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年鉴框架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015-11-27唐剑平

黑龙江史志 2015年6期
关键词:篇目年鉴框架

唐剑平

(浙江省临安市地方志办公室)

翻阅比较各级各类地方综合性年鉴,发现框架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很多,不少问题还很突出,中国年鉴编纂面临较为严峻的质量问题,整体编纂质量亟待提高。尽管中国年鉴发展速度很快,发展势头很好,年鉴数量非常庞大,中国俨然成为世界年鉴大国,但年鉴编纂的整体质量还不高,年鉴数量型的增长与年鉴整体质量的提高明显不同步。这不仅表现在年鉴条目的具体编撰上,也表现在年鉴的框架设计上。

当下,不少年鉴工作者对年鉴框架设计缺乏深入学习、思考和研究,各行其是,年鉴框架结构呈现五花八门的态势,在系统性、全面性、特色性、科学性、稳定性等方面暴露出诸多的问题;而且,同一部年鉴一旦换了业务主帅,其框架设计会受到长官意志的影响和干扰,出现一些新的问题或低级的错误,使该年鉴的编纂质量明显滑坡,影响其健康良性发展。

为了便于分析研究年鉴框架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列举大编结构(见表1)和中编结构(见表2)两组共6 部年鉴,大编结构的年鉴有省级、地级和县(市)区级,中编结构的年鉴均为县(市)区级,其中,有较大影响的年鉴,也有一般影响的年鉴。由于列举大编结构的年鉴未涉及第二层次“栏目”,中编结构的年鉴未涉及第二层次的“分目”,因此,对有些问题的分析仅仅停留在框架结构的第一层次上。事实上,年鉴框架结构的第一层次是最重要的,它是总纲,纲举目张,起提纲挈领的作用。总纲问题越少,下面分层的问题相对就越少;总纲问题多,下面分层的问题相对就越多。

长期以来,年鉴框架设计采用什么结构体制年鉴界并无明确的规定,如同采用什么样的刊本一样,都由各家年鉴单位自行决定。从中国年鉴的编纂实际情况看,绝大多数地方综合性年鉴采用中编结构,少数采用大编结构,也有采用小编结构的,数量不多。无论大编结构、中编结构,还是小编结构的年鉴,都应遵循年鉴框架设计系统性、全面性、特色性、科学性和稳定性五大原则,力求使年鉴框架设计科学、合理。

一、大编结构年鉴框架设计问题分析

表1 可见,3 部不同级别的年鉴篇目数量不尽相同,有的篇目数相近,有的相去甚远;卷首、正文百科、卷尾内容和结构设置各不相同;篇目名称区别较大。从系统性、全面性、特色性、科学性等方面看,3 部年鉴框架设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

表1 大编结构年鉴框架结构举例

1.《浙江年鉴(2011)》。该年鉴框架设计问题比较多,主要有:一是系统性、全面性不够,卷尾缺“附录”和“索引”。二是正文篇目分类欠科学合理,“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不应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篇目并列,且存在内容交叉问题,“党的建设”应包含在“政治”篇目中。三是篇目名称不够科学、不够简洁、不太相称,“生态文明建设”单列篇目比较突兀,也存在内容上的交叉,按此标准分类,应该还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等,故不宜单立篇目;篇目名中“建设”两字是多余的;“概况”篇目名概念过小,宜称“总述”“综述”之类;四是“概况”篇目下“重要文献”如果是省委、省政府工作报告,宜设“特载”篇目,“大事记”应单列篇目,“人物”应归到正文部分。

2.《苏州年鉴(2013)》。该年鉴框架设计总体把握得比较好,正文部分平列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市(县)区五大篇目,符合分类原则,也符合习惯顺序;卷尾设附录和索引,也很规范。但卷首内容安排上存在明显的不足:一是“特载”内容过多过杂,“特载”收录当地市委、市政府等“工作报告”即可,“聚焦苏州”“专文·专记”“党和国家领导人在苏州活动”这些内容应设“专辑”或“专记”记述;二是“大事记”是纲,应单列,从“综览”中剥离;三是“综览”和“苏州概况”宜合并为“苏州总情”或“苏州综览”或“苏州概览”,置“大事记”之后,“概况”名称概念过小,与条目“概况”名相同。从该卷年鉴的目录编排看,大编结构还出现一个设计者意想不到的问题,篇目与栏目同底色,同字号,同行间距,只是字体不同,初看两者是同一层次的,没有大小区分,这样一来,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个篇目名似乎是多余的。正确的做法是各篇目名在编排形式上予以突出,加以区分。

3.《斗门年鉴(2012)》。该年鉴框架设计问题比较多,主要有:一是正文部分设“政治”等7 个篇目,分类标准明显不统一,各篇目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比较混乱,“政治”与“法制”“基础设施建设”“教科文体卫”不能并列,且“政治”包含“法制”,“教科文体卫”未涵盖整个“文化”。二是卷首“概况”应称“综述”或“概述”或“概览”;卷尾“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文献选编”应设为“附录”,其中缺少“统计资料”等信息资料。

以上可见,大编结构设计的年鉴在结构体系、内容归属、特色彰显、篇目定名等方面容易出现诸多的问题,难以让人得心应手。比如,“人物”等资料不知所归,《浙江年鉴》放在卷首“概况”篇中,《苏州年鉴》放在正文“社会”篇中,《斗门年鉴》未设“人物”。综合大编结构的各种问题,笔者认为年鉴大编结构设计作用不大,而且,常常会弄巧成拙,故地方综合性年鉴框架设计宜采用中编结构。

二、中编结构年鉴框架设计问题分析

中编结构年鉴第一层次是栏目,栏目数量比大编结构年鉴第一层次篇目数量要多很多,因此,其暴露出的问题相对也要多得多。但是,大编结构年鉴第二层次“栏目”与中编结构年鉴第一层次所暴露出的问题大致相当。

表2 可见,由于分类标准、归属不同,三部县(市)区级年鉴栏目总数差距较大,多者41 个,少者31 个,两部年鉴栏目总数相差10 个,这还不算多,栏目数量之差多者在15 个以上;三部年鉴卷首、正文、卷尾栏目的数量均不同;栏目内容和名称也有较大的区别。笔者认为,县(市)区级年鉴栏目总数控制在30 个左右为宜,栏目总数上下浮动不超过5 个,其总数之差不超过10 个;卷首栏目一般控制在4 个以内,卷尾栏目控制在3 个以内,卷首栏目数量应多于卷尾,或者相同;对于各地共性内容的分类应制定一个通识性标准,其栏目名称也应规范化。从框架设计的系统性、全面性、特色性、科学性等方面看,这三部年鉴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

表2 中编结构年鉴框架结构举例

1.《武进年鉴(2009)》。卷首设“特载”“武进概况”“大事记”3 个栏目,比较合理,名称也比较到位,只是“武进概况”宜改为“武进概览”或“区情概览”,前面有述。

正文设33 个栏目,其前后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顺序排列,符合人们的习惯认识。其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有:(1)栏目顺序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中间“工业”到“综合管理”栏目之间排序有些混乱。比如,经济内容突出“工业”,未按产业先后顺序排列;属于第三产业的“商贸服务业”“旅游”应置于“交通”“城镇建设”栏目之前等。(2)一些栏目分类欠科学。比如,“国防”即“军事”,在县(市)区一级内容相对比较少,一般不单独设立栏目,与公、检、法、司并为一个栏目为宜;“对外经济贸易”与“商贸服务业”宜合并为“贸易”栏目;“水利·水务”栏目一般称“水利”即可,“水务”包含在“水利”之中,如果是独立栏目,或称“水利水电”;“城镇建设”与“建筑·房地产业”两个栏目的内容同属于一个管理部门,在县(市)区级年鉴中宜合不宜分;“文化艺术”与“大众传媒”两个栏目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应归入“文化”栏目,此处的“文化”不是一个大概念,而是一个小概念。(3)一些栏目名称明显欠妥。比如,“国防”应称“军事”,“商贸服务业”应称“贸易”,“信息·邮电”应称“通信·邮电”,“医疗卫生”称“卫生”即可,“镇情要览”应称“镇·街道”,全区设14 个镇、1 个街道,因此,“镇情要览”这个名称不到位,等等。(4)一些栏目可以删减合并。比如,“组织机构与负责人名录”可归入“武进概览”,有关贸易、文化的栏目可以合并。

卷尾5 个栏目问题也比较明显,“荣誉栏”“统计资料”“文件选编”这3 个栏目不宜独立,应归入“附录”栏目,卷尾5 个栏目兼并为“附录”和“索引”2 个栏目即可。

2.《龙湾年鉴(2013)》。卷首设6 个栏目,问题比较多。“特载”收录区四套班子一把手领导共5 个工作报告,其中,区委书记工作报告2 个,“特载”栏目占19 页,如此面面俱到地收录领导工作报告,未免太过于“官本位”,由此造成内容重复交叉、数据打架等问题,给年鉴编纂工作带来被动,并造成不良的年鉴编纂风气;“特辑”收录统计公报和各类经济运行、投资、形势等分析一次性文献10 篇,占18 页,没有一个年度特色或地域特色的三次文献,明显是一次性文献资料的堆砌;“大事纪要”欠规范,实际上“大事纪要”就是“大事记”,应使用约定俗成的规范名称;“建置沿革”“自然地理”“机构”等内容应合并为“龙湾概览”之类的栏目,其中还缺少龙湾发展年度整体性资料。

正文部分问题也比较多,主要有:(1)各栏目排序基本合乎规范,“城建·资源·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两块内容应放到“经济管理与监督”栏目之后,且“城建·资源”名称欠妥,删去“资源”,“城建”应称“城乡建设”,这样比较完整,可与“环境保护”合并为一个栏目。(2)县(市)区级“纪检·监察”内容不多,宜并入“中共龙湾区委员会”栏目,设“纪检工作”分目,含“监督”内容。(3)“司法”与“军事”两个栏目应合并,且“司法”名称不够全面,应称“公安·司法·军事”,放在“科技”栏目之前。(4)个别栏目分类欠科学,比如,“工业”“功能区”“个体及民营企业协会·知名企业”3个栏目属于工业范畴,应并为“工业”栏目,其中“个体及民营企业协会”可以放到“社会生活”栏目下的“社会组织”分目;“商贸业·服务业”应并称“贸易”或“国内贸易”。(5)一些栏目名称不够到位,比如,“个体及民营企业协会·知名企业”“商贸业·服务业”“城建·资源”等,“科技”宜称“科学技术”,“龙湾信仰习俗”“龙湾轶闻”中应删去“龙湾”地名。

卷尾部分显得比较杂乱。“龙湾信仰习俗”“龙湾轶闻”“名录”“重要文件”4 个栏目当属于“附录”栏目的内容;“龙湾信仰习俗”等内容可以删减,不必如此详细,不必每年都记,也可作为“小资料”;而“附录”栏目仅记“机构简称与全称对照表”“缩略语与其注解对照表”,内容过简,又不规范。可见,该年鉴框架设计的系统性、全面性、特色性、科学性问题比较突出。

3.《闸北年鉴(2013)》。卷首设6 个栏目,问题比较突出,可压缩至4 个栏目。“特载”栏目记区委、区政府2 个工作报告;“专题报告”栏目记1 个报告,由区委组织部提供;“专题调查”栏目记1 个调查报告,由区人大常委会提供;“专文”栏目记1 篇专文,由政协闸北区委会提供,当地五个主要党政部门各放一个一次性文献,并分设4 个栏目,不可取,既臃肿,又不科学,应删“专题报告”“专题调查”2 个栏目,把文献资料合并到“专文”栏目,前提是这些文献资料确实有信息资料价值,而不是因为权力而面面俱到,年鉴编纂不能媚权,不能作茧自缚,应树立秉笔直书的年鉴人精神。

正文部分问题比较多,主要有:(1)各栏目应进一步理顺关系,主要是经济内容的栏目,如果没有第一产业,则应按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先后顺序排列,各管理部门应放到产业之后;“苏河湾地区建设与管理”作为特色栏目可放在工业内容之前。(2)一些栏目分类欠科学合理,比如,“都市型产业”“区管重点企业”“区境企业选介”“房地产业”不宜升格为栏目。(3)一些栏目的名称欠准确,比如,“政法·人民武装”,“政法”是一个大概念,而且,政法委工作职责进一步理清之后,应归入“中共闸北区委员会”栏目,“人民武装”应称“军事”;“现代交通”称法不规范,应去“现代”两字,且“交通”一般不设独立栏目,还有许多相关内容应合并为一个栏目;“市容环境”是“环境保护”中的一个方面内容,以偏概全,不宜作为栏目名。

卷尾部分共设5 个栏目,问题依然比较突出。缺“附录”栏目,资料显得比较凌乱。实际上,“先进个人·先进集体”“文件选编”“报刊要目摘编”“统计资料”都应归入“附录”栏目,并规范排序。

综上所述,两组6 部年鉴框架设计在系统性、全面性、特色性、科学性等方面普遍存在较多的问题。大编结构的年鉴弊端较多,不少内容难以归类。比如,“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篇中有些内容难以理清,“人物”篇应单设,但与前面各篇容量大小差距太大,比例严重失调;多数大编结构的年鉴分类明显不符科学,归属不甚合理;大编结构的年鉴特色难以彰显,等等。上海《奉贤年鉴》创刊号(2000年版)采用中编结构,2001年版改为大编结构,由于大编结构“分类不尽合理”“对突出奉贤地方特色意义不大,故从2002年版开始又恢复中编结构”。①中编结构的年鉴由于对行业分类认识不一,加上各地机构设置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出现框架设计五花八门的现象,有的年鉴框架设计很不规范,杂乱无章。总之,不少中编结构年鉴栏目和分目分类的系统性、全面性、特色性、科学性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进行深入学习、思考和研究,借鉴优秀年鉴的成功经验,不断优化调整年鉴框架结构,牢固构筑年鉴的基础结构大厦,不断提升年鉴的编纂出版质量。

注释:

①陈忠:《〈奉贤年鉴〉框架设计刍议》,刊《上海地方志》2006年第3 期。

猜你喜欢

篇目年鉴框架
有机框架材料的后合成交换
框架
Rn上的测度双K-框架
2020 年各省(区、市)主要水果产量与变化
特色·可读·扩展《江苏年鉴(2020)》
议题确认 过程组织 篇目对比——基于群文阅读模式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现象学视角下的教材比较研究*——以大陆、台湾高中语文《红楼梦》节选篇目编选为例
也说方志的体例与篇目(设计)及二者的关系(随笔)
我国在WYO框架下面对的贸易保护现状及应对
陕西年鉴发展回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