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机务部门节支降耗考核激励机制的探讨
2015-11-28卢建强
卢建强
摘 要:建立铁路运输企业盈亏与工资挂钩机制,是铁路推进经营机制创新的重要举措。铁路基层单位如何贯彻落实这一机制,改进分配方式,激励职工创造经济效益,实现经营目标,是当前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铁路机务部门运输生产实际,分析影响可控成本支出的因素,就建立考核激励机制,调动广大职工节支、降耗、创效积极性,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铁路 机务 经济效益 节支降耗 考核激励
中图分类号:F24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9-291-02
近年来,铁路企业持续深化改革,加快走向市场步伐。2015年,中国铁路总公司建立铁路运输企业盈亏与工资挂钩机制,改革收入分配模式。工资与企业盈亏状况挂钩,充分体现了铁路企业适应经济新常态、在市场竞争中创新发展的形势任务。铁路企业既要保安全、保运输,也要开拓市场、创造效益;不仅要增加运量和收入,还要算经济帐,考虑投入产出,优化生产,提高效率。新的改革给铁路运输生产和经营管理带来重大变化。根据不同部门生产特性,铁路的车务单位重点要增运增收,机务、供电、车辆、工务、电务等设备单位重点要节支降耗。其中,机务部门作为铁路成本支出的大户,其运输成本对全局盈亏指标有较大影响,有效控制机务段成本支出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
一、机务段成本支出结构
机务段是铁路运输系统的主要行车部门,负责机车运用、检修、整备等工作,担当旅客列车、货运列车等牵引任务,为铁路运输生产提供牵引动力。
铁路运输成本费用按支出性质和要素分类,分为工资、材料、燃料、电力、折旧和其他六项要素。其中,工资及工资附加费按有关规定列支,固定资产折旧费按规定计提列入成本费用,因此机务段成本控制的重点是材料、燃料、电力和其他要素。一是能源消耗费用,主要是内燃机车运行的燃油消耗和电力机车运行的电力消耗费用。二是材料费用,主要支出大项为机车中修及维修材料费、机车运行用油脂费、机车整备用材料费。三是其他按预算管理的支出项目、福利费、差旅费等。
机务段成本控制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受众多因素影响。有内部因素,也有外部因素,有管理因素,也有生产因素。如优化运输组织、合理配置机车、改革修程修制、降低采购成本、采用先进设备、减少委外修理、压缩固资投入、推行节能操纵、强化材料核算、开展修旧利废等都有助于节约运输成本。下面重点针对机务段内部可控因素,研究通过考核分配调动广大职工积极性,实现节支降耗的方法。
二、节支降耗考核分配
1.成本预算执行考核。铁路长期以来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重视执行上级命令,完成运输生产任务。很多职工存在重生产、轻效益的思想,未能充分认识节约成本的重要性。在铁路企业发挥市场主体作用、盈亏与工资挂钩的形势下,成本控制关系着企业生存发展和每位职工的切身利益。建立科学的成本考核激励机制,使职工树立节约成本就是创造利润、增加收入的观念,激发全员为节支降耗做贡献,是实现成本控制目标的关键。
(1)责权利相结合,全员参与成本控制。成本的支出,是在每个岗位的具体工作中发生的,如办公开销、材料使用、能源消耗等,与每位职工紧密相关。但是对大多数职工来说,节支降耗主要是按管理、命令要求执行,缺乏有效的考核激励机制。由于与本人工资收入不挂钩,职工没有节约的主动性,认为成本节超与己无关,节支降耗成为一种被动的行为方式,严重影响成本控制的效果。在新的经营形势下,成本控制必须充分依靠广大职工,人人有责,全员参与,建立责权利相统一的考核奖励办法,激发职工节支降耗的积极性。
(2)强化激励约束,分解指标挂钩考核。没有指标、没有计量、没有考核,就没有真正有效的节约。应全面分析生产、管理各个环节,掌握成本管理的重点,优化支出结构,对各部门分解下达成本计划指标,层层传递经营压力,成本支出与部门、个人工资收入挂钩。通过对指标的挂钩考核机制,强化激励约束,增强节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使职工象对待自己的物品一样节省单位成本,创造全员节支降耗的良好局面,达到预期的成本控制目标。
(3)发挥引导作用,严控管理费用支出。节支降耗,管理部门应做好表率。通过高效的管理方式,节约管理费用,降低占总成本的比例,并针对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建立严格的奖罚机制,影响和引导其他职工的行为。特别是对办公用品支出、招待费等项目,节省费用按一定比例奖励,发生超支全额扣减工资。
2.机车运用能耗考核。机车能耗指标,是指机车完成每万换算吨公里的能源(燃油、电力)消耗量,也称机车单耗,是衡量机车工作成绩所需成本的经济指标。影响机车单耗的因素较多,主要包括:机车型号、机车技术状态、运输调度组织、乘务员操纵水平、列车运行速度、牵引重量、线路及天气状况、燃油质量、机车辅助走行率等。机车能耗费用在机务段变动成本费用中所占比重最大,降低机车能耗是控制成本的重要途径。
(1)分交路分类型,科学核定机车能耗标准。各类型机车的牵引性能、额定功率不同,在各种牵引条件和线路坡道状况下,机车起步、运行、制动、停车、提速、降速等环节的实际操纵技术对机车能耗有较大影响。在现有运输组织条件下,以正常技术状态的机车牵引运行,按照先进合理的原则,核定具体的机车能耗标准。高速铁路与既有铁路、重载列车与普通列车、客运列车与货运列车,不同的机型、交路、牵引定数,分别测定能耗标准或换算系数。标准应为大多数机车乘务员经过努力能够达到或超过,少数机车乘务员可以接近的水平。按照各类能耗标准,分别实施机车节能考核,激励机车乘务员不断提升操纵技术,节约能源,创造经济效益。
(2)奖先进促落后,加大机车节能考核力度。有的机务段在内部分配中,把机车节能考核作为一种额外的奖励执行,只对节能的机车乘务员进行奖励,对耗能超标的机车乘务员不予扣罚。这种做法,一方面受奖励总额的限制,节能的乘务员奖励额度小,激励效果不明显;另一方面,由于没有扣罚,浪费能源的乘务员不重视改进操纵技术,降低能耗水平。节能考核必须奖罚分明,将扣罚的金额用于奖励先进。现在正线执乘已普遍采用轮乘制,机车不固定乘务组,减小了不同机车之间技术状态差别对乘务组耗能的影响,为加大节能奖罚力度提供了条件。可按照节约或多耗能源价格的一定比例,与机车乘务趟计件工资综合计算,进行奖励或扣罚。也就是说,超能耗标准执乘一趟机车,扣除考核金额,不能全部取得趟计件工资。
(3)以节超定奖罚,管理人员实行浮动考核。一些机车乘务员认为自己能否拿到节能奖励,要看具体执乘的机车性能、调度组织、运行状态、操纵情况,而相关管理人员旱涝保收,每月拿节能奖励。这种看法忽视管理的作用,有一定的片面性,但是确实对机车乘务员节能降耗积极性有所影响。因此,应根据全段机车能耗节超额度,对管理人员实施浮动考核。机车节能奖励重点用于实现节能的运输生产一线机车乘务员,合理控制机车运用管理、调度、技术、检修、地勤检查、化验、统计等与机车节能间接相关部门的奖励水平,与机车节能无关的部门和人员不得发放奖励。当全段机车能耗超标时,相关管理人员按相同标准扣罚。
3.检修材料费用考核。机务段材料费用主要包括机车检修材料费、机车运行用油脂费、机车整备用材料费等。通常机车检修材料费占全部材料费用的80%以上。机车检修材料费的考核是一个难点,主要原因是材料种类多、费用发生范围广,既有大额配件,又有低价值材料,奖罚标准不易确定;并且每台检修机车状况各异,有时一些部件必须修理或更换,有时则不需更换,费用控制难以量化。然而没有考核,就不能有效制止材料的浪费,检修中职工都倾向领用新材料,使用方便,出现故障责任为材料生产厂家,而节省费用使用旧品发生问题还要承担检修责任。因此必须建立切实可行的考核激励机制,材料费用支出要抓大项不放小项,根据机车检修作业实际情况,将检修材料分类,在车间、班组范围内有区别地实施考核。
(1)对班组常用易耗材料按定额考核。常用易耗材料指班组在日常检修工作中经常使用消耗的材料,如电缆、开关、电子元器件、阀门、管材、螺栓、油脂、油漆、胶圈、垫片及其他常用零配件。各班组负责检修的机车部位不同,使用的材料种类也不同。常用易耗材料,以检修班组划分,核定不同型号、不同修程检修机车单台消耗定额,对班组实行节奖超罚,激励职工精打细算,节约用料。
(2)对车间实施检修材料费用考核。更换较少、价值较高的机车配件,不宜纳入班组材料定额考核范围。若配件损坏,需更换产生材料费用,未定责到检修班组,却对班组进行材料费支出考核,将会挫伤职工检修作业的积极性,致使材料费用考核失效。对这类配件须由技术部门严格鉴定,确认不能继续使用的才能领取新配件。可将机车检修材料费用按中修、维修分类,作为对检修车间的考核指标,按固定周期对车间全体实施考核,达到控制成本支出的目的。
(3)综合核定修旧利废奖励。在配件正常检修以外,对超出工艺限度或达到报废程度,经鉴定具有修复价值的配件,经加工修复,验收合格可再次利用的,对修理车间、班组给予奖励。奖励标准的核定,应考虑修复工作量和经济效益两方面因素。配件价值和修复工作量相关,但并非完全正比关系。存在有的产品价值高、但修复较简单,有的产品价值较低、但修复工作复杂的情况,单一按照产生经济效益的固定比例提取奖励,会出现奖励不均,导致职工选择性工作,缩小修旧利废的范围。因此,奖励标准应根据各类配件工艺复杂程度、修复工作量,以及产生的经济效益,即剔除修复费用后的修复品价值,进行综合核定。鼓励车间和班组在工艺技术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开展修旧利废,降低成本支出。
(4)逐级落实检验鉴定制度。确保机车检修质量,合理节约成本,做好技术试验、鉴定验收工作是关键。由于检修材料费用支出涉及经济考核,为避免考虑成本因素产生漏修、简化修、使用不良配件等情况,应建立检修、鉴定分开的检验鉴定制度,形成制约机制。由段有关技术部门成立鉴定组,车间专业技术人员组成鉴定小组,段对车间、车间对班组分别按照责任范围,依据技术标准、工艺要求,执行检验鉴定制度,严把检修质量关。
(5)严肃考核浪费材料行为。实行用料实名制,对作业人员主观原因造成的材料损失,例如丢弃材料,错换部件,违反工艺安装或操作失当造成的配件损坏等,除影响材料费用考核外,对当事人员,与发生安全问题同等对待、同等考核。引导职工提高自身素质,厉行节约,杜绝浪费材料的行为。
三、几点思考
一是要正确认识安全质量和经济效益的关系。保障运输安全,提高设备质量,提升运输品质,也意味着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需要投入经济成本。作为铁路运输企业,安全是效益的前提和保证。若发生安全事故,将带来更大的损失。如同制造企业不能把降低产品质量作为获取利润的途径,运输企业首先要保证安全,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提高经济效益。不能只重当前利益、忽视安全质量投入;也不能奢谈安全、不计经济成本。应在保证安全质量必需支出的同时,控制不必要的支出和耗费,实现效益最大化。
二是要正确处理按劳分配和节支考核的关系。工资分配必须与单位生产经营状况相适应。机务段作为运输生产单位,节支降耗是在运输生产的基础上进行的。在工资分配中,也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节支考核作为重要的补充分配方式。工资分配以作业量、劳动强度、安全责任、技术要求等为依据,同时也要考虑各岗位的节支、修旧项目和不同的创效能力,使职工的收入与付出相符合,保持分配公平合理。计件工资是按劳分配的主要形式,通过在机车运用、检修等生产人员中实行计件工资,调动职工从事运输生产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结合岗位实际执行节支降耗考核,激励职工节约成本,提高效率,实现生产最优化。
三是要正确把握考核标准和节支成效的关系。实践证明,考核指标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有效控制成本。成本支出考核指标的制定往往以上年实际支出为依据,这种做法虽然简便,但是会影响节支降耗的积极性。例如某部门第一年成本支出考核指标为28万元,经过全体人员的努力,实际支出26万元,取得奖励;第二年考核指标依据上年支出确定为26万元,实际支出25万元;第三年考核指标又变成了25万元。在这种情况下,各部门不会真正地努力节支,甚至还会为了抬高下年基数而增加成本支出。因此,要以生产和管理客观实际为依据核定考核指标,确保指标数值的科学性、合理性、客观性,上年支出只应作为核定指标的分析和参考因素。在与成本相关的外部条件未发生明显变化的情况下,应保持指标数值的相对稳定,使节支激励取得实效,实现考核机制长效化。
参考文献:
[1] 李宝文.对影响机车能源消耗关键环节的调查与分析[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8,30(2):42-44
[2] 蒋平.关于铁路机车运用与管理的研究.铁道经济研究,2000(5):21-23
(作者单位:太原铁路局劳动和卫生处 山西太原 030013)
(责编:李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