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芪注射液治疗重症肺炎心衰患儿的疗效观察

2015-11-27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黄芪儿科心衰

张 蔚

(湖南省郴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儿科,湖南 郴州423000)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儿科重症肺炎的严重并发症, 治疗不及时常导致患儿死亡。 现代药理显示,黄芪注射液对心脏有正性肌力作用,能增强心肌收缩力, 增加冠状血管血流量, 保护心肌细胞, 改善心血管功能, 同时还具有免疫调节作用[1]。 自2010年1月 至2013年6月,笔 者 观 察黄芪注射液对重症肺炎心衰患儿的治疗作用,监测治疗前后患儿血浆BNP、cTnI 水平的变化, 以评价黄芪注射液的疗效及对患儿预后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湖南省郴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儿科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86 例重症肺炎并心衰的患儿,诊断标准和心功能评价以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心血管学组《小儿心力衰竭诊断与治疗建议》[2]为依据。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43 例,男28 例,女15 例,年龄1~26(6.15±5.32)月,体质量(10.6±2.1) kg,合并先天性心脏病27例; 对照组43 例, 男24 例, 女19 例,年龄1~24(5.86±6.18)月,体质量(10.8±1.9) kg,合并先天性心脏病29 例。 两组发病均在3 d 内。 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镇静、吸氧、抗感染、强心利尿及对症治疗, 观察组另加用黄芪注射液 (神威药业有 限 公 司, 国 药 准 字Z13020999)0.5 ~1 mL/(kg·d),加5%葡萄糖50 mL 稀释后静脉滴注,每日1 次,共7 d。 在治疗第3 天进行疗效判定。

1.3 观察指标

1.3.1 观察两组患儿呼吸、心率、血压变化及心力衰竭纠正时间。

1.3.2 血浆BNP、cTnI 水平检测 在治疗第1 天和第7 天两组均抽取静脉血2 mL 各2 管, 一管加入含EDTA 的抗凝管中, 采用快速免疫荧光法测定BNP 水平,另一管不需抗凝,直接采用酶免疫化学发光法测定cTnI 水平,操作由专业人员严格按试剂盒说明进行。

1.4 疗效判定标准[3]

显效:心力衰竭纠正,发绀气促等症状完全缓解;有效:心力衰竭症状部分缓解,心功能获得一定改善;无效:症状体症与治疗前相同或未达到上述标准。

1.5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3.0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t 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BNP、cTnI 水平比较

两组治疗前BNP、cTnI 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BNP、cTnI 水平均有下降(P<0.05),且观察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BNP、cTnI 水平比较 (n=43,±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BNP、cTnI 水平比较 (n=43,±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 别观察组对照组BNP(pg/mL)治疗前 治疗后235.2±63.8 95.2±35.7*△196.4±55.1 142.2±45.1*cTnI (μg/L)治疗前 治疗后1.57±0.29 0.55±0.31*△1.48±0.23 0.86±0.27*

2.2 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93.0%,对照组为79.1%,两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两组疗效比较 [例(%)]

3 讨论

重症支气管肺炎是儿科最为常见的危急重症感染,由于缺血、缺氧、细菌毒素作用,心肌出现不同程度损害,严重者并发急性心功能衰竭,因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本身即存在血液动力学改变,一旦合并肺炎, 更容易出现心衰。 重症肺炎合并心衰除了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外, 血液中也会出现心肌损伤生化标志物的改变。 国内外研究表明,cTnI及BNP 水平变化与心肌损伤程度呈正相关[4]。cTnI 在心肌细胞内约3%~6%以游离形式存在于胞浆中并为可溶性,另94%~97%则以结合形式存在于肌原纤维上,在心肌细胞膜完整情况下,胞浆中的cTnI 很难逸出,几乎检测不到,但发生心肌损伤时,细胞膜渗透性增加或受破坏,血清中cTnI 水平迅速升高,敏感性可达100%。血清BNP 是一种内分泌激素,主要分泌自左心室肌细胞,在心室负荷过重或扩张时分泌增加,由于BNP 合成和分泌的速度很快, 其作为小儿心衰早期诊断的敏感和特异性指标, 已广泛应用于心功能诊断及治疗效果的评估[5]。

黄芪注射液是从中药黄芪中提取的黄芪总黄酮制成的针剂,具有益气养元、扶正祛邪、养心通脉、健脾利湿的功效,在临床应用广泛,关于黄芪注射液对成人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应用已有较多报道,但在儿科领域报道较少。 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黄芪注射液通过抑制细胞膜Na+-K+-ATP 酶而起到类洋地黄作用,在强心时不增加心肌耗氧,对于缺血缺氧的心肌有保护作用;同时,通过降低心衰患儿的血管紧张素、心钠素活性,降低肺动脉压力,扩张周围血管阻力,减轻心脏前、后负荷,两者结合,对急慢性心力衰竭治疗效果确切[6]。

本研究显示, 两组患儿均给予镇静、 吸氧、强心、利尿、扩血管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了黄芪注射液后, 血浆BNP 及cTnI 水平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说明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可明显提高心衰的治疗效果。 本研究中治疗第3 天进行疗效评估, 发现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加用黄芪注射液能缩短患儿心衰纠正时间,改善患儿预后,其可能的机制包括两方面: 一方面为黄芪注射液具有正性肌力、扩张血管、抗心衰的作用,另一方面,黄芪中的多糖成分还具有免疫增强和调节作用,能促进重症肺炎的恢复。 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的所有病例在使用黄芪注射液的过程中均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说明药物使用较安全。

综上所述,对重症肺炎心衰患儿,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并能改善预后,临床使用安全,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但样本数相对较少,还需进一步研究。

[1]李 雄,阳明玉,秦静庭,等,黄芪注射液治疗小儿心力衰竭疗效评价及脑利钠肽的变化[J].海南医学,2012,23(4):27-29.

[2]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心血管学组.小儿心力衰竭诊断与治疗建议[J].中华儿科杂志,2006,44(10):753-757.

[3]王肖茜,刘淑霞,王道昉.磷酸肌酸钠对肺炎心衰患儿血浆BNP水平的影响及意义[J].山东医院,2011,51(19):26-28.

[4]Koch A,Kitzsteiner T,Zink S,et al. Impact of cardiac surgery on plasma levels of B-type natriuretie peptide in children with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J]. Int J Cardio 2007,114(3):339-344.

[5]朱艳萍,杨巧芝,陆诗祥,等.肺炎并心力衰竭婴幼儿血清肌钙蛋白I 的脑利肽变化与心功能的关系[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8,23(13):1 013-1 014.

[6]王丽显,杜武勋,朱明丹.黄芪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09,1(2):78-80.

猜你喜欢

黄芪儿科心衰
Huangqi decoction (黄芪汤) attenuates renal interstitial fibrosis via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signaling pathways in 5/6 nephrectomy mice
“补气之王”黄芪,你吃对了吗?
国外心衰患者二元关系的研究进展
睡眠质量与心衰风险密切相关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黄芪是个宝
儿科常见病,贴敷更有效
圆梦儿科大联合
儿科医联体的共赢思路
李发枝教授治疗儿科疑难杂症验案4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