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检查技术专业课程改革探讨
2015-11-27杨鹏郭宣材
杨鹏 郭宣材
【摘 要】《医学影像检查技术》是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重要核心课程,其对于学生未来的医学职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为了能够让学生学习到的医学影像检查技术能够在他们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发挥作用,高职医学院校应在当前医学影像技术岗位需求背景下,对现有的医学影像检查技术专业课程进行整合与改革,文章以此为基础展开探讨。
【关键词】《医学影像检查技术》 课程改革 教材内容 教学方法
一、前言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是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其目前在高职教育阶段开设。在教学内容当中以X线、CT、MRI检查技术为主要内容, DSA、CTA、支气管仿真内镜检查、MRA、MR水成像、DTI等医学影像技术的临床应用也逐渐在《医学影像检查技术》中有所体现。医学影像技术作为辅助性医学技能,其在现代医学当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在当前的学校教育阶段,存在着内容过于陈旧、应用性不强等弊端。为了能够更好地发挥出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发展中的推动作用,做好《医学影像检查技术》专业课程改革至关重要。
二、《医学影像检查技术》教材内容的改革需求与改革方法
1.教材内容的改革需求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作为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其必须要能够体现出职业教育的鲜明性、针对性特点。对于医生职业来说,准确、简明、直接的图像特点是其基本特征,《医学影像检查技术》教材内容也应该具备这些基本特征。然而,当前的医学高职教育遇到了职业教育针对性与传统教育“大而全”之间的教学矛盾,何种方式才是最适合高职医学人才培养的途径,需要我们予以重新审视。从《医学影像检查技术》职业教育目标考虑,具有针对性的简练、直接式教学方法更具有有效性,因此高职《医学影像检查技术》教材内容必须要予以改革。
2.教材内容的改革方法
从教学改革的途径角度分析,教材内容的改革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删减内容。从当前的《医学影像检查技术》教材内容来看,要想实现对现代技能应用型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有部分内容需要删减,为此高职教师及教材编写人员必须要结合职业岗位需求对本教材进行合理简化。例如X线陈旧的摄影体位,在现在的临床上已很少用到,可以适当删除。这样既可以给教材中常用摄影体位更多的教学时间,还能让学生了解现阶段临床上职业岗位的需求。以职业需求为课程开发的出发点,有利于学生就业,有利于提高就业质量,也有利于学生就业后进一步的职业发展。因此,教材编写人员必须对人才培养规格、能力素质结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进行评估和调整,全力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2)整合内容。在《医学影像检查技术》教学内容中,需要予以整合的内容也非常之多。从医学影像技术的应用角度分析,建议以人体系统作为教学内容设置及搭配的主体脉络,以实现对多种检查技术的融合性教学。例如可以以中枢神经系统为主体,设计X线检查技术、CT检查技术、MRI检查技术等多种检查技术综合模块。或者以人体腹部为主体,设计多种检查技术综合模块。以人体构造的系统性模块为基础来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够更为全面地认识和掌握各种检查技术的应用,并能够在以后的工作中做出正确、快速的判断。
(3)增加内容。在对《医学影像检查技术》进行内容增加时,教师必须要予以多方面考虑,结合医学发展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对一些新型医学影像技术内容予以添加,以确保教学内容的专业性和全面性。从当前的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情况来看,本专业毕业生具有放射技师考试资格,这为本专业学生的进一步发展给予了一定的支持。在这种情况下,《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内容可以在遵循放射技师资格考试大纲的要求下,适当增添一些放射技师资格培训内容,帮助学生在放射性专业发展上以及基础知识能力掌握上提供支持。
三、《医学影像检查技术》教学方法的改革需求与改革方法
1.教学方法的改革需求
在高职教育当中,每个专业当中的每个学科都是以專业性、实践性、职业性为基础目标的,《医学影像检查技术》也是如此。但从当前的《医学影像检查技术》教师教学行为来看,很多教师都没有摆脱传统式教育的模式,“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演示、学生观察”的教学模式根本无法让学生参与到学习实践当中来,实践经验的缺失会对学生之后的职业发展产生关键性影响。虽然这种教育模式更系统、更全面,但毕竟高职学习时间与本科学习时间有一定的差距,所以采取传统教学模式,根本不适合高职学生的发展,也不利于高职学生职业技能的学习。无论是从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角度考虑,还是高职教育的教学模式角度考虑,实践都应是最基本的教学方法,教师必须要在教学行为上做出此种改变,才能确保高职《医学影像检查技术》教学的有效性。
2.教学方法的改革策略
针对高职教育与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特点的分析,其教学方法改革策略主要可以从以下两点予以实现:
(1)一体化教学模式。所谓“一体化”教学模式,就是集“教”“学”“做”为一体来进行教学,此种教学方法能够以实践为基础,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来检验学生对知识内容的学习效果,将实践贯穿于教学当中的各个环节,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对学生职业应用水平的提升,以实现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好校内外的实训条件,通过对工作环境的全景呈现,实现教学过程就是工作示范的教学模式,学生所学习的内容并非只是单一性的知识,而是如何真正地处理病人、完成各项检查等,来让学生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以实现对学生实际技能水平的提升。这种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能够通过教学环境与工作环境的无缝对接,为学生构建起一个相对真实的工作环境,并能够通过实践操作来实现对传统知识的应用性转化,在增强教学针对性的同时,体现出了高职教育的职业性,为高技能医学人才培养提供支持。
(2)规范化实习模式。实习是高职教育当中最重要的教育环节,其一般在高职教育的第三年予以实施。针对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实际情况,学校必须要对学生的实习模式予以规范化,才能让学生更全面地掌握相关技能与知识。为此,高职学校应加强与三级甲等医院的联合,跟医院建立起一个相对协调、互利共赢的实习方式,即:医院为学生提供实习环境,学校给予医院优先选择优质人才的特许条件,一方面达到对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另一方面达到对我国医学事业进步提供支持的目标。在实际实习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在岗位上的实习,来提早感受到他们以后工作的环境,这对于学生毕业后快速进入工作岗位,发挥职业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学生通过辅助专业医师工作,来学习医师的工作方法、工作技能、工作态度以及工作理念,体会到学习与实际工作之间的差距,提高学生应对问题的能力。另外,此种实习模式还能够让学生根据对医师一言一行的观察,来更为全面地认识自己的职业,传递给学生一种强烈的责任意识,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基础支持。
四、总结
综上所述,《医学影像检查技术》作为现代医学当中的重要技术内容,其在高职教育中的教学有效性,不仅会影响医学生入职后的实际工作水平,更会影响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在对本教材进行改革過程中,教师应充分结合当前医学发展需求,使内容能够与医学应用及发展需求保持一致,真正发挥出本教材在高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中的教育作用,为推动我国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最基础而又最坚实的支持。
【参考文献】
[1]周媛媛,李超彦,周佳佳.高职高专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模式改革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13(02):70-71.
[2]黄浩,施红,陈伟炜,等.医学影像检查技术专业教育的问题与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3(11):113-116.
[3]宋莉,王韶卿,鲁雯.医学影像学专业《医学影像电子学》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12(05):3705-3707.
[4]陈懿.《医学影像检查技术》教学改革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2(S5):78-79.
[5]仇惠,张宏钰,周志尊,等.基于“医、理”结合为特色的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医学影像物理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改革实践[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5(02):31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