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落蛾
2015-11-25杨子
杨子
日落蛾,又称“彩燕蛾”。1773年,英国昆虫学家德鲁·德鲁里在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岛发现了这种蛾,因外貌形同蝴蝶,将其视作蝶类,并划归到凤蝶属。但随着研究的深入,昆虫学家发现日落蛾并不属于凤蝶属,其实是蛾的一种,于是又划归到金燕蛾属。
最初发现日落蛾时,昆虫学家认为这种蛾来自中国或孟加拉国,但后来经过研究、考察,发现它只在马达加斯加岛上有分布,属于岛上特有物种。日落蛾把岛上植被作为宿主,并大量繁殖,多数地区全年都能看到日落蛾的身影,尤以每年3~8月产卵繁殖期间最盛。
普通成年日落蛾的翼展有7~9厘米,有的可达11厘米。同时,低地上的日落蛾,翼展会比高地的更宽一些。日落蛾黑色的翅膀上,布满了各种颜色的斑纹,在翅膀的边缘部分还有白色鳞带。在生长过程中,日落蛾双翅上的图案会时常发生变化,它的6条尾巴也容易断掉。因此,大多数日落蛾看上去总是左右不对称。
日落蛾细长的尾巴和色彩艳丽的翅膀,让它们看上去同凤尾蝶相差无几,因此人们容易将两者弄混。有趣的是,日落蛾翅膀上艳丽的斑纹并非来自色素,而是源于太阳光的作用——日落蛾翅膀上覆盖着丝带状的鳞片,当阳光照射到鳞片上,会发生散射、折射等复杂的光学作用,从而导致日落蛾的翅膀多彩且颜色易变。
和其他蛾类不同,日落蛾主要在白天活动,明亮、艳丽的色彩可以很好地警告掠食者:“我有毒”。成年日落蛾以食脐戟的叶子为生,它们在岛上有脐戟分布的地区来回迁徙。神奇的是,脐戟有毒,但日落蛾在进食时可以主动隔离脐戟的毒素,并将脐戟毒素保留在体内——捕食者一旦吃掉日落蛾,也会吞下其体内储存的毒素,日落蛾选择用这种方式与敌人同归于尽。
成年雌性日落蛾会把卵产在植物叶子下面,卵孵化后,幼虫直接掉在地上,为了生存,它们会重新爬上植物去寻找食物。日落蛾的幼虫不像成虫那样“挑食”,除了脐戟叶子,它们还啃食其他植物,有时候会给当地植被造成很大的破坏,如果日落蛾幼虫数量众多,还会威胁到当地居民种植的瓜果蔬菜。
作为地球上最令人印象深刻和最具有吸引力的鳞翅目昆虫之一,大多数关于鳞翅目昆虫的书籍都收录了日落蛾。同时,它还是标本收藏家追捧的对象,那让人惊魂夺魄的艳丽色彩,使它被当地政府制作成精美的邮票和明信片出售。甚至在英国维多利亚时代,许多珠宝设计大师都拿日落蛾来做参考,寻找设计元素和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