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京东:“重”电商的新挑战

2015-11-28宋玮

中国品牌 2015年6期
关键词:刘强东美团阿里

宋玮

京东:“重”电商的新挑战

宋玮

今年京东员工将攀上10万量级,京东自有物流将下伸至农村,刘强东要将“重”电商模式进行到底

4月21日,京东商城宣布“JD Game+”战略,以成立游戏联盟、扶持游戏品牌搭建生态的方式,正式涉足游戏界。而就在前一天,京东刚刚开启行业首例众筹保险项目。2014年京东众筹融资规模高达1.4亿元,位居行业第一。

已经很难将京东定义成一家电商企业,它盈利的方式已超越电商,但京东平台的内核始终是电商。

京东商城董事局主席刘强东在接受采访时称,完成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的搭建后,今年6月,京东与阿里的战争才算全面开始。起家于电商的刘强东,在意的依旧是与老对手阿里的竞争输赢。

但正如京东在其他业务领域越跑越远一样,电商的内涵与外延已远非过去PC时代的B2C或C2C。京东与阿里之间的胜负,或许决定不了中国电商的未来。

刘强东说:“电商前十年,轻资产的模式有优势,而往后十年,真正的战争才刚刚开始。”他所理解的“战争”依然是其一直主导的“重”电商模式:不考虑赚钱,并将自己的全部收入用于开辟新的市场与仓储、物流服务中去,在“重”积累之上才可谈电商竞争。

但在移动互联从前端向后端迁徙,供应链、物流、仓储环节被重新改造之时,新型电商模式层出不穷之际,京东这种“重”电商模式是否有被颠覆的可能?一旦京东电商被颠覆,那么依存其上的游戏、金融都将轻如鸿毛。

4月21日,京东商城宣布“JD Game+”战略,以成立游戏联盟、扶持游戏品牌搭建生态的方式,正式涉足游戏界

新电商时代

自2003年淘宝成立起,到2014年京东和阿里巴巴相继登陆纳斯达克,中国电商走过了它的黄金十年。

从2003年到2008年,可视为中国电商发展的第一阶段。通过将服务重心转向中国数以百万计的中小卖家,淘宝系成为该阶段的主流,目前其C2C份额高达95%以上。

从2008年到2014年,中国电商进入群雄逐鹿的第二阶段,最终只有京东、唯品会等少数几家从第二梯队中崛起。

京东和唯品会是B2C成功的代表,其最大的特点在于,用提高供应链效率的方式降低产品价格,并提供较好的物流体验。

2014年5月22日,京东在美上市,市值297亿美元,2015年4月22日,已升至460亿美元。2014年全年财报显示,京东年活跃用户已是阿里的29%,交易额上升到阿里的11.45%。同时,京东的平台交易额占比上升到44%。最重要的一个指标是,其整体增长率几乎是天猫的2倍,而开放平台业务的增长率是天猫的4倍。

由第二梯队跃起的京东,正成为阿里的重量级对手。“与天猫可能遭遇的发展瓶颈相比,京东未来五年的想象空间足够大。”电商分析师李成东说。

中国电商十年,平台所具备的侵略性和流量的扩张性,让后来者已无可能在PC端挑战阿里和京东两大巨头。但巨头们也不得不面对一个残酷的事实——中国大型综合平台电商的黄金时代或许即将过去。

垂直电商在经历了长达五六年的低谷之后,由于移动端的兴起和新消费群体的崛起,已涌现出一批导购电商、垂直社区、服务电商、跨境电商等创业公司。

导购类垂直电商是最先在移动端被关注的电商创业领域。明星衣橱、豆瓣东西、果库、良仓,甚至包括今日头条的今日特卖,均属此类。其模式是通过推荐商品然后将流量导给淘宝、京东,自己从中提取交易佣金。目前来看,较多依赖大平台。

垂直社区电商亦在形成一股力量。如蘑菇街、豆果、下厨房,以及基于美妆的美啦美妆,专注于母婴的宝宝树和专注于智能硬件的点名时间等。它们往往通过社区和口碑积累了大量的垂直用户,进而发展出为这群用户提供的电商服务。盈利模式上以品牌代销和交易佣金为主,少数如蘑菇街等会自己涉及商品买卖。

服务型电商主要诞生于微信,如京东微店、拍拍微店、喵喵微店等,以及口袋购物、有赞等第三方开发商。

或许移动端电商规模尚小,但它预示着商品的另一种到达方式,移动技术的独特性、移动产品的便捷体验,将优于传统意义上的电商核心优势(如供应链、性价比、规模)。

除垂直电商之外,过去两年间生活服务类移动电商也开始兴起,标志性公司是美团。O2O可视作电商的延伸,解决的是电商的销售通路和服务体验问题,其产品是非标准化的,需要具备庞大的线下团队和资金支持,一旦形成壁垒便很难突破。美团2014年交易额突破460亿元,较去年增长180%,他们预计今年将超过1000亿元,成为中国第三大电商。

事实上,大型生活服务类电商的出现将打开一个新的未来,那将是一个比实物电商更大的市场。这同时也意味着,从2014年开始,中国电商迈入了以移动电商和生活服务类电商为主要竞争方向的第三阶段。

刘强东曾在2014年底对外表示,他创业后悔的事情之一,就是当初不够激进,没有多亏点钱在团购和生活服务上早点布局。

这就是刘强东必须面对的电商现状,但他仍执拗地在零售供应链上加速跑。

5月8日,途牛宣布了其新的融资消息,5亿美金的总额中3.5亿来自京东

新玩家入场

事实上,包括美团、饿了么在内的O2O平台都已加入“最后一公里”争夺战。在这样一个资本溢出的时代,一家被投资人青睐的公司想要从零开始拥有自己的物流体系,并非不可能实现。

从去年开始,美团投入巨资自建物流,并且开始和一些基于众包、分享经济的物流配送公司合作。以北京为例,美团和饿了么的外卖服务都已经覆盖到六环外,而京东最新上线的“拍到家”,同样是主打生鲜和外卖,但是从商品种类和数量、覆盖区域等要素来看,离二者都还有距离。

在美国,亚马逊的防线也不再坚不可摧。2014年7月,谷歌投入5亿美元在全美扩展谷歌购物快车(Shopping Express)服务,为此它需要打造一支庞大的物流车队,以及重新建立速递网络——这同样是一件“笨重”的工作,但是技术让它具备了不亚于“轻模式”的扩张速度。

通过和Costco、全食超市等零售商合作,并使用其实体店铺作为库存地,谷歌立刻掌握了消费者日常购买的数千种商品的售卖渠道。谷歌还部署了各种高科技、低科技的资源来推广购物快车服务。

和谷歌合作的零售商店内设有店员,他们为谷歌工作,通过应用程序帮客户挑选其选购的商品,并打包准备速递,之后谷歌车队会将商品送到顾客手中。

提供高效的配送服务不是谷歌涉足电商的核心,它的背后还有对消费者数据、心理的把握,以及基于科技和人工智能的探索、实验。

目前来看,这些基于移动、社区、生活服务的电商应用并不能给电商老巨头们带来规模和营收上的冲击。可怕之处在于——他们开始改变老电商巨头设定的游戏规则。所以,阿里巴巴和京东们都需要往后退一步,想一想,除了让用户三小时之内收到货以及买到最便宜的商品之外,他们还可以为用户提供什么?

猜你喜欢

刘强东美团阿里
美团打车独立运营王兴在下一盘怎样的棋
美团打车独立运营王兴在下一盘怎样的棋
云上阿里
美团点评和拼多多体现了对数字中国的兴奋之情
No.14刘强东谈“996”
辰辰带你游阿里
拳王阿里因何被人铭记
美团、大众点评抱团御寒
京东43亿入股永辉刘强东着眼生鲜“最后一公里”
“烧钱”可持续性存疑美团被曝全年亏损72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