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子书包在初中课堂教学中应用探究*

2015-11-25张彦彦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5年10期
关键词:电子书教学模式课堂教学

文 张彦彦 孙 静

电子书包在初中课堂教学中应用探究*

文 张彦彦 孙 静

2012,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明确指出“建设智能化教学环境,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将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重要性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同时国家教育战略鼓励地方和学校大胆探索和试验,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2014年,我校为了践行教育信息化,提高教学效果,试行基于电子书包的新的教学模式。以下主要结合电子书包课堂教学实际应用的实践,总结出电子书包在初中课堂教学中的实际应用的优势和阻力,希望能为一线的教师和教育研究者提供参考的价值。

为了促进学校教学信息化的创新发展,在校领导的大力倡导下,2014年我校在初中部选取了2个实验班试点推行基于电子书包的教学模式。实验的两2班均有38人,人手一台平板电脑,选取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社会作为试点学科。开课从最开始的一月一个学科一节课,到后来的一周一节课,到4月份,我们可以开电子书包展示课。经过一年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修改——再实践,我们在各个学科中找到了电子书包应用的不同契合点,从刚开始的为了用而用,到现在能在不同科目的课堂教学中有效的应用电子书包为本学科知识传授服务,提高了教学效果。

1.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发生成为可能

一种新的教学媒体引入课堂,引起教学模式的变革,但是并不是取代传统的教学的模式。将电子书包引入到课堂教学中,革新了我校采用多年的“投影仪+板书”的“传递→接受”式教学模式。多年来,我们知道单一的“传递接受式”教学模式并不能满足对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创新能力的培养。但是探究式、自学辅导式、发现式等课堂教学模式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应用较少。究其原因,探究式等教学模式需要大量资料的支撑的,而常规课堂中学生仅仅能从教师获取现在的资料,这在无形之中也限制了学生的思考,思维发散。现在则采用了基于电子书包的混合式学习,其最大的意义把传统学习的优势和数字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改进现有的教学生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促进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产生变革。学生既可以从网上获取大量的学习资源,又可以基于学习资源进行面对面等形式的讨论,这也就为多种形式教学模式的开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使得教师可以根据学习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以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例如“太阳与月球”一课中采用自主学习模式,教师提供互动视频,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学生自主观看太阳与月球的教学互动视频(视频中嵌入太阳,月球的知识点),学生可边看视频边学习相关的知识点,观看完视频后有相应的讨论主题和题目来检测我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学生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体,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力的存在”一课探究学习模式,根据力所产生的作用效果确认力的存在。 学生分组选取不同的实验器材(橡皮泥、课桌、玻璃瓶、塑料瓶、气球、乒乓球等)验证力的存在,小组合作完成实验探究,利用电子书包把实验的现象效果分析拍成视频上传给老师。

2.增加课堂交互的深度和广度

在教学活动中,学习者的学习其与他人的交往与互动中,既强调学习过程的认知参与,也注重学习过程的全程参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活动是教学的灵魂所在,是有意义学习得以发生的关键。传统的讲授式课堂,师生之间的交互受限,学生与学习资源的交互更显不足。电子书包融入互动教学中,营造了数字化学习环境,使课堂更加生动、形象,为师生创设了互动交流的空间,教师、学生、教学资源、电子书包可以形成多样化的互动。总之,电子书包融入课堂增强教与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互动的深度与广度。在课堂上,教师利用电子书包可以监控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和每名学生的错误率,这样的监控方式促使每名学生都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扩大交互的广度。电子书包提供的丰富多样的资源和网络手段,为师生、生生之间的更深层次交互提供资源和软件支持。例如,在“力的存在”一课中,在讲到力作用于桌子,桌子到底发生了形变没?教师把Flash视频(如图1所示)发给学生,学生通过观察得出,桌子发生了形变。有些小组还得出了:力使得桌子发生了形变,只是形变肉眼不容易观察出来,这样利用光放大技术就可以放大微小形变;“放大法”在科学哪些实验中可以使用;力越大物体的形变就越大等讨论的结果,加深了讨论的深度,为后一节课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教师利用电子书包发布课堂检测作业,全班37名学生全部上交了作业,这也扩大了交互的广度。

图1 科学方法:放大法

3.促进知识共享

知识包括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电子书包的引入,在促进显性知识的共享上的功能显而易见的。借助于电子书包,全校的教师可以共享自己的资源(课件、试卷等),学生可以获得教师发送的学习资源,也可以上传学习资源共享给其他的同学。这样获取的资料有了针对性,可以节省同学查找资料的时间。电子书包可以利用文字、视频、音频等形式记录学生主题讨论的内容,便于学生记录、批注、促进学生隐性知识的显性化,其他的同学可以浏览获取相关的知识,促进了知识的共享。

课堂生成是课堂教学中重要的课堂资源。加强对课堂生成性资源的适度开发和有效利用,将更能促进预设教育目标的高效率完成或新的更高价值目标的生成。将电子书包引入到课堂中,可以将学生互动中的资源积累下来,如学生上课过程中错题集中保存起来,课后学生可以查找原因,订正题目,完成学习任务。实验探究课中,小组讨论可以录音,文字呈现在电子书包中,这样实现课堂生成性资源的积累与共享。

4.丰富课堂呈现手段 提高课堂效果

在初中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引入电子书包,丰富了知识的呈现形式。相对于学校教师多采用PPT方式呈现知识,电子书包提供了互动视频、互动题版、学习游戏、名师讲解、实验视频等多种媒体形态,多样化、直观生动的课堂,在一定程度上打破学生一味接受知识的视觉、听觉疲惫,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延长学生学习注意力,针对教学环节学生能做出及时相应的反应,从而使课堂环节更为紧凑有致,实现教学目标更为快捷高效。

5.强化学生的“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形成性评价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收获,能针对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修改和调整教学计划,以期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在传统的课堂中,这种形成性评价多是教师提问,个别学生回答,获得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这种形式具有片面性,这样的评价方式并不能实现关心到每名学生,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电子书包所具电子化测评反馈系统都将实现传统教学媒体无法满足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即时将每名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反馈给教师,教师就可以形成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的评价,用于帮助教师实现激励和引导学生完成有意义知识的构建。

教师通过电子书包的将直观形象教学资源呈现给学生,学生利用电子书包学生提交作业、试卷后可以查看得分和做错的题目,教师可以查看学生成绩,电子书包以图示的形式直观呈现每道题的正确率,并即时反馈易错的地方,教师据此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学习小组内部及组与组之间可以开展小组合作教学,由于分组和内容设置的针对性,便于实现资源的个性化共享和学生自我满足感。例如,在英语“Uint 8 ls there a post office near here?”一课中,发布听录音填词试题(如图2所示)给学生,学生在平板电脑上完成作业,上交。教师可以看到学生上交作业的情况,结束练习后,本道题目的正确率可以显示出来,第八、九、一、二的错误率表较高,重新听一遍进行解析,提高教学效率。

图2

1.对教师的信息素养要求高

经过了2个月的培训,教师已经能够熟练操作电子书包教学系统,但是课件资源制作、案例分析与研讨、教学观摩与经验分享等方面的机会不足,此外课堂中遇到的一些突发状况(如断网、死机等)还是让部分教师束手无策,这样就会导致课堂延误,甚至不能按时正常完成教学任务,更别提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的提高。对与学生而言,上课要求学生的打字速度和系统平台操作的熟练,否则也会在限定的时间内完不成学习任务,就会影响后面的学习进度。

2.参考资料少

电子书包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有了一些试点,但并没有成为常态化的教学模式,所以参考资料比较少,老师需要自己制作一些互动课件等,更难的是,基于电子书包的教学范例,经典案例可借鉴的比较少,我们的老师只能闭门造车,靠自己去摸索、改进,这就对教师的信息素养要求比较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师的积极性。

3.学校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

对于我们一线的教师,平时担任2个班的教学工作,备课、批改作业等已经占用了几乎全部的时间,现在如果要上一节基于电子书包的课,一课教师要提前一个礼拜备课,这在无形之中增加了教师的负担,学校在实行的初期,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挫伤了教师的积极性,使得教师出现了应付情绪,没有全心得备课,这也局限了电子书包在课堂应用中的效果。

4.电子书包软件功能的有待提升

电子书包有其强大的功能是不可厚非的,但是在实际中我们也发现一些功能有待改善。例如,主观题的批改,只能打星,打字评价,这样一个班的作业批下来要将近2天时间,这样反而没有减轻教师的负担,增加了教师的任务量等,如果软件的设计更加人性化,傻瓜式,符合教学的实际要求,做到真正的减轻师生的软件学习能力的要求,应该更好地推行电子书包在实际的教学中应用。

任何一种事物前进的道路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面临机遇的同时也要接受挑战,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前进。电子书包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亦是如此。电子书包带来了教学模式和学习的方式的变革,但是我们现在的简单应用并没有达到其应有的效果。因此我们学校准备明年在新的初一继续推行基于电子书包的“新课改实验班”,希望在一年实行的基础上有更多的教师和学生参与教学改革中,不断的实践,在应用中摸索前进,寻找新的契合点,尽早磨合出一套适应本校教学模式,以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1] 朱忆梅.电子书包引入课堂对教学产生的影响[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35):47-49.

[2] 胡卫星,张捧.电子书包的系统构建与教学应用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1(12):120-123.

[3] 胡小勇,朱龙.数字聚合视野下的电子书包教学应用模式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3(5): 66-72.

[4] 包培丽.电子书包系统的交互模型设计[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5] 刘繁华,于会娟,谭芳.电子书包及其教育应用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3(1):73-76.

[6] 黄明燕.混合学习环境下电子书包应用模式初探[J].现代教育技术,2013,74(1):28-31.

[7] 沈书生,刘强,谢同祥.一种基于电子书包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J].中国电化教育,2013(12):107-111.

张彦彦,硕士,中教二级。湖州新世纪外国语学校,313000

孙静,硕士研究生。首都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100048

本文受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重点课题《凌云诺亚舟互动学习系统环境构建及其教学创新应用模式研究》(编号:136120977);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青年专项课题《电子书包应用对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研究——以北京十所电子书包试点学校为例》(编号:CJA13148)支持。

猜你喜欢

电子书教学模式课堂教学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谈谈电子书
电子书渲染的对象、要素及思路
基于电子书包的学习分析探究
电子书 等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