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促进教育公平有效策略初探

2015-11-27张洁孙亚永

新课程·上旬 2015年10期
关键词:寄宿生困难资助

张洁+孙亚永

平等享受教育资源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党和国家长期努力奋斗的目标。教育资源不平衡导致教育教学效果差异大,而追求优质教育资源是广大学生及家长应有的权利。如何平衡教育资源,缩小城乡差距,稳定教育格局是摆在广大教育者面前的一大难题。

一、学校层面:积极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确保教育公正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以促进教育公平、缩小校际差距为目标,以增加教育投入、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为重点,以标准化学校建设、特色学校创建为抓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升办学内涵,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推进标准化学校建设

1.实施“全面改薄”项目建设,建好学校教学用房、生活用房和其他用房等教育教学场所,改善师生的学习生活环境。

2.实施“特困连片地区农村中小学图书资料购置”、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等项目,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多方筹措资金,确保学校图书资料、实验仪器、音体美技器材、卫生健康等设施配备标准达到或高于省定标准。

3.加快农村小规模学校建设,促进小规模学校由“小而弱、小而差”向“小而优、小而强”转变,实现2015年底第二批小规模学校达标,2016年4月底前全县小规模学校全面达标。

(二)提高义务教育普及水平

1.小学坚持“就近入学、划片招生”,初中坚持“就近划片、免试直升”制度,实行“阳光招生”。

2.禁止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对转入学生组织任何形式的入学考试。

3.加强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留守儿童、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情况的备案和监测,确保每一名适龄儿童都能“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

二、教师层面:缩小城乡教师工资待遇差距,确保教育公正

(一)工资待遇设置乡镇岗位津贴,缩小城乡差距

在教师工资里,国家津贴补贴项目里专门设有乡镇岗位津贴这一小项。在县城工作的教师不享受乡镇岗位津贴。乡镇岗位津贴依据乡镇教师工作年限和专业技术职务发放,以中级职称为例,乡镇工作年限在10年以下,每月65元,满10年每月95元,满20年每月125元,满30年每月155元。

(二)落实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

为了缩小城乡差距,照顾乡村教师,从2014年起开始发放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在各乡镇中学、中心小学、幼儿园任教的教师每人每月120元,在其他偏远山村任教的教师每人每月240元。

(三)乡下工作经历成为教师评优选先重要的业绩条件

依据《甘肃省中小学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评选办法(试行)》规定,在农村中小学任教10年以上成为一项重要的业绩条件。同时在农村中小学任教15年以上成为破格晋升副高级职称的业绩条件。

(四)评选农村乡镇骨干教师,让乡村教师颜面大增

为加快我省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培养一批高水平的乡镇骨干教师,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省教育厅决定继续开展“甘肃省农村骨干教师”评选活动。2013年至2020年在全省农村乡镇及以下中小学校共评选10000名农村乡镇骨干教师。农村骨干教师评选旨在培养一批品德高尚、业务突出、热爱安心农村教育事业的优秀教师骨干力量,发挥引领辐射和带头作用,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和整体素质提升。

(五)“励耕计划”助教师抵御各类生存风险

为资助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中小学(含学前、中职)教师,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安排专项资金用于继续实施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励耕计划。“励耕计划”资助标准为每人1万元;励耕计划的资助对象为小学、初中、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教师,重点资助因遭受自然灾害、突发事故或重大疾病等原因造成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教师。

三、学生层面:想方设法帮扶弱势群体,确保教育公正

同在一所学校、一个班级就读,由于家庭经济差距导致学生生存状况截然不同,一些特困学生面临失学、辍学的危险,在学校自然而然地产生了一批弱势群体,需要更多的帮扶与关爱。

(一)实施万名品学兼优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计划

资助对象为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中农村户籍的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其基本条件为家庭经济特别困难,主要包括:孤儿、烈士子女、优抚家庭子女、残疾学生、残疾人家庭的子女、经济特别困难的单亲家庭子女。

资助标准:小学为每生每年1000元,初中为每生每年1500元,高中为每生每年2000元,中等职业学校为每生每年3000元。

(二)寄宿生生活补助让寄宿生生活得更加体面

2014年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费标准为:小学每生每天4元,初中每生每天5元,每生每学期在校天数均按125天计算。每学期小学生、初中生分别补助500元、625元。

寄宿生生活费补助对象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在确定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补助对象时,要对以下七类学生优先照顾。①享受低保的家庭子女;②孤儿或单亲家庭学生;③父母或本人残疾的学生;④父母丧失劳动能力或家庭成员患重大疾病造成经济困难的贫困家庭学生;⑤因突发事件导致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⑥农村独生子女或二女结扎领证户的学生;⑦其他特殊原因造成家庭特别困难的学生。寄宿生生活费补助资金不得用于财政供养人员和比较富裕家庭的寄宿生。严禁“平均分配”“轮流享受”等做法。

(三)生源地助学贷款助农家子弟圆大学梦

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却为昂贵的学费发愁,愁了家长也愁了莘莘学子,这是农家子弟上大学的难言之隐。在过去,部分学子选择偷偷撕毁录取通知书走上打工路,如今有了生源地助学贷款,再也不用为学费发愁了,到县资助中心去办理助学贷款,轻轻松松上大学,毕业后找到工作还贷款。

(四)“滋蕙计划”助高中学子完成学业

为资助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普通高中学生,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安排专项资金用于继续实施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滋蕙计划。“滋蕙计划”资助标准为每生2000元。滋蕙计划的资助对象为普通高中在校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不含各类补习生、借读生、复读生)。

(五)阳光分班让新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各级各类学校的起始年级、招生年级均实施阳光分班计划,学校利用新型分班软件,在家长代表、教师代表、学校领导监督下实施分班,彻底杜绝了在分班过程中人为因素造成的不公平现象,真正让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六)取缔有偿家教和各类补习班大快人心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严禁在假期设立各类补习班,严禁在职教师从事有偿家教。有偿家教和各类补习班在利益的驱使下会演变为课堂的衍生物,使参与补习班和有偿家教的学生与未参与的学生形成不公平现象,甚至会出现辅导老师将原本在课堂传授的知识与技能有所保留,故意留到补习班传授的潜规则。

如今,陇原大地基础教育蓬勃发展,200多所中小学校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散落在陇原大地。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爱岗敬业的教师队伍活跃在三尺讲台上,十万莘莘学子正在为自己的前途命运发愤苦读。

参考文献:

李向阳,张莲.个性化教育促进校内教育公平的策略[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1).

编辑 赵飞飞

猜你喜欢

寄宿生困难资助
困难中遇见团队
困难我不怕
农村寄宿生有效管理对策分析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寄宿与非寄宿初中生学业成绩和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比较研究
选择困难症
美国防部资助研发能垂直起降的无人机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每天给“小小寄宿生”一个香甜的梦之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