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体育教学用语的两点建议
2015-11-28臧向前苘艳红
臧向前 苘艳红
(1.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实验中学,264400;2.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宋村中学,264403)
优化体育教学用语的两点建议
臧向前1苘艳红2
(1.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实验中学,264400;2.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宋村中学,264403)
一、体育教学语言宜“准确”不宜“随意”
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很多教师不太习惯去斟酌体育语言的准确与规范,甚至有的体育教师上课不使用普通话(或者规范的体育术语),地方口语化严重,显得随意不严谨,同时也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困惑。比如把投掷标枪说成“摔”或者“扔”标枪,把踝关节说成“脚脖子”等,这样就容易让学生产生错误的理解或者是记住了错误的技术动作名称,造成在学习技术时出现动作变形甚至是掌握了一个完全错误的技术。再例如一些技术性较强的项目,它们的动作名称必须表述准确,像跨栏跑的摆动腿(攻栏的腿)、起跨腿(折叠过栏的后腿),要使学生对“摆动腿”和“起跨腿”有一个正确的定义,这样就有利于后面的教学。因此体育教师在讲授动作要领时语言尽量规范、准确,要正确的表述运动表象,并让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
二、体育教学语言宜“灵活”不宜“死板”
中国的语言文字博大精深,不同的文字可以表达相同的意境。虽然在体育教学中,我们提倡尽量使用规范的体育语言(术语),但是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适当的改变教学语言的表达形式,让繁杂难懂的动作要领变成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语言,便于学生较快的理解、掌握。如在教授低年级“后滚翻”时,可以把“低头团身——快速后倒——背、肩……依次滚动”等技术性较强的语言文字,改编成“团身像刺猬,滚动像皮球……”在讲解田径小步跑动作时,用“快速下楼梯”动作来比喻,这些语言有声有色,学生便于“理解”。另外,体育语言还包括肢体、眼神等无声语言,我们在体育教学中灵活地使用。如:在队列练习中有个别学生总是坚持不了多久,就有小动作,这时教师可以用威严的眼光警告该名学生,让其集中精力认真练习,起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