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翘起均衡发展的杠杆

2015-11-26俞刚旭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15年10期
关键词:边远教学点教育局

俞刚旭

保康是襄阳市唯一的全山区县,总面积3225平方公里。在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中,保康县教育局把方便学生上学作为办民生教育的重点,着力解决边远山村孩子就近入学需求,科学保留46个教学点,占全县学校总数的近一半。近三年来,该县强化措施,找准支点,翘起“杠杆”,使边远山村的孩子也能享受到日益丰富的优质教育资源。

围绕“进得来”招录教师。近三年来,该局针对边远学校教师紧缺、年龄老化等问题,通过事业单位招考、特岗计划、新机制招录等途径,招录了265名教师,全部安排到乡镇薄弱学校和农村偏远学校任教。

围绕“下得去”推进城乡交流。针对教学点学科师资不配套、师资力量不足的实际,出台城乡教师交流政策,采取“团队支教、交流援教、联校走教”三种模式,引导和激励城镇教师到农村边远学校任教。截至目前,共有580名教师参与了城乡交流,仅2014年就交流教师164人,其中校级干部交流22人,共有40人交流到100人以下的教学点任教。

围绕“留得住”提高待遇。为鼓励教学点教师扎根基层,安心工作,相继采取一系列激励措施。提高工资待遇,农村教师基础性绩效工资比城区教师高10%。从2013年起,对省级农村义务教育骨干教师每人每月补助600元,其中就包括教学点教师65人,占补助人员总数的30%。从2014年起,对乡村教师发放生活补助,教学点教师每月600元,月标准比集镇教师高300元。在评先表模、职称晋升、干部使用等方面,也坚持向这类教师倾斜。教育局近三年推荐获评的三个典型都是这类教师:三道峡教学点教师宋国珍、莫家垭教学点教师乔永斌荣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寺坪镇英语走教教师阮班琼被评为“中国好人”。

围绕“安得心”改善条件。近三年来,教育局通过多种途径筹集资金3000多万元,按照“安全、实用、够用”的原则,对27所教学点学校进行了改造,其中黄堡镇同庆,歇马镇莫家垭,寺坪镇李家、铺湾,城关镇油坊街、三道峡等得到了全面改造。今年将对口、大水、柳簸、杨树、双坪、九里等6个教学点纳入建设项目;新建了一批教师周转宿舍,并为新进教师提供煤气灶、床铺、洗浴设备等基本生活设施;对部分教学点学校配备了“班班通”设备,接入宽带网络,其中,油坊街教学点还与襄城区荆州街小学联建远程互动课堂,实现了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一些教学点学校以前不能开的音乐、英语课,现在也能通过光碟、优课资源等进行辅助教学,让教学点学生通过信息技术设备,享受到丰富和优质的教育资源。

围绕“教得好”提升素质。通过外出培训、结对帮扶和专题辅导等形式,不断提升教学点教师的专业素质。充分利用暑期,创造机会组织教学点教师参加省市培训;根据教学点学校教师需求,开展协作区教研活动和送课下乡活动,通过同课异构、名师点评、专题讲座等面对面的帮扶形式提升教学点教师的专业素质,目前已开展“订单式”送课50多节;开展网络研修,组织教学点教师参加远程学习,观看名师授课视频,参与区域网络教学研讨活动。这些举措,有效提高了教学点教师的教学水平,一大批教师在艰苦的地方成长成才,取得了显著业绩。2014年3月,莫家垭教学点老师乔永斌执教的《夏夜多美》课例,在全国教学点资源全覆盖活动中,被中央电教馆评为一等奖。

(作者单位:保康县教育局)endprint

猜你喜欢

边远教学点教育局
江都市教育局
《科教新报》2020年度十佳通讯员、优秀通讯员名单
论乡村振兴背景下如何做好边远落后山村的综合治理工作
我国边远山区农民脱贫路径探究
教学点如何由“痛点”变“亮点”
边远乡村教师的生存困境及其突破
边远农村教师队伍新陈代谢机制的建构
关于办好农村小学教学点问题的几点思考
江苏省第十二届中学生作文大赛(初中组)优秀组织奖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