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梁平双桂堂山门变更的“质”性研究
2015-11-26秦艮娟贵州师范学院550000
秦艮娟 (贵州师范学院 550000)
重庆梁平双桂堂山门变更的“质”性研究
秦艮娟 (贵州师范学院 550000)
本文以重庆梁平双桂堂为契机,以双桂堂山门朝向为研究切入点,从“形”“质”两个向度对双桂堂山门几次变更进行分析,试图阐释双桂堂大山门变更的表层现象和深层内涵,以期解析寺观园林的空间组织形式与社会、人文之间的关系。
双桂堂;山门;变更
重庆“梁平双桂堂位于重庆市梁平县城西南方约12公里处,由高僧破山禅师(1596—1666)创建于清顺治10年(1653),又名‘福国寺’‘金带寺’‘双桂禅院’,号称‘西南祖庭’。”1梁平双桂堂是现存较为完整的清代禅林之一,是我国西南地区较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特色的禅林寺院。
双桂堂在空间格局上有其自己的特色,首先它坐东朝西,这与我国其他地区大多是坐北朝南的寺观朝向有很大的不同,比如北京的普宁寺、大觉寺等寺院。然而,双桂堂并不单纯是指寺院,而是集寺院、禅院、集佛教和道教为一的禅林寺观。
在短短三百多年的时间里,双桂堂的山门经过了数次变更,归纳而言,其变更的位置主要是寺院的左侧——即图中15、2、12(如图1)的位置,也就是说,在几次山门的更改中,主要是以这几个点为主要的变更点。“大山门始建于1653年,以关圣殿外第一道门为最初的山门,即主轴线最西面的山门;其后(1899年)由于寺内经济状况恶劣而迁到了老山门的位置,即寺之左侧;到1940年又改到主轴线上最西端的位置;2010年4月笔者前往双桂堂调查时,大山门在寺之左侧,至于何时更换到此,档案没有记载;2009年大山门再次改至主轴线最西端”。2
就双桂堂山门的几次变更而言,主要有两条轨迹:即从关圣殿前边的中轴线的尽头到寺院左边的入口,是从中轴线到侧边的转移的轨迹。根据对双桂堂的调查研究,山门位置的变化既有经济方面的原因,也有宗教的原因,既有个人的原因,也有社会的原因。而归结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山门变更的现象即“性”的研究与山门变更的本质即“质”的探讨。
“老子认为,‘道’具有‘无’和‘有’这样双重的属性。从作为‘天地之始’的角度看,即无规定性、无限性。”3从道家的角度来看,双桂堂大山门的变更是“有”与“无”之间的变换。从道家哲学来看,双桂堂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空间场所,一方面双桂堂寺院本身是作为“无”出现的,而其意识形态则是作为“有”而存在。而对于大山门,从道家学说而言,是和以实带虚、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结合,根据这条原则,大山门的位置变更不仅具有美学上的表现,也具有心理学、甚至是社会学方面的内涵。
从美学上看,大山门位置的变化是对审美意象的进一步探讨。正如明代美学家对“意”“象”的提出,为双桂堂建寺及其格局的审美取向提供了铺垫。从其山门的位置上来说,从建寺开始,大山门位于图一中的2号位置,是“意在形”——情意是寓于形象之中的,即大山门在当时的位置表现的是双桂堂山门的“境”与双桂堂的“意”之间的关系。由大山门所处的位置——山门在寺之左侧——时所营造的气韵要比大山门处在图一中2号位置上的气韵要强,因为就道家思想的玄幻和虚虚实实而言,大山门在15号时要比大山门在2号或12号的位置上。从“境”与“意”之间的关系来看,大山门的位置即是双桂堂所标示“境”,而“境”与双桂堂的穿插关系则是“境”与“意”的关系。从中国古典园林美学的角度来看,为了创造园林的意境,为了创造象外之象、景外之景,明清园林美学着重强调采取虚实相生、分景、隔景、借景等手法,组织空间、扩大空间,丰富美的感受。这在双桂堂的大门设置上可以看出端倪。比如大山门处在图1中的15的位置时,营造的是隔景、分景等手法;而大山门处在2、或12位置上时,想营造的则为组织空间等视觉感受。因此,如果说整个双桂堂是一个以“境”为载体对佛学、道学进行传播的场所的话,那么,大山门位置的变更则使得双桂堂的意蕴陡升。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大山门位置的变更与设计主体与双桂堂的僧众的心理有很大的关系。首先,从建造者的角度来看,第一任住持也就是建寺者——破山禅师——的心理取向有很大的联系。双桂堂建于1653年,对于破山禅师而言,其山门的朝向与寺院的坐向是一致的,从上边阐述可知,双桂堂的整体朝向和大山门的第一次朝向是一个方向,而双桂堂的整体坐向在中国寺观园林范围内是屈指可数的,据文献记载,除了北京大觉寺是坐西朝东以外(东西向),我国其它的著名寺院以东西朝向进行建寺的还是很少见的。因此,对于大山门和双桂堂的一致性而言,从心理上说,破山禅师追求的是形式的一致性,在强调形式的一致性的同时,破山禅师对“始”与“终”之连贯性的内在认同。从表1中可看出,第二次大山门的变更可以追溯到1899年,在这个时间段的主持是妙能遍和,而第三次的山门变更则是1940年在正光雪崖作为住持的时候,第四次将大山门位置改到寺之左侧,在双桂堂的历史资料中并没有记载,在笔者2010年4月进行调研的时候其山门已经如此,而在笔者进行调研的同时位于双桂堂最西端大山门(即图1中12的位置)已然在建了,因此,从这几次山门的变更中,可以看出一方面与主持的心理喜好有关,而另一方面也与寺之受众的喜好有关。
综上所述,双桂堂大山门的改变既有其艺术学的价值,也有美学方面的表现,既有心理学的作用,也有社会学方面的影响。在这几次大山门的改变中,改变的不仅是山门这一个点的挪移,而是局部对整体的影响,以及主观思想对客观环境的影响。从双桂堂的整个发展链条来看,从1653年建寺确定大山门在主轴线上,到1899年将大山门转移到寺院左侧,然后再1940年将大山门移到原来的大山门位置,直至2009年以前山门位置在寺院左侧,在这个过程中,从时间链条上来说,第一次到第二次的山门变更时间为两百多年,而从第二次山门变更到第三次山门变更也就四十年的时间,而第三次山门的转移到第四次、甚至是现在到主轴线最西端的12号位置,其时间加起来也不过六、七十年的时间而已。因此,双桂堂的山门变更与社会发展和社会环境有很大的关系,也就是说,双桂堂的山门的改变与社会思想的发展而改变,与社会环境的变更而变更。
注释:
1.秦艮娟.重庆梁平双桂堂景观布局特征研究[C].重庆,重庆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12.04:I.
2.戚序.秦艮娟重庆梁平双桂堂的景观布局特征[J].艺术探索,2011(5):121.
3.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2:23.
秦艮娟,职称:讲师。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