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交网络在高校图书馆服务中的应用探析

2015-11-27刘洪岩阮红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5年11期
关键词:社交网络探析高校图书馆

刘洪岩+阮红

关键词:社交网络;高校图书馆;探析

摘 要:文章阐述了社交网络的概念和其在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分析了社交网络在我国高校图书馆中服务的状况,提出了社交网络在高校图书馆服务中应用的策略。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15)11-0056-03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阅读已成为广大读者的首选,而拥有众多阅读群体的高校图书馆也在逐渐探索网络阅读的方式。目前由于我国高校在技术、资金和人力等方面的差异,高校图书馆服务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很难满足当前日益增长的信息更新和需求。社交网络通常都汇集了及时的信息,包括通信、视频、相册、邮件等。他是人们日常现实生活在互联网中的真实写照,在资源分享、信息交流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因此,通过在高校图书馆服务中引入社交网络,使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得到明显提升[1]。

2 社交网络的概念

很多网站都可以看做是社交网络,包括微博、交友、各种分享类网络、网络社区等。E-mail 和 BBS 作为社交网络早期发展的代表,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出现了专门的交友、视频、微博等娱乐性质的网站。社交网站通常是汇集了及时的信息,包括通信、视频、相册、邮件等[2]。社交网络具有依存性、参与性、互动性、群组性和个性化等特点,它能让社交成员积极参与,通过大家个性化的交流促进整个社交网站的互动交流,使其充满活力,通过建立不同的群组能够使成员更便捷地找到自己所要的信息,避免盲目的选择。此外,在社交网络上的相关内容各个用户之间可以相互利用,提高信息的利用效率,增强其互动性。社交网络的产生,使得人们的个性化需求得到了很大的满足。

3 社交网络在高校图书馆中的服务模式

3.1 直接加入社交网络

是指高校图书馆直接注册到社交网络平台,然后在该网站申请图书馆的相关服务空间,通过添加好友用户就可以提供相应的服务,该模式较为简单,对技术的要求也较低,很多高校都进行了尝试。国外图书馆主要在Facebook、Twitter、Myspace等社交网站上通过新建图书馆主页的方式提供图书馆资源共享。美国耶鲁大学图书馆就加入了Facebook 站点,并且汇集了上千名的用户。而国内主要的高校图书馆在学生较多的人人网、豆瓣网和开心网都建立了图书馆服务页面[3]。

3.2 主动引进社交网络

是指在高校所拥有的图书馆网站当中加入社交型网络,这种技术不仅能够实现远程交流合作,而且还能利用这个平台来添加和使用各种工具,该技术需要一定的专业技术和维修工作。通过应用API(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 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可以很方便地将社交网络的站点接入到图书馆网站当中,用户安装以后就可以获得图书馆的各种服务[4]。目前,以华中科技大学为代表的几所高校开发出了能够链接豆瓣网的API接口,通过豆瓣网就可以将图书馆的信息呈现在网页上,便于用户查找和浏览。

3.3 自主开发社交网络

这种模式需要很高的技术水平和大量的用户群,具体地说就是构建一个类似于图书馆管理模式的社交网络图书馆社区,可以为广大用户提供较为系统的服务,便于图书馆管理员和用户之间进行交流。目前这种网站国内开发得很少,重庆大学开发了能够进行个性化学习的“个人书斋”系统,将个人学习和图书馆服务相互融合在一起。中国科技大学采取实名制的方式构建了图书馆社交平台,最大的特色就是可以与学生的日常教学密切地联系起来,可以把教案、相关学习资料、学习心得实现共享,共同提高学习效率,这些可以看做是图书馆自主开发当中的典范。

4 社交网络在国内高校图书馆服务中的应用

4.1 人人网

人人网是由千橡集团2008年通过校内网改名而来,经过不断的发展,所有人都可以注册应用,其功能和 Facebook 基本相似,在大学生群体中广受欢迎,该往能够提供相册、视屏、邮件、日志、游戏等功能,是一个互动的交流平台。目前,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图书馆先后加入人人网,其搜索显示内容包括大学和公共图书馆的内容,其内容和功能十分齐全,其中还有一些社团机构(见表1)。

表1 人人网在国内部分高校图书馆的应用状况

图书馆名称 主要功能 组织类型 好友数量

清华大学图书馆书友会 新鲜事、留言、讨论、日志、相册、分享等 兴趣社团 6,257

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 新鲜事、留言、相册、日志、分享等 校园机构 3,700

西安电子科技学院图书馆 新鲜事 校园机构 1,695

四川大学图书馆 新鲜事、留言、相册、日志、分享等 校园机构 1,558

南开大学图书馆 新鲜事、留言、相册、收礼盒、活动等 校园机构 1,587

华中师范大学图书馆 新鲜事、音乐、书籍、电影、天气、相册 校园机构 681

浙大图书馆助管中心 通知、文艺小站、讨论区、相册、日志等 校园机构 2,187

山东大学图书馆 视频、新鲜事、留言板、日志、相册等 校园机构 587

通过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到:①图书馆主页主要提供信息发布、相关数目推荐、各种咨询服务等。图书管理员会依据图书馆的藏书种类来进行推荐,包括新书、热门书籍、经典书籍等,通过推荐能够使新书及时实现大家分享[5]。②有的图书馆网页设置了专门的留言板,便于用户和图书管理员的相互交流和沟通。③图书馆主页还可以通过发布图片、视频、新鲜动态等资料来帮助用户方便地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④图书馆网页还具有添加好友的功能,而且在这些主页上添加好友基本不受限制,各个好友之间可以很方便地进行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

4.2 豆瓣网

豆瓣网始于2005年建立的专门是以“书目”搜索为目的,提供书籍推荐、用户交流、信息共享等多种服务,具体包括书籍、电影和音乐等模块,构建以“书籍、电影和音乐”的互动服务网络。在校大学生是豆瓣网的用户主力,据调查显示,豆瓣网的用户主要集中在18~27岁之间,80%以上的大学生都拥有大学及以上学历,由于用户的局限性,所以,导致豆瓣网的用户比人人网要少得多[6]。豆瓣网的图书馆主页主要是由该校学生自主创建的,讨论板块主要包括书籍、笔记、学习读书心得等。南京大学图书馆读书兴趣小组创建于2008年,主要提供图书馆讨论链接模块,讨论不限主题,可以涉及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

刘洪岩,阮红:社交网络在高校图书馆服务中的应用探析

刘洪岩,阮红:社交网络在高校图书馆服务中的应用探析

表2 豆瓣网在国内部分高校图书馆的应用状况

图书馆名称 主要功能 话题数量 成员人数 创建时间

厦门大学图书馆 记录图书馆见闻、图书馆链接 315 1,372 2007.5

清华大学图书馆 话题讨论 85 737 2008.3

湖南大学图书馆 图书馆、馆员评价平台 34 192 2009.6

四川大学图书馆 图书馆链接、话题讨论 18 173 2010.1

中山大学图书馆 话题讨论 3 28 2010.7

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 图书馆简介、其他互动平台 75 373 2010.9

云南大学图书馆 图书馆简介、话题讨论 22 38 2010.12

从以上可以看出,相较于人人网,这些图书馆主页人数较少,由于人数不多,所以,讨论话题的更新也较慢。但是,通过应用豆瓣网的特色——分享书评,能够较大限度地吸引人们来分享讨论,讨论话题主要包括宣传、课题讨论、学科咨询、问题互动等。此外,豆瓣网还具有很强的推荐功能,通过和清华大学、复旦大学、重庆大学等全国多家高校图书馆合作,利用豆瓣网的馆藏查询程序,能够便利地进行图书资源查找和搜寻。

虽然豆瓣网的功能和图书馆十分类似,但是高校图书馆在运用豆瓣网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由于人人网在高校学生中占据主导地位,为此,豆瓣网的空间被迫压缩,导致登录的人数不多。此外,一些高校图书馆只是单一地利用了豆瓣网的某一项功能,致使很多功能处于闲置的状态,图书馆并没有完全利用这些资源有效地开展图书馆服务,未能将拥有的书籍、信息和服务资源有效地利用起来。与此相比,许多公共图书馆的用户数量却很多,其中,最多的是“我爱图书馆”,人数超过了15,000。在众多公共图书馆中,有些是民间公益组织,这些组织主要提供信息动态、热门书目推荐、视频相册分享、专题信息讨论等服务内容。当然,在信息含量日益丰富的今天,豆瓣网能够将丰富的影像资料应用到图书馆服务当中,通过不断地分享、融合、吸收等不断形成个性化的信息,很好地弥补了图书馆馆藏文献的不足问题[7]。

4.3 自主构建社交网络

目前,国内高校成功开发的自主构建社交网络以清华大学为代表,清华大学于2010年开发了一种专门可以履行图书馆咨询服务人员的智能机器人工具,这种机器人可以利用人人网和图书馆网站相关联的图书馆咨询主页,提供24小时的咨询服务工作,主要服务内容包括:百度百科查询、图书馆内书籍资料查询、学科咨询等。目前,这种智能机器人还没向社会开放,只能用于本校的广大师生。此外,重庆大学也开发了“我的书斋”图书馆服务社区,主要提供人际交流、图书馆书籍、书评、娱乐休闲等内容,能够很好地进行图书馆资源共享和互动。

5 社交网络在高校图书馆服务中应用的策略分析

5.1 加强用户需求调研

高校图书馆通过社交网络开展服务,应以满足广大用户的需求为目的。首先,应调查用户对于文献资料的需求情况,才能准确地开展服务。对于不同的用户应该开展不同的服务,在社交网络建立初期,可以通过开设个性化咨询,热门话题讨论来吸引用户,激发广大用户参与的积极性[8]。其次,在开展社交网络服务时,应该考虑本校的技术、资金、师资等资源,制定合理的计划,确保图书馆能够合理地开展社交网络服务。

5.2 选择适宜的服务模式

图书馆社交网络服务有直接加入型、引进式社交网络、自主开发式三种模式,并且各有特点。直接加入型对于资金要求较低,而且也较易维护,比较适合于小型图书馆;引进式社交网络对技术和经济的要求较高,比较适合于大型图书馆;自主开发式对于用户的数量要求较高,适用于用户数量较多的图书馆。图书馆选择何种社交网络模式完全取决于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社交网络发展模式,应考虑到用户的使用习惯和具体要求,才能更加方便图书馆开展图书资源共享和交流。

5.3 引入信息构建理论

图书馆建设很重要的一个功能就是节约读者的阅读时间,对于用户来说,合理简洁的页面设计,能够减少用户浏览查找的时间,在最短时间内找出自己所需要的信息。美国著名建筑师沃尔曼曾经提出了信息构建的理论,后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该理论涉及信息和图书馆学科,提出了可视化、便捷化、信息化的信息建设理论,突出客户的需求,注重信息交流和表达。图书馆在开展社交网络的时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①要确保相关链接的多样性。链接作为用户取得信息的主要途径,丰富的链接能够便于用户信息的获取。②网页导航要有易见性。便于用户查找自己所需的资源,促进信息沟通。③导航要具有有效性,有的图书馆的导航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图标而已,并没有链接的功能。

5.4 保障用户隐私

通常情况下,用户在浏览社交网页时,往往会忽视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因此,图书馆一方面要加强对用户的教育,督促他们在浏览网页、填写个人用户信息时注意自己的个人信息,不要将个人的信息随便泄露给别人,提高个人信息的安全程度,不应随便添加好友,在聊天过程中要谨防个人信息泄露。另一方面,由于图书馆引入社交网络后,用户的交流更加频繁,所以,图书馆自身应该设置相应的防火墙,对病毒软件要及时地清理。加强对图书馆员的自律性和道德建设,确保图书馆网络环境的安全可靠。

参考文献:

[1] 卢志国,马国栋,任树怀.社会网络在美国大学图书馆的应用分析[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9(1):60-72.

[2] 肖娟.微博及其在我国图书馆应用现状分析:以新浪微博为调研基础[J].贵图学刊,2011(2):23-26.

[3] 郑学艳.社交网络在图书馆中的应用及思考[J].新世纪图书馆,2013(4):19-22.

[4] 范并思,胡小菁.图书馆2.0:构建新的图书馆服务[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6(1):2-7.

[5] 陈文凯.图书馆2.0与用户参与[J].图书馆学研究,2008(5):13-16.

[6] 熊颖.对比分析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J].华章,2013(15):166.

[7] 李林容.黄晓晓. 社交网络的理论源起探析[J].新闻知识,2013(3):27-28.

[8] 杨九龙,杨雪琴.论图书馆与社会网络的互动[J].情报杂志,2009(9):27-30.

(编校:马怀云)

猜你喜欢

社交网络探析高校图书馆
探析跟踪审计在工程造价审计中的应用
一道选择压轴题的多种解法的探析
探析一道新编填空题的多种解法
社交网络自拍文化的心理解读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
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宣传与推广
探析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