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绊脚石”,定位教学目标
2015-11-28吴梅
吴梅
【摘要】自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诸种教学行为、教育观念仍未摆脱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会出现千式百样的问题,如学习兴趣不高、书写能力及习作能力较差等诸多问题都是教学改革道路上的“绊脚石”。作为语文教师要认真审析,及时更新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定位准确的教学目标。只有这样,才能使语文课堂教学呈现一派新气象。
【关键词】理想课堂;能力培养;兴趣;习惯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在素质教育不断推进的今天,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所有语文教师的奋斗目标,而受应试教育影响,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总会存在些许“绊脚石”,阻碍学生发展,这就需要教师认真审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应付并改善“绊脚石”对学生的困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追求高效、和谐的理想课堂。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以下两个问题的概率较高,且称它们是教与学的“绊脚石”,即:一是学生写字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二是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一、如何培养学生的写字能力
写字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的基本技能训练,正如建房打地基一样,写字要从小学一年级着重抓起。《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了第一学段(1-2年级)的学生必须“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多年来,学生掌握的这一基本技能不容乐观,大部分人的字要么龙飞凤舞,要么呆板僵硬。其实,字的好坏对学习成绩的影响起一定性的作用。上海市曾经就“写字教育”与学生成绩好坏的关联做过一项调查:写字优的学生,语、数、英三科得优的概率为76.2%;写字差的,三科得差的概率为80%。郭沫若先生曾说“培养中小学生写好字,不一定人人都要成为书家,总要把字写得合乎规格,比较端正、干净,容易人……”究其现状,很多学生的坐姿和执笔方法是千奇百态,这些学生所写的字普遍很差;还有很多学生受各种媒体影响,只追求作业的正确率,忽略了书写端正与规范性,学生的书写能力逐渐下降。针对这些,笔者在教育教学中探讨出以下几点对策:
(一)注重点面结合,激发写字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很难接受枯燥无味的写字教学。在进行基本笔画教学时,学生只需明白大概的要求,如起笔、行笔、收笔的不同要求及简单写法,无须花费很长时间来打磨基本笔画的写法,否则会影响学生写字兴趣;在讲解写法时,适当穿插趣味性故事或游戏,也可以举反例,让学生自我进行比较,辨别美丑,体验成就感,在保证自我提高的前提下,形成独特的个人书写风格。
(二)规范书写姿势,强化写字基础
错误姿势容易影响学生身体发育,造成脊柱不正、眼睛斜视等不良后果。正确的写字姿势是“头正、肩平、身直、臂开、足安”。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姿势,树立典范,大力宣扬,广泛促进学生要端正写字。据了解,有个别学生往往在写字课上能写好,可是一到家庭作业本上就变样了,对这一类型的学生需要单独辅导,还要得到家长的配合帮助。
二、如何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
新课标提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可见,作文教学也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考试中经常发现:大多数学生基础知识能过关,但作文失分较大,导致成绩不够理想。看来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要在写作上多下苦功。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阅读面不广、读书目的不明等。其实,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根本途径是要使学生享受到写作成功的乐趣。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
(一)贴近生活,激发灵感
写作源于生活。教者可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挖掘素材,展开想象。例如写景类,鼓励学生到户外进行细致观察,用眼去看,用耳去听,用鼻去嗅,用手去摸,抓住景物特征,描述自身独特的心理感受;叙事类,引导学生切身体验,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将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刻画得淋漓尽致,写出趣味性的文章来。
(二)积累名句,奠定基础
“学以为耕,文以为获”,这是说没有读的“耕耘”,就没有写的收获,读书多了,积累丰富了,作文水平也就提高了,书的价值可显而知。积累名言佳句的途径有两种:一是从课本中积累,各个学段的课文都是精选的名篇佳作,内容丰富,思想精湛,可供作文时使用;二是从课外读物中积累,值得提醒的是课外书种类很多,阅读时应有侧重,新课标“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中推荐的名著,应当要求学生尽可能找来阅读。这样,将积累的好词佳句在习作中加以运用,就可以使语言更生动,文章更具有感染力。
(三)以人为本,自由发挥
《语文课程新探》提出“一开始写作不要过多的条条框框,让他们放开手脚去写,消除写作的畏难情绪。让他们易于动笔,能说出来就能写出来。”这是在鼓励学生自由表达,不受文体束缚,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一直以来,学生普遍怕写作文,教者在进行写作教学时,给学生充分的发挥空间,写他们最拿手的文体:如日记。良好的日记习惯是学生敢于乐于写作的先决条件。新课标提出“写作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如何培养学生的“日记兴趣”?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应丰富学生课外生活,反复激励他们,提高写日记的信心。只要我们以切实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想象的天地里驰骋,言语的国度里沉浮,学生的作文兴趣会更浓,作文功底自然水到渠成。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我们要不断反思,与时俱进,坚持高质量的教学,使课堂教学呈现一派新气象。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陆志平.语文课程新探[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编辑:钟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