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因材施教理念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运用
2015-11-25王琛媛
王琛媛
摘要:因材施教是我国传统的教育理念,随着时代的发展,它在教育领域仍旧闪耀着光辉。高校声乐是一种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其教学活动既要尊重学科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又要考虑学生个体化、差异化的先天及后天条件的特殊性。因此,因材施教理念在高校声乐教学中显得十分必要。本文详述了因材施教理念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运用情况,以期为高校声乐教学提供些许理论支持。
关键词:因材施教 高校 声乐教学
因材施教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同时也是一种教育理念,该理念的最初提出者是我国的大教育家孔子,他提出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教育理念对我国教育思想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时代发展到现在,仍然非常注重学生的个体性和主体性,在教育教学中一切以学生为本,同时注重多元化教育,因材施教仍是现代教育的重要教学理念。
一、因材施教在高校声乐教学中实施的必要性
声乐是高校中一门特殊性较强的艺术课程,它以促进交流、传播文化、赞美生活为主要目标,不但与文学有很好的融合,而且也受审美学、心理学、生理学等众多学科的影响。因此,声乐教学是一门集艺术性、技术性、理论性、实践性于一体的综合学科。而对于学习声乐这门学科的学生而言,其性格、兴趣、基础、思想等各不相同,不同的先天条件和后天学习能力决定了其具有不可忽视的差异性。这就要求声乐教学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以及教学内容。因此,因材施教应该作为声乐教学中的基本教学理念,用以指导高校声乐教学的方方面面。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对每一个学生的情况有一个清晰全面的掌握,尊重并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和特点,并制定切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培养方案,以达到最好的教学目的。
二、教学内容的选择及其难易程度的把控
因材施教不但指导我们如何实施教学,而且也对教学内容的选取及实施起积极的指导作用。在高校声乐教学中,教学内容的取舍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教材不但是知识的载体,是教学的重要依据,而且也是教育理念、价值观、审美观的重要体现。因此,声乐教材的选取及教学内容的设置是影响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因材施教理念要求教材及教学内容要以教学目标的顺利实施、学生的整体水平、学习能力的提高为主要考虑因素进行取舍和设置。每一届声乐专业学生的整体水平、文化素养、兴趣特点各不相同,要针对这些整体状况和个体化差异进行教学内容的设置。目前,我国高校声乐教材各有侧重点,如有的侧重歌唱技巧的训练方法,如:《歌唱发音不正确的原因及纠正方法》《男高音的高音训练》等;有的则侧重中外歌剧咏叹调曲目、中外艺术歌曲的欣赏,如:《声乐教学曲选》《声乐教学曲库》等。因此,高校教师要考虑不同版本教材的教学特点和优势,结合本届学生的实际状况和以往教学经验恰当选取教材。确保所选教材不但有一定的专业梯度,而且要适合本届学生的实际水平。
此外,教学内容难易程度的把握也是因材施教的重要方面。高校声乐教学的教材要难易适当,符合学生的学习水平。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声乐专业的教学教材和内容并不是统一的,声乐教师要根据所在院校层次和培养目标进行教材的选择。
三、教学目标要统一化与多元化相结合
我们知道,目标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树立了目标,才能指导一切行动以目标为中心开展实施。高校声乐教学中,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学目标要统一化与多元化相结合,既要有统一的比较大的教学目标,又要针对个体的不同设立多元化的小目标。统一化的教学目标是声乐教学的基础和根本,它要求学生均要对声乐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有扎实的掌握。首先要掌握基础的相关声乐知识,要有基本的声乐鉴赏能力,然后也要掌握声乐相关基本运用技能。只有掌握了声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达到统一化的教学目标,才有可能以扎实的声乐基础为依托,寻求个性化的发展。
多元化目标是指根据每个专业、每个学生的特点和水平等先天及后天条件的不同而设立的一个个小目标。由于不同专业不同个体对声乐知识及技能的需求不同,因此声乐教学中不能完全按照一个标准来进行教学培养,高校教师应该结合不同专业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灵活多样的多元化小目标。如声乐专业,该专业的整体教学目标是培养声乐表演或教育方面的人才,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质进行教学。再如音乐教育专业,其教学目标应该是培养基础性音乐教育人才,对教学内容的丰富性要求比较高,如器乐、歌唱、音乐活动等都要有所涉及,而对教学难度和深度则要求比较低,教学中要将这些因素考虑在内。
声乐艺术不但有综合性特点,而且具有独特性特质。如学生的先天声音条件、后天的文化素养、情感、艺术表现力等,多种因素均会影响着学生的个体水平及其发展方向。因此,针对这些个体化差异,因材施教更有了用武之地。教师要以学生的不同特质为根据,设定不同的教育培养目标,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四、教学方法灵活多变
统一化与多元化相结合的教学目标决定了教学方法不能默守陈规、铁板一块,而是要灵活多样、不断创新。在教学过程中,大多数高校均采取大班和合班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即以学科特点为依据,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手段,进行声乐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在该种教学中,比较偏重于学生基础声乐知识的培养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同时,为了尊重学生的个体化特点和学习需求,小组课是因材施教的重要实践方法。该类课一般学生人数较少,便于照顾学生的个体化需求,有助于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实现互教互学,在细化共性的同时突出个性化教学的魔力。不过,目前有高校在实施小组课过程中,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即以优秀者为中心,较差者则被边缘化,这样的教学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心里不平衡,不利于整体教学目标的达成。因此,高校声乐教师在进行个性化教学中,在尊重个体化差异的前提下,要尽可能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公平、合理的学习和表现机会,帮助其树立学习的信心,教师要注意抓住每位学生的闪光点,指导、启发其进行声乐学习,对于先天条件较好、水平较高的个体,则要激发其更大的艺术激情,为达到更高的目标而学习。
此外,声乐教师要对每一个学生的声音条件有清晰的掌握。有的学生低声区非常丰满,有的学生中声区非常厚实,而有的学生则高音区非常出色,有学生擅长表达细腻的情感,有的则以跳跃性花腔见长,有的则擅长大笔浓墨,因此声乐教师要掌握每个学生的声音、声部类型,通过各种特色教学、灵活教学以及创新教学的方法,从声乐教学的技术层面为学生提供指导。同时,也要从学生的节奏感、音乐敏感度、音高等方面进行因材施教,尽可能地挖掘每一个学生的特长,为其创造扬长避短的学习机会,以使其得到最大潜力的成长。
五、结语
综上所述,因材施教理念在高校声乐教学中具有积极的意义,它不但符合声乐教学的学科特点和规律,而且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以人为本、尊重个性化需求,顺应人的多样性、灵活性的一种科学有效的教育理念。
参考文献:
[1]张弛.因材施教理念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运用和实施[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12).
[2]张汝瑶.对声乐差异性教学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大舞台,2013,(04).
[3]卞开萍.因材施教理念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北方音乐,2014,(09).
[4]申桂红.高校声乐教材民族化与本土化的回归[J].音乐时空,2013,(01).
[5]王景彬.西洋歌剧咏叹调大全[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
[6]吴曾林.试论高职声乐教学中因材施教之演绎[J].职业教育研究,2011,(03).
[7]井艳红.新型教学理念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运用[J].艺术教育,2015,(03).
[8]梁玲芝.对高师声乐教学改革的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3,(S2).
[9]单宏健.论因材施教理念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运用[J].煤炭高等教育,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