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资源枯竭型城市如何有效利用工业遗产

2015-11-25吴鹏盛石建凡余欣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5年8期
关键词:体验旅游资源

吴鹏盛 石建凡 余欣

摘要: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面临着重大困难,而工业遗产为当地发展特色旅游业提供了基础,通过对万山矿区实地调查,结合当地自然、人文特征,讨论如何有效利用当地工业遗产发展旅游业,为当地特色旅游的持续发展和经济稳定转型提供思路与建议。

关键词:旅游 资源 体验

1、万山矿区发展旅游的意义

2009年3月原万山特区被国务院列为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之一,是贵州省唯一享受国家政策扶持的资源枯竭型城市。万山矿区探明和开采朱砂矿约四万吨,居全国首位,有“中国汞都”之称。地区成矿条件良好,矿产资源丰富,除汞以外,还有钾、锰、铜、锌、铅、硒、磷、重晶石、大理石、稀土等 20 多种矿藏资源[1]。建国初期为新中国的国家建设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也给当地经济发展注入长足的动力,但是随着先进的工业开采方式的出现,万山矿区的资源枯竭在所难免,于2001年宣布矿山关闭。但是悠久的采矿历史,古老的冶炼技术以及采矿所遗留下的种种工业遗迹却给该地发展特色矿区旅游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而如何有效或高效地利用这些工业遗产作为特色旅游资源继续为当地经发展济服务就显得尤为重要,以贵州省万山汞矿为研究区,就该地区如何有效利用工业遗产进行探究。

2、研究区概况

万山汞矿遗址位于贵州省铜仁市万山特区万山镇土坪、老街两村。万山特区东南与湖

南省芷江县、新晃侗族自治县毗连,西界贵州玉屏侗族自治县,北接铜仁市,地处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过渡的武陵山区,位于“武陵成矿带”凤凰-新晃汞矿集中区南端。遗址总面积约2.5平方公里,其中采掘遗址面积约3.2 万平方米。初步统计,遗址现存古代及近、现代矿洞百余口,矿洞总长约 970公里,其中古代矿洞集中分布的黑洞子、仙人洞、云南梯洞子等三处矿洞群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矿洞内保存有古代的石梯、隧道、刻槽、标记、矿柱、巷道、炼炉等采掘及炼汞的遗迹、遗物。遗址地面还分布有湘黔汞矿公司旧址和近现代采矿、选矿、冶炼工厂厂址以及生活设施等建筑[1、2]。

3、资源开发方式

优势资源必须得到合理开发才能发挥其最大的价值,矿山遗产作为一种特殊的地质遗址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而万山矿区位于岩溶地貌发育的西南地区,且为中国最大的汞矿区,其工业遗址资源具有独特性和不可复制性。对资源种类和其特殊性提出相对应的开发方式,以期能最大化地实现其价值。

3.1区域联合

万山所在的铜仁市素有:“黔东门户” 、“梵天净土、桃源铜仁”的美誉是一座正在崛起的“仁义之城、智慧之城”。区域内自然风光秀丽迷人,且具有卡斯特地区特色, 梵净山、潜龙洞、九龙洞、武陵桥城、锦江十二景、水晶阁半岛、铜岩跨鳖亭等铜仁市著名景区构成了地区间旅游资源的相互链接。万山矿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紧紧依靠区域内已有且知名度高的旅游资源,形成特殊旅游景点集群效应。依托已经存在的著名景点可以提高景区接待人数,诱带一系列的旅游活动的发生,。且能促进区域旅游基础建设,进而形成旅游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3.2 景观再造——以地景为重点

万山工业遗址最具特色的是几百年来采矿遗留下的一系列矿坑,矿洞,这些矿洞洞洞相连,形成人为工业景观,再加上特殊的卡斯特地貌,可以开发成兼具工业气息和自然景致于一体的特色旅游景观。

因汞矿开采具有其特殊性,可以就地冶炼。历史上不同时期有其不同的冶炼方式,遗留下来的冶炼遗迹也不尽相同,都带有明显的时代特色和当时科技水平的烙印,这是近代矿区所不具有的优势。利用模型或再造冶炼炉来重现当时的冶炼过程,使游客体验整个过程,提高游客旅游体验。

建国以后的大型开采形成了一口竖井链接七大矿坑的特殊地下空间结构,这种结构与探险的旅游体验相契合,可以通过修缮运矿道路,装饰矿车,增加洞内布置多样性的方式,将其改造成一条特色探险旅游路线。

景区内已建成有博物馆,具有时代特色的大礼堂,还有一系列当时矿工聚集生活的场所遗址,对这些建筑物进行修缮、改造可以使其成为具有时代特色的旅游资源,这对游客了解矿工日常生活,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矿区分布众多高炉,是建国以后规模化开采之后遗留下来的产物,高炉直径达2.5米,被当地人称为2.5高炉。高炉高达数十米,作为矿区的地标性建筑物,有其独特的意义,其特殊性将赋予其建设祖国的工业意义和不惧困难的精神象征,能增强游客的心理认同感。

矿区还分布着选矿厂和冶炼厂,这种结构式的建筑物最好的利用方式就是结合艺术形式,最大限度的发挥其后工业美学。798的成功案例已使其成为北京市旅游的一大亮点。迎合时代需要,打造系列主题怀旧文化游[3]。

3.3 遗产基础上开展休闲观光及娱乐项目

万山矿区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整体具有冬暖夏凉、冬长秋短、雨水充沛、水热同季、四季分明的气候特点。适宜的气候为游客舒适度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更是避暑圣地,以此为依托发展一系列休闲观光及娱乐项目不仅能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而且能完善地区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继续深入发展工业遗址景观的同时加大娱乐项目的建设投资,以更完善的旅游资源,更具有特色的景致景观,更有价值的旅游体验,吸引更多的游客,从而为城市建设,经济转型发挥出矿山工业遗址最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映福 周必素 韦莉果,贵州万山汞矿遗址调查报告[J].江汉考古 2014,2.22-23

[2] 刘雪珍,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旅游开发研究——以安徽省淮北市为例[D].武汉科技大学,2014,5.15-16

[3] 赵香娥,工业遗产旅游在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中的作用与开发[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5,27-28

猜你喜欢

体验旅游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旅游
浅谈演员“第一自我”与“第二自我”的转化
体验视角下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
立足生活,挖掘习作的丰富素材
旅游的最后一天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