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力打造绿色作文

2015-11-28董占荣

课外语文·下 2015年9期
关键词:写作方法写作能力

董占荣

【摘要】多少年来,中学作文教学一直陷于为了应付考试而“一凑、二抄、三套”的怪圈,出现了千人一面、千部一腔、千篇一律的现象,这不仅使学生畏之苦之,不得已而为之,考试后自然轻之厌之,进而弃之,只视其为谋取狭隘功利的敲门砖,而且束缚了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个性的发展,误导学生对学习的认识,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是违背素质教育宗旨的。因此,我们要大力打造绿色作文。

【关键词】绿色作文;写作能力;写作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绿色作文,追求情感的真诚、思想的真实、个性的真切。“绿”在一个“真”上,绿在一个“悟”上。绿色作文为做人而写,伴人生而存。“绿”在一个“人”上,作文升华做人,做人促进作文,让学生世界观的正确树立,理想的打造,个性的弘扬与知识的学习,作文的提高同步发展。

如何让作文“绿”起来呢?教师要为学生多打几条通道。

首先,把社会这本无字书作为通道用来引进活水。学生作文最大的障碍是没有触动感情生发的“典型”事例。为解决学生无米之炊的困境,我们曾经采取了很多措施,如老师给学生提供大量典型事例和名言警句、好句、好段让学生死记硬背;指导学生写作也是对一则材料做多角度分析,让学生纸上谈兵,无形中把学生变成了有固定程序的机器人,束缚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性,造成学生的作文缺乏活力、生命力的结果。

笔者进行了这样的尝试:让有条件的学生每晚必看《新闻联播》《焦点访谈》,并把它作为一节作文材料储备课,坚持每天一节见闻感悟课。把社会生活这本无字书作为通道,实现了作文题材的变死为活,内容变空为实,情感变假为真,学生作文“绿”了起来。

学生在每天的《新闻联播》课上,切身感受到了祖国的日益强大,国际社会地位的提高,世界风云的变化,自己肩负的责任;从《焦点访谈》中,看到社会的弊病,腐败分子之可恶,环境问题之严重,希望工程之伟大,悟得生存之道。《东方之子》中觅得成才之法,为人之道。借《东方时空》书写天下兴亡之忧。这本无字书打破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升学书”的封闭式学习机制,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为绿色作文开发了无尽的源头活水,这样学生的眼界和心胸就会变化很大,思想融于时代,情动于衷,文发于外,铸魂于心。绿色作文使作文与做人融于一体。

见闻感悟课是给学生的另一本生活无字书,经常组织畅谈日常生活中所见所闻所感的活动。让学生说真话,诉真情。因为“真”是善美的基础,是做人的准则,也是对写作的基本要求。教师参与其中,并拿出自己的下水文章,以生动的演讲打动学生,对学生的作文,给予热情的点评,同学们共同评议,然后让一部分“先觉”的学生以精彩的感悟文章打动“后觉”的学生。同时让学生明白:勇于说心里话,写心里事,发切身感。只有这样,才能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好文章,敢于如实表达,不怕说错;才能沿着正确路子步步提高,也可避免出现拼凑套、假话连篇、言不由衷、人云亦云的文章。写作内容必须是真实的,才能打动读者,感染读者。情贵于真,真出于自然,这样的文章才是学生作文的绿色食品。

总述无字书开辟的绿色通道,大启天下事,小启身边情:活水源源,真情绵绵,有米下锅,作文不难。

其次,以有字书为通道激活灵感。历来的阅读教学大都是继承式的,学生只需通过填空、选择或简答,把教材中的有关信息吸收储存起来就大功告成了。而创造式阅读则与此大相径庭:“把自己的生活当作正文,把书籍当作注解,以一颗活跃的灵魂,为获得灵感而读书”。只有创造式阅读才能使有字书成为激活学生写作灵感的绿色通道。如学《项链》时,我在充分讲解的基础在,当堂让学生谈“对小说女主人公马蒂尔德的看法”。由于这是在领会课文的基础上进行的,故学生对问题有极大的兴趣,同时也有所思有所感,或多或少都能围绕问题谈自己的见解,对课文的理解也就更深刻。

创造式阅读之所以能够实现,从根本上说,是因为读者与作者同样是生活的参与者与感悟者。创造性阅读产生的作文,是名副其实的“借题发挥”,这所借之题,可以是作品的内容,也可以是作品的形式,也可以是一句名言或一个细节。总之,只要是书中的某一精彩之笔像打火机一样点燃了读者积蓄在心的灵感,他就会抓住这电光石火发挥成文,届时,得鱼而忘筌固然可以,即使买椟还珠亦无不可。如我在作文课上经常让学生自己讲评,让学生做主角,我只做配角。在讲评习作时任意抽取一篇作文,有学生读,学生讲,学生评,学生议,最后学生总结,学生定论,始终都是即兴发言。由于学生当了评析主人,他们热情高涨,一个个引经据典,侃侃而谈。长此以往,这种做法收到了很大成效,它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作文的兴趣和积极性,而且有效地证明了“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在语文教学中同等重要,相辅相成”的正确性。

第三,以感悟法为通道开发灵性。灵性人人有,死活在开发。绿色作文,归根结底,应是学生灵性与个性的自我展现,教师不可越俎代庖,但却可以点石成金。

首先,以情动情,营造感动,是开发灵性的关键。语文老师必须是永葆激情的人,这种源于热爱生活的激情应当是丰富的、热烈的、持久的。平时如岩浆蓄积于心底,用时便喷涌而出:口能点火,笔能生花。教师在与学生的共同的日常生活中,尤其在课堂上始终要以饱满的热情感染学生,让学生与你感情上共鸣,使他们在感情升华中开发灵性。

其次,启迪悟性,唤醒个性,是开发学生灵性的根本。在作文教学中,要多启发学生思考。非思考不能有悟,无个性不能算悟,悟性乃是思考与独创的统一。如果说营造感动,启迪悟性,是教师育人的营养,那么积累感动、历练悟功,就是学生成人的血肉。客观上有取之不尽的源头活水,主观上有点石成金的感悟启迪,绿色作文怎能不生机勃勃,枝繁叶茂!

(编辑:陈岑)endprint

猜你喜欢

写作方法写作能力
研究性论文摘要的写作方法
挖掘创造潜能,提高写作能力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加强互动交流,提升写作能力
“三写”结合,提升学生写作能力
书面表达中从内因角度分析的写作方法
网络新闻写作方法与技巧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