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里兹湾及邻近海域多航次水文特征比较分析*

2015-11-28林丽娜陈红霞

海洋科学进展 2015年4期
关键词:冰架陆架普里

林丽娜,陈红霞,刘 娜

(1.中国科学院 南海海洋研究所,广东 广州510301;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3.国家海洋局 第一海洋研究所,山东 青岛266061)

普里兹湾总体呈西南-东北走向,是南极大陆附近的第三大海湾,面积仅次于威德尔海和罗斯海。它位于南大洋的印度洋区段,大致在(69°00′~76°00′E,67°45′~69°30′S)的范围内,面积约为6×104km2。普里兹湾北邻印度洋,南邻与兰姆伯特大冰川相连接的埃默里冰架,湾口东端靠近四女士浅滩,西端靠近弗拉姆浅滩,位于两个浅滩中间的一个凹槽,是湾内外交换的主要通道。普里兹湾内水深普遍较浅,约为400~600m,在湾口处水深加深,经过67°00′S大陆坡折处,水深急剧增加,陆坡以北是水深超过3 000m的深水区,因此普里兹湾具有“瓶颈”式的地理环境和海底地形特点。

中国对普里兹湾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81年中国科学家参加国际南大洋生物系统和资源考察(BIOMASS)等国际考察和合作研究活动。自1984年至今,中国已进行了30次南极考察,1989年中山站建立后,普里兹湾开始成为我国南极考察和研究的重点海域,历次南极考察的定点观测多设置在这个海域,至今为止积累了大量的CTD观测资料。在这些数据资料的基础上,我国科学家对普里兹湾及邻近海域做了多方面的研究,其中物理海洋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水团分布、环流特性与形成机制等方面[1-3]。

近年来,普里兹湾能否形成南极底层水一直是许多海洋学家关注的问题[3-4],而对南极底层水的形成有重要影响的三类水团是绕极深层水、高盐陆架水和冰架水[5]。绕极深层水能否涌升至陆架以及涌升至陆架后与陆架水(包含冰架水)混合,经过海-冰-气相互作用形成的高盐陆架水能否越过陆架边缘并沿陆坡下沉是底层水形成的关键问题。在绕极深层水涌升问题上,73°E断面作为普里兹湾与外海连通的通道一直被认为是绕极深层水最有可能上升到陆架上的位置。近年来前人利用多次中国南极考察数据也发现了73°E断面上深层水扩展到陆架的证据[6-8]。而2006年,Yabuki等[4]利用日本鲸鱼研究项目在南极的水文数据,发现了变性绕极深层水在75°E附近侵入陆架的证据,并在陆架坡折处发现高盐陆架水的存在(S>34.60),由此推断变性绕极深层水进入陆架与陆架水混合,形成高盐陆架水,通过湾内气旋式环流在73°E附近流出,进而与绕极深层水混合形成南极底层水,并指出这可能是南极底层水的一个可能性来源。冰架水即水温低于海表面冰点的水体是南极冰架附近海域独有的水团,也是南极底层水的重要来源之一[5,9]。形成原因是温度较高的高盐陆架水下沉进入冰架下洞穴,促使冰架融化混合形成冰架水,受浮力作用上升流出冰架。冰架水的形成和输运对其他水团特性有重要影响,因此对冰架水的研究有重要意义[10-11]。鉴于此,本文在系统整理中国历次南极考察在普里兹湾及邻近海域CTD观测资料的基础上,选取第15,16,21,25,26和27共6个航次的资料,对该海域主要水文特征进行了综合对比分析。重点研究了对底层水形成有重要影响的冰架水和陆架区高盐陆架水的特征变化以及绕极深层水的涌升情况。

1 数据资料

本文所用数据为中国第15,16,21,25,26和27次南极考察在普里兹湾及邻近海域获取的273个站位CTD调查资料,其中第15,16和21次南极考察采用的仪器为 MARKIII-CTD,其数据温度精度为0.002℃,电导率精度为0.000 2S/m。第25,26,27次南极考察采用的仪器为SBE-911CTD,其数据温度精度为0.001℃,电导率精度为0.000 3S/m,数据间隔统一为1m。普里兹湾位置、地形及各航次数据详细信息和站位分布情况如图1和表1所示。

图1 普里兹湾地形和观测站位分布Fig.1 Bathymetry of the Prydz Bay and survey sites distribution of stations in the six cruises

表1 6航次数据信息统计表Table 1 Data statistics of six cruises

由表1可知,6个航次调查时间范围为1998-2011年,考察范围大致为(68°00′~76°27′E,62°00′~69°20′S)。由于现场条件的限制,各航次调查站位数和断面数均有差异。由图1b可见,站位主要分布于湾内埃默里冰架前缘和几条典型经向断面上(如68°00′E,70°30′E,73°00′E和75°30′E),各经向断面站位主要设置在整度和半度位置上,66°00′~67°30′S范围内的陆坡区站位加密。第21,25,26和27航次较其他航次新增了冰架前缘断面,占据整个冰架前缘,但由于各航次冰架前缘冰情不同,冰架前缘断面尤其是冰架东部站位的位置略有差异。

2 水文特征分析

2.1 普里兹湾主要水团分析

前人研究一致认为[7,12-13],普里兹湾及邻近海域水团主要包括南极表层水(Antarctic Surface Water,AASW)、普里兹湾陆架水(Shelf Water,SW)、绕极深层水(Circumpolar Deep Water,CDW)和南极底层水(Antarctic Bottom Water,AABW),其中AASW在夏季又可以分为2个次级水团,南极夏季表层水(Antarctic Summer Surface Water,AASSW)和南极冬季水(Antarctic Winter Water,WW)。普里兹湾陆架水也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高盐陆架水(High Salinity Shelf Water,HSSW),另一类是低盐陆架水(Low Salinity Shelf Water,LSSW)。此外,CDW在涌升过程中与SW混合,形成普里兹湾陆坡区的变性南极绕极深层水[14](Modified Circumpolar Deep Water,MCDW)。在周期性潮汐的作用和其他因素作用下,MCDW 有可能入侵到陆架上,与那里的HSSW混合,形成低温、高盐、高密度的普里兹湾底层水(Prydz Bay Bottom Water,PBBW)[3,15]。在陆架区近底部还存在一部分水体,其温度低于同盐度海水在海面的冰点,称为冰架水(Ice Shelf Water,ISW)。

2.1.1 各水团在TS图中分布特征

各主要水团的具体特征指标见表2,水团的划分一直是一个存在争议的问题,争议主要集中在:1)WW与SW的区分。由于两种水团形成的主要原因都是海水结冰和强对流,且都位于AASSW以下,具有相似的温盐性质,在陆架区很难区分,所以以陆坡为界,将普里兹湾及邻近海域分为陆架和海盆两个区域。WW与SW则是分处两个区域AASSW之下的低温水团。二者的区别在于WW比SW盐度偏低,主要分布在AASSW以下至100~200m左右的深度上,而SW则占据了陆架区表层水以下的所有海域。2)LSSW与HSSW的界定。前人划分标准一种为低盐陆架水S<34.25,高盐陆架水S>34.50[7,12],另一种划分方法将盐度分界定为34.60[14,16],本文以34.60作为界定标准,因为只有盐度在34.60以上的HSSW才有可能越过陆架边缘,与CDW混合生成沿陆坡向深层运动的PBBW。3)HSSW与PBBW的区分。PBBW是HSSW与CDW混合产生的,其特性介于陆架水和绕极深层暖水之间,是1989年Middleton和Hamphries[15]利用澳大利亚南极考察资料首次在普里兹湾陆坡区500~1 500m深度上发现并定义的。本文定义普里兹湾陆坡区500~1 500m深度上t<0℃,S>34.62的水团为PBBW,定义陆架上t<-1.50℃,S>34.60的水团为HSSW。

表2 普里兹湾区夏季主要水团的特征指标Table 2 Definitions of major water masses in the Prydz Bay in summer

图2为选取研究的6个航次TS散点图,经统计普里兹湾及邻近海域温盐变化范围分别为盐度29.89~34.80,温度-2.10~3.55℃,位势密度23.76~27.90kg/m3。由于盐度小于32.00和温度大于2.10℃的TS点较少,因此图2盐度坐标起点选取为32,温度坐标顶点选为2.10。此外,为突出显示主要水团特征,将盐度大于34.20的TS散点单独绘制成图3。由图2和图3可见各主要水团在TS图中均可识别,整体上看,各水团性质相对比较稳定。AASSW的温度和盐度因受浮冰、太阳辐射、融冰等过程影响,分布最为分散,在TS图中呈散射状分布,在-0.50~1.00℃,33.50~34.20范围内相对比较集中;CDW的分布范围和温盐特征比较稳定,温盐散点图分布呈向下抛物线形状,有两个分支,最高核心温度即顶点温度在第16航次达到2.00℃;此外,各航次均观测到AABW的存在,温盐特征略有差异,第25航次出现温度最低值-0.56℃,第15航次出现盐度最高值34.69,位势密度最大值27.85kg/m3;第15,21,25,26和27航次均有温度低于-2.00℃的ISW出现。

图2 选取的6个航次TS散点图Fig.2 T-S diagram of the six cruises

图3 6个航次中S>34.2的TS散点图Fig.3 T-S diagram of water masses saltier than 34.2 of the six cruises

在TS散点图中绕极深层水团右侧,有一小部分37.50<S<37.80,0.30℃≤t≤0.80℃的水团。这部分水团主要来自第25航次于2009-02在P1-06(68°00′E,66°30′S)和P1-08(68°00′E,67°00′S)站500~1 100m深度上获取的数据,密度最大超过27.90kg/m3。这是6个航次观测到的盐度最高、密度最大的水体。Ohshima等[17]在2013年利用潜标和海豹数据研究发现,达恩利角冰间湖可通过强烈的海-冰转换机制生成高密度陆架水,在怀尔德和戴利海底峡谷处下沉,与CDW 混合生成CDBW(Cape Darnley Bottom Water)。P1-06和P1-08正位于怀尔德峡谷处,这种高密度水很可能是具有下沉趋势的HSSW与CDW混合水,为这一研究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2.1.2 冰架水分布特征

本文计算了第21,25,26和27这4个包含冰架前缘断面航次的ISW分布情况。冰点的计算按照Millero[18]的计算方法,考虑到仪器精度和可能误差,将低于海表面冰点-0.10℃的水层厚度超过10m作为存在ISW的判别标准(图4和图5)。图4为4个航次所有存在ISW的站位和厚度分布。4个航次中共有36个站位存在ISW,主要分布在埃默里冰架前缘和70°30′E断面上,纬向分布范围为70°18′~75°45′E,经向范围为67°09′~69°20′S。若以73°00′E为界,将冰架前缘分为东西两部分,则73°00′E以西部分有23个站位存在ISW,平均厚度为152m,以东部分有13个站位存在ISW,平均厚度为109m。最大厚度为304m,出现在第25航次P2-16站(70°30′E,68°26′S)。过冷温度最小值-0.22℃出现在第27航次IS-05站(74°06′E,68°39′S)。按照判别标准,ISW的深度、位温和盐度变化范围分别为52~602m,-2.11~-1.99℃和34.28~34.50。各航次相比,ISW的分布有明显的年际变化,第27航次出现ISW的站位数量最多,为13个站位,经向范围为70°18′~75°21′E。第25航次出现ISW站位最少,仅有4个站位,第25航次P2-16站是一个连续观测站位,第一次观测时间为2009-02-16T16:32,之后每隔4h左右观测一次,共观测了6次。在6次观测中均有ISW出现,过冷温度最小值变化范围为-0.15~-0.19℃,温盐性质相近,说明ISW在短期内是比较稳定的。此外根据图4显示,在所有断面中只有在70°30′E断面上存在扩展至67°09′S的ISW。根据普里兹湾环流数值模拟[19]显示,在普利兹湾西部确有一支流向湾外的水流,这说明ISW随流动沿70°30′E断面向北扩展,最北可扩展至陆坡附近。

图4 ISW站位和厚度分布Fig.4 Stations found ISW and thickness of the ISW

图5 ISW的最大深度分布Fig.5 The maximum depth of ISW

Williams等[20]数值模拟的结果表明,埃默里冰架下存在一个中心在70°30′S,71°00′E的气旋式环流,72°30′~74°00′E是高盐陆架水进入冰架的入流区,并且冰架前缘的流动以西向为主,因此前人推测冰架前缘东部的冰架水可能来自普里兹湾以东的西冰架[21]。图5为各站位存在ISW的最大深度,从图中可以看出约以73°00′E为界东西部分有明显差异,西部各站位ISW存在最大深度一般为200~400m,而东部普遍加深,一般为400~600m。此外,由上文可知,西部冰架水厚度亦比东部偏厚,这种差异进一步说明冰架前缘东西两部分的冰架水很可能有不同的来源,但这只是种推测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在ISW中,有一部分水体水温低于现场冰点,它是ISW最寒冷的部分,又称为过冷水。1970年Countryman[22]在罗斯海首次确认并解释了南大洋过冷水的存在。2011年,史久新等[23]利用我国和澳大利亚在普里兹湾的调查数据,确认了湾内埃默里冰架前缘过冷水的存在。研究表明,过冷水一般出现在深度63~271m范围内,温盐范围为-2.14~-1.96℃,34.39~34.46。史久新等[23]所分析的数据是25航次以前的南极考察数据,这里增加了对第26和27航次过冷水情况的分析。

本文将低于现场冰点-0.02℃的水层厚度超过10 m作为存在过冷水的判别标准,这与史久新等[23]所用判别标准一致。符合以上判别标准的过冷水出现在第26航次中的8个站位上,深度、温度和盐度变化范围分别为48~210m,-2.08~-1.95℃和34.41~34.47,经向范围为70°30′~73°48′E。与史久新[23]的研究结果相比过冷水出现的深度向上提升至48m,并且经向范围由72°18′E东扩至73°48′E。如表3所示,过冷温度最小值-0.10℃出现在P2-15站,与出现历史结果最低值的19航次II-14站(70°30′E,68°27′S)均位于70°30′E断面上,并且在所有存在过冷水的19个站位中(站位分布见图6),70°30′E附近站位有9个,且过冷温度最小值比其他站位明显偏低,这表明温度最低的过冷水多出现在冰架前缘的西部。值得注意的是,第27航次并没有符合判别标准的过冷水存在。比较第26和第27航次的站位分布可见,这两个航次在冰架前缘的站位分布基本相同,且由上文可知,27航次有13个站位存在ISW,但没有过冷水的出现,这说明过冷水的存在是有明显的年际变化的。

图6 过冷水站位分布图Fig.6 Distribution of stations where supercooled water is observed

2.1.3 高盐陆架水分布特征

HSSW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CDW的入侵以及埃默里冰架下海洋冰的再冻结和沿岸冰间湖引起的析盐作用都可以促进HSSW的形成。6个航次中共有3个航次(第15,25,26航次)、11个站位存在HSSW,经向范围为70°32′~73°33′E,纬向范围为67°30′~68°45′S,主要分布在埃默里冰架前缘和73°E断面上。观测到的HSSW的厚度范围为4~202m,最大厚度202m出现在第26航次IS-24站(70°32′E,68°29′S)。厚度自西向东呈递减趋势,西部2个位HSSW厚度为100~200m,中部73°E断面上HSSW厚度为20~60m,东部的两个站位厚度则小于10m。深度、位温和盐度变化范围分别为532~984m,-1.90~-1.88℃和34.60~34.64。

图7 高盐陆架水站位分布图Fig.7 Distribution of stations where high salinity shelf water is observed

表4为统计的HSSW中盐度大于34.62的高盐水温盐特征,结果表明在上述11个站位中有6个站位存在盐度高于34.62的HSSW,具体分布见图7中的黑框站位。从图中可以看出6个站位都位于73°E断面附近,纬度范围从冰架前缘至67°30′S左右。盐度最高值出现在第25航次的IS-00站,盐度值为34.64,所在深度为799m,对应的位势密度为27.89kg·m-3。S>34.62的HSSW垂向深度变化范围为564~799m,厚度变化范围为2~30m,位于冰架前缘的IS-00和IS-08站较远离冰架的其他站位厚度最大,所处深度也偏深。若将66°30′S作为陆架区和辐散带区的分界线,则6个航次中陆架区站位共有163个。存在HSSW的站位数仅占陆架区总站位数的7%,这说明HSSW在普里兹湾总体生成较少。6个航次中有3个航次出现HSSW,则说明这种水团在研究海区的特定区域是稳定存在的,但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年际变化。

HSSW尤其是S>34.62的HSSW在所有断面中只出现在73°E断面,并且在冰架前缘最深厚。这种特征与Yabuki[4]认为HSSW由埃默里冰架下结冰析盐形成,随湾内顺时针环流通过73°E断面附近流出的推测相符。这说明至今为止虽不能确定绕极深层水侵入陆架的位置,但可以明确73°E断面是陆架高盐水最有可能流出陆架的通道。此外,由冰架水分布可推测70°30′E断面也可能是HSSW的通道,但现有数据只在26航次70°30′E附近观测到2个站位存在HSSW,并且没有北扩的趋势,进一步的确定还需要更多的调查数据。

表4 各航次S>34.62的高盐陆架水温、盐特征Table 4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salinity shelf water saltier than 34.62observed in different crusies

2.2 温、盐水平分布特征

为进一步了解普里兹湾及邻近海域温、盐等水文要素的整体时空分布特征,本文分析了第15,16,21,25和26航次期间几个典型层面的温盐水平分布特征。因篇幅限制,下文选取10m和100m层为代表进行重点分析,其中以10m层为代表来了解普里兹湾及邻近海域夏季表层温盐分布特征,以100m层为代表来了解普里兹湾及邻近海域夏季水平面上CDW的涌升特征。

2.2.1 10m层温盐分布特征

图8为各航次10m层水平温盐分布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夏季表层温盐分布有明显的时空变化。从温度分布来看,第15,21,25航次68°00′S以南的埃默里冰架前缘有一个最高温度超过1.50℃的高温水团,与68°00′S以北的低温水团之间形成很强的温度锋面。第21航次最高温度达到3.55℃,第25航次最高温度为2.20℃,第15航次为2.04℃。这种高纬度的高温夏季近岸表层水是一个较稳定的夏季结构,其形成原因孙日彦[24]认为是由于普里兹湾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埃默里冰架外缘出现开阔水域的时间比同纬度其它海面要早得多,同时湾内垂直交换和与外海的水平交换弱,以及湾内生物旺盛加速冰破碎等因素而形成的。

第21、26航次67°00′S以北,温度等值线趋于南北走向,大致以72°00′E为界,温度东高西低,中间形成另一个温度锋面,高温中心最高1.00℃,低温中心低于-1.50℃,但这一锋面并非每个年份都有出现。经过研究发现,这种现象可能与同一航次不同断面的调查时间差异较大有关。第21航次63°00′~67°00′S自西向东3个断面 D1、D2、D3调查时间分别为2005-01-28、2005-1-29和2004-12-10,其中 D1、D2断面的调查分两个阶段,62°00′~63°00′S时间为2004-12-10,63°00′~67°00′S时间为2005-1-28,相差一个半月。第26航次67°00′S以北自西向东2个断面P2和P3调查时间分别为2010-02-13和2009-12-24,也相差一个半月,而其它航次的断面调查基本都在同一个月内完成,如表5所示。因此推断这种调查时间的较大差异有可能是断面间锋面形成的主要原因。

从10m 层盐度分布来看,65°00′S以北盐度分布相对比较稳定,盐度变化范围为33.25~34.00;65°00′S以南的陆坡区和普里兹湾陆架区,盐度时空变化显著,尤其是陆架区,盐度变化范围为32.00~34.36。第15,16航次,大致以陆坡区(65°30′~66°30′S)为中心,盐度呈中心低,南北高的分布趋势。第21和26航次陆架区盐度分布对比鲜明,第21航次陆架区盐度明显低于湾外,大部分区域盐度均低于33.25;而第26航次则正好相反,陆架区盐度显著高于湾外,除冰架前缘外大部分区域盐度均高于34.00。陆架区表层盐度这种复杂的时空变化与该海域多变的海冰分布以及不同时期的融冰淡化过程直接相关。历次南极考察夏季航次都在初夏开始,夏末结束,而期间的水文定点站位调查时间则根据冰情及其他环境条件适时展开。这就造成同一航次不同断面调查时间最大可相差两个月,这对于受外界环境影响敏感的夏季上层海洋来说,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因此建议以后的水文站位调查集中开展,实现最大程度的准同步调查,获取更精确地水文数据。

图8 各航次10m层温盐平面分布图Fig.8 Horizontal contoured distribution of temperature at 10mfrom five cruises

表5 5个航次67°00′S以北调查时间表Table 5 Time spans of the five cruises conducted north of 67°S

2.2.2 100m层温盐分布特征

由图9各航次100m层水平温、盐分布图可见,第15航次63°00′~64°00′S范围内有一个明显的高温中心,且符合绕极深层水的温盐特征,说明航次期间绕极深层水涌升最强,已涌升至100m层以浅。在所有经向断面中,73°E断面涌升强度最强,涌升的中心大约在(73°00′E,64°00′S)位置上。绕极深层水在涌升过程中与北向扩展的陆架冷水之间会形成一个较强的锋面——南极陆坡锋,又称为陆缘水边界,范围在63°00′~66°00′S之间,呈东西走向。这一锋面是陆架水和绕极深层水的分界区,在这里,两种水团相互作用生成变性的南极绕极深层水。

由于绕极深层水涌升强度和位置随时空的变化,造成锋面强度和位置亦发生时空变化,这表现在同一航次不同断面和同一断面不同航次锋面的强度和位置均会发生改变。例如同一航次不同断面比较,就锋面强度而言,73°E断面温度锋面较其他断面相比是最强的。就锋面位置而言,各断面锋面位置在第15,16航次是自西向东随纬度升高由北向南偏移,而第21航次恰好相反,随纬度升高由南向北偏移,最大偏移约一个纬距。此外,不同航次同一断面比较,73°E断面在第16航次和第21航次锋面中心在63°30′S附近,第15航次则南移至64°30′S,锋面强度第15次最强。70°E断面在第15航次和第16航次锋面中心在63°30′S附近,第21航次则南移至64°30′S。

此外,在南极陆坡锋区,高盐的绕极深层水与相对低盐的北扩陆架水之间也有一个明显的盐度锋面,中心盐度大于34.50,高盐带的南、北盐度逐渐降低。盐度锋区位置和强度与温度锋区相符,但温度锋面更显著。在67°00′S附近陆坡区,出现另一盐度锋,是相对高盐的普里兹湾陆架水与湾外低盐水的分界线。因此普里兹湾及邻近海域62°S以南,100m层盐度平面呈高-低-高的相间带状分布。

图9 各航次100m层温盐平面分布图Fig.9 Horizontal distribution of temperature at 100mfrom the five cruises

3 结论

本文利用第15,16,21,25,26和27次南极考察在普里兹湾及邻近海域所获取的CTD观测数据,对该海域多年水文特征进行了对比性分析,主要结果如下:

1)普里兹湾及邻近海域水团主要包括南极表层水、普里兹湾陆架水、绕极深层水和南极底层水。夏季表层水呈散射状分布,温盐变化幅度最大,在-0.50~1.00℃,33.50~34.20范围内相对比较集中;绕极深层暖水的分布范围和温盐特征都比较稳定,最高核心温度达到2.00℃;南极底层水在各航次均有出现,其温度最低值为-0.56℃,盐度最高值为34.69,最大位势密度为27.85kg·m-3。

2)ISW主要分布在埃默里冰架前缘和70°30′E断面上,沿70°30′E断面最北可扩展至陆坡附近。ISW的最大厚度为304m,与海面冰点温度相差最大为-0.22℃,深度、位温和盐度变化范围分别为52~602m,-2.11~-1.99℃和34.28~34.50。冰架前缘东西两部分的冰架水性质有较大差异,可能有不同来源。最冷的ISW—过冷水出现在冰架前缘西部。

3)HSSW主要分布在埃默里冰架前缘和73°E断面67°30′~68°45′S范围内,最大厚度202m,深度、位温和盐度变化范围分别为532~984m,-1.90~-1.88℃和34.60~34.64。HSSW在普里兹湾区存在较少且有显著的年际变化。在6个航次中有3个航次、6个站位上发现S>34.62的HSSW,均位于73°E断面附近,纬度范围从冰架前缘至67°30′S左右。最大厚度为30m,盐度最高值为34.64,对应的位势密度为27.89kg·m-3。

4)夏季表层温盐分布时空变化特征显著。埃默里冰架前缘有一个高温水团,最高温度达到3.55℃,与68°00′S以北的低温水形成很强的温度锋面。此外,在67°00′S以北的海区,第21和第26航次的温度等值线趋于南北走向,这一现象可能与断面之间的调查时间存在较大差异有关。

5)绕极深层水在第15航次涌升至100m层以浅,涌升最明显的海域在63°00′~64°00′S,73°E断面涌升最强。绕极深层水涌升强度随时空的变化,直接影响到南极陆坡锋的锋面强度和位置,同一航次不同断面和同一断面不同航次锋面的强度和位置均会发生变化。但总体上讲,锋面变化范围在63°00′~66°00′S,73°E断面的锋面强度在所有断面中最强。

(References):

[1]SHI J X,ZHAO J P.Advances in Chinese studies on water masses circulation and sea ice in the Southern Ocean(1995-2002)[J].Advances in Marine Science,2002,20(4):116-126.史久新,赵进平.中国南大洋水团、环流和海冰研究进展(1995-2002)[J].海洋科学进展,2002,20(4):116-126.

[2]PU S Z,DONG Z Q.Progress in physical oceanographic studies of Prydz Bay and its adjacent oceanic area[J].Chinese Journal of Polar Research,2003,15(1):53-64.蒲书箴,董兆乾.普里兹湾附近物理海洋学研究进展[J].极地研究,2003,15(1):53-64.

[3]GAO G P,DONG Z Q,SHI M CH,et al.Advances of physical oceanographic study on Prydz Bay and adjacent region,Antarctica[J].Journal of Shanghai Ocean University,2013,22(2):313-320.高郭平,董兆乾,侍茂崇,等.南极普里兹湾关键物理海洋学问题研究进展及未来趋势[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13,22(2):313-320.

[4]YABUKI T,SUGA T,HANAWA K,et al.Possible source of the Antarctic bottom water in the Prydz Bay region[J].Journal of Oceanography,2006,62(5):649-655.

[5]JACOBS S S,AMOS A F,BRUCHHAUSEN P M.Ross Sea oceanography and Antarctic bottom water formation[J].Deep Sea Research,1970,17:935-962.

[6]GAO G P,DONG Z Q,SHI M C.Variation of hydrographic features along 73°E section near Prydz Bay[J].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Qingdao,2003,33(4):493-502.高郭平,董兆乾,侍茂崇.南极普里兹湾附近73°E断面水文结构及多年变化.青岛海洋大学学报,2003,33(4):493-502.

[7]LE K T,SHI J X,YU K L,et al.Some thoughts on the spatiotemporal varitations of water masses and circulations in the region of Prydz Bay,Antarctica[J].Studia Marina Sinica,1998,40:43-54.乐肯堂,史久新,于康玲,等.普里兹湾区水团和环流时间变化的若干问题[J].海洋科学集刊,1998,40:43-54.

[8]LIN L N,CHEN H X,LIU N.Zonal geostrophic current and hydrographic features along 73°E in the region of Prydz Bay Antarctic[J].Advances in Marine Science,2013,31(3):332-342.林丽娜,陈红霞,刘娜.南极普里兹湾73°E断面地转流及水文特征分析[J].海洋科学进展,2013,31(3):332-342.

[9]JENKINS A,DOAKE C.Ice-ocean interaction on Ronne Ice Shelf,Antarctica[J].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Oceans(1978-2012).1991,96(C1):791-813.

[10]CHEN H X,PAN Z D,JIAO Y T,et al.Hydrological character and sea-current structure in the front of Amery Ice Shelf[J].Journal of Polar Research,2005,17(2):139-147.陈红霞,潘增弟,矫玉田,等.埃默里冰架前缘水的特性和海流结构[J].极地研究,2005,17(2):139-147.

[11]SHI J X,DONG Z Q,CHEN H X.Progress of Chinese research in Antarctic physical oceanography in the Southern Ocean[J].Advances in Polar Science.2013,24:86-97.

[12]SMITH N R,DONG Z Q,KERRY K R,et al.Water masses and circulation in the region of Prydz Bay,Antarctica[J].Deep Sea Research Part A:Oceanographic Research Papers,1984,31(9):1121-1147.

[13]NUNES VAZ R A,LENNON G W.Physical oceanography of the Prydz Bay region of Antarctic waters[J].Deep Sea Research Part A:Oceanographic Research Papers,1996,43(5):603-641.

[14]WHITWORTH III T,ORSI A H,KIM S,et al.Water masses and mixing near the Antarctic Slope Front[J].Antarctic Research Series.1998,75:1-27.

[15]MIDDLETON J H,HUMPHRIES S E.Thermohaline structure and mixing in the region of Prydz Bay,Antarctica[J].Deep Sea Research Part A:Oceanographic Research Papers,1989,36(8):1255-1266.

[16]WONG A P,BINDOFF N L,FORBES A.Ocean-ice shelf interaction and possible bottom water formation in Prydz Bay,Antarctica[J].Antarctic Research Series,1998,75:173-187.

[17]OHSHIMA K I,FUKAMACHI Y,WILLIAMS G D,et al.Antarctic Bottom Water production by intense sea-ice formation in the Cape Darnley Polynya[J].Nature Geoscience,2013,6(3):235-240.

[18]MILLERO F J.Freezing point of sea water[J].Eighth report of the Joint Panel of Oceanographic Tables and Standards,appendix.1978,6:29-31.

[19]SHI J X,LE K T,YU K L.A numerical study of the ice-ocean interaction in the region of Prydz Bay,AntarcticaⅡ.circulation[J].Studia Marina Sinica,2000,42:22-37.史久新,乐肯堂,于康玲.普里兹湾及其邻近海区冰-海相互作用的数值研究Ⅱ.环流[J].海洋科学集刊.2000,42:22-37.

[20]WILLIAMS M J,GROSFELD K,WARNER R C,et al.Ocean circulation and ice-ocean interaction beneath the Amery Ice Shelf,Antarctica[J].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Oceans(1978-2012),2001,106(22):383-399.

[21]ZHENG S J,SHI J X,JIAO Y T,et al.Spatial distribution of Ice Shelf Water in front of the Amery Ice Shelf,Antarctica in summer[J].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2011,29(6):1325-1338.

[22]COUNTRYMAN K A.An explanation of supercooled waters in the Ross Sea[J].Deep Sea Research,1970,17:85-90.

[23]SHI J X,CHENG Y Y,JIAO Y T,et al.Supercooled water in austral summer in Prydz Bay,Antarctica[J].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2011,29(2):427-437.

[24]SUN R Y.Surface-temperature anomaly in Prydz Bay,Antarctic in summer and its cause[J].Qingdao Ocean University Press,1994(4):593-598.孙日彦.南极普里兹湾海域夏季异常表层水温及其成因[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1994,(4):593-598.

猜你喜欢

冰架陆架普里
晚更新世以来南黄海陆架沉积物源分析
南海北部白云南洼陆架坡折带演化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罗斯冰架探险
脱 极
联合国助理秘书长兼妇女署副执行主任普里来访
南海北部陆架表层沉积物重矿物分布特征及物源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