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菲尔德钢琴夜曲创作技法分析

2015-11-25赵轩

艺术评鉴 2015年22期
关键词:菲尔德

赵轩

摘要:“夜曲”是浪漫主义时期产生的风格独特的钢琴诗意小品,它是十九世纪非常重要且带有鲜明时代特征的钢琴音乐体裁。菲尔德作为钢琴夜曲的首创者,他的18首钢琴夜曲在整个钢琴音乐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本文总结归纳出菲尔德夜曲的主要创作特点,通过对菲尔德钢琴夜曲创作特征的总结希望为更好地理解和演奏钢琴夜曲这一体裁提供帮助。

关键词:钢琴夜曲  菲尔德  创作技法

“夜曲”的原文“Nocture”起源于拉丁语中的“Nox”—“夜神”一词,同时表示为在晚间或关于夜晚而进行的活动。到了18世纪小夜曲形成了器乐和声乐两种。器乐小夜曲如由管弦乐器组成的重奏演奏的乐曲,海顿、莫扎特都做过此类“夜曲”。而真正将夜曲作为钢琴独奏体裁创作演奏的就是约翰·菲尔德。

一、菲尔德及其夜曲简介

约翰·菲尔德(John Field,1782-1837)出生于爱尔兰都柏林音乐世家,是著名钢琴老师——穆齐奥·克莱门第的学生。而他的弟子格林卡后来成为俄罗斯音乐的奠基人。菲尔德作为钢琴演奏家不仅在演奏方面有着很高的威望,而且在创作上尤其是钢琴音乐的创作上也有着非凡的成就。他创作有7部钢琴协奏曲,4首钢琴奏鸣曲,其中他由一连串的《夜曲》而为今日的爱乐者所熟知。在十九世初,他的钢琴奏鸣曲与协奏曲等作品,以及他独特流畅的钢琴演奏技巧为他在伦敦、圣彼得堡以及巴黎的上流社会和乐评人中得到一致称赞。但是,由于他长久居住于俄罗斯,远离欧洲这一当时的音乐中心,加之他的钢琴音乐在后来讲究激情和炫技的时代显得柔弱而缺乏魄力,所以使他的音乐在后来人才辈出的世界里逐渐被人们遗忘,以致到最后他的音乐也鲜有人提起了。他的18首夜曲真正的价值总是被人们忽略,反而对后世的钢琴家肖邦所创作的夜曲有很大的兴趣和评价。

菲尔德所创作的夜曲是田园牧歌式的,曲风优雅、甜美,仿佛后院中飘荡着的清新花香一般,在夜曲创作上右手在微波状的伴奏中呈现抒情而又富有歌唱性旋律的独特做法,为钢琴乐曲开辟了非凡的道路。1895年,李斯特将他的夜曲收集成《夜曲集》出版,并在序文中赞美道:“多数作品都经不起时间的考验,然而菲尔德的夜曲却能一直保持晶莹明澈的风貌,即使经过了三十六年,他还是那么散放着新鲜芳香的气息。”①

笔者根据序号、出版时间、调性、速度标记、曲式结构这五个方面以表格的形式对菲尔德18首夜曲的进行整理,列表如下②:

由此表可以看出菲尔德的18首夜曲创作时间从1812年-1836年,历时24年,夜曲的创作几乎贯穿他的一生,是菲尔德创作生涯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在创作之初菲尔德这一系列精美而富有诗意的钢琴小品并没有被标题为“夜曲”。事实上,他尝试过不同的标题来为他的新的创作体裁来命名,如:“浪漫曲”(Romances)、“小夜曲”(Serenade)、“田园曲”(Pastoral)等。菲尔德之所以最后用“夜曲”③这一名称来命名,是因为他的作品中暗含着月夜笼罩下的幽静和柔美。

二、菲尔德夜曲分析

菲尔德的钢琴夜曲是钢琴独奏夜曲体裁的先驱,首先笔者将从其夜曲的曲式结构、调式调性和和声特征以及伴奏织体这三个方面对其18首夜曲的创作技法进行陈述。

(一)曲式结构

菲尔德夜曲为钢琴特性小品,篇幅相对来说都比较短小,大多都在一百小节以内,其中有两首(第11首降E大调夜曲、第14首C大调夜曲)超出100小节,最短的第12首G大调夜曲仅有24小节。所以菲尔德的夜曲并没有庞大的曲式,通过表1罗列的曲式结构可以看出,菲尔德的夜曲大多采用二段式和三段式曲式。

(二)调式调性和和声特征

菲尔德夜曲的和声运用整体还保留了古典主义时期的特征,和声材料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他主要运用了古典主义时期常用的正三、副三和弦,属七、属九和弦以及重属和弦。他的和声进行很平缓,并且大量运用Ⅰ级和弦。在他的伴奏声部,多使用开放性的和弦和各种和弦的转位来作为低声部伴奏织体。

菲尔德夜曲调性使用很广泛,偏爱大调调式。而在乐曲中菲尔德夜曲中的调性布局并不复杂,一般在近关系调等功能性调性范围内转掉或离调。

如:第6首F大调夜曲,这首夜曲是建立在F大调上的,调性布局十分简单。前8小节为F大调,之后开始转入属调C大调上,并一直沿用C大调,经过20小节后转回F大调,直到乐曲结束。

再比如:第11首降E大调夜曲,调性布局为bE-c-bB-be-bB-bE-c-bB-bE-bB-bE。这其中bB大调为bE大调夜曲的属关系调,c小调和bE大调夜曲为关系大小调,be小调和bE大调夜曲为同名大小调。由以上例子可以看出,菲尔德夜曲中的调性布局大多保持在功能调性发展的范围内。

(三)伴奏织体

菲尔德夜曲中的伴奏织体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分解和弦与琶音织体和柱式和弦织体。第一,分解和弦与琶音织体。伴奏音型的突破是菲尔德夜曲又一价值特点。在古典式主义时期,作曲家普遍采用“阿贝堤低音”来进行伴奏。这一伴奏方式是由意大利作曲家阿贝堤发明,是一种左手用简单的分解和弦来进行伴奏的音型,在古典时期的奏鸣曲中非常多见。在菲尔德的夜曲中,他突破了这种朴实的伴奏音型并扩大原来伴奏音型的音域,采用分解和弦的织体,使夜曲中的伴奏能够自由烘托音乐的气氛。第二,柱式和弦织体。这一类伴奏织体相对来说在菲尔德18首夜曲中运用较少,只有四首夜曲中使用较多,其他一般多用在结尾,增加结束感。

三、创作特点:“夜”的体现

“夜曲”最早是通过声乐小夜曲转变而来,一般来说声乐小夜曲旋律简单,曲调优美并具有浪漫色彩,在19世纪发展成为抒情的艺术歌曲的重要体裁之一。这一体裁将歌唱者优美、细腻的歌声在舒缓的节奏下娓娓道来。

19世纪的奥地利作曲家卡尔·车尔尼(Carl Czerny,1791-1857)对钢琴夜曲是这样定义的:它“实际上是模仿那些标题为‘小夜曲的声乐作品而作的,而这些作品的特殊目的是用于晚间演出,因此音乐必须具有一种柔和、梦幻、优美且浪漫的印象,或是热情的感觉,但不是尖锐冷漠的。”④另外,在《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词典》中关于钢琴夜曲的评价为:“让人联想到夜的情景,往往具有沉静的特色。”⑤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菲尔德的钢琴夜曲从声乐小夜曲中起源,它具有“夜”的风格是抒情性、歌唱性的特点。

(一)抒情性、歌唱性

首先从表1罗列的速度标记可以看出,菲尔德夜曲的速度普遍为比较舒缓的柔版、慢板、中板、行板,仅有两首速度稍快的为小快板。可以说18首夜曲整体速度都不快,菲尔德用他的夜曲缓缓的为人们诉说着一幕幕夜色下的景色、内心的深情,将抒情性的基调发挥得淋漓尽致,并由此奠定了夜曲抒情的速度基础。

菲尔德的感情是细腻柔软的,在他的夜曲所用的表情记号多为dolce(柔和的、甜美的),delicatissimo(极细致的、娇柔的),grazioso(优雅的、优美的),cantabile(如歌的)等。由此可以反映出在菲尔德的钢琴夜曲抒情性、歌唱性的风格特点。

经过仔细统计乐谱笔者发现,在菲尔德夜曲中力度标记大多都是mp、p、pp,甚至ppp。虽然也会出现强音,但是频率并不多。通常在这样舒缓的演奏速度下加以轻柔的力度,伴随着或是温柔或是忧郁的细腻情感,使听众可以在如梦如幻的曲调中轻松、愉悦的体会着几乎没有强烈的跌宕起伏的旋律。

(二)声乐性的旋律

从菲尔德的第一首夜曲开始,我们就能从中听到意大利歌剧“bel canto(美声唱法)”⑥的旋律。菲尔德在这一风格的诱发下,将原属于声乐的唱腔移植于钢琴之上,右手在微波状伴奏音型下,呈现出美声唱法式旋律的独特作风,使钢琴“唱”出如此华美的“歌唱”。

“凡是以从容不迫的流畅级进为主,音程比较容易唱的旋律(或旋律片段),我们听起来都是歌曲性的、声乐性的。”⑦在菲尔德的夜曲中随处可见这种声乐性的旋律,为右手主导高音旋律,左手伴奏采用分解和弦伴奏。高音旋律则多是符合男、女高音的演唱音域,音程多以级进为主,跳进作为辅助,以二、三度音程为主,偶尔在乐曲中出现的大跨度音程时也会很快使旋律回归平稳。这种歌唱性的旋律为菲尔德夜曲营造出“夜”的抒情、幽静的氛围。

(三)装饰性的旋律

菲尔德夜曲中华丽的装饰总是穿插在歌唱性的旋律中。装饰性的旋律有两种,一种是在旋律中加入装饰音(倚音、颤音、回音),最常见运用于巴洛克和古典时期。另一种是华彩性的的旋律,将音阶、半音阶以及回音音型等各种装饰音运用在旋律中。菲尔德通常将这两种方式相结合运用于他的夜曲中,旋律在原有主干音中加入一长串花腔式的倚音,经过音、辅助音等和弦外音组成的音阶对旋律进行装饰,同时运用倚音、回音、颤音等装饰音使原有旋律更加丰富生动,或是在音阶中加入八度旋律音程富于旋律激情和活力。这样为其旋律增加了新的内涵,同时也给听觉带来新鲜感,为抒情而又平稳的旋律添加了绚丽的色彩,仿佛女高音夜莺般婉转优美的嗓音自如地表现妩媚、华丽的花腔声音特色。

四、结语

总体来说,菲尔德的夜曲多是一些优美的抒情小品,形式简单朴素,内容多情善感。虽然有人认为“这种短小的、挽歌或是情歌式的有强烈抒情色彩的古典曲式乐曲,在菲尔德手中只是一个简单的旋律与和声伴奏的组合。”⑧但是不可否认,菲尔德在钢琴作品中创立了一种新的体裁,他的夜曲抒情如歌,伴奏织体突破了“阿贝堤低音”的局限,18首夜曲的创作体现了由古典主义风格向浪漫主义风格的转变,影响了后世作曲家的创作。包括肖邦、李斯特、舒曼等与他同时代或之后的音乐家都共同认为,菲尔德作为浪漫主义乐派的代表是当之无愧的。

注释:

[1]李哲洋:《最新名曲解说全集(14)独奏曲(1)》,台湾:大陆书店,1982年,第379页。

[2]根据Stanleysad,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first edition,Grove,1980整理。第17、18首并没有被菲尔德命名为夜曲,但通常都会被收录在夜曲集合中。

[3]真正意义上的“夜曲”的开始是1812年菲尔德在俄罗斯圣彼得堡所出版的三首。1、2、3首夜曲于1814年由莱比锡彼得出版社重新编辑成《三首夜曲集》摘引自 Nicholas Temperley.“John Field and First Nocturne,”Music and Letter(1975),第337页。

[4]Chopin.”The nocturne: development of new style.”  by David Rowland.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2:35.

[5]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 (2001),S. v.”Nocturne” ,by Maurice J. E.Brown.

[6]“bel canto(美声唱法)”是指乐队伴奏相对简单,演唱者声音优美流畅,常带有华丽的花腔装饰的声乐风格。

[7][俄]A·索洛甫磋夫:肖邦的创作[M].中央音乐学院编译室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年第11页。

[8]张式谷,潘一飞:《西方钢琴音乐概论》,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2:262.

猜你喜欢

菲尔德
伽菲尔德与勾股定理
伽菲尔德与勾股定理
戴卫·奇普菲尔德
——造梦城市中的精神绿洲
沃菲尔德风土图记 XVIII
12点敲13下
丰富的能源
跪养母赢得总统宝座
12点敲13下
极地摄影探险
手表和草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