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研究
2015-11-27景建军高学栋
景建军,高学栋
(山东行政学院a.国际交流部;b.决策咨询部,山东 济南250014)
一、引言
区域城市化水平与产业结构演变的相互关系是区域经济研究的重点领域,众多学者对两者关系进行大量的研究,国外学者对此的研究较早,国外学者的研究角度主要集中在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关系[1-2]、城市化与工业化关系[3]、城市化与产业集聚关系[4]、城市化与就业结构关系[5]、城市化对服务业发展的影响[6]等领域,国内学者对两者关系的研究较晚,重点关注城市化与经济增长、工业化互动、产业结构相互作用、产业结构协调以及城市空间发展关系等的研究[7-19]。城市化是一个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非农业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城市化的本质是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变迁,是社会各种生产要素从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从低层次部门向高层次部门流动,即产业结构由低层次向高层次转换的过程[20]。产业结构的有序演变,会导致人口、土地、资本、技术等各种资源要素重新配置,经济结构不断重组优化,与此同时给城市化带来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城市化发展机制的创新、发展模式的优化。
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强度理论研究认为,产业结构与城市化之间存在内在互动机制,产业结构的演变会引起城市化动力机制发生变化,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强度时空差异特征明显。改革开放以来,山东产业结构和城市化都经历了一个快速的发展过程,三次产业结构从1978年的33.3∶52.9∶13.8 演变到2013年的8.7∶50.1∶41.2[21],根据钱钠里等《发展的型式:1950-1970》中对经济发展阶段的划分,第一、二产业发展已经进入发达经济阶段,而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一些,进入工业化阶段的高级阶段,产业整体发展进入到深化调优提质阶段,与此同时,山东常住人口城市化率从1978年的13.6%发展到2013年的53.7%,且2013年城市化水平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山东工业实力雄厚,又是全国农业大省,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很快,产业总体发展和城市化水平基础较好,但是由于各城市发展基础、资源环境条件、城市化发展动力等因素的不同,导致各城市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强度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文章根据1978-2013年相关数据为基础,引入城市化响应系数,分析研究全省及17 地市产业结构演变的特征及空间差异,进而对产业结构城市化响应划分地域类型,最后建立指标体系和构建模型,对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机理进行研究,为山东省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化发展提供科学决策。
二、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一)研究思路
以全省及山东17地市为研究对象,采用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强度模型进行定量评价,主要从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强度、第二产业发展的城市化响应强度和第三产业发展的城市化响应强度三个维度,来对比分析研究全省及山东17地市的城市化响应的时间变化特征,采用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两个指标,同样从三个维度来研究城市化响应的空间差异特征,进而提出城市化响应强度地域类型划分,最后构建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强度指标体系,运用SPSS进行逐步多元回归分析,揭示山东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理。
(二)研究方法
本文对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研究,主要采用了“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系数”[22]这一概念,即人口城镇化率(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与产业非农化率的比值来表示,通过响应系数来分析城市化对产业结构演变的作用强度,该方法的评价模型为:R=(m/M)/(f/F),在公式中,R代表某个地区(或城市)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城市化响应系数,m为该地区(或城市)的非农人口数量,M为该地区(或城市)的总人口数量,f为该区域(或城市)的非农产业产值,F为该区域(或城市)的产业总产值。如果响应系数R值越大,表示城市化对产业结构演变的反馈作用强度越大,产业结构演变推动城市化效果显著,反之R值越小,说明城市化对产业结构演变的反馈作用强度越小,产业结构演变促进城市化效果不明显。产业发展主要遵循第一产业比重逐步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逐步增加的过程,产业结构则大致经历了由“一二三”到“二一三”再到“三二一”、由低层次到高层次的演变过程,而城市化与产业结构的相互作用主要表现为与第二、三产业的相互关联,在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第二、三产业比重与城市化关联有着不同的阶段特征,为更清晰城市化与第二、三产业的相互关联和作用强度,本文又进一步提出“第二产业发展的城市化响应系数R2”和“第三产业发展的城市化响应系数R3”,其测度公式分别为:R2=(m/M)/(f2/F)和R3=(m/M)/(f3/F),式中,m、M和F与上文相同,而f2和f3分别代表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和第三产业产值比重。
对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强度空间差异的研究,采用空间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两个指标,绝对差异主要用来衡量各地区(或城市)间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强度的实际差距,用离差Di来表示,其表达式为:Di=Xi-X¯,相对差异用来衡量各地区(或城市)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强度的差别,用比率Gi来表示,表达式为:Gi=(Xi/X¯)×100%,其中Xi代表i地区(或城市)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系数,X¯代表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系数的平均值,即X¯=∑Xi/N,N表示地区样本数量。如果离差Di和Gi的值越大,说明各地区(或城市)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系数相对于整个区域响应系数的平均水平越大,离差Di和Gi的值越小,则说明各地区(或城市)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系数相对于整个区域的平均水平越小。
(三)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辉煌山东60年》、《山东统计年鉴(1996-2014)》、《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3-2014)》、《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2000-2013)》,个别数据来源于山东省及各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和政府工作报告,部分指标数据根据科学性、可比性进行了处理、计算所得。
三、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强度变化特征
(一)全省城市化响应特征
山东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过程如图1 所示。由图1 可知,改革开放以来,山东城市化水平和产业非农化水平经历了一个持续稳定增长的过程,城市化率(非农业人口比重)从1978年的8.8%增加到2013年的43.0%,且2000年以后增长速度加快,年均增长1.24 个百分点,山东产业结构则从1978年的33.2∶52.9∶13.8演变到2013年的8.7∶50.1∶41.2,第一产业比重下降幅度为24.5%,年均下降0.70 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长迅速,增幅为27.4%,年均增长0.78 个百分点,产业结构整体进入调优提质阶段。从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系数变化看,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系数R、第二产业发展的城市化响应系数R2、第三产业发展的城市化响应系数R3整体上都呈现增长趋势,在同一时间段,R3大于R2,R2大于R,城市化响应系数R从1978年的0.13增加到2013年的0.47,R2从0.17增加到0.86,R3从0.63 增加到1.04,第三产业发展的城市化响应系数R3表现出明显波动增长的特征。
图1 1978-2013年山东产业结构城市化响应系数
(二)各地市城市化响应特征
为分析研究山东17地市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强度的变化特征,这里选取2000-2012年17地市及全省的指标数据,来对比分析各城市R、R2、R3的变化过程。从各地市城市化响应系数R上看,济南、青岛、淄博、烟台、东营和威海响应强度较大,高于同期全省的平均水平,且呈现逐步增长趋势,潍坊和莱芜响应系数从2006年以后开始高于全省的水平,其他城市的城市化响应系数R则要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其中临沂、德州、聊城、滨州和菏泽响应系数较低,菏泽响应系数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在第二产业发展的城市化响应系数R2中,全省响应系数集中在0.5~0.8 之间,济南和青岛的响应系数最大,其值都要大于0.8,且大部分值都在1以上,2012年两城市的响应系数R2分别为1.78 和1.36,烟台、潍坊和威海的值也要整体大于全省平均水平,且呈现逐步增长趋势,济宁、临沂、德州、聊城、滨州和菏泽响应系数较低,菏泽整体呈下降趋势;在第三产业发展的城市化响应系数R3变化中,东营的响应系数最大,远远高于全省水平,且与其他城市差距很明显,响应系数变化呈现下降趋势,且下降迅速,济南、青岛、淄博、枣庄、烟台、潍坊、威海和莱芜的响应系数整体高于同期全省水平,且从2006年以后整体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济宁、泰安、日照、临沂、德州、滨州和菏泽响应系数要低于同期全省水平,其中临沂和菏泽响应系数最小。
四、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强度空间差异
(一)城市化响应强度R空间差异分析
绝对差异(用Di表示)主要用来衡量山东17城市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强度的实际差距,相对差异(用Gi表示)用来衡量17 城市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强度的差别,Di值(大于0)和Gi值(大于100%)越大,表明该城市的响应强度相对于全省的平均水平越大,Di值(小于0)和Gi值(小于100%)越小,表明该城市的响应强度相对于全省的平均水平越小。这里选取2000年、2004年、2008年和2012年4 个时间节点,比较各城市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的变化特征,产业结构的城市化响应系数R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见表1 所列。由表1 可知,济南、青岛、淄博、东营、烟台和威海城市化响应强度要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且济南、青岛和烟台城市化响应强度与全省平均水平的差距在逐步扩大,而淄博和东营与全省的平均水平在逐步缩小,潍坊2008年和2012年城市化响应强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且与全省的差距在拉大,枣庄、济宁、泰安、日照、临沂、德州、聊城、滨州和菏泽的响应强度要整体小于全省的平均水平,且与全省水平保持一定差距,其中菏泽与全省水平的差距在逐年扩大。
表1 城市化响应强度R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变化
(二)城市化响应强度R2空间差异分析
山东17 城市第二产业发展的城市化响应强度R2的空间差异见表2,从绝对差异Di和相对差异Gi的变化过程看,济南、青岛、烟台和威海城市化响应强度要高于全省的平均水平,其中济南和青岛城市化响应的强度最大,与全省差距在逐步扩大,淄博和泰安的城市化响应强度处于整体下降趋势,2000年和2004年响应强度高于全省水平,2008年和2012年响应强度则低于全省水平,潍坊的城市化响应强度处于逐步增长趋势,2000年和2004年的响应强度低于全省水平,2008年和2012年的响应强度要高于全省水平,其他城市的城市化响应强度要小于全省的平均水平,其中临沂、德州、聊城、滨州与全省水平保持一定差距,而枣庄、东营和菏泽城市化响应强度与全省的差距在逐步扩大。
表2 城市化响应强度R2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变化
(三)城市化响应强度R3空间差异分析
从第三产业的城市化响应强度R3空间差异Di值和Gi值的变化过程看(表3),东营的城市化响应系数最高,要远大于全省的平均水平,2000年和2012年东营响应系数分别为3.48 和1.69,而同期全省城市化响应系数为0.77 和1.05,从变化趋势看,东营城市化响应强度与全省的差距在逐步缩小;青岛、淄博、威海和莱芜(除2000年外)的响应强度要高于全省的水平,其中淄博响应强度与全省差距在逐步缩小,莱芜2004年后城市化响应强度与全省差距在逐步扩大;济南和烟台城市化响应强度整体上处于逐步增长趋势,且2000年和2004年的响应强度低于全省水平,2008年和2012年的响应强度高于全省水平;枣庄、济宁、日照、临沂、德州、聊城、滨州和菏泽城市化响应强度要整体低于全省水平,其中临沂和菏泽的城市化响应强度最低,2012年临沂和菏泽的城市化响应系数分别为0.80和0.67。
表3 城市化响应强度R3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变化
(四)城市化响应强度空间地域类型划分
在对山东省及其17城市的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系数R、第二产业发展的城市化响应系数R2和第三产业发展的城市化响应系数R3做了总体响应特征、空间绝对差异、空间相对差异分析研究后,根据响应系数R、R2、R3值的大小以及发展变化趋势,对全省17城市的城市化响应系数进行地域类型划分,具体划分方法为,根据各城市R2和R3的响应值,去除极大值和极小值等异常值,再将响应值按等距离进行三等分,分别划分为高响应值、中响应值和低响应值。
据此,划分出2000年、2004年、2008年和2012年山东17 城市的响应类型(表4),可以看出,青岛一直处于一致响应型(R2高、R3高),济南、烟台和潍坊的R2和R3响应强度相对增强,济南由R2高-R3中水平发展到R2高-R3高水平,烟台由R2中-R3中水平发展到R2高-R3高水平,潍坊则由R2低-R3低水平发展到R2高-R3高水平。淄博由偏R3型(R2中、R3高水平)发展一致响应型(R2中、R3中水平),东营一直处于偏R3响应型(R2低、R3高水平),而德州、临沂、滨州、济宁、德州、聊城、菏泽基本上处于R2低-R3低水平。
表4 山东分产业发展的城市化响应地域类型划分
五、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时空演变机理分析
(一)指标体系与模型构建
山东产业结构演变与其所产生的城市化响应,两者间存在一种内在的相互关联耦合关系,产业结构的演变会带动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化推进的过程又反映了产业结构的演变水平,具体表现为衡量产业结构演变和城市化发展的各项指标的相互关联。根据大量相关的研究,本文依据科学性、代表性、系统性、可行性、可比性的原则,选取了代表产业结构演变的5 项指标(地区生产总值、第三产业产值率、第三产业就业率、高新技术产业占GDP比重和外贸进出口总额)和城市化发展的10 项指标(区域城镇化率、区域城镇数量、区域非农业人口数量、区域人口密度、非农业人口占区域总人口比重、城市建成区面积占区域面积比重、城市非农业人口密度、城市地均GDP和区域人均建设用地面积),构建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响应指标体系(表5),在产业结构演变与城市化推进的过程中,反映产业结构演变的指标往往会受到城市化发展的一项或某几项指标的影响,或者说城市化发展的指标能够对产业结构的演变做出较好解释,多元回归模型主要用来分析多个自变量对某一因变量的影响,为了对产业结构演变与城市化发展两者的耦合关系有更深的研究,本文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构建模型,探讨山东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的影响因素及响应机理。指标体系数据的时间尺度为1995-2013年。
表5 山东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机理的指标体系
本文首先采用z-score 标准化方法(每一指标原始数值减去该指标的平均值后再除以标准差)对各项指标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然后运用软件SPSS对各项指标的相关性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各项指标整体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可以进行回归分析。为了检验回归中是否有多重共线的问题,首先构建了自变量x之间的相关系数矩阵,结果发现相关系数都在0.53 以下,进一步计算方差膨胀因子VIF 和条件指数,得出VIF 等于6.5(VIF >10 时,存在多重共线),条件指数等于23(条件指数>30 时,存在多重共线),因此可以排除回归模型中的多重共线。以产业结构指标yi分别为因变量,城市化指标xi为自变量,采用逐步回归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得出山东产业结构演变与城市化的回归模型如下,通过R2和F的值可知,回归模型拟合度较高,显著性水平较高。
(二)城市响应的机理分析
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主要与区域城镇化率(x1)、非农业人口占地区总人口比重(x5)非农产值占地区GDP比重(x6)、城市建成区面积占区域面积比重(x7)、城市地均GDP(x9)和区域人均建设用地面积(x10)等6 个指标有密切关系,其中城市地均GDP(x9)与国内生产总值呈强的正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98),对国内生产总值影响最大,其他5 个指标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较小,据此得出,城市经济密度的增加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是山东地区经济总量增长的主要因素,同时非农业人口和区域人均建设用地面积的增加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也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第三产业产值率与区域人口密度(x4)、城市地均GDP(x9)和区域人均建设用地面积(x10)三项指标关系密切,其中x4和x9与第三产业产值率(y2)正相关,区域人口承载能力和城市经济密度的提高,对产业结构升级水平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回归分析表明,区域城镇化率(x1)、区域人口密度(x4)和区域人均建设用地面积(x10)是影响第三产业就业率的主要因素,区域城镇化率和区域人均建设用地面积与第三产业就业率呈正相关,表明城市化总体水平和区域土地利用水平的提高,会导致就业结构高级化水平的上升。区域人口密度与第三产业就业率呈负相关,说明区域人口承载能力的增强不利于就业结构水平的高级化。
城市地均GDP(x9)是影响外贸进出口总额(y4)的主导因素,表明城市经济密度的提高对产业结构的国际化水平具有决定作用;区域人均建设用地面积(x10)是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GDP 比重(y5)的重要影响因素,区域土地利用水平的提高对产业结构的知识化水平提供了重要支撑。
六、结 论
通过以上分析,山东省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强度具有不同的时空特征,按照不同产业发展的城市化响应强度的空间差异,将山东省17城市城市化响应地域类型划分为一致响应性、偏R2响应型和偏R3响应型三类。各城市应根据相应的城市化响应类型,采取不同的产业发展政策,对于一致响应型地区,区域发展应提升产业整体发展基础,促使二、三产业协调发展,济南、青岛、潍坊、烟台、淄博和威海等地区应在产业层次、技术创新、产业发展环境上寻求突破,而临沂、德州、聊城、滨州、菏泽、枣庄和济宁等地区应注重培育产业增长点,激发城市化发展动力。而对于偏R2和偏R3地区,要合理引导优势产业的发展,同时为各自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东营市就是典型的偏R3型(R2低、R3高),第三产业的城市化响应强度大,要大力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充分发挥第三产业对城镇化的带动作用,同时要调整城镇空间体系,强化城市职能。
通过对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机理分析可知,产业结构的演变主要受到城市地均GDP、区域城镇化率、非农业人口占地区总人口比重、区域人均建设用地、区域人口密度等因素的影响,其中地均GDP是影响地区生产总值和外贸进出口总额的主要因素,对产业结构的总体水平和国际化水平产生重要影响;区域人口密度和城市地均GDP对第三产业产值率起主要作用,反映了区域人口承载力和城市经济密度对产业结构升级水平的重要性;区域城镇化率和区域人均建设用地面积与第三产业就业率密切相关,城市化总体水平和区域土地利用水平的提高,会导致就业结构高级化水平的上升;区域人均建设用地面积(x10)是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GDP比重(y5)的重要影响因素,区域土地利用水平的提高对产业结构知识化水平的提升提供了重要支撑。
[1]Todaro M P. A model of labor migration and urban unemployment in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J].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9,59(1):138-148.
[2]Arrow K J. The economic implication of learning by doing[J]. Th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1962,29(3):155-173.
[3]Lewis A W. 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ies of labour[J]. The Manchester School,1954,22(2):139-191.
[4]Olga A V,Jose-Marla C R,Xulia G C. Agglomeration economies in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case of spain[J]. Applied Economics,2004,36(18):2103-2166.
[5]Michaels G,Rauch F,Redding S J. Urbanization and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J].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2012,127(2):535-586.
[6]Tiffen M. Transition in sub-Saharan Africa:agriculture,urbanization and income growth[J]. World Development,2003,31(8):1343-1366.
[7]黄晓军,李诚固,黄馨. 东北地区城市化与产业结构演变相互作用模型[J]. 经济地理,2008,28(1):55-57.
[8]樊杰,田明. 中国城市化与非农化水平的相关分析及省际差异[J]. 地理科学,2003,23(6):641-648.
[9]刘勇,王莹,高建华. 河南省城市化与产业结构演变互动研究[J]. 人文地理,2011(3):71-75.
[10]何伟,张小平,张志斌,等. 区域城市化与产业结构转换能力的相关性[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7):51-56.
[11]陈明星,陆大道. 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国际比较[J],地理研究,2009,28(2):464-474.
[12]陈彦光. 中国人口转变、城市化和产业结构演变的对应关系研究[J]. 地理研究,2010,29(12):2109-2120.
[13]赵群毅. 近20年来中国城市化发展速度的省区间比较[J]. 经济地理,2005,25(5):632-637.
[14]张雷,朱守先. 现代城市化的产业结构演变初探——中外研究发展对比[J]. 地理研究,2008,27(4):863-873.
[15]鲁奇,张超阳. 河南省产业结构演变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9(1):111-115.
[16]高更和,李小建. 产业结构变动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的空间分析——以河南省为例[J]. 经济地理,2006,26(2):270-273.
[17]陈立俊,王克强. 中国城市化发展与产业结构关系的实证分析[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3):17-20.
[18]刘杰. 沿海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演变和经济增长关系实证——以山东菏泽市为例[J]. 经济地理,2012,32(6):103-109.
[19]赵卫明,陈修颖. 经济快速增长地域城市化与服务业互动关系研究——浙江省案例[J]. 城市发展研究,2008(2):57-63.
[20]钟水映. 产业结构与城市化:美国的“去工业化”和“再城市化”现象及其启示[J]. 人口与经济,2003(2):8-13.
[21]山东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山东调查总队. 山东统计年鉴(2014)[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
[22]刘艳军,李诚固. 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机理与调控[J]. 地理学报,2009,64(2):153-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