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校宗教工作热点难点问题的调查研究

2015-11-28吴士军徐金生成喜峰

内蒙古统战理论研究 2015年2期
关键词:信教宗教信仰信仰

◇ 文/吴士军 徐金生 成喜峰

宗教信仰对人心理需求的满足作用和人心理活动的影响效果是深刻而巨大的,我国社会思想领域逐渐呈现出日益复杂的多元化特征,越来越多的高校大学生开始信仰宗教。近年来校园内宗教传播和影响呈扩散趋势,大学生的宗教信仰“升温”现象逐渐引起了社会和高校的广泛关注和深刻反思。高校大学生宗教信仰是有着重大现实意义的社会问题,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可回避和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引起了相关学科学者的关注与研究。当代大学生信教比例虽然不高,但不少学生表示自己的信仰模糊,倾向于信教的学生数占了一定比重,并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其发展趋势和产生的影响不容忽视。高校大学生宗教信仰相关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逐渐凸显,笔者认为高等学校宗教工作最重要的热点难点问题是如下四个方面:

一、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调查与宗教信仰引导

1.大学生宗教信仰调查

在接受调查的1100位学生中,其中男生占52.6%,女生占47.4%;被调查者的年龄主要集中在18至24岁;90.2%的人为团员;民族主要以汉族为主,占80.6%;调查对象的专业构成包括了社科、理工、农医及师范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调查方式为问卷调查、委托调查和直接调查三种形式相结合,以求调查数据的真实有效性,并对调查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

(1)信仰宗教的大学生比例不高,但绝对数不少

调查结果显示,表示不信仰宗教的学生占90.4%,有信仰宗教的学生106人,占9.6%。在表示自己有宗教信仰的106名学生中,又进行了严格的筛选,有48人属于真正的信仰宗教者,占调查学生的4.4%。其中信仰佛教19人、道教5人、伊斯兰教10人、天主教1人、基督教(新教)13人,分别占真正信教人数的39.5%、10.4%、20.8%、2.1%、27.2%。从信教大学生信仰的结构来看,将近半数的学生信仰具有本土性的“中国传统宗教”包括佛教和道教占信教人数的49.9%,而信仰具有西方文化特征的基督教及天主教的比例为29.3%,表示信仰伊斯兰教的学生占20.8%。

(2)对于未来是否皈依宗教,大部分学生处于不确定状态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在目前没有信教的学生中45.6%的学生表示自己将来肯定不会信仰任何宗教。2.5%的学生认为自己将来肯定会信仰宗教。对于自己将来是否信教持不确定态度的学生高达51.9%,虽然这部分学生并没有明确表示对宗教皈信的态度,但至少并没有表示出对宗教的拒绝,这部分学生将来可能进行分化,有些学生将可能成为坚定的不信教者但也有可能成为宗教信仰者。

(3)近半数的学生与宗教信徒有接触

调查表明,虽然超过一半的学生(52.2%)的学生没有接触过任何宗教信徒,但是仍然有47.8%的学生表示偶尔接触过或经常接触宗教信徒。其中,接触过佛教教徒的学生占42.6%,接触过基督教信徒的学生占32.2%。对于道教徒、伊斯兰教徒、天主教徒的接触情况比例依次为:9.2%、12.6%、3.4%。从以上比例构成来看,当前大学生接触到的佛教徒和基督教徒的比例要高于其他宗教。

2.大学生宗教信仰引导

宗教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具有长期性、群众性、民族性、国际性及复杂性等特点,党中央、国务院对高等学校宗教工作历来高度重视。全国高等学校建设和发展工作会议把高校宗教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把它作为全党、全局的重要工作来认识和对待。然而,在高等学校宗教工作中,学校一些领导和干部对宗教工作还存在不少模糊的认识。主要表现在:一是认为宗教是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东西,把宗教与迷信混为一谈,视宗教如洪水猛兽,把信教群众当作异己力量,对信教大学生采取不尊重和歧视的态度,对宗教方面出现的问题采取简单粗暴的处理方式,自觉不自觉地损害信教大学生的合法权益;二是认为各种宗教都劝人行善,信仰宗教是大学生个人的私事,且本校也未曾发生过大的宗教问题。因而对宗教的迅猛发展视而不见,对宗教事务放任不管,对宗教工作很少过问;三是认为“宗教无小事”,但也出不了大事,现在教学科研、招生就业等工作都忙不过来,哪有时间去管宗教工作;四是认为宗教工作是上级抓的事,是宗教事务部门的事,抓得好,无功劳;抓得紧,怕信教学生有意见,可谓“吃力不讨好”,真要出了问题,可以找宗教事务部门来解决。一句话“上热下冷”,上级把高校宗教工作当作事关大局的要事,可一些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同志却把宗教工作当作无关紧要,可抓可不抓的事。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观念是促进高等学校宗教工作的首要动力。开展新时期的高校宗教工作,需要更开阔的眼界,更深遂的思维,树立以积极心态看待宗教的理念。宗教同其他社会文化形态一样,有其消极的一面,也有其积极的一面。对宗教怎么看,会影响到怎么办。如果把大学生宗教信仰看成帝国主义的帮凶,那么控诉和整改就是解放基督教和天主教帝国主义原罪的必然方式;如果把大学生宗教信仰看成是封建残余,那么历史上给喇嘛拆庙,逼和尚还俗,让道士再入尘网,给巫师劳改教育便是制造社会主义新人的不二法门;如果把大学生宗教信仰看成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那么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就不言而喻;如果把大学生宗教信仰看成是社会和谐与世界和谐的润滑剂,那么以宗教促稳定保和谐便是一种当然的选择。显然,变的不是宗教信仰本身,而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对大学生宗教信仰的看法。其态度,某种程度上决定了高校宗教工作的命运。如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用消极的眼光去看待它,或许它就会一直朝着消极的方面发展中,并产生消极的作用;如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用积极的眼光去看待它,就会推动它朝着积极而有益的方向发展,产生积极的社会作用。

二、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形成原因、现状及教育对策

1.大学生宗教信仰形成原因

经过对调查的统计和研究,可以发现,大学生信仰宗教的主要原因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方面:

(1)自身因素,寻求慰藉

大学生作为时代的佼佼者,他们的思想活跃,同时获取知识的欲望很强烈。大学生信教也体现了中国人信教的通常特征,许多人是在发生问题或产生需求时投入宗教的。但与普通民众不同的是,大学生信教更多的表现在心理调节的需求方面。

生存焦虑的影响,即需求性信教。大学生跨进大学校门就跨进了一个完全不同于高中时代的生活学习环境。在这里,要独自处理生活学习的诸多问题,自我意识和理性意识不断觉醒,看到了高中时代不认识或认识不够的许多责任和压力。面对家庭生存、个人生存和自身条件缺陷等种种压力,当他无法解决、无法发泄、无法承受或缺少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关爱时,宗教就会成为最有效的心灵的避难所。

(2)为了追求人生的终极关切

有些信奉宗教的大学生各方面条件都很优越,家庭和睦富足,本人聪慧伶俐,学习成绩优异,一般不存在人生道路的挫折问题。但是他们涉世不深,带着一种幼稚的理想主义来看待社会。但社会却并不符合他们的理想,而是越来越暴露出许多缺陷。他们愤世嫉俗,他们惴惴不安。当他们所受的教育过于空泛,面孔过于呆板,不能很好地解释这一切时,以仁爱和行善为核心的精巧又深奥的宗教学说就易于乘机而入。

(3)家庭和民族传统的影响

家庭和民族传统的影响,即传统性信教。宗教在我国社会历史和文化发展中有悠久的传承,曾经长期影响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在我国历史发展的特殊时期和某些地域还曾经形成过宗教在政治和思想文化领域居统治地位的现象。根据现状了解和调查,很多大学生信教,是因为家庭里有人信教,对家人比较信任,通过身边亲近的人的传播影响,从而走上了忠心信教的道路。这种学生到了学校后,又从而影响室友、身边亲近的同学朋友,从而以点带面,带动了周边的人走上了宗教道路。

(4)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现状来看

近年来,学校学生工作中显性教育多于隐性教育,刚性教育多于柔性教育,理想信念。 教育不够深入具体,尤其是对事关人类发展的崇高理想、民族的共同理想、个人的理想等相互关系认识不够,教育形式单一、生硬,个性化的人文关怀不够。因此,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极易导致学生出现理想的迷失、价值观念困惑不解,或无能为力,或无所适从,以致走向宗教。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效果不能让人满意,许多学生对高校的信仰教育内容感到枯燥、缺乏吸引力,觉得没有吸引力和说服力,认为理论和现实相脱离,难以被学生接受。

正是以上诸种因素促成了当代大学生信教人群的出现,其中除传统信教者外,其余人员信教都与他们的现实生活有这样那样的关联。

2.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

大学生是社会人群中带有显著特点的部分。他们虽来自社会的不同阶层、不同家庭,但因接受高等教育而聚集在一起,他们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相互补充,加之知识青年特有的思想活跃,喜好探知未知世界等特点,使大学生信教人群具有不同于其他信教人群的显著特点。大学生宗教信仰不同于一般的宗教信仰,感性成分大大高于理性的追求,大部分所谓的"信教"学生对真正意义上宗教信仰认识不足,在社会生活等方面并没有严格按照宗教的仪式、规范、理念行事,宗教在道德、人际交往和人生追求等方面的调整作用不明显,所具有的宗教信仰特征不突出,可以说大部分信教大学生不具有完全意义上的宗教信仰者的信仰特征,但一部分大学生寻宗教庇护的心理意识强、他们主要认可宗教的人文关怀、道德意境及其艺术和美的表现形式。

(1)男女生信教比例基本持平

调查显示,在大学生信教人群中,男性女性比例基本持平,这种现象的出现可以从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和大学生自身处境的特点找到原因。

(2)心理调节的需求突出

中外学者均认为,中国人的宗教信仰有着突出的现世功利意识特征。大学生信教也体现了中国人信教的通常特征,许多人是在发生问题或产生需求时投向宗教的。但与普通民众不同的是,大学生信教更多地表现在心理调节的需求方面。

大学生正处在自我意识逐渐成熟的重要阶段,也是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一方面是独立意识和自尊意识的不断增强,另一方面是心理发育尚未成熟,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的能力还不够强。因此,在处理学习、工作、社交、友谊、爱情以及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国家等关系复杂的问题时,常常会引发激烈的心理矛盾和心理冲突,造成心理发展中的失调和不平衡,给心理体验带来不适应感、焦虑感和压抑感。

大学生出现心理障碍时,必然谋求释放以重新获得心理平衡。他们会向父母、亲友、师长等亲近人群倾诉以求得援助,有的通过心理咨询部门获得指导,有的就投向宗教。作者就曾亲自接触过这样一名大学生,当他面临压力无法解脱时,先是产生了自杀的念头,随后又企图遁入佛门,希望从宗教那里找到摆脱心理困境的药方。

3.大学生宗教信仰教育对策

信仰是建立在深刻的理性认识基础之上的自觉选择。目前高校中专门介绍宗教知识的讲座和公共选修课稀少,普通地方院校中几乎没有。因此,在校大学生无法从校园的主渠道获得关于宗教的认识,只有从网络、图书、宗教宣传品甚至是道听途说中得到支离破碎的、片面的、甚至错误的宗教知识。高校应利用自身优势,开设关于宗教文化的多种公共选修课或讲座,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对世界各大宗教的历史与现状作概括的介绍与评析,多角度地讲解准确的宗教知识,认识宗教产生的根源,讲清宗教的本质,使学生懂得宗教是一种具有政治属性的社会现象,是对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虚幻的反映,是为社会控制和政治统治服务的。在对宗教科学而理性的认识的基础上,消除学生对宗教的神秘感和盲目信奉。大学生只有从本质上认识了宗教,才可能在宗教渗透之时不惊、不怪、不乱,把握自己心灵的脉搏,在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间,做出正确的选择。

精神迷茫无所依托、心理困扰无处疏泄,是大学生信仰宗教的心理基础和主要原因。高校要切实关心青年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根据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增强心理调适和社会适应能力,构建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将心理辅导或咨询活动常规化,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制度规范化、教育多样化、辅导立体化、干预系统化。另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注重人文关怀,将社会共同理想教育与大学生个人生活理想、职业理想,与个人生活、思想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正确对待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面临的问题,及时加以引导和帮助。尤其当大学生遭受挫折时,更要从心灵深处予以关怀,体现集体的温暖,使他们不至于向虚幻的神灵去寻求庇护和安慰。

总之,价值多元背景下,青年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的出现,成因复杂,挑战巨大,需要高度重视、审慎应对,避免处理不当而产生不可估量的不良后果。以人为本,在充分尊重青年大学生宗教信仰自由的前提下,高校党政领导、思想政治工作者和哲学社会科学教师要努力提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实际效果,积极宣传唯物主义、无神论世界观;高度关注并深入研究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把握好党和国家的宗教政策,坚决抵制校园非法宗教活动,维护校园健康环境,坚守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使大学生宗教信仰与社会主义相适应,不至偏离正常的轨道。

高等学校要发挥教学、科研和为社会服务方面的功能,完成培养人才的根本任务,就不能忽视大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而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是全面素质的提高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应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同时应努力寻求新的途径和方法,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

三、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自由与信教活动及其影响

根据调查发现,在校大学生参加宗教活动的目的,多是为了学习宗教知识或表达信仰,反映出大学生对人类历史上出现的各种思想文化存有浓厚兴趣。在校大学生对待宗教文化持开放和包容的态度,对身边教徒的看法是基本理解,能够积极肯定宗教的正面作用,但对宗教的消极影响认识并不深刻,而且在校大学生对我国政府宗教政策的了解并不全面,甚至陌生。宗教问题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即使在校大学生的宗教态度也是主要受社会的影响,在校大学生中信仰宗教人数所占比例虽不高,但呈上升趋势,同样值得注意。

在宗教活动中仔细观察、体会陌生但又十分友好的环境氛围,宗教思想的新颖、崇拜仪式的神圣感、信徒的虔诚等等一切新鲜事物都会激发大学生的好奇和求知欲望;同时,通过宗教聚会也满足大学生所需要的社会归属感。在当今大学校园中,人际关系的复杂化,竞争压力的激烈化使得大学生个体生活独立孤单,宗教恰恰能够很快地满足大学生的这种内心需要,倾诉自己的苦闷、积郁,得到同情、支持、心理安慰。

在这次调查中,关于“入党是否可以信教”的问题,多数大学生对宗教和宗教政策无知或一知半解,存在认知误区。有22.6%的大学生认为信教也可以入党,42.2%的学生认为入党可以同时信教, 10.2%的学生认为入党以后可以信教,仅有24.6%的大学生认为入党不可以信教。一些大学生只知道我们党和政府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却不知道这一政策不适用于共产党员。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信仰最彻底的无神论,而宗教则是以“神不灭”为中心的唯心主义思想体系,因而共产主义与宗教是两种对立的世界观,共产党员与宗教教徒在信仰方面是截然对立的。我们党明确规定,共产党员不能信教,不能参加宗教活动;对有宗教信仰的共产党员,要教育和帮助其摆脱宗教影响,长期坚持不改的要劝其退党。但生活在基本上全民信教的少数民族地区的基层党员,应根据具体情况区别对待这一规定,既要做到在思想上同宗教信仰划清界线,又要在生活中尊重民族习惯,以利于联系群众。这反映出了部分大学生在入党与宗教信仰的问题上存在模糊认识,高校应该加强宗教法规教育。

问及“实行宗教信仰自由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否矛盾”这个问题时, 85.8%的人回答是“不矛盾”,这说明大部分学生对宗教自由政策是认可的。

由于宗教在我国存在、发生和发展有其现实的根源及理由,宗教信仰、宗教感情以及同这种信仰和感情相适应的宗教仪式和宗教组织,将作为一些人的精神需要,作为社会历史文化现象而长期存在。1982年3月31日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的文件中指出:“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是党对宗教问题的基本政策。这是一项长期政策,是一直贯彻执行到将来宗教自然消亡的时候为止的政策。”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并将其作为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重要内容。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不仅满足了信教群众在精神上的需要,而且也顺应了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绝大多数人对宗教信仰自由的基本看法,符合国际社会保障人类的宗教信仰这项基本人权的公认原则。因此实施宗教信仰自由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都是为了同社会主义发展相适应。

四、当代大学生信仰危机及其对策

基于如上情形,高校的思想理论工作者的任务更加艰巨,更加复杂。因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如果不掌握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大量储备和接受一些新的资讯,了解新时期大学生的心理、生理情况,难以给他们一个正确的解答。由此,想到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意义更加重大,涉及到阵地的问题。当代大学生对何谓人生观、价值观不能有一个深入的认识,还仅仅是“纸上谈兵”,如何把这些比较抽象的问题化为大学生容易接受和理解的内容确实是我们的任务。

恩格斯曾经指出:“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因此,按照2008年教育部、公安部等部门颁布的《关于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宗教问题的意见》要求,帮助大学生消除幻想的阴霾,在现实中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找准自我定位,实现人生价值,是正确疏导大学生的信仰问题、促进其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具体可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

1.客观、准确地评价宗教信仰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和扩展,既不惊慌失措,一概否定,也不视而不见,放任自流。“宗教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具有漫长的历史,在社会主义社会也将长期存在。宗教走向最终消亡也必然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可能比阶级和国家的消亡还要久远”。 然而,由于历史遗留的认识误区,现实中的不少人只看到宗教的唯心主义本质及其与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对立,看不到宗教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群众性、民族性、国际性等特点,头脑中存在“宁左勿右”的思想,害怕别人谈论本地区或本单位的宗教情况,对宗教问题紧张、敏感、回避,有着很深的顾虑。这样的认识和态度,在一些高校领导和德育工作者中间同样存在。他们或是出于对宗教渗透的高度警觉,把大学生中极个别宗教信仰者与绝大多数非宗教信仰者信仰上的差异等同于政治上的对立,甚至采用行政命令的方法强迫大学生宗教信仰者改变自己的信仰;或是出于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绩的过高估计,不愿正视或不敢承认宗教信仰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和扩展,对大学校园里宗教信仰者的潜滋暗长掩耳盗铃,文过饰非。所有这些,其实都已严重违背了党的宗教政策和社会主义大学的育人目标,必须坚决予以纠正。为此,应从高校领导和德育工作者做起,摆脱对宗教的某些不准确认识,既不能对境外势力利用宗教对我大学生进行思想渗透掉以轻心,也不能简单地把大学生信教看作思想上的愚昧、政治上的异己。要正确理解“有信仰不等于有宗教信仰”,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观。政治信仰和宗教信仰是两种不同的信仰,信仰共产主义与信仰宗教是两种不同意识形态的反映。

2.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宗教政策,在充分尊重大学生宗教信仰者信仰选择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其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作为公民的大学生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但大学生不是一般的公民,他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的历史使命和接受的学校教育,要求他们必须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然而现实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宗教信仰者在大学生中的出现并增多,已经成为不容回避的事实。在此情势下,我们一定要牢牢把握党的宗教政策和社会主义大学的育人目标,审慎处理好保护公民个人宗教信仰自由与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之间的关系。一方面,要认识到,大学生宗教信仰者的精神信仰固然是“一种颠倒的世界意识”,但同时也“是人对终极意义的自由追求,是人的一种深刻的精神需要”, 不能因为他们的信仰特殊而歧视他们,应当尊重他们的信仰,依法保护他们正常的宗教活动,防止简单从事而伤害他们的宗教感情,防止用行政命令的方法强迫他们不信教。另一方面,还要认识到,尽管宗教问题是很复杂的,境外势力一直把大学生作为宗教渗透的重点,但绝大多数大学生宗教信仰者的信仰只是一个信仰问题,并没有什么政治企图。如果我们能够在尊重他们信仰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地开展耐心细致的引导和深入的思想工作,就完全可以把他们的意志和力量集中到立志成才,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努力奋斗上来。这样,既能在大学生宗教信仰者中实现爱教与爱国相统一,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也能使境外势力利用宗教对我进行思想渗透,离间大学生宗教信仰者与党和政府关系的企图难以得逞。

3.依法加强对大学生宗教事务的管理,对大学生宗教信仰者正常的宗教活动予以保护,对各种势力利用宗教在大学校园内外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予以制止和打击。宗教信仰问题是公民个人的私事,但“宗教方面涉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事项和活动,必须纳入依法管理的范围。不能以宗教信仰自由和政教分离为借口,放弃或摆脱国家对宗教事务的管理”。 面对宗教信仰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和扩展,一般高校都应依照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一方面,在尊重大学生宗教信仰者信仰的基础上,通过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他们到经过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参加正常的宗教活动,并在活动中接受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神学思想,淡化不同信仰的差异,以实际行动弘扬宗教教义、宗教道德中有利于社会发展、时代进步的内容,为国家安全、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做出积极贡献。另一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制止和打击校园内外的各种非法宗教活动。明确要求大学生宗教信仰者不得在宗教活动场所以外(尤其是大学校园内)传教、布道、宣传有神论,不得在学校成立宗教团体或组织,不得到未经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参加宗教活动;依法规范外籍教师和留学生在华宗教活动,如有在大学校园内设立宗教活动场所、发展大学生宗教信仰者的,就当劝阻、制止,直至追究法律责任;全面清理大学校园内及周边的宗教活动场所,符合条件的予以登记,并由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部门加强管理,不符合条件的坚决取缔,谨防成为境内外宗教势力向大学校园渗透的基地。

4.有针对性地开展对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注重培育他们的科学精神,使他们在国际国内“宗教升温”的大环境中处变不惊,自觉做出正确选择。对此,高校首先应着力培养大学生树立无神论世界观,通过报告会、讲座和课堂教学等形式,加强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科学无神论教育。一个人是否具有无神论世界观是关系到他确立什么样的精神支柱的大问题。马克思主义作为彻底的唯物论,也必然是最彻底的无神论,它和宗教以及各种封建迷信是根本对立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宗教与宗教问题的基本观念以及处理宗教问题的纲领、政策的总和,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宗教信仰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和扩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充实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内容。使大学生明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以后,宗教赖以存在的阶级基础消失了,但宗教的本质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宗教变成了公民个人的私事,但对于无产阶级政党及其开办的高等学校来说,就不单纯是个人的私事,极有可能成为政治斗争的工具;国家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但并不是对宗教活动采取不负责任的态度,还必须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与此同时,各高校还应适时开设一些宗教选修课,既满足大学生对宗教在文化层面上的浓厚兴趣,又让大学生了解宗教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把握宗教的实质和社会作用,进而对不少著名科学家相信宗教、某些宗教教规和宗教道德确能“惩恶扬善”等经常令大学生感到困惑的问题做出科学解答。只有这样,善于用唯物主义观点说明宗教信仰的根源,下功夫在大学生中培育起实事求是、尊重真理、反对迷信、反对盲从的科学精神,才能使他们尊重客观规律,理性地分析和解决问题,自觉地防止和抵御宗教观念以及各种有神论的侵蚀,经过不断地努力,最终成长为具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掌握丰富科学文化知识的一代新人。

5.重视加强同伴教育。所谓同伴教育,是指具有相同背景、具有共同语言的人通过分享信息、观念或行为技能来达到实现教育目标的教育方法。同伴教育有很多优点,例如,由于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具有相同背景,当教育者将经过自己消化理解的内容传授给被教育者时,被教育者更加容易理解教学内容;由于双方相近的身份特征,比较有共同语言,教育者的教学态度更加亲切,容易被接受,等等。进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同伴教育,要注意抓好学生干部和学生骨干的教育培养工作。对于同伴教育的志愿者,要注意加强理论学习,提高他们自身的认识能力和教育能力。对于同伴教育的组织者来说,要注意在实践过程中的前瞻性和敏感性,能够及时发现不同教育阶段的典型问题并加以重点指导和解决,在教育过程中要注意经验积累,创新工作方法,不断提高同伴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6.采取宗教学教育中的五个“鼓励”

在高校宗教学教育中,可以考虑不同学校的特点,开设不同形式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类的课程,介绍人类的文明成果和各种思考路径,促使学生拓展思考维度,引导学生积极吸收各种文化资源,确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同时,也可以考虑适当开设宗教学通识课,通过介绍多种宗教的历史和文化、国家的宗教政策和法规等内容,让学生通过正常的教学接触到宗教文化,了解自己接触和参与宗教活动的法律界限。教学过程中应做到以下“五个鼓励”:

(1)鼓励学生全面了解各宗教

比较是打破神秘和思维惯性、思维控制的最好方式。宗教学学科发展的历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比较各种宗教的历史和文化,还原宗教的本来面目,能够让学生反思宗教作为现实社会存在与宗教义理之间的差距,从而树立起更为理性的宗教观。

(2)鼓励学生区分法律对宗教信仰和宗教组织活动的保护和限制

宗教信仰自由作为个人的基本权利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保护,但并不意味着可以在信仰宗教的前提下为所欲为。法律保护个体信仰的权利,但当信仰超越了思维领域,进入宗教组织活动的层面,就会与社会其他领域形成各种关系,因此必然要受到限制。法律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同时也限定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界线,从而使得社会保持平衡和谐的关系。

(3)鼓励学生全面了解宗教的作用和可能的影响

要让学生了解宗教作为一个社会存在,对不同的文化系统存在正能量、负能量发挥的可能性,也存在显功能和潜功能的区别。对于宗教与社会关系的全面介绍,有利于学生冷静、客观、理性、全面地观察和分析宗教现象。

(4)鼓励学生全面了解信仰选择的原因

宗教学创始人麦克斯•缪勒提出人的“信仰天赋”一说,表明了宗教存在的心理根源。然而,就目前高校学生信仰及其活动归属而言,他们参与宗教活动、在宗教群体中所获得的心理满足,往往并不专属于宗教,而是其群体性、安全感甚至陌生环境的现实融入等心理方面的满足,从某种意义上说,完全可以通过其他社会群体的活动获得。学生选择某种信仰,也往往受到亲情友情、接触的便利性、对知识的好奇等因素的影响。全面分析信仰选择的原因,有助于高校学生客观分析自我的处境和责任担当,对信仰选择有更清醒、理性的认识。

(5)鼓励学生拓展自身的知识和能力

宗教是人的终极关怀的表达,也是人们超越自我有限性诉求的表达。与宗教信仰者之间交流的一个困境,往往就是神的无限性和人的有限性的界限。关键不在于人是否有限的问题,而在于人确立什么样的对待有限的态度。直接拒斥人的有限性,并不能解决学生在现实中的思维难题。但是,我们更容易鼓励学生的,是告诉他们,我们只能在灯光下寻找我们的“钥匙”,那无边的黑暗中有什么,是我们人的能力所不能及的。我们能做的,是努力拓展灯光的范围,这也是科学和理性可能把握的世界。

五、结语

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研究在校大学生宗教观的现状、成因和对策事关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以确保大学生人生信仰正确并统领政治信仰,也事关高校治安保卫工作的有序运转,以保障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积极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引导大学生认识宗教的本质,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多民族、多宗教是我国国情的重要特点之一,能否正确处理宗教领域中的各种矛盾是一个关系社会全局的大问题。我们应当清楚地认识到,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是我党、我国人民的行动指南,宗教只是处于从属地位的亚文化。必须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的主渠道作用,用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引导大学生建立科学的理论发展。高校通过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使大学生能够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提高自身的政治敏感性,坚定政治立场,明确政治方向。弘扬高校园文化建设,加强防护工作,创造和谐的校园环境。校园文化建设渗透于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生活及各种校园活动等方面,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学校和谐发展的重要载体。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大学生文化生活。通过组织校园文化活动,有主题的宣传,将德育教育逐渐渗入各种活动中。

高校要积极主动地营造一种文明、健康、高品位的文化氛围和精神氛围,加强高校综合防控,严厉打击境内外一切极端势力利用宗教进行的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大学生的品德,陶冶大学生的情操,对于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特别是视察内蒙古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为主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信教宗教信仰信仰
信仰的旗帜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论信仰
学校教育支持系统视角下信教大学生的理性回归
“因病信教”:中国农民的宗教心理及其发展
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与德育方式解析
“信仰的力量”
大学生宗教信仰视角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宗教信仰自由不是宗教信仰神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