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学生质疑胆量的缺失及对策

2015-11-28时英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5年12期
关键词:胆量习惯性大胆

时英

众所周知,学习贵能疑,疑能得教益。作为教师,我们经常教育学生,要做一名勤思考、爱提问的孩子。我们也经常会给学生讲爱迪生、牛顿等名人从小勤学好问的故事,希望学生能主动向老师提出心中的疑惑,能坦率地告诉老师自己还不懂的习题,能充满好奇地和老师探讨学习、生活中发现的问题。可事实上,这仅仅是教师期盼的一种理想状态。因为很少有学生能主动向老师问这问那,更没有哪位学生大胆地对老师说:“为什么一定要这样呢?我是这么想的……”

以我上学期执教的六年级语文为例,教材本身十分重视培养学生“勤学好问”这一学习品质,直接相关的学习内容贯穿始终。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懂就问”》,有课文《学与问》,有《古今贤文》(读书篇)“读书贵能疑,疑能得教益”“不能则学,不知则问”等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讲得头头是道,可当请他们举些自己平时勤学好问的事例时,好多学生都沉默了。面对已是六年级的学生,质疑表现也是如此不尽如人意,我不禁再一次发出了感慨 :孩子啊,你们质疑的胆量究竟跑哪儿去了?

纵观教学现状,我发现有诸多因素影响着小学生的质疑勇气。撇开其他因素不谈,单从我们师生的日常教学活动来剖析,发现以下几种导致学生质疑胆量缺失的原因。

一、质疑胆量在习惯性的心理障碍中萎缩了

对小学生来说,害羞几乎就是一种本能的心理表现,当学习出现困难时,自己很想问个明白,可又觉得开口很难为情,旁人会不会笑话自己,再看看别的同学,似乎都没有问题,或者别人即使有问题,他们没有去问,不是照样过得挺好吗?如果自己去问了,是不是就和别人不一样了呢?算了,不去问了。就这样,敢于质疑的意识在学生的思想中越来越淡薄,甚至认为不会质疑也无所谓。学生就形成了“不必问,大家都不问”的习惯性心理。

二、质疑胆量在习惯性的评价观念中退失了

从踏进校门当一名小学生开始,学生就被告知要做一名尊师守纪、成绩优秀的好学生,家长嘱咐较多的是:“好好听老师的话,仔细做书本上的题。”老师关注较多的是:“专心听讲的是谁?发言积极的是谁?做题正确率高的是谁?”尽管家长和老师都知道能提出问题的孩子是好孩子,但事实上,如果孩子问题多了,经常摇头说不懂了,家长和老师就会觉得这样的孩子是“问题孩子”,头脑没有其他孩子来得聪明,学习没有其他孩子来得有潜力。在日常学习活动中,这些“问题孩子”看多的是师长们对“优秀学生”宠爱的笑脸,听惯的是“×××同学最聪明”的赞扬。于是,课堂上缩回了那只原本想提问的小手,停止了原本因为不懂正摇晃着的小脑袋。渐渐地,学生质疑的胆量在潜移默化的评价观念中退失了。

三、质疑胆量在习惯性的教学模式中消失了

新课程教学内容多,时间紧,教师们都在努力追求较高的课堂教学效率。于是,很少能听到老师问:“这些回答是×××同学的想法,你们有与他不同的想法吗?”更少听到老师会这样问:“这些题目是有些难度,有没有哪些同学觉得好难呀,或是有些不懂?”教师们觉得课堂学习的时间十分宝贵,自己要尽量能多讲一些,学生要尽量多练一些,还真舍不得花时间来寻找那些还没懂的学生。宁愿当发现学生在做题中暴露出问题时,再一次次耐心地讲解。这样的习惯性教学模式,教师讲得多,问得少,学生听得多,问得就更少。学生学习的依赖性加强了,自信心减弱了;学生对学习的畏难情绪增强了,自主思考的能力减弱了。

综合以上的现状分析,发现学生的质疑胆量确实没有得到充分的释放。学生想问又不敢问,经常不敢问导致不会问,经常不会问当然更不敢问。这样的不良循环导致学习始终是“学而不思则罔”。

因此,作为一名教师,要将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细致指导学生质疑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视为日常教学工作的研究重点,着力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增强新理念,树立新观念

新课标是教学的依据,仔细阅读,发现各个学段的综合性学习中都提出了对学生主动提问这一学习习惯的培养。如第一学段(1~2年级)综合性学习中提出:“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内外阅读,共同讨论。”第二学段(3~4年级)综合性学习中提出:“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探讨。”第三学段(5~6年级)综合性学习中提出:“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第四学段(7~9年级)则要求更高。可见,新课标旨在培养一批批善于思、贵于疑、勤于找的新型学习人才。

因此,我们每位教师应彻底改变传统的评价观念,要鼓励学生大胆提问,耐心倾听学生的问题,把微笑和赞扬多多送给爱提问、善提问的学生,从心底赞扬那些会提问的孩子,赞扬他们是最有学习潜力的好孩子。

2.营造学问氛围,助长积极心理

作为教师,要努力营造学生在问中学、学中问的学习氛围。师生交流时,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语气语调,尽量用商量的口吻提问,如“你有什么疑问吗”,“你有什么不同的意见吗”,也可以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质疑,如“你的问题提得好”,“你的看法很独特”。当学生得到教师的鼓励和肯定后,就会大大激发质疑的兴趣和自信心,从而将“老师要我问”的消极心理自觉转化成“我要问老师,我敢问老师”的积极心理。对大胆提问的学生要大加表扬,增强他们的质疑光荣感。

这学期,我在班级学习园地中开设了“学习贵能疑”这一栏目,鼓励同学们将学习中的疑问写在栏目中,对大胆公布问题的同学大加表扬,并利用这些问题来设计教学方案。这样的学习活动让那些敢于提问的学生真正感受到自己大胆质疑是有价值的,学习表现就更积极,学习感受就更快乐。学完一个单元,我们还要梳理每一课提出的问题,评选出“最佳问题奖”和“最多问题奖”,获奖的学生倍感自豪。慢慢地,学生不再怕提问题,预习课文时养成了自觉提问的好习惯。在平时的班级活动中,我还经常组织开展学习方法交流会,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用质疑来学习”这种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定期开展一些“比比谁最会问”“动脑小博士”“我是提问小能手”等学习评比活动,让学生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形成爱问、乐问的积极心理。

3.指导质疑方法,改变教学模式

质疑,作为一种学习能力,是需要循序渐进地锻炼和日积月累地培养的。让学生学会质疑,这需要我们教师关注学习的每一个过程,从课前预习,到课堂学习,至课后延伸等各个阶段都要有心地进行指导。

(1)读题质疑。揭示课题后,鼓励学生大胆提出心中的疑问。如读了课题,有什么疑问?读了课题,想知道什么呢?我对课题中的哪个词最感兴趣?我想带着什么样的问题来读课文?

(2)读文质疑。在课堂学习中,更要锻炼学生提高质疑问难的能力,在学生已初步理解的基础上,鼓励提出更新更有价值的问题。如读了课文,我已知道了什么,但我还想知道什么;学习这篇课文,我最感兴趣的话题是什么;我发现本文的语言描写有特色;我在课文的构段方式、写作方法方面有新的发现,等等。这样,当学生带着新的问题进一步学习文本时,他们会表现得更积极主动。学会进一步地质疑,也正是他们对学习内容更深层次的思考。

(3)读后质疑。课文学完后,和学生聊一聊,对所学的知识有没有疑惑?心中又产生了哪些新的学习愿望?

这样,循序渐进地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提高学生质疑的能力,把“问”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才能逐渐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习惯性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进行主动的探究学习,当上学习的主人。

总之,小学生质疑胆量的缺失这一现状已普遍存在,需要我们教师有针对性地去分析调查,去研究对策,在进一步认真研读新课标的基础上,应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尽快消除各种障碍,走出“不敢问不会问”的误区,积极提倡和诱导他们善思好问,重拾大胆质疑的信心,快乐地走在自主学习的道路上。?

猜你喜欢

胆量习惯性大胆
老年习惯性便秘该如何治疗
我家的大胆蜗牛
《铁血战士》 R级恐怖片,有胆量就去看!
胆量
大胆玩创意
突出重点 大胆创新
老年习惯性便秘的蒙医护理
对于权力,人为什么会习惯性服从
雅量与胆量良性互动促进民主监督
大胆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