠的儿子》;对比品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鞋匠的儿子》是苏教版第十一册第六单元一篇课文。本单元是一组写人的文章,前面几篇课文介绍了巴金、钱学森、詹天佑三位人物,展现了名人风采——心系家乡,心系儿童,心系祖国。本单元的最后一课是《鞋匠的儿子》,这一课是对前三课爱人、爱家、爱国的补充,因为一个人,不仅要爱人、爱家、爱国,还要襟怀坦荡、仁爱正义、宽容大度。这样才是一个完整的人,真正的人,伟大的人。否则,这个单元就显得单薄许多。单元教学的目标与课文教学的目标定在什么位置,决定了这一课的教学取向。我的教学步骤分为以下四大板块。

一、关注课题,抓住议员的态度变化,梳理课文

课开始,我引用了林肯演讲词中的一段话来让学生初步感受林肯的品质。这时我只是让学生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进一步感悟林肯的品质,学生如不能完全理解也可以带着疑问来往下学。接着,我抓住了林肯是鞋匠的儿子这一题眼来梳理课文。因为是鞋匠的儿子,所以林肯当选总统令出身名门望族的参议员感到尴尬和难堪;因为是鞋匠的儿子,所以林肯刚上任就遭遇公然的羞辱;因为是鞋匠的儿子,参议员们自以为找到了可以攻击林肯的“软肋”而开怀大笑;同时,也是因为是鞋匠的儿子,林肯秉承了一位普通劳动者的勤劳、朴实、善良、智慧、正义、谦虚、诚恳,这一切都为他的人格魅力增添了人性的砝码,最终他用精彩演讲赢得了赞叹的掌声……因此,我以“鞋匠的儿子”这一特殊的身份定位是整个事件的起因,以参议员的态度变化为线索,梳理好课文的脉络,为感悟林肯的演讲做好了铺垫,同时也为孩子们体会林肯的襟怀坦荡、仁慈正义、聪明机智提供了最佳视角。

二、聚焦演讲,含英咀华,感悟人物的思想

在教学中牢牢抓住林肯的演讲辞进行研读感悟是重点,让学生透过语言文字的表面去挖掘深层的内涵是关键,看似平淡普通的语句,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没有华丽的辞藻,有的只是那朴实的话语,只有从中读出人物的内心,才能读出人物的神采,真正读出人物的魅力所在。我作为一名阅读的引领者,循着言语训练的主线抓住文中林肯所说的三处语言点进行教学。于是,我出示了学习单,让学生感悟后说说:这是一个( )的林肯。

1.“我非常感激你使我想起我的父亲。他已经过世了。我一定会永远记住你的忠告,我永远是鞋匠的儿子。我知道我做总统,永远无法像父亲做鞋匠那样做得那么好。”

面对羞辱和嘲笑,林肯不亢不卑,不仅不以为恼,反以一种诚恳的态度表示感谢。所以我引导学生关注“非常”“一定”以及三个“永远”去感悟。尤其三个“永远”颇耐人寻味,每一个“永远”都有不同的意味。第一个“永远”,表现林肯的大度、宽容,同时也体现了林肯的智慧,林肯坦然面对,还把参议员的话当成了忠告,表面上是改变了说话的意思,实质上是改变了说话人的用心,多么机智啊。第二个“永远”表现林肯的坦诚,表现出林肯作为一个鞋匠儿子的自豪、坚定。第三个“永远”,充满着自己对父亲的尊敬、爱戴、怀念。在谦逊的同时,潜台词是说父亲是一个伟大的鞋匠,了不起。这是不是在反衬自己也会把总统做得很好,也会是一个了不起的总统哪?最后,我让学生把这段话记在心中,背下来感悟林肯。

2.“就我所知,我父亲以前也为你的家人做鞋子。如果你的鞋子不合脚,我可以帮你改正它。虽然我不是伟大的鞋匠,但我从小就跟父亲学到了做鞋子的艺术。”

3.“对参议院里的任何人都一样,如果你们穿的那双鞋是我父亲做的,而它们需要修理或改善,我一定尽可能地帮忙。但是有一件事是可以确定的,我无法像我父亲那么伟大,他的手艺是无人能比的。”

林肯后面两句话的结构、叙述方式,与第一句有着许多相似的地方。我让学生抓住关键词,继续围绕“这是一个

( )的林肯”进行汇报。感受林肯的坦诚、勤劳、不卑不亢等品质。

我一步步深入,最后引导学生回答问题:林肯的演说中两次提到“伟大”,在他的心目中什么人才是伟大的?林肯仅仅是在赞美父亲的伟大吗?他还想借赞美父亲的伟大,告诉参议员们什么呢?

伟大与出身无关,即使是鞋匠的儿子也可以成为伟大的总统。我再出示本课的重点与难点,就是林肯的思想:鞋匠=总统=人人平等。(板书:人人生而平等)

三、角色体验,进行演讲,得言得法

为了让学生体会林肯把“宽容和坦诚”“思想和信仰”都融进了“智慧的语言”中,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并进一步体会人人生而平等的思想。我出示了第二张学习单,让学生进行角色体验和演讲。通过分组练习,全班展示。孩子们积极参与,演讲体会,这时的感受更加深刻。

同时,高年级语文教学,要关注理解感悟,也要关注学习表达。我引导学生体会侧面烘托的写法。议员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议员态度的变化串起了文章,议员态度的变化也是林肯品质的衬托。也引用了马克思对林肯的评价,帮助学生更加深刻理解。

四、阅读第四段,读出问题,借助资料解决问题

这一部分,林肯用形象的比喻告诉人们国家统一的重要性,表达他捍卫国家统一的决心。而正是这坚定的信念,使他毫不犹豫地领导人民拿起武器,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成为“伟大的解放者”。对于这部分教学,我让学生自读自悟,并提供了补充阅读帮助学生理解。并引入林肯纪念堂中人民对他的评价,最后还是以课开始出示的林肯的那段演讲来结束教学,这时学生对这段话的认识已经上升到了新的高度了。对于作业,我让学生搜集林肯的一些著名的演说词,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背上几句。并引导学生观看电影《林肯》或纪录片《南北战争的真实故事》。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