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医精诚 献身肝病事业
——记解放军第三○二医院王福生教授

2015-11-28东来

肝博士 2015年3期
关键词:肝病教授临床

本刊记者:东来

大医精诚 献身肝病事业
——记解放军第三○二医院王福生教授

本刊记者:东来

人物档案

王福生:主任医师、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2007-2011)。

中国人民解放军传染病研究所所长、全军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重点实验室主任、解放军第三○二医院肝病生物治疗研究中心主任。担任全军病毒性肝炎防治专家组组长、中央首长保健会诊专家、中华医学会理事、全军传染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免疫学会副理事长、国家卫生部艾滋病临床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免疫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免疫学会感染免疫分会主任委员等学术职务。担任《解放军医学杂志》副总编、Hepatology International副主编、Hepatology、《中肝脏病杂志》和《中华医学杂志》等国内外十余家杂志的编委。

获得解放军四总部“全军杰出专业人才奖”;2013年作为中国专家首次获得国际消化病大会唯一的奥田学者奖。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1项;全军医疗成果一等奖1 项;省部级二等奖4 项。在N Engl J Med、Gastroenterology、Hepatology、Blood等发表英文论文120余篇,总影响因子超过560,他引3200余次。应邀在国内外进行大会学术报告200多次,包括分别在本领域三个国际顶级肝病学大会(亚太肝脏研究学会年会、欧洲肝病研究学会年会、美国肝病研究学会年会)作特邀报告8次。

2014年,国际肝病领域顶级杂志Hepatology发表了一篇由解放军第三〇二医院王福生教授牵头撰写的专题报道《The Global Burden of Liver Disease: the Major Impact of China》(《中国的肝病负担及其对全球的影响》),详细阐述了中国肝病的严峻形势,提出了肝病治疗的新策略。文章还阐明了中国作为肝病大国,其肝病诊治水平在世界肝病领域中的重要意义,为开辟我国疑难肝病诊疗的新思路、新方案等提供了科学依据。这篇文章一经发表,很快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大量关注并得到了广泛认可。

牺牲你的享受,享受你的牺牲

王福生教授从医30余年,对我国肝病、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潜心研究传染病免疫发病机制,探索临床新型免疫疗法20余载。

1998年,王教授完成了美国纽约大学西奈山医学院博士后研究,带着先进的技术和国际合作课题回到解放军第三〇二医院,被任命为全军传染病研究所副所长。当时, 科室无国家课题、无经费、设备陈旧和学术研究落后的状况使王福生教授国内工作几乎一切从“零”开始。他数十年如一日,白天在临床病区,晚上常常在实验室,不怕苦、不怕累,每日跟病毒打着“交道”。他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牺牲你的享受,享受你的牺牲”。

在医院的支持下,他制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建立了自己的临床研究团队,苦心钻研,逐渐带领团队走出困境,并实现了一个个“零”的突破:他牵头成功申报了全军病毒性肝炎和艾滋病防治重点实验室;陆续牵头承担了数十项国家级课题;担任中国免疫学会全国感染免疫分会主任委员和全军传染病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担任Hepatology International 副主编、Hepatology等国际知名杂志编委;特别是由于他在乙型肝炎临床免疫学研究和免疫治疗领域的杰出贡献,获得了亚太地区三年一届本领域最高奖Okuda学者奖。

给个支点,我们将攻克艾滋病和肝病

成功面前,王福生教授并未就此止步。中国肝病患者众多,肝病难题也要由中国解决,慢乙肝患者在工作和生活中备受歧视,王教授坦言,“特别希望能找到一种方法帮他们摘掉乙肝的帽子”。目前,虽然慢乙肝的临床诊治仍然是世界性的难题,其发病机制等还有很多方面尚不清楚,但王教授带领团队迎难而上,认为只要努力,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他曾满怀信心地说:“给个支点,我们将攻克艾滋病和肝病。”

长期以来,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方法不能实现彻底清除病毒,所以弄清抗病毒免疫应答、病毒持续复制及肝脏损伤机制,并建立有效的免疫治疗方法,是本领域最具挑战的国际性难题。王福生教授经过十余年的临床探索和免疫学研究积累,于2009年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慢乙肝抗病毒治疗的“爬坡假说”。他把慢乙肝患者体内病毒持续复制、肝脏病变以及机体免疫紊乱形象地比喻为三座“大山”。对乙肝患者进行最基本的抗病毒治疗,有效抑制乙肝病毒复制,是第一步;同时进行阻断肝脏炎症反应和纤维化进程,是第二步;在此基础上联合有效的免疫调节治疗,充分恢复患者抗病毒免疫应答,最终达到持久清除病毒、恢复机体保护性免疫的目的,这是第三步。三步走,变三座“大山”为一个“斜坡”。这一假说建立在大量的临床免疫治疗基础之上,并在进一步的免疫治疗过程中得到验证。

根据“爬坡假说”的策略,王教授首先在国内领衔开展了乙肝免疫细胞治疗、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以及整体免疫细胞过继治疗等新疗法,用于慢乙肝的治疗,并取得了良好的安全性和疗效。

为了病人,再苦再累也值得

按照有关规定,王福生教授每次半天门诊只接诊15位患者,但是由于慕名而来的患者众多,很多还是从外地专程赶来看病的。为此,他经常为患者加号到40余位,每次门诊常常从早上7点开始,持续到下午1点多才能下班,然后匆匆吃上几口盒饭(有时连午饭都来不及吃),就继续投入到下午的临床工作中:详细了解每位患者的病史,仔细阅读化验检查结果,根据患者病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详尽地分析病情,耐心地为患者答疑解惑,并给予患者生活、饮食指导,使其对疾病的恢复充满信心。

王福生教授还对每位患者都进行详细的记录随访,追踪其病情,以便更好地掌握患者疾病进展等变化。他每周要在病房进行一次大查房,不仅仔细为每位患者提出诊疗方案,还同时指导下级医生,提高科室整体医疗水平。他的办公室堆满了患者送来的咨询信和感谢信。他说:“每当看到乙肝患者恢复健康,每当看到病人写信来咨询或读到病人发自肺腑写来的感谢信,我的内心感到很欣慰,即使再苦再累,也值得。”

王教授作为全军肝病技术指导组组长,不仅全面指导全军的肝病诊治工作,还多次亲自或组织专家到基层单位巡诊。2015年1月,王教授率领专家组亲临一线处置塞拉利昂的埃博拉疫情,为非洲人民的健康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医学研究,成绩斐然

王福生教授长期致力于肝病、艾滋病等传染病的诊治和研究,近些年来,他带领的团队通过多年的刻苦钻研和不懈努力,取得了国际一流的学术成绩。

在王教授的领导下,他的团队获得了解放军第三○二医院第一个国家杰出青年基金、“973”首席科学家项目,还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等一系列成果奖励。

在国际上,他也赢得了同行专家的一致认可,与多家高水平科研单位开展了长期合作,被多家著名杂志邀请担任主编、副主编或编委等职务。2013年,王教授在世界胃肠病学术大会上被授予“奥田”学者奖,该奖是为奖励消化病领域最杰出科学家而设立的奖项,这是华人首次获得该殊荣,这也标志着国际上对其研究成果的认可。2014年,王教授同时被国际肝病领域三个最高学术会议(AASLD、ESAL和APASL年会)邀请做大会发言,这在国内尚属首次。2015年,他牵头主译了国际肝病学领域权威专著《希夫肝脏病学》。

虽然成绩斐然,王福生教授仍非常勤奋,他说,“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成功在于坚持”。他还说,“就目前情况来看,还不能停下来,也不值得为过去取得的一些荣誉而骄傲自满,前面还有很多临床困难要克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所有已获得的荣誉都已是过去,摆在我们面前还有更大的困难和问题,那就是如何治愈慢乙肝,与此相比,曾获得的荣誉都算不了什么,对我来说,每一次进步都意味着一次新的、从零的开始。”他相信,通过中国人自己的努力,我们一定会为我国庞大的乙肝患者恢复健康做出应有的贡献。

传染病工作要后继有人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王教授是这句名言的一位践行者。在学业上,他引领着学生们走向学术的圣殿;在生活上,他告诉学生们人生的真谛。这些年来,王福生教授先后培养博士生37人、硕士生36人、博士后2人。他培养的研究生李永纲主任医师已经成为临床科室主任、研究生导师,已在工作上独当一面;施明、张政、福军亮、张纪元教授等等,分别都已经成为解放军第三○二医院重点科室的研究室主任和临床骨干力量。2014年,王福生教授的团队被评为总后“科技创新团队”。

最近刚刚毕业的曾庆磊博士也是王教授的得意门生之一。曾庆磊是一位极具上进心的学生,当年高考失利的他,发奋图强,一心只为进入自己理想的学府——北京大学医学部。他在博士毕业答谢时是这么说的:“第一次见到导师王教授是在博士生面试会上,我硕士毕业的母校延安大学既不是“985”,也不是“211”,面对如此众多知名院校的优秀学生,我还是显得有些底气不足;好在我准备充分,面试完毕之后,导师肯定了我的工作,我也顺利被录取了;后来,当我向王教授问起为何那么多名校生不录取却单单录取我时,他说道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轨迹,过去不能代表一个人的全部,我从你的简历和工作中看到了你的信念和能量,我觉得你能在我的课题组做出更加辉煌的成果’;是的,我不敢说自己的科研能力有多强,但我敢说我一定会是最努力的学生,为了向往中的学府,更为了报答导师对我的信任和厚爱!”。后来,在王教授的指引和鼓励下,曾博士在科研工作中日渐显露出自己的能力,平均每年发表SCI论文2~3篇,其博士毕业论文核心部分被录用为2014年AASLD年会主会场报告,并在26岁时牵头中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曾博士说,“所有这一切都离不开王教授对我的信任和悉心培养!”。

王福生教授的临床研究中心,打破资历框框,不论资排辈,鼓励创新,为大家提供平等竞争的机会,很多重大研究项目的实施都由年轻人承担。“这为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使每个人的聪明才智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解放军第三○二医院肝病生物治疗中心张政副主任如是说。他也是王教授的学生之一,在王教授的培养下,取得了非常出色的成绩,30多岁就已经成为科室副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以及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

“任何一项科研成果的取得,除了个人努力之外,更重要的是集体的智慧和力量;要使科研团队更具后发优势,就得培养年轻人,而传染病工作更要后继有人”王福生教授这样解释他的做法。他任人唯贤,正是这样的气概和胸怀造就了研究所里相当可观的人才产出速度!

王福生教授平日工作繁忙,周末还常常出差做学术报告和开会,可是他对学生的指导并没有放松,每一封邮件他都会认真回复,时常还引用一些小故事来启发后辈,总是让人受益良多;有空的时候,他喜欢利用中心的微信平台和大家交流一些最新的研究进展和新闻动态,鼓励年轻人要努力成为与时俱进的复合型人才。工作之余,王福生教授也时常让身边的人感觉到细致的关怀,他并没有因为医院每天的繁忙工作和大量课题而把学生和工作人员束缚在病房和实验室中,反而鼓励大家要经常出去参与一些体育和郊游活动,这样有利于身心健康。在研究所里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们是一个大家庭”,在这位“家长”的引领下,每一名工作人员都齐心协力地驶向同一个目标!

猜你喜欢

肝病教授临床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治疗
田教授种“田”为啥这么甜
刘排教授简介
普外急腹症临床治疗的初步探讨
你还在把“肝病” 当“胃病”在治吗?
一种基于LBP 特征提取和稀疏表示的肝病识别算法
元胡止痛膏治疗软组织损伤的临床观察
肝病很复杂,久患肝病未必成良医
当归四逆汤治疗虚寒型痛经临床观察
恐怖的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