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阅读教学要“得体”
2015-11-27刘汉军
刘汉军
摘 要:小学阅读教学要“得体”,主要指的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符合不同的文体阅读要求,要在阅读教学中有文体意识,凸显不同文体阅读教学的特点。回顾十多年来的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中文体意识逐渐淡化。尤其是在小学阅读教学中,教师很“不得体”,千篇一律地采用一种阅读教学模式,根本体现不出各种文体的风格特点。这不仅违背了不同文体的阅读规律,也影响学生对文本的深入解读,更影响了学生语文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阅读教学;文体意识;教学策略
一、阅读教学要“得体”,首先要培养教师的文体意识
一般来说,文体就是文章的体裁,在小学阶段主要学习小说、诗歌、童话、寓言、散文等不同体裁的文章,而且每种文体的特点和价值取向都是不同的。因此,我们教师要具有一定的文体意识,对不同文体特点要自觉理解、熟练把握和有独特感受。当你拿到一篇课文,细读过后,应能立即判断出它是诗歌、散文,还是小说、童话、寓言故事,然后按照它的文体特点采取相应的阅读策略。譬如,童话重在丰富的想象;寓言故事蕴含事理;小说注重人物形象的塑造;诗歌要把握意象;散文要把握其“神”。这些不同的文体特点,教师首先要了然于心。
教师具备了一定的文体意识,就能正确指导阅读教学。在备课时能准确、深入地把握文本的主旨和表达特点,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就能明确教学目标,优化教学方案,优化教学结构,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效率。例如,我们大多数教师在教学小说节选《林冲棒打洪教头》时,只抓住故事情节,进行角色朗读和上台表演洪教头与林冲打斗的场景。学生表演比较精彩,课堂也比较热闹,但是,老师没有抓住小说的人物形象塑造这一重点,没有明白小说的场景和故事情节都是为塑造人物服务的,所以在学生笑过之后,只记得洪教头被摔的情节,对林冲的形象没有鲜明的感受。而特级教师于永正上这课时,就紧紧围绕人物形象的塑造,通过一个“让”字来分析概括林冲的性格特点,从礼让、谦让、宽让到忍让……一个“让”字,把林冲的鲜明性格体现出来。所以有了一定的文体意识,就能正确把握教学的重点,就能准确理解课文内容。
二、阅读教学要“得体”,就要讲究文体阅读的教学策略
教师要把文体意识转化为有价值的教学资源,面对经常遇到的不同文体,能够采取不同的阅读策略和阅读方法,以突出不同文体文本的价值特点。譬如:童话是极具想象力的一种文体,它用幻想、想象和拟人、夸张、变形等手法,在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中让学生接受真、善、美的教育。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带领学生走进童话的幻想世界,去想象、感悟故事背后的真谛。例如,在教学《巨人的花园》这篇童话时,重点之一就是训练学生的想象力,通过设计“巨人的花园是很大很大的,走进去你还发现了什么?”这一想象性训练,放飞学生的思维,学生不仅看到了“巨人的花园漫天大雪,狂风大作”,还看到了花园背后的情景:“树叶飘落,鲜花凋落,没有一只飞鸟,看到了屋檐上的冰凌,还看到了巨人的抱怨……”同时把教学重点放在对情感的把握上。教学中让学生找出巨人一次次斥责孩子的话语,让学生谈谈这是一个怎样的巨人,让学生明白通过巨人的对比衬托感受童话所传达出的真善美的情感。
抒情类的散文具有“形散而神不散”的文体特点,因此,在教学中要善于抓散文的“神”,抓住了散文的“神”就理解了散文的中心和主旨。如《养花》抓住文章结尾的“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我爱故乡的杨梅》抓住文章开头“我的故乡在江南,我爱故乡的杨梅”的点睛之笔就能很好地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诗歌富有节奏、韵律和感情色彩。特别是古诗讲求意境美、语言美、音乐美、形式美与形象美,因此,古诗教学要以诵读为基础,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品味诗的意境美和语言美,品出诗韵。
寓言就是把一个深刻的道理或教训寄托在精练生动的故事里的一种文学体裁。“想象说话,讲故事”“联系生活,理解寓意”是寓言教学的重点所在。
三、阅读教学要“得体”,还要把好一个度
对文体知识教学我们既不能过分淡化,又不能矫枉过正。阅读中的文体知识教学一定要讲究有效的策略,要做到“适当、精要、致用”。在教学中我们要进行必要的文体知识教学,但是不能对文体知识讲解过多、过细、过深,也不要求学生全部理解和掌握,更不能过多地考文体知识。教学中把关键性的文体知识渗透给学生,引导学生活学活用这些必要的文体知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作文水平。
总之,我们只有增强文体意识,遵循文体阅读规律,采取有效的文体阅读策略,使寓言、童话、小说、散文、诗歌的教学更加得体,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才会富有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陈丽君.以《巨人的花园》为例谈童话教学策略[J].教学与管理,2011(17).
编辑 赵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