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翻译与译者、读者关系之思考

2015-11-25魏毅

雪莲 2015年20期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

魏毅

【摘 要】翻译界对于译者主体性的研究由来已久,在出版的大量文献中,可以看到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中心地位。在笔者看来,译者地位固然举足轻重,但我们也要认清翻译过程中读者的身份与地位。只有正确把握译者与读者的关系才会促成好的翻译出现。

【关键词】翻译活动;译者主体性;读者地位

进入翻译领域以来,一直有个困扰我的问题——是什么决定了好的翻译?翻译水平的高低,简单说来就是译作是好是坏的问题。而这一问题,可以从三方面来思考。

一、译者主体性之思考

翻译是一项极为私密的活动。简单说来,一支笔,一本书,几页稿纸,就足够,剩下的,就是译者的主观能动性了。译者本身作为翻译活动的第一参与者,他的主体性是客观存在的,翻译就是以译者为主体的创造性活动,译者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翻译作品的质量和读者的接受程度。原作好比立在译者前的一面镜子,里面能看见译者的文化特质、美学标准、语言特性和人文情怀。好的翻译可以看作是译者吸收、转化对原作(异语文化)的成功,越能够找到原作与源语文化的契合点,越容易让翻译成功。这里,就不得不提到译者文化背景,即客观的翻译环境的问题。

转化与吸收异语文化,在笔者看来可以理解为译者对原作的文化过滤。译者的文化背景包括地理、社会、意识、宗教等。地理涉及到地域文化,地区方言,本地风俗等。意识涵盖了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道德素养等方面。可以看出,文化背景中的各个因素交织相错,构成了个巨大的文化的网,这张网属于译者本身且独一无二,网的大小与疏密影响着译者对外来文化的选择。

可以想象,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是一个不断的“见自己”的过程。自身的社会背景、思维方式、知识结构、生活习俗一直在和原作碰撞、冲突、融合,在一次次的碰撞之后产生了可以叫作“译作”的产物。所以说,译者的主体性给予了原作极大地丰富空间,同样地,也限定了译者能够发挥的程度。作为翻译的关键一环,译者本身非常值得我们去关注和思考。

二、译者局限性之思考

译者是“戴着镣铐的舞者”,“镣铐”的束缚无疑是“天地之间,俯仰一世”的最佳注解。提及译者的再创造活动时会碰到难以解决的限制,笔者认为主要源于两个方面——对“忠实标准”的理解与对“语言文字”的把握。

翻译界围绕着“忠实标准”的讨论始终在莫衷一是的氛围里前行,译者对于所谓“忠实”的理解各有不同。不可否认的是,作为一项衡量翻译质量的标准,“忠实”始终是翻译工作者不懈的追求。从前文分析来看,译者的主体性给予译者的是自由、丰富,是人对世界和语言能动性的体现。这些体现在一定程度上回答了语言哲学的核心问题——人与人的世界,但这并不是让译者完全的天马行空、信笔由缰,译者的特殊身份也由此體现。

其次,语言文字差异对译者再创造的局限,大致可以说有以下几点。

首先,英语以“形合”特征为主,汉语以“意合”特征为主。所谓“形合”,是指借助语言形式来实现词语或句子的连接。所谓“意合”,指不借助于语言形式而借助于词语或句子意义的逻辑联系来实现语篇内部的连接。以上的差异,迫使译者必须认清英汉语言内部的一些规律,其中便有——汉语的界线模糊,英语则相对明确清晰。英语中有数量、时态、语态和人称变化,词的不同形式(如现在式、过去式等)可以表达相同的意义。而在汉语中往往只会用一个词来表达丰富的含义,形式上呈现出高度的概括。

以上两点,笔者将其看作是译者翻译一定会“见的天地”,发现自己的局限。翻译永远是充满遗憾的艺术,在对原作的“忠实”,意义的表达中间艰难的维系着一种平衡。只有经历突破自身局限的煎熬之苦,努力挖掘语言精细微妙的旅程,好的译作才会得以出现。

三、读者因素之思考

最终,译作是要和读者见面的。读者因素是翻译过程中最容易被忽视的因素,同时也是最不应被忽视的。文本的解释、阅读的反馈、意义的产生都离不开读者。每一种翻译都面向着特定的读者受众,而失去他们,也就失去了翻译的意义。所以,一部好的作品,最终是要靠读者来完成。作品的生命,在译者成稿的瞬间消失了,剩下的只是个框架,是读者用个人的生活经历重新给予作品生命,让作品拥有了不同的解读方式,读者的活动变成了主体活动。在读者中间,由于社会背景、知识结构、意识形态等的诸多差异,造成了在同样的文本当中,体会到不同阅读体验的有趣事实。当然,读者群体的解读结果不可能与原作者的意图完全吻合。正如“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者的差异造就了文本解读的多义性,丰富了作品在文本以外的内涵,使得佳作在读者的不同理解下具有了永恒的生命力。

四、结语

翻译是一门艺术,是一项创造性活动,同时也是一种交流的方式。在翻译之中,译者的任务巨大,不仅要准确无误地传达原作的文本信息,更要让原作在特定的译文读者环境中得到理解,这是翻译所追求的理想目标。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自身所带的文化背景通过主观能动性进入到译作之中,这让我们不得不思考译者的文化身份和文化定位。其次,我们还需要考查的是译者的翻译动机。不同译者作品的高低是个人因素与社会因素合力的结果。有的译者是出于对作品的喜爱,或对作者的同情、崇拜,有的是出于感情的寄托,有的是为了生计或沽名钓誉。译者处的时代有其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受到各种客观因素的制约。因此,翻译态度也决定着翻译的过程与质量。最后,还要谈一谈读者因素与读者的地位。读者是翻译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因素,这在翻译界已是共识。由于文化差异与文化距离的客观存在,译者必须在翻译中考虑读者的感受,以适应读者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曹万忠.翻译学中读者地位的嬗变[J].学理论,2009,(28):175-176.

[2] 曹万忠.读者在翻译中的地位及其反作用[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359-360.

[3] 刘迎姣.《红楼梦》英全译本译者主体性对比研究[J].外国语文,2012,(1):112-113.

[4] 许钧.翻译的主体间性与视界融合[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4):290-291.

[5] 吴画.达米特意义理论下对翻译活动中读者地位的反思[J].外语教育教学,2011,(2):100-101.

[6] 仲伟合,周静.译者的极限与底线——试论译者主体性与译者的天职[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7):43-44.

猜你喜欢

译者主体性
译者主体性之动态研究
从《静夜思》的两种英译本分析译者主体性对翻译的影响
阐释学视角下的中国古典诗歌翻译研究
特定历史语境下外籍译者群译者主体性研究
从译者主体性看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翻译试题
文学翻译主体的诠释学研究构想
接受美学视角下的诗歌翻译
从译者主体性解读曾朴的翻译思想
目的论视角下译者主体性的发挥
译者主体性视域下的朱生豪莎剧翻译文学性价值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