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时代下数字图书馆发展创新服务的必要性

2015-11-27文杰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5年11期
关键词:创新服务数字图书馆大数据

关键词:大数据;数字图书馆;面向用户;创新服务

摘 要:随着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大数据技术得以广泛推广和应用。作为运用大数据最为典型的数字化图书馆,文章在指明其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数字图书馆发展创新服务的必要性,结合已经取得成功的数字图书馆案例进行分析,提出了数字图书馆要在与社会网络相融合、创建隐性知识的外化平台、以个性化为目标等方面实施图书馆推荐服务,构建创新服务的模式。

中图分类号:G25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15)11-0124-02

1 我国数字图书馆的发展现状

我国数字化图书馆起步较晚,但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得到了快速的发展。1999年,我国完成了一个数字图书馆实验系统,标志着国内数字图书馆迈开了数字化的脚步,在首个数字图书馆开启之后,其日均访问量就超过了50万人次。紧接着清华大学和IBM公司的研究中心共同合作,搭建了“清华大学数字图书馆”,采用计算机技术实现了对清华大学馆藏的信息资源的存储、管理。截至2013年底,国内数字图书馆共建立了300多个,为用户提供了更加广阔、精彩的网上阅读空间,这也标志着我国的移动图书馆已经开启了高速发展的模式[1]。

2 大数据时代下图书馆发展创新服务的必要性

2.1 图书馆具有了大数据特征

随着数字图书信息资源日益丰富,用户对数字图书馆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图书馆也具有一些大数据特征[2]。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数字图书馆不但涵盖一些原有的数据资源,例如文献资源、网络信息资源等,而且也有用户通过网络上传的一些信息,但是由于这些信息资源较为杂乱、无序,不能够在编码和格式上达成一致,就会出现许多异构数据。第二,由于知识信息资源一直处于不断增长的状态,而且用户所需要的信息和服务需求也在不断地变化,那么对大量数据信息进行分析,挖掘数据的潜在价值是十分重要的。第三,一些新兴的数字图书馆的服务方式也不断涌现,例如24小时网络在线服务,会使数字图书馆的用户数量呈现递增的状态,就需要对用户所需要的信息资源数据进行整理,便于提供适合用户需求的资源。第四,目前现代数字图书馆处于较快发展的阶段,其资源数据库的记载、分析能力都处于较高的水平,然而创新服务所带来的大量数据都属于异构数据的范畴。

2.2 复杂数据迅猛增长

随着现代经济的快速增长,信息发展程度已经成为衡量现代社会发展的主要标准之一。而且越来越多的民众对于信息获取的要求日益提升,随着现代社会信息获取成本大幅降低,信息数据呈井喷状增长,大数据的概念一度成为社会议论的热点话题。根据调查发现,大数据信息的猛增也在帮助政府提高民主的透明度,人们需要政府将一些信息资源自由化,使之可以轻松获取所需求的信息资源。这种背景下也使得数字图书馆得到了快速发展,以更加优质的服务面向广大用户。

3 数字图书馆创新服务实践

3.1 宁波市数字图书馆

宁波市数字图书馆是国内第一个综合性的、跨系统的区域性数字图书馆,而且是实现免费为公众提供服务的数字图书馆。宁波市数字图书馆为了能够实现信息资源的整合[3],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信息资源的创新服务:第一,在软件方面,有宁波市政府的资金支持,统一规划、协调,建立了能够城乡通用的数字图书馆系统。第二,在信息资源方面,充分发挥宁波市公共图书馆、各大高校图书馆以及宁波信息研究院所存储的信息资源优势,对其进行信息资源整合。第三,在信息资源创新方面,聘任跨系统的专家、学者担任宁波市数字图书馆的审核工作,对一些专业性较强的信息资源及时地进行更新,并对项目做咨询服务。第四,在用户使用方面,宁波市数字图书馆为了能够有效推动公共信息资源服务的城乡一体化的进程,用户可以不限时间、地域、身份进行信息资源的检索、使用,而且所有的用户都可以对所获取的信息资源进行评价,以便宁波市数字图书馆更好地对信息资源进行整理、分析。除此之外,用户也可以将自己的一些信息资源进行上传,只要通过专家组的审核,即可面向公众开放。

3.2 杭州数字图书馆

杭州数字图书馆率先在国内实现了与全媒体技术相结合创新数字图书馆服务,其主要整合了三大网络,即移动数字电视网、移动多媒体网以及城域网,建立了“三网融合”的数字化信息资源新平台,并且能够运用多种媒体传播渠道为用户提供服务,例如PC终端、手机、电视等,而且杭州数字图书馆是国内首个运用电视服务网络为用户提供数字图书馆服务[4]。杭州数字图书馆所建立的三大平台针对不同的用户群体,均有不同的侧重点,便于为用户提供一些特色服务:第一,网站平台,能够为所有层次的杭州市民提供信息资源使用服务,分为9大板块内容,涵盖了多学科的数据库信息资源,市民可以通过计算机检索、下载。第二,手机平台,主要是发挥了手机的及时性、易携带性的特点,将目标用户群定位在上班族、年轻人群上,为用户提供在线阅读、信息资源评价等特色服务。第三,电视平台,目标用户群为中老年人、节假日在家休息的人,为其提供了很多系列的资源,包括文字、视频、图片以及音频等。其所设立的页面非常简单,使用电视遥控器就能够进行操作,这种运用电视平台进行的信息资源服务,在很大程度上为那些不会熟练使用计算机、手机的老年用户提供了便利。

4 数字图书馆面向用户的创新服务构建

4.1 与社会网络相融合构建创新服务

数字图书馆需要与社会网络相融合,在不断创新服务的同时,也要加大相应的技术研发力度,例如开发一些与数字图书馆相关的软件,通过这些图书馆软件可以让用户使用社会网络轻松地进入数字图书馆服务网络,下载用户所需的信息资源,而且数字图书馆也可以对用户所需要的信息资源进行统计、分析,不断地对数字图书馆软件进行更新[5]。例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图书馆所设立的LISER软件,就已经实现了与社会网络相融合的功能。

文杰:大数据时代下数字图书馆发展创新服务的必要性

文杰:大数据时代下数字图书馆发展创新服务的必要性

另外,数字图书馆也可以借助某些社会公共平台对一些信息资源进行共享。例如豆丁网、百度文库等,可以搭建一个让用户进行交流的平台,不但使信息资源更加丰富,而且能够让用户收集信息资源的过程变得更加有趣,进而更好地发挥出图书馆的公共社会职能。

4.2 创建隐性知识的外化平台

检验数字图书馆服务的一个重要指标是用户的参与性、体验性。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用户开始越来越关注个体或者组织内部的一些隐性知识,而且想要获得那些隐性知识的需求度日益强烈。数字图书馆需要加大对社会、用户、组织内部等隐性知识的挖掘力度,使之转换成为显性知识,并且使它们能够更好地聚合,以此来提升数字图书馆的创新服务能力。而且数字图书馆也要搭建一些服务平台用于隐性知识的交流、共享,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地进行创新。

另外,图书馆也需要思考如何提高对隐性知识的挖掘力度,提升用户获取隐性知识的便捷性。需要数字图书馆搭建一个用户与数字图书馆之间、用户与用户之间、数字图书馆之间的交互平台,将用户的一些信息资源、想法、灵感等做到共享,使交互的内容更加多样化、具体化、形象化,也可以使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进行交互展现。同时,数字图书馆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不断地对数字图书馆数据库进行优化更新,提高数字图书馆的信息资源的多样性和专业性,以提升数字图书馆的竞争力。

4.3 以个性化为目标的图书馆推荐服务

随着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数字图书馆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信息存储能力方面也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数字图书馆很好地运用了数据库整合技术,为用户在数字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检索方面建立了更加便捷的途径,但是大数据时代信息的海量增加,也给用户带来了更多的烦恼。例如:当用户在数字图书馆输入关键词进行检索,可能会出现成千上万的信息资源,反而使用户变得无从选择。如果一个个地下载、查看,不但浪费时间,而且还占用了大量的资源。

因此,数字图书馆可以建立个性化推荐服务以解决这一问题。目前,个性化推荐服务在电子营销方面已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例如:淘宝网历经多年发展,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个性化推荐服务机制。数字图书馆可以向其学习并从中汲取经验,与信息资源的特点相结合,构建能够帮助用户更好地选择信息资源的数字图书馆软件。此软件首先能够给用户提供一个开放式的交互平台,用户可以在该平台上将自己的体验感受描绘出来,并且能够追加一些评论。同时,系统也可以根据用户的参与度给予一些虚拟等级划分,或者给提供信息的用户一定的积分奖励,不但使用户在信息资源获取的过程中产生兴趣,而且能够增强用户参与的积极性。

5 结语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用户使用数字图书馆的方式也日益变得多样化,数字图书馆只有不断地创新服务内容,才能够更好地满足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用户需求。

参考文献:

[1] 杨略.基于3G技术的移动数字图书馆研究[J].江西图书馆学刊,2012(1):96-99.

[2] 刘佳.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能力评价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0.

[3] 张莉.社会网络视域下的用户协同信息行为与图书馆信息服务新趋势[J].图书情报工作,2012(7):49-53.

[4] 董娟,郑春厚,李秀霞.基于复杂网络的图书馆个性化推荐服务[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2(3):82-84.

[5] 杨向明,寿晓辉.全媒体时代图书馆建设与服务创新[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2(2):77-79.

(编校:徐黎娟)

猜你喜欢

创新服务数字图书馆大数据
“互联网+”图书馆创新服务研究
加速档案的现代化管理与实现创新服务的对策
高校图书馆核心业务与创新服务挖掘研究
基于互联网+行动的图书馆创新服务研究
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图书馆建设与服务模式研究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刍议数字图书馆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技术及其防护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