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心对待孩子的“锌”事

2015-11-26吴志

大众健康 2015年9期
关键词:缺锌肉类膳食

吴志

“孩子总是感冒生病,是不是缺锌?”、“孩子食欲差,不爱吃东西,是不是缺锌?”、“我家宝宝要不要查一下微量元素?”在医院儿科门诊,经常听到家长询问这些“锌”事。究竟宝宝缺锌如何判断?哪些食物能补“锌”?

50%的孩子可能“中招”

“锌对人体多种生理功能起着重要作用,其在体内的含量仅次于铁。它参与多种酶的合成,加速生长发育,增强创伤组织再生能力,增强抵抗力。”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儿科任榕娜主任医师介绍说,在我国,学龄前儿童缺锌的情况并不少见,据统计大约有50%的孩子可能会发生,因此锌在人体内的缺乏或营养失衡应受到广泛重视。

锌缺乏是一种世界范围内的营养缺乏病。食物中含锌不足为锌缺乏的主要原因,膳食中缺乏肉类、人工喂养、未及时添加辅食、小儿生长速度较快,都易引发锌的相对摄入不足。如患有消化系统疾病,如慢性腹泻、慢性痢疾、肠道感染等疾病,均可减少锌的吸收。长期感染、发热时,锌需要量增加,同时食欲减退,如不及时补充,也会导致锌缺乏。大量出汗也会造成锌的丢失过多。

轻中度锌缺乏,患儿会出现生长缓慢、反复感染、食欲下降、皮疹等,补充锌后症状改善或消失。重度锌缺乏相当少见,这类患儿会存在生长落后、严重皮疹、腹泻、脑发育异常等症状,血清锌水平极其低下。严重锌缺乏患儿最终可因继发营养不良、严重感染而死亡。

锌缺乏的临床表现并不具有特异性,所以孩子有缺锌的相关表现时,最好能到医院进行血清锌检测。若血清锌指标降低,结合临床表现,在排除其它疾病后,可诊断为锌缺乏症,需要补锌治疗。某些锌制剂,如葡萄糖酸锌,易引起胃肠道反应,建议每天分2~3次餐后口服,以减少不良反应。

肉类比鱼类有“锌”

“预防缺锌,从合理饮食做起。”任榕娜主任医师建议说,每天推荐摄入量,6个月以内的婴儿1.5mg,7个月~1岁为8mg,1~3岁为9mg,4~6岁为12mg,7~10岁为13.5mg,11~17岁男孩约18mg、女孩约15mg。

首先鼓励母乳喂养,母初乳的锌含量高而且母乳中含有锌的配位体,有利于婴幼儿的吸收,母亲可多进食含锌丰富的食物。随着母乳中锌含量降低或代乳品中锌生物利用度较低,婴儿6个月之后易发生锌缺乏,故婴儿需逐步添加蛋黄、肉类、动物肝脏、鱼类等辅食。强化锌的配方奶、婴儿米粉或其他婴儿食品也有助于改善6~24个月婴儿的锌营养状况。

2岁后预防和治疗儿童锌缺乏除服用锌制剂外,必须配合膳食调整,增加儿童膳食锌的摄入量。牛肉、瘦猪肉、肝脏等肉类含锌丰富,且容易获得,经常摄人适量肉类可预防儿童锌缺乏。同时教育孩子养成不挑食、不偏食的习惯;不让孩子吃过多的白糖和甜食;同时去除缺锌的各种病因。

动物性食物锌含量高,牛肉、瘦猪肉、肝脏等红肉是最佳的膳食锌来源;部分海产品如牡蛎的锌含量高,但不易获得或大量食用;鱼类含锌量低,不足红肉一半。

过度补锌也不好

很多家长觉得锌对宝宝的健康有益,不管宝宝缺不缺,都使劲地给他们吃各种含锌制剂。殊不知,补锌过量也会带来许多不良后果。过多的锌对肝造成损害,严重者会有黄疸性肝炎的表现。过量的锌还会干扰铜、铁和其它微量元素的吸收和利用,损害免疫功能。

生活中,还有些家长喜欢给孩子补钙、锌合剂或钙、铁、锌合剂,以为可以一次同时补充多种必需元素。实际上,研究证实,在同时服用含钙、铁、锌的复合剂时,铁、锌降低了钙的吸收,而铁和锌几乎不吸收。因此,在服用有机的锌、钙补充剂时,一定要遵守“先补锌,后补钙”的原则,两者至少间隔2~3小时。

任榕娜主任医师强调,所有患儿在腹泻发生时及早补充锌,有缩短病程、减轻症状及预防复发的效果。腹泻患儿在继续口服补液盐治疗的同时,至少需补锌2周。需解释的是,宝宝腹泻时补锌,主要是因为锌对小儿肠结构与功能有重要作用,缺锌可导致肠绒毛萎缩,肠道双糖酶活性下降,而补锌能加速肠黏膜再生,有利于缩短腹泻的病程、减轻病情,并预防未来两三个月内的腹泻复发。

猜你喜欢

缺锌肉类膳食
3D肉类打印机
哪些食物让人越吃越瘦
带“筋”的食物才含膳食纤维吗
砥砺前行、携手共进,同促肉类行业蓬勃发展
膳食纤维不是越粗越好
孩子均衡饮食没必要补锌
玉米种植过程中缺锌症状及其预防措施初探
2016中国国际肉类产业周在京举办
夏天尤须重视小儿补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