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会计专业“成本核算与控制”课程的教学创新与实践

2015-11-27

职教通讯 2015年33期
关键词:成本核算微课成本

张 颖

从2010年国务院审议并通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开始,近几年关于教育改革的政策文件不断出台,其中关于职业教育方面,基本形成了统一的认识,那就是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以及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根据这一指导思想,高职课程需要切实从课堂教学着手,以促进就业为目的培养适合企业需要的人才。然而高职课程中的财经类课程因为其自身的课程特点,不能像某些操作类很强的工科类课程一样让学生进行技能操作,而只能以仿真模拟的方式进行虚拟操作,其中一些理论性较强、技能操作性更难以实施的课程,比如“成本核算与控制”,学生学习起来难度就更大。因此,此类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需要切实地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各方面着手创新。[1]本文以“成本核算与控制”这门课程已经完成的一些改革成果进行介绍,并希望能对同类课程的改革提出一些实用的建议。

“成本核算与控制”是笔者所在学校在会计优势专业建设中,结合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改革思路,从原先的“成本会计实务”课程发展而来的。该课程旨在突出成本核算与成本管理并重的理念,更注重培养能够适应企业成本会计岗位需求的人才。但是由于专业性强,计算方法和流程复杂且抽象,对于没有实践经验的学生来说往往脱离情境背景,难以进行形象思维,激发不了学习兴趣,所被动接受的知识仅仅是课本符号化的、形而上的、与解决工作问题无关的知识。[2]为了建立新的教学理念,全方位带动和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学习效果,从而真正发挥该课程的实用性和重要性,笔者对该课程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了深度改革。

一、教学内容的有效整合

(一)通过对成本工作实务的分析,选取贴近企业实际的教学内容

1.成本工作的分解。企业成本核算与管理的工作过程与内容除了常规的成本核算工作外,还有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做好协调仓库、生产车间、成品库之间的数据登记与核对:汇总各种与成本核算有关的原始单据或及时输入软件;并能通过与定额成本的比较分析来调整目标成本:进行成本控制。由此看出,企业成本核算与管理的工作组织重点是:(1)与仓库管理员与车间核算员传递数据资料;(2)仓库管理员与车间核算员应按规定报送原始资料;(3)与技术部门沟通制定各工序消耗定额;(4)向生产管理人员提供及时成本信息和分析报告;(5)向营销部门提供所需的成本资料;(6)与仓管和生产负责人沟通出现的异常;(7)向财务主管汇报成本核算结果,提交分析报告;(8)与其他财务人员沟通协调。这就需要在培养学生能力时加以重视。

2.成本人员的能力分析。通过以上行动领域的描述,“成本核算与控制”课程的学习目标确定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在传统的企业成本核算能力培养上,更加注重学生对成本的管理和控制方法的掌握,以及分析选择合适的成本核算方法的能力、混合应用各种成本计算方法的能力、能与各相关部门有效沟通的能力、能熟练运用计算机软件的能力,具备独立工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与敬业精神。

(二)“成本核算与控制”课程整合后的教学任务分解

改革后不再按照传统的教学内容,分散介绍成本核算的基础知识、原材料核算、工资核算、辅助生产核算等,而是站在企业对成本人员需求的角度出发,将上述内容整合在具体的企业生产类型中作为一个学习任务进行介绍(见表1)。这样做的好处一是避免了学生学习的重复性,避免了学生对于成本分块学习的麻木性和缺少连贯性;二是将管理理念和核算融入在一起,让学生能够先懂得企业成本管理的全局观,然后再从细节去进行成本核算;三是真正与企业生产流程和核算步骤相结合,等同于让学生进入了真实企业实习。

表1 “成本核算与控制”课程改革后教学任务分解

二、实施创新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

在具体阐述教学方法创新方法之前,必须提出两点:一是在方法创新过程中,借鉴其他领域或国外的教学方法是有效途径,这途径不说明方法本身的好坏,而是提高了教学方法的丰富程度,有利于师生对于教学方法产生丰富的感受性;其二是要重视教学方法的环境适应性和技术支撑条件的差异性的存在,在学习借鉴时,要根据不同对象对教学方法进行分析后加以利用,并注意克服推行过程中的技术限制因素,尝试其他途径或通过相关技术解决问题。这本身也属于创新思维范畴。

(一)组合法——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组合

无论是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组合创新非常普遍。就教学方法而言,就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法或方法理论的一部分或全部进行适当叠加和组合,形成新的教学方法。组合法是创新原理之一,也符合教学方法创新实践。80年代起,组合型成果占据主导地位。这说明组合已成为创新的主要方式之一。

以“成本核算与控制”为例,教师在课堂上将多种方法进行结合,情景教学法、启发式教学、讨论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等等都运用到课堂教学上。比如在原材料费用核算的课堂上,首先采用情景教学法创设情境,把学生进行分组分角色,分为采购员、仓管员、财务人员以及各生产部门及营业部门的人员,按照原材料收、领料操作流程,清楚的掌握材料费用流程中需要涉及到什么单据,各单据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从而有助于后面的操作顺利进行。然后采用讨论教学法,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如何从到货通知单到收料单再到领料单到最后生成记账凭证,中间的每个过程涉及到的表格之间的关系。整个过程主要是学生之间的讨论,也有师生之间的互动,从而达到了以疑促学的效果。最后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将材料核算与软件运用相结合,提高核算效率,与企业实际核算相一致。

(二)移植法——与不同学科领域的衔接

移植法是把一个研究对象的概念、原理和方法运用于另一个研究对象并取得创新成果的教学方法。移植法的实质是借用已有的创新成果进行创新目标的再创造。教学方法创新活动中的移植法,可以采取同一学科领域的“纵向移植”,通俗地说就是将基础教育教学的一些通用手法方法“上移”到高等教育中。而当前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中则采取了诸如研究法、实验法等更多用于高等教育的教学方法。也可以采取不同学科领域、不同地域的“横向移植”,还可以采取多学科领域、多地域教学方法的理念、思维和方法等综合引入的“综合移植”。

以“成本核算与控制”为例,最主要是体现在不同学科领域的教学方法移植上。该课程是会计课程中最早与其他学科和课程衔接的一门课程。就高职院校来说,该课程涉及到的学科包括了计算机应用学科中的信息管理类专业和软件运用,以及同属会计学科的ERP财务软件课程。因此,在课堂设计上,会更多地涉及到计算机学科的教学方法移植到该课程中。比如学生在首次接触到成本核算界面时,必须要通过多次动手探究以及运用形象的多媒体教学,来帮助学生理解成本核算界面中各个部分的内容存在的关联及如何操作,这就将计算机学科的探究式教学法和多媒体教学法等进行了横向移植。

(三)合作法——引入第三方合作者(企业人员)

合作法是最能体现高职教育的教学方法,因为高职教育是典型的深度合作活动。[3]推进高职学校教学方法创新,思路之一就是应该从教学活动本源入手。有学者分析“对话教学法”是以师生平等为基础,以学生自主研究为特征的典型的合作创新方法,并由此推演出“以教师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师生关系平等”和“突出问题焦点”的4种对话教学模式。其实,任何教学方法的创新,从创新主体而言,合作的路径是无限宽广的。合作法更应该延伸到与企业的合作上,在教学方法的主体上应该要加上第三方主体,即除了师生之外的校外主体——企业人员。

以“成本核算与控制”为例,教学方法上有一个很重要的创新是将企业资深成本岗位人员领进课堂,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这种方法的重要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到企业中出现的一些实际事项,解决一些较为复杂的单据传递问题;二是最大限度地弥补学生不能如愿下企业成本岗位实践的缺憾。企业虽然能够提供学生一些实践岗位,但是,一方面,僧多粥少;另一方面,成本核算属于企业重要岗位,一般不接收学生定岗实习,所以学生下企业实践往往是在出纳岗位或一般会计岗位,不能很好地接触到成本核算与管理。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将企业一线的成本岗位人员领进课堂,面对面地解决学生心里的疑问并讲解一些课堂上没有提到的知识点。

三、教学手段的研究与实践

(一)多媒体教学手段形象化的改进和视频的引入

对于会计课程来说,形象化的多媒体可以将许多知识进行动画化和图形化处理,这样的处理就会使得原本一些非常枯燥、非常抽象的概念和公式具体化和形象化,这样的处理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通过这些比较形象化的图形和动画来慢慢地提高自己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会计的兴趣和积极性,进而达到学生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同时,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还可以加快教学的进度,增加课堂的教学信息量,减少学生需要课后自学的内容,从而留出更多让学生消化、巩固和理解的时间。

在“成本核算与控制”的课堂教学中,因为涉及到很多的流程和公式,而且很多核算流程如果只是靠老师的口头讲解和学生的自学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只有通过制作形象的多媒体课件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复杂生产企业产品成本计算的内容讲解中,因为无法用语言很清晰地描绘出什么是复杂生产,因此,在课件制作中采用引入视频的方法,将复杂生产的流程用企业生产的过程的视频完整又形象地展示出来,给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

(二)采取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网络教学手段近几年来被广泛用于课堂教学,尤其是精品课程和资源共享课的开发更是提高了网络在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但是冷静下来仔细查看这些网络课程的使用效率,就会发现大部分网络课程只是把教学的资料堆放积累在一起,申报时候的信息几年都没有更新,更别说和学生的互动了。因此,网络要成为一个有效的教学手段并不是把大量有关无关的信息进行整合在一起,而是要真正起到让学生能够在上面与教师互动学习,并且喜欢进入网络系统进行学习的作用。

“成本核算与控制”的前身“成本会计实务”作为浙江省2008的省级精品课程,具有自身的网络课程平台,2014年进行了网站重新设计,将其定位于资源共享网站,加入了更多的企业拓展资源(http://121.199.61.141:8800/portal/)。同时,为了更方便地让学生进行互动学习,并且有机会与企业成本岗位的资深专家们进行探讨学习,该课程专门设置了面向成本会计的学习QQ群,并且开创了一个由课程校内主讲教师和校外兼职教师(企业成本会计主管)开办的学习平台(财务网管仲论://www.a11520.com/bbs/forumdisplay.php fid=27),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最重要的是能随时进行提问答疑,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延伸到课堂之外,实现课堂教学空间拓展以及效益最大化。

(三)微课模式的尝试和创新

所谓微课,胡铁生、焦建利、黎加厚等认为:“微课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为表现形式,包括多种教学要素的有机结合体”。微课呈现的核心方式是在线教学视频。但是微课视频又不等同于课堂实录,它整合了课堂教学设计、教学素材和课件、教师教学反思、学习者反馈评价及教师互动点评等多种信息,是半结构化、真实情境化的“微型教学环境”。另外,微课视频用时较短,其格式一般为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可灵活方便地将其下载保存到各种多媒体数码终端设备上实现移动远程学习。

“成本核算与控制”课堂教学中引进微课的理念,但不必墨守成规。比如在课堂教学中,将某些重要知识点通过微课的方式先拍摄好,然后在一堂课中根据需要播放其中某个相关的微课视频,每个视频时间均在8分钟以内。这种方式既能突出重要知识点,又能使课堂的教学手段发生一些变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些视频还可以放到课堂网站上,让学生自由下载并可随时播放。需要指出的是,40分钟的课堂教学中,微课视频只是作为一种手段,仅占其中一个部分,并不能取代其他教学手段。

(四)课堂实践和模拟实践相结合的实践教学平台

实践教学平台的建立是实现理实一体化必不可少的一个硬条件。对于成本核算与控制课程来说,从两方面来实现。一是课堂实践。课堂实践内容分项目进行,教师课堂上讲解的大约只有课程内容的30%,讲解重点主要是项目的要求、项目的知识点介绍以及项目中涉及到的新理论、新观点,其他时间都是由学生进行分组查阅相关的参考资料后,通过自己的实践去完成。二是模拟实践。一方面,通过校内成本核算教学软件的应用,对于仿真企业的成本核算流程进行熟悉,对于各种方法进行巩固;另一方面,通过企业兼职教师所在企业或类似企业的数据的收集,整理出一份真实的企业成本核算资料,由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及场景模拟,从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于成本的理解。

四、评价体系多元化的研究与实践

教学评价对照确定的教学目标逐一进行设计,形成了一套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多元化考核评价方案。其中终结性考核以项目任务的形式,要求学生通过成本核算编制成本表,撰写成本分析报告,制定成本规划方案,占最终考评成绩的40%;过程性考核以3个学习情境学习过程为依托进行考评,占最终考评成绩的60%,考评内容包括:学习态度、课堂表现、项目完成质量、团队协作能力,分别由学生自评、组长评定和教师考评综合形成,比例分别是20%、40%、40%。其中学习态度涵盖出勤情况、课外学习准备情况;课堂表现涵盖参与课堂讨论的情况、主动发言、成果展示情况;任务完成情况涵盖及时性、准确性、独立性、清晰性;团队协作涵盖交流能力、合作能力等(见图1)。

图1 职业能力导向的多元评价体系

课堂教学改革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改革,会随着社会的发展需要进行不断的变化。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要与时俱进,将社会发展的多元化因素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为社会培养出能够真正融入社会的各方面素质都过硬的应用型人才。

[1]徐丹琦.高职会计专业学习领域课程的开发与实施[J].职教论坛,2012(8):44-47.

[2]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55-57.

[3]叶春梅,陈小民.高职实践教学引入课堂竞争机制的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0(29):77-78.

猜你喜欢

成本核算微课成本
公路施工财务管理和成本核算
浅析通过产品质量统计的改进规范质量成本核算
2021年最新酒驾成本清单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温子仁,你还是适合拍小成本
成本核算与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完善对策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
浅谈建筑施工企业的成本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