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少年科技教育途径的思考与创新

2015-11-27邵玉成

新课程·上旬 2015年10期
关键词:科技教育整合资源考核评价

邵玉成

摘 要:科技辅导员队伍是一支至关重要的队伍,但是,担任科技辅导员职务的教师却往往不是学校的骨干力量。对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方式将科技教育导向了无足轻重的地位。因此,科技教育的创新就应该靠整合资源来提高效果,要融入学科教学,进行大胆创新,科技辅导员也要通过角色的转变来实现教学相长,学校也需要改变考核与评价的方式,将科技教育导向正常的轨道上来,家庭、社会与学校要多位一体来拓宽科技教育的途径,激发学生科技创新的兴趣与欲望。

关键词:科技教育;整合资源;学科融合;角色转变;多位一体;考核评价

诚然,小学阶段,学科知识固然重要,但并不是学科成绩好的小学生就一定会成材,大发明家家迪生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高学历固然重要,但世界科技大亨比尔·盖茨再一次颠覆了唯学历论英雄的观点。那么,如何让学校的科技教育更加有效呢?下面本人就科技教育的创新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整合资源,提高效果

生活的变化让我们感觉到“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且不说网购的便利与高效,光外出购票、就医预约、出行导航、问题查询等等就让我们感觉到我们对互联网的依赖,可是,青少年科技教育却迟迟不肯和互联网牵手,或是不被我们教育工作者所关注。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个取之不尽的资源,不仅仅是青少年科技创新的前沿资讯,还包括视频、音频、幻灯以及论坛、贴吧、博客、空间等资源,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提高科技教育的效果。

二、学科整合,大胆创新

如火如荼的高效课堂建设,越来越多地重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让科技教育融入学科课堂教学中呢?没人否认实践出真知,可偏偏我们的学科教学忽视了实践,而让学生大胆创新,做中学、学中做是科技创新活动的核心理念,我们为什么不通过动手实践与实验验证来完成对学科知识点的学习呢?如: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用量角器去量一量固然比较精确,可是生活中当我们需要判断一个建筑的角度是不是直角还需要量角器吗?为何不试试用一根12米的绳子,分别在3米处、4米处固定,首尾连接,形成的不就是一个直角三角形吗?动手探索是人的天性,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种天性让学生主导课堂,改变教材至上的现象,不再以学会教材为目的,而是以教材为媒体来进行学习,立足于把生活实践作为学生学习的课堂、科技创新活动的乐园,这样,不仅满足了不同个性学生创造的需要,还能让学生走进科技创新的世界,实现智慧的启迪和快乐的传递。将科技创新活动融入各科教学中,让学生在创新中成长,在科技创新的追梦中成就自己。

三、角色转变,教学相长

科技发明与创新不单属于教师,也不单属于从事科研工作的人员,作为青少年科技辅导员,我们必须蹲下来,做到与学生平等相处,不是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按我们备课时设计好的套路去学习,而是和学生一起,在通往预定目标的过程中共同寻找一条捷径。角色转变了,教学才能互相促进;角色转变了,对于学生科学行为的培养才会变得顺其自然,学生的思考能力、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才会更快地提高,不仅如此,学生的学习态度、意志品格也会得到相应的培养。

四、评价激励,考核导向

我不否认教师的工作是良心的工作,但也不否认教师的工作也是为了年终的考核与评价,评价与考核本身就具有导向作用,学校工作的好与坏几乎囊括在对领导和老师考核与评价的标准里。科技教育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是否把对科技教育效果的预期写进考核与评价的标准里。对学生也是如此,我们对学生的评价看起来比较全面,但很多时候我们忽略了对学生科学素养与科学精神的评价,也难怪,通常学生会把科技创新大赛当作一项作业来完成,而不是出自于兴趣。

五、多位一体,拓展方式

科技教育不只是学校的事情,还需要家庭和社会的力量。学校的科技教育需要家庭和社会的理解与帮助,家庭是孩子生活时间最长的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到孩子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形成。因此,科技教育光靠学校教育是不行的,要使学校教育达到预期的目的,只有加强家庭和学校的联系,积极争取家长的理解、关心、配合和支持,使家庭和学校形成一股教育合力,才能提高科技教育的质量。

学生的科技素养与创新意识也离不开社会的影响,离不开社会力量的协助,让学生走向社会,通过实践活动掌握一些基本的劳动技能,在劳动中培养学生对科技创新的兴趣与欲望,不亲自去种田,发明不了播种机与收割机,蒸汽机是在烧开的水壶旁发明的。许多知识都是在学校所学不到的,社会力量应该积极地参与科技教育,科技馆与少年宫的建设与普及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这取决于经济条件,但舆论的宣传与氛围的创建这样一本万利的方式我们何乐而不为呢?实现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位一体的整体教育格局,才能开创科技教育的新局面。

以上是我对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的一点思考,很不成熟,但我坚信,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很快会迎来一个明媚的春天!

参考文献:

邵洪平.青少年科技教育现状调查与思考[J].发明与创新:中学时代,2010(08).

编辑 赵飞飞

猜你喜欢

科技教育整合资源考核评价
探究如何利用科技教育培养青少年创新能力
任务驱动法在压缩机职业教育中的应用
以整合资源提升音乐课堂趣味性
科技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路径研究
校企合作背景下的大学生职业素质评价体系构建
以就业为导向,高职教育中《儿童常见病护理》课程教法的实践与研究
基于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建设的成本控制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