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韵 家乡情
2015-11-28杨闻
杨闻
水墨画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的笔墨情趣优雅而独具韵味,意境深远。为了传承传统文化,小学水墨画教学显得至关重要,理应成为教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传统的水墨画教学方法单一,形式枯燥,课程表现形式单一。在如今这个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学生们多么渴望可以拿起画笔画出他们身边美好的事物啊!我们的家乡——扬州,历史悠久,风景优美,这里有独具特色的民间工艺、丰富的风土人情,还有各种景区和风光带,这些都是学生们水墨画创作的素材,经过筛选和整合,完全可以融入水墨画教学中。
因此,有效结合古城扬州的文化资源,开发校本课程进行水墨画教学必定成为美术课程实施的另一种有效途径。我结合学校的多元美术课程,在教学中因地制宜地做了以下尝试。
一、以旅游资源为主体,让学生感悟水墨语言的情趣
扬州是一个以旅游业为主的城市,这里的瘦西湖、个园、何园全国闻名,近些年政府开发打造的东关街商业街区、古运河风光带等已俨然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每年吸引了大量游客。政府每年都在加大对旅游业的财政支出,扬州城被打造得越发美丽。我们可以带领学生去挖掘、筛选资源,最后从他们最感兴趣、最熟悉的地方开始,由简入繁,循序渐进地开展水墨画教学。
我们的学校坐落于古运河附近,那里一进入春天,两岸的垂柳就格外迷人,为此我在二年级展开了《水墨画树》的教学。由于低年级学生对水墨画的方法还不了解,为此我让学生大胆地用他们熟悉的儿童画的形式去表现树干——先用线勾勒轮廓再填色的方法去画,然后再启发学生思考把轮廓去掉后如何直接用墨色表现树干,学生们拿起画笔大胆尝试起来。“老师,我发现把笔侧过来就可以很快画出树干了。” “老师,用中锋可以勾勒外形。”不一会儿学生们就有所发现,我当场鼓励了他们,并教会他们用侧锋和中锋画树干,然后我再启发学生:“春天一过,柳树发芽了,那柳条应该怎么画呢?”“老师,我用了点的方法画柳条。”“我用了甩的方法。”多次尝试之后,一棵棵形态各异的树便展现了出来。此时,我再提出建议:“一棵树会画了,那两棵树呢?多棵树怎么画呢?”“我们怎样用墨区分远近的树?” 慢慢地,学生掌握了近大远小的透视规律,并且懂得用深浅不同的墨色去表现错落有致的柳树。
如我班学生画的《金秋》。这幅画的近景是一条山路,原本单调的山路被学生想象成了七彩的彩虹,光彩夺目。中景是一排形态各异的树和房子,学生把之前学习的点、染、勾的方法应用了过来,成为整幅画面的点睛之笔。整个画面虚实结合,构图饱满,色彩艳丽,向人们传达着秋天收获季节的喜悦和学生对家乡这片土地的热爱。
二、挖掘当地人文文化,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人文,即重视人的文化,泛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古城扬州有着浓厚的人文气息,我从 “扬州八怪”入手,大胆开设了水墨人物画的校本课程,课前我布置学生查找有关扬州八怪的资料,专门开设了一堂课供学生交流。当他们在课堂上展示时,学生收集的资料之丰富,了解的内容之深入,令我大开眼界。接下来的教学任务就是如何让学生把这些文字语言变为“水墨语言”。在我的启发下,有的学生提出:“我们已经掌握了画竹的方法,可以把郑板桥和竹子、山水等我们熟悉的事物结合起来画。”有的学生则提出:“我们对人物的画法比较陌生,可以先从简单的人物画起。”整堂课学生们集思广益,畅所欲言,成为了课堂的主人,通过交流拓宽了他们的思路,每个人都对接下来的水墨画人物课程跃跃欲试。
对于中低年级学生来说,用水墨方式表现人物确实有些难度。为了启发学生生动地表现人物,我先对画人物的步骤做了简单的分解,将人物分成身体、四肢、头部、表情四个组成部分。在画身体和四肢时,我引导学生用方形去表现,在画头部时用圆形去表现,在作画过程中有些学生由于怕比例关系掌握不好迟迟不敢动笔,这时我鼓励他们:“八怪人物的神韵才是最重要的,不必苛求人物的比例关系。比如扬州八怪身上的文人气质可以通过他们丰富的肢体动作和周边环境进行渲染烘托。”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扬州八怪的精神,我还在课堂上给学生讲了几个有关扬州八怪的小故事,在我的启发下,学生的胆子逐渐大起来,表现人物的方式也越发丰富起来。
上图是我班学生画的《郑板桥画竹》,画面中以郑板桥为中心人物,人物的头部和神情运用了夸张的方法,衣服的纹理着重用不同的墨色来表现,墨色有浓、淡、焦、湿的变化,刻画出郑板桥酒后微醺依靠假山席地而坐的状态,整个画面透露出一股浓浓的人文气息。
三、以身边的生活为题材,为水墨画教学定位
没有儿童生活痕迹、缺乏情感的水墨画是平淡无奇的。生活是绘画题材的源泉,那么,如何把这些熟悉的生活场景运用到水墨画中来呢?我们可以告知学生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生活中许多细小的事情都可以用作素材,成为一幅好画。这就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留心生活,留心小细节的能力,日积月累,学生的素材定会越来越丰富。我们可以提示学生留意身边一些具有扬州特色的活动,如扬剧表演,马拉松比赛,每年的“4·18国际经贸旅游节”等。这些平常的素材,加上学生们的切身体验和选取加工,就会成为一幅好画。学生们对于生活中熟悉的场景格外有兴趣,易于激发他们的表现热情。如果我们再加以引导,如追问应该抓住哪些主要物体去表现这个场景,怎样选景;应该用怎样的笔墨去表现,浓墨还是淡墨,主要方法有哪些,等等。解决了这些问题之后,他们就可以以自己身边的事为表现内容,从生活的素材入手进行创作,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就会跃然纸上。
如我班学生画的《水墨看戏》《放鞭炮》,学生们从他们的视角去表现人物,再配上大胆夸张的色彩,画面显得生动活泼,充满童趣。《水墨看戏》这幅画中,学生用线注重虚实结合,线条语言流畅多样,用墨体现浓淡变化,层次丰富。学生用抽象的方法表现出了戏曲人物夸张的外形和逼真的动态,而《放鞭炮》这幅画中学生以彩色的曲线、折线、点等丰富了衣服的线条。同样都是表现人物的水墨画,学生运用了不同的画法。这是我让学生们选择自己擅长的领域去表现人物,这无疑为学生的个性施展提供了平台,每个学生都能各尽所长,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
儿童水墨画天真烂漫,犹如一篇动人的乐章。我们要以水墨画为学生发展的媒介和载体,充分利用家乡的课程资源,让学生多接触生活、热爱生活、记录生活、回忆生活、表现人物,在这个过程中渗透情感教育,培养学生拥有一颗热爱家乡的心与浓浓的民族自豪感,使得水墨画课程打上“家乡”的烙印,并以此为平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完善学生的人格,让他们在生活创造的源泉中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