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卷”改“件”的实施与应用

2015-11-26西安科技大学档案馆杨清

办公室业务 2015年18期
关键词:编研检索整体

文/西安科技大学档案馆 杨清

“卷”改“件”的实施与应用

文/西安科技大学档案馆 杨清

本文主要探讨了文书档案改革(简称“卷”改“件”)后续深入的一些问题。对文件装订,需要整体装订的文件,以及移交目录、标签,对变革后的工作作出了新的探索。

“卷”改“件”;装订改革;整体性装订;检索变革

文书档案改革进行已有近10年的时间了。2003年,改革实行初期我写了探讨文章《论档案管理中“卷”改“件”实施》(发表于西安科技大学《科技、人才、市场》第三期),该篇文章初步探讨了文书档案“卷”改“件”的设想,在以后将近10年的实践过程中,又经历了教育部27号令颁布、《归档文件整理规则》等一系列重大政策性文件的颁布,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地探索,以及同兄弟院校交流探讨,“卷”改“件”在技术上已经渐渐成熟。

一、装订方式的改变

第一阶段(2003~2008年)文件采用线装(缝纫机轧制)。单份文件单份装订,单份打页码,加盖档号章。这个时期“卷”改“件”刚开始实施,这种装订方式的好处很明显:省却了整卷装订的麻烦,但是单份文件用缝纫机轧制,对文件损害很大,同时每份文件都要轧制,无形中加大了工作量,而且经常会出现错轧现象,即两份文件轧到一块了,得拆开重新轧制,又加大了对文件的损害。“卷”改“件”的本意是让档案工作者从传统的手工装订中解脱出来,这种做法显然没有达到此目的。

第二阶段(2008年至今)用不锈钢订书针或钢片夹装订。在一次外出开会学习中,得知兄弟院校采用不锈钢订书针,钢片夹等装订。于是从档案局劳动服务公司购置若干,用订书针装订的方法简捷,省时省力,对文件的损害减到最小,保留了文件的原貌。另外,在2010年全国档案工作研讨会上明确规定:严禁采用缝纫机轧制文件等损害文件的方法装订,至此缝纫机装订文件的做法已完全废止。目前我们采用的装订方法:20页以内文件用不锈钢订书针直接装订;10~30页左右的文件用钢片夹装订;30页以上的文件仍采用线装的这种装订方式。

二、“卷”改“件”的优点和缺点

“卷”改“件”的实施过程中,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新的工作方法给工作带来的便利:

(一)文件一目了然。文件单份装订,页码每份编码,从目录式的档号章就可以了解文件的大小,一目了然。当然也不是所有的文件都适于单份装订,有的必须保持整体装订,这个问题放在后面讨论。

(二)查阅方便。借阅时,只要将相关文件抽出借阅即可,而不用将整卷文件借出,减少了泄密机会。但这样做缺点是容易丢失,整体装订文件不易丢失也不易损毁,而单份文件借出,比较容易丢失,个别文件还有损毁现象。目前的办法仅限于加强借阅人的责任心和纪律性,到了借期赶快催还。

(三)插卷方便。以前的文件整体装订,插卷或卷内有变动就要拆来重装,单份装订后,新插入的档案文件只要加盖档号章,直接插入即可。这种情况非常适于有些有问题的文件立卷,比如说缺附件的文件。以前在各部门把文件找齐之前本卷文件只能高搁等待,现在可以先给文件编码,打档号章,然后再装入缺少的材料。

(四)减少工作量。信息时代,文件数量激增。以本校为例:1998年文件总数为504件,到2008年增加到1070件,2010年到1935件,增加了3倍不止。以前的卷内文件装订划分过细,根据“卷”改“件”的“粗整理,精检索”精神,可以将大致相关的文件放到同一盒,减少了工作量。

(五)检索作用突出。文件按相关问题分类,取消了“卷”的概念,工作重点转移到检索,提供信息,以及二次,乃至三次编研出成果上来,强调了档案科学研究的重要性。

三、“卷”改“件”中需要整体装订的文件

文书档案改革不仅仅是简单的卷改件,它是通过这种装订方式的改变,解放了繁琐的手工劳动,但并不是所有的文件都适合按件装订,有许多文件还必须按照卷的概念去装订。这些文件都有一个主题,而且单独的件也很多,如果采用按件装订,有时一张两张纸就是一份文件,装订繁琐不说,还容易散失,所以应采用整体装订、整体编码的形式装订。通过工作实践,总结了一下,适于整体装订的文件形式有:

(一)整份的审计报告。审计报告一般分为结论性材料、证明性材料、立项性材料三部分,这三部分是对一个事件的描述,不便分开,所以保留整卷装订的方式。

(二)人事处调入调出文件。调入调出函件、工资关系、结转介绍信等文件都很零散,易于散失,也不适于单份装订,所以才用整份装订,统一编码的方式。

(三)学生案件的处理过程、意见。如:学生死亡案件,临潼校区腹泻事件调查材料,此种问题事件是一个整体,况且涉及材料庞杂,也不适于单份装订,故也可采用整体装订,列出大的类目,如调查取证材料、结论材料等等。

(四)会议文件。会议文件包括从筹备文件、人员名单、议程、议题到最后结果各个方面,每份都很重要,也属经常借阅范畴,如果散失损失很大,故也采用整体装订方式。当然文件装订也要根据具体情况区分对待,会议文件如果过多,也可把会议文件分为几册存放:筹备情况,会议材料,结论或最后结果。

(五)其他一些专题性的材料。房地产中心关于某一栋建筑的所有材料、校庆的专题材料、贺信贺电都采用整体装订方式好于单份装订。

以上只是一些整体装订的特殊情况,在实际操作中,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既要考虑档案的安全性,又要便于查询利用。

四、“卷”改“件”后面临的其他问题

“卷”改“件”并不仅仅是一场装订的革命,这场革命也透露出许多另外的信息:信息时代文件激增—简化装订方式—人性化—计算机的加入可以提供更多信息以供利用—注重编研研究—使档案工作上层次上深度。装订革命也带来工作方式的转变。

(一)移交目录问题。因为取消了卷的概念,所以不用制作案卷目录,移交目录一度也取消了。但在实际工作中,没有移交目录会造成很多不便,引起纠纷;而且在2011年底的一次档案检查中,专家组又提出了这个问题,所以移交目录继续要做。既然文件以“件”为单位归档,那就以“件”为单位移交,归档文件目录上所列出的文件都是移交范围,双方签字移交。这种方法比案卷级移交目录更具体,但是缺乏对整个文件归档情况的了解,有几册,每册的大致内容,件数,保管期限,所以可以在每个移交目录后附上一份情况说明,便于移交双方了解文件的大致情况。这是案卷级移交目录和文件级移交目录的一种折衷方案。

(二)标签。按照档案管理的标准方法,应在档案的书籍位置注明档案种类、件数,但是由于现在的档案盒都是以前订制的,没有印制书脊,所以现在仍采用贴标签的做法,标签上对年代、编号、保管期限、件数注明,一目了然。

(三)检索。文件以“件”整理,查询中对档案工作自动化有了要求,目前学校虽然没有上马档案管理软件,但是办公自动化平台下放权限给档案馆,档案馆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办公自动化平台查询到当年所有文件,提高了查询效率。

此外,还有一些提高查询效率的做法值得探讨:一是做好分类。尽管是以“件”为单位归档,但是归档文件还是强调文件间的联系,相同问题或者相同类的文件才会放到一起,所以把握好文件分类,正确判断文件分类归档和检索的重要前提,尤其在目前手工检索和计算机检索并存的情况下更显重要。二是搞好检索,二次编研工作。对一些经常会被查询的类似文件可以开发二次编研,把类似的文件按年代或者按有机联系做成二次编研成果,也有利于提高查询质量和缩短时间。本校档案馆就编有:《西安科技大学(院)非建制机构一览表》,收录了1998年以来学校成立的所有非建制机构。《西安科技大学(院)重要会议一览表》收录了1998年以来所有的重要会议。《西安科技大学(院)三十年教龄(教育工作者)情况汇编名单》,收录了1985年以来工作满30年的所有工作人员名单。拟编订《西安科技大学(院)校内规章制度文件一览表》,便于各部门查询。在二次编研的基础上还可以搞一些三次编研的研究工作。三是做好记录。参考借阅文件登记簿可以把查询效率比较高的文件收集起来,登记每份文件的档号和基本情况,这样做也大大提高了查询效率。

五、结束语

“卷”改“件”并不仅仅是一场装订的革命,这场革命对我们透露出了更多的言外之意:把档案工作人员从繁琐的手工劳动中解脱出来,把束之高阁的档案文件化作计算机里的音符,奏响信息流动的美妙音乐,同新时代节奏共舞;同时对档案人员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更深层次的编研,研究,使档案工作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猜你喜欢

编研检索整体
CNKI检索模式结合关键词选取在检索中的应用探讨
通过实际案例谈如何利用外文库检索提高检索效率
对传统档案编研与数字档案编研融合的思考
瑞典专利数据库的检索技巧
关注整体化繁为简
科研档案编研工作的新认识
信息时代档案编研工作开展思考
设而不求整体代换
英国知识产权局商标数据库信息检索
深化企业档案编研工作,提高档案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