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修辞格在文学语言中的美学特征
2015-11-26赵静段士秀
赵静 段士秀
【摘 要】文学语言是作者根据艺术要求和诗意逻辑提炼出的话语,是运用语言表达情感、塑造形象的一种艺术。其凭借作家创造性、丰富的想象来建立虚拟世界,抒发情感、体现生活。修辞格在文学语言中的运用,以词语搭配及特殊的语音形式而产生的语境意义,体现出文学作品的独特美感。在文学语言中,修辞格具有多种美学特征,这里对其节律美、意象美、模糊美进行分析,以期更好的认识与运用文学语言修辞格。
【关键词】修辞格;文学语言;美学特征
一、 修辞格在文学语言中的节律美
我国文学发展史表明,文学语言的节律美是从不自觉向自觉发展的过程。《尚书》中就有“诗言志、歌咏言”的说法。东汉后,佛教的发展推动音韵学的产生。梁齐时代,骈丽化诗文快速发展,文学语言节律形成自觉认知和运用的氛围。唐宋时期是诗词发展最快的时期,推动文学语言节律美的理论建设与艺术实践。新中国成立后,很多学者提出节律论和节律语音学。
随着语音学、语体学的不断发展,现代修辞学理论对诗歌的节律美进行深入分析。将诗歌语体列入到文艺语体的系统中,不但能认识到戏剧、小说、散文、诗歌等语体中节律的美学特征,也能体现到节律美在诗歌中的典型性。
二、 修辞格在文学语言中的意象美
意象是文学作品特别是诗歌的构成元素。任何文学作品都不能只运用一个意象,而是多个意象共同表现作品审美特征。创作文学语言过程中,建立意向是心灵活动和组成审美关系客体的资料,一定要借助创作主体来彰显特定的审美价值,实现审美变形,进而成为契合审美主体经验及价值的审美意象,让意象体现出变形性和夸张性。审美主体的想象力、创造力能够从横向的、纵向的、立体的、平面的、反面的、正面的角度来领会和想象审美客体,经过主体与客体的变形,成为综合心象和物象的复合体。应该说,从修辞学和语言学的角度来分析意象产生的言语策略是未来研究意象的主流方向。2002年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刊物上的诗歌意象论指出:现代人所说的暗示、借代、比喻、双关、出处、用典、象征等方式皆是古代文论中的内涵及理念。虽然其概念各不相同,但本质都是诗人探索意、象之间的关联或为实现托隐达寄的目的而选择的方式。
三、 修辞格在文学语言中的模糊美
模糊语言学是近些年逐步兴起、快速发展的边缘科学,并催生了模糊修辞学。文学语言体现出的模糊美也成为对自然语言模糊性的一种认识。模糊语言来自于我们对事物了解的局限性和事物自身的模糊性。很多客体缺少明显的界限,人们在对其进行表述时采取模糊的方式。文学语言模糊性修辞格来自于审美模糊性。很多作者创造文学语言时处于模糊的心理状态中,模糊思维体现在艺术思维、想象、情感、感知等各个方面。感知过程是各种因素共同运动的过程。所以个性化文学语言通常是主体控制能量恰当、模糊思维平衡,情感表现与情感动机相互调合的结果。
对文学语言的模糊修辞格进行分析,其可以分为两个方面。首先语音修辞具有模糊性。通过语言中音近或同音的情况实现不明确表达,在模糊的表象下隐藏着深刻的内涵。如《雷雨》中的台词“你是萍……凭什么打我的儿子”。其次是模糊运用词意。文学语言中部分形容词难以辨别语义体现出其模糊性特征,可以将单音节形容词划分为有标志和无标志两个种类。无标志在模糊含义上体现出该词反义词的含义,如多好?(包含着坏的含义);而有标志的在模糊内涵上不包括其反义词的内涵。如多好?(不包括坏)。这体现出形容词模糊含义的复杂性。在文学语言模糊性的运用方面,涉及的词语大部分是量词、形容词,而代词、名词、动词的模糊运用则很少。
四、结束语
修辞格在文学语言中既体现出指义性也表现出审美性。此能指优势性,让它能够在很多情况下突破语言限制,彰显出独具特色的美学特征,如节律美、意象美、模糊美等。对于读者来说,文学作品体现出特殊的诗学和审美效果。所以要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体会作品精髓与内涵,既要了解文字也要高于文字,重视美学效果,才能够真正地了解作品的美学特征。
参考文献:
[1] 袁思源.影视剧修辞语言及其翻译研究——以美剧《绝望的主妇》为例[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01).
[2] 倪爱珍.符号修辞视域下的反讽新释[J].南京社会科学,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