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设情境让作文插上腾飞的翅膀

2015-11-28苏江英

课外语文·下 2015年9期
关键词:创设作文情境

苏江英

【摘要】作文教学一直是个难题,学生怕写作文,不愿写作文,写不好作文。为此我们教师做了一些尝试和实践,创设作文情境,激发学生创新思维,让学生爱上写作,学会写作。a

【关键词】作文教学;创设情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作文教学情境,从广义上来说,只要是指令性的命题作文,那命题就是给学生提供的情境,要求学生在一定的范围内,或者说在一定的限制下写出规定的文章;从狭义来说,指的是在作文教学中,从教学的需要出发,教师创设某种情境,对学生进行作文训练。

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明确指出:“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在可能的范围内,一切事物尽量地放在视官的眼前,一切听得见的东西应尽量地放到听官的跟前……”这认识到了直观教学的重要作用。而情境教学的实体感最直接体现了直观教学的原理。

我在所任教的班级做了一个实验:让两个班的学生填了一份调查表,根据填表的结果,把学生分成几组,跟踪调查。他们对写作有三种态度:“很感兴趣”“较感兴趣”“不感兴趣”,但无一例外,他们都愿意提高写作水平。可见,学生其实都知道写作的重要性,都想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只是因为无事可写,无话可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创设作文情境便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我分以下几种方式来创设情境,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一、摄取生活,展现情境

生活是创作之源,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大自然,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摄取生活的某一典型场景,作为学生观察的客体。我带领学生们参观名胜古迹,去野外郊游,参加社会活动。在一次野外活动之后,同学们都踊跃地交上了自己写的作文。其中不乏优秀之作。因为是自己亲身体验的事情,文章都写得很自然、真实,有很多写景的句子非常优美。这远比让他们待在教室里“闭门造车”要好得多。现摘录其中的某些片段:

“江是静的,像明镜般,清晰地映出蓝的天、白的云、红的花、绿的树;江是活的,层层波浪随风而起,伴着阳光,伴着我心,在谈心、嬉戏;江是软的,微风吹过,波光粼粼,像一面迎风飘扬的旗;江是硬的,像一块无瑕的翡翠,闪烁着美丽的光泽……”

“水中鱼虾清晰可见,它们一会儿隐匿在石缝下,一会儿带着一连串水泡浮出水面。这小溪就是它们的伊甸园……”

“水溪是那么的柔软,轻轻踏上去,脚底的每个部位都能够享受到沙子的抚摸,就是有再多的疲劳与不快,都能够抛之于脑后,沉浸在大自然对我们的厚爱之中……”

二、借助图画,再现情境

图画,能直观地传递信息,明了易懂,简捷方便。图画,“尺幅容万言”,可从不同角度立意。现在,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比较普遍。在作文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让声光色像充分刺激学生感官,唤起学生的记忆或再造想象。在教学《林黛玉进贾府》这篇课文时,我把电视剧《红楼梦》中有关这一内容的部分放给学生看,让他们体会人物言行、举止、神态,使大家很好地理解了王熙凤“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人物出场。课后让同学们写一篇短文评论其中的人物。有的同学见解比较独特,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学校组织学生去看电影,我让学生写观后感,有的同学抓住其中感人场面进行评述,有的抓住故事情节,有的抓住细节,大家都写出了自己的真实感受,也提高了鉴赏影视作品的能力。

三、角色体验,再造情境

运用“角色表演法”让学生扮演写作题材中的人物,通过人物的音容笑貌、言行举止,生动地创演或重演事情经过,让扮演者亲自体验事件中的人和事,写出真切感人的文章。在教学《鸿门宴》一课时,我组织了两组学生扮演楚汉双方。同学们非常积极,把刘邦和项羽两个集团在鸿门宴上的斗争表演得惟妙惟肖,其他同学都被他们的表演感染了,仿佛置身于那暗藏杀机的宴会中。“宴会中的座次”“范增多次示意,项王默然不应”“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樊哙闯帐”,最后“沛公脱身回营”“范增骂项王”“曹无伤被诛”几个场景都表演得很到位。之后,我对学生说:“《鸿门宴》集中体现了楚汉双方的矛盾,后来项羽被逼得乌江自刎。不可一世的霸王为什么会失败呢?”同学们都陷入深思,课后我让学生们写一篇文章谈自己从历史人物身上所受到的启发。

四、创造想象,延伸情境

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创新教育需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而想象是创新思维的翅膀。第一届“新概念作文大赛”打破传统命题方式,给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出现了许多优秀作品。对于一些传统的说法,我鼓励学生去打破,培养求异思维。一般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历史上就有“孟母三迁”的美谈。但近墨者一定黑吗?不是有“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吗?经过启发,学生们都从反面思考,纷纷举出实例说明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在一次片段练习中,让学生续写《说“方圆”》。“正方形棱角分明,往往使人想到‘方正‘正直;圆形无棱无角,常常使人联想到‘圆滑‘四面讨好等等。于是,有人据此断言:为‘方必好,为‘圆必劣。”其实,事实未必如此简单……我让学生据此写下去,有的学生想到圆的特点是由起点到终点,显示有始有终;有的说正方形让人想到钻牛角尖,不知变通……,这样使同学们看问题不仅仅停留在某一个方面,思维也开阔了许多。

作文情境教学为学生作文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不仅能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启发学生的心智,还能使学生在乐中学,在写作过程中体验一时成功的快感。

(编辑:陈岑)

猜你喜欢

创设作文情境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