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风险管理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及应用分析
2015-11-26河北省荣军医院郭婧懿
文/河北省荣军医院 郭婧懿
由于医院对医院风险管理档案缺乏一定的规范性,导致难以保证医院风险档案管理的管理质量,给医院的规范化管理带来障碍。
一、我国医院风险档案管理现状
我国医院风险管理档案的管理与医院的其他档案管理相比,具有明显的随机性。目前我国大部分医院的医院风险管理档案根据其内容的不同被分散保管在不同的部门。不同的部门采取不同的方式对风险管理档案进行管理,例如有的部门采用专人对档案进行保管,有的部门则采取岗位轮换制对风险管理档案进行管理。部门人员由于还承担着自己的本职工作,导致无法分散出大量的精力对风险管理档案进行整理,不能及时的记录风险档案内容。而采取风险管理档案的管理工作岗位轮换制,由于不同时期的管理人员对风险管理档案记录的方式不同,导致记录内容的不规范,有时由于交接工作的不完整,致使风险管理档案记录内容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和遗漏现象。
二、如何规范化管理医院风险管理档案的管理工作
(一)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档案组织。医院内部要建立完整的风险管理组织,医院院长作为风险管理委员会的主任,主持风险管理委员会内的各项事宜;委员为院内的各科室员工。风险管理委员会承担医院风险管理条例的制定工作,定期对委员会内的管理工作进行评定。管理与风险管理档案相关的一切事宜。委员会要定期召开风险估测会议,及时的对院内可能存在的各种危险因素进行相关调查。主任及各委员要及时的对风险管理档案进行查看,分析问题的来源,制定相应的处理办法与改善措施。
医院的质量控制部门对医院内部的风险管理档案进行统一管理,处理有关风险管理的大小事宜。质量控制部要依照风险管理条例制订报告表和评审记录,做到及时向风险管理组织进行汇报。医院各科室及部门要明确自己的风险管理内容,及时规范的上交风险管理档案资料。
(二)明确医院风险管理档案内容。院内的风险管理档案的记录人员要明确风险管理档案的记录内容,及时、详细的对医院风险档案进行记录。风险管理档案记录内容要以院内的不良事故管理作为记录基础,并对以下内容做出详尽的记录。一是要对医院内部的风险管理性文件做出明确记录,包括质量控制部门上报的报告表和调查表,医院风险管理条例和风险管理目标制定的参考文件等,提升风险管理档案的利用价值。二是风险管理过程中的执行性文件。包括院内风险资料收集、风险指标档案、风险评审档案、评审风险管理具有有效性的档案等。三是有关风险管理组织的各项重要文件。
(三)明确风险管理档案记录及管理要求。医院的风险管理档案的文字书写必须要采用专业档案用纸,书写时不得用铅笔或圆珠笔对档案内容进行书写,必须采用黑色碳素笔或者钢笔。对不良事故进行记录时,与其相关的书面材料必须为原件或者复印件。对复印件的要求是,文字内容必须清楚,不能出现字迹模糊的现象,不能缺页或漏页。风险管理资料不仅要有纸质资料进行管理,而且还要在计算机上进行电子备份,防止纸质档案由于保管不当等原因,造成档案损坏或字迹不清的现象的发生。风险管理档案管理人员要对风险管理档案进行及时的归档工作。
医院对风险管理档案要有明确的管理要求。医院的各科室要对自己部门的风险管理档案进行组卷,再按照事故分类进行二次组卷。各科室可以采取不同的颜色对档案进行标记。这样有利于分清事件发生的严重性。应对医院的风险管理档案进行明确的编号处理。对医院风险管理档案的顺序规则则是风险管理的文字资料应在图表和声像资料之前。
三、医院风险管理档案的重要意义
医院的风险管理档案记录了从医院建立之初到如今院内的各种医疗事故、院内医生业务情况以及医疗器械的使用状况,是医院管理的宝贵资源。医院风险管理档案对医院的整体运行起到了良好的监督作用,促进整个医院工作效率的提高。医院风险管理档案在医院处理医疗事故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当医院发生医疗事故时,医院风险管理档案因详细记录了医疗事故的发生经过,在确定医院有无过错方面,成为医疗事故中的关键证据。
四、结语
医院在日常的工作中要重视对医院风险档案的管理工作。各部门对风险管理档案进行管理时,要找到具有一定档案管理知识的工作人员对风险档案进行管理。要使风险管理档案的管理做到科学规范化。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委员会,管理人员要明确风险管理档案的记录内容,严格执行记录要求和管理要求,做到及时对档案进行归档。风险管理档案人员必须做好风险管理档案的管理工作,为院内管理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冯丽萍.医院风险管理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及应用[J].中国医院,2014(09).
[2]潘立军.规范化管理在医院风险管理档案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4).
[3]林佃相,张涛,颜景润.当前医院档案管理中的风险分析[J].黑龙江史志,20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