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刺蛾幼虫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

2015-11-25唐美君郭华伟殷坤山

植物保护 2015年2期
关键词:刺蛾有效积温历期

唐美君, 郭华伟, 殷坤山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杭州 310008)



茶刺蛾幼虫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

唐美君, 郭华伟, 殷坤山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杭州 310008)

为了解温度对茶刺蛾[Iragoidesfasciata(Moore)]幼虫发育的影响,在20、24、26、28、30和32 ℃ 6种恒温条件下,测定了各龄幼虫的发育历期,计算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结果表明, 20~30 ℃时幼虫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1~7 龄幼虫和整个幼虫期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7.0、5.1、11.3、11.8、11.6、10.3、10.0和10.8 ℃,有效积温分别为13.3、87.7、60.0、60.8、70.2、81.3、101.5和466.3 日·度。

茶刺蛾; 温度; 发育起点温度; 有效积温

茶刺蛾[Iragoidesfasciata(Moore)]又称茶奕刺蛾、茶角刺蛾,是我国茶树上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十年来,常在有机茶园暴发为害。发生严重时,每米茶行虫量常达数百头,可将茶树叶片食光,严重影响茶叶产量与茶树生长[1-2]。此外,茶刺蛾幼虫体上有毒刺毛,触及人体皮肤后会引起红肿、疼痛,妨碍采茶及田间管理工作。目前,对该虫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天敌病原微生物[3-4]和化学生态学[5]两方面,前人虽对其生活习性和发生规律有过观察记载[6-8],但对其生态学特性没有详细研究,有关茶刺蛾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的研究尚未见报道。为进一步探讨茶刺蛾的生态学特性,了解温度对茶刺蛾幼虫发育的影响,笔者测定了该虫各龄幼虫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为茶刺蛾的预测预报和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条件

用恒温光照培养箱(SPX-250I-G型,上海博讯实业有限公司医疗设备厂生产),设置6个温度(20、24、26、28、30、32 ℃),误差±0.5 ℃,光周期L∥D=12 h∥12 h,RH 75%±5%。

1.2 幼虫饲养和观察

在室内用新鲜茶叶连续饲养茶刺蛾,成虫产卵后将有卵茶梢或叶片从茶枝上剪下放在培养皿(d=15 cm)中。待幼虫孵化后用小号毛笔将初孵幼虫小心挑至新鲜茶树成叶上,放入小培养皿(d=9 cm)中,置于不同温度的培养箱中饲养观察。每个小培养皿中放1张叶片,每片叶子上挑1头虫,同时放置1~2个湿棉球保湿。每温度观察60 头以上。每天8:00和20:00定时观察2次,记录幼虫的发育进度和死亡情况,并及时移去死亡幼虫,直至幼虫结茧化蛹为止。幼虫处于低龄期时每2 d更换1次叶片,高龄时则每天更换叶片,以保持叶片新鲜和保证幼虫正常取食。

1.3 有效积温计算方法

采用如下公式计算茶刺蛾幼虫的发育起点温度C、有效积温K和标准误差SC、SK[9]。

T=C+KV

其中C是发育起点温度,K是有效积温,T是试验温度,T′是理论温度,V为发育速率(历期的倒数),n为处理组数,SK、SC分别为K、C的标准误差。试验所得数据用Excel和DP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温度对茶刺蛾幼虫发育历期的影响

不同温度下茶刺蛾幼虫的发育历期列于表1。由表1可见,温度对其生长发育有显著的影响。在20~30 ℃温度范围内茶刺蛾各龄幼虫的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但在32 ℃温度条件下,各龄发育历期较30 ℃时均稍有延长。在相同温度下各龄幼虫的发育历期随龄期的增加而增大,其中7 龄期最长,1 龄期最短,2~6 龄期较接近。

表1 不同温度下茶刺蛾幼虫的发育历期1)

1)表中数据为平均值±标准差。

Data in the table are average value±standard deviation.

2.2 茶刺蛾各龄幼虫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

根据表1中20~30 ℃条件下各龄幼虫的发育历期,计算各龄幼虫的发育速率,采用直线回归法计算发育速率与温度的回归方程,并按1.3的公式算出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表2)。结果显示,发育速率与温度的相关系数均达极显著水平;茶刺蛾1 龄幼虫发育起点温度较高(17.0 ℃),2 龄较低(5.1 ℃),3~7 龄则相差不大,在10.0~11.8 ℃之间。7龄幼虫所需的有效积温最高,为101.5日·度,1龄幼虫所需有效积温最低,为13.3 日·度。整个幼虫期发育起点温度为10.8 ℃,有效积温为466.3 日·度。

表2 茶刺蛾各龄幼虫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1)

1)**表示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

The two asterisks mean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at 0.01 level.

3 结论与讨论

温度是影响昆虫生长发育的重要因子。在适合生长发育的温度范围内, 温度越高发育速率越快。本研究结果表明,20~30 ℃为茶刺蛾幼虫的适温范围。这与褐边绿刺蛾的研究结果相似[10]。

本文首次对茶刺蛾各龄幼虫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进行了研究,可为该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大量繁殖和预测预报提供科学依据。比如,本试验结果可用于病毒大量繁殖中幼虫饲毒日期的预测。茶刺蛾病毒增殖的最佳饲毒时间为6 龄幼虫中期[4],如茶刺蛾幼虫于7月11日达孵化高峰,养虫室饲养温度为23 ℃,则到达6 龄中期的预测天数N=13.3/(23-17.0)+87.7/(23-5.1)+60.0/(23-11.3)+60.8/(23-11.8)+70.2/(23-11.6)+81.3/[2×(23-10.3)]=27.0,即8月7日为预测饲毒日期。通过这样的预测可为病毒繁殖提前做好人员和物品的安排准备工作。本文结果还可用于茶刺蛾防治适期的预测。在田间幼虫孵化时,可根据历史气象资料,应用各龄幼虫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预测2 龄幼虫(病毒防治适期)或3~4 龄幼虫(化学防治适期)的发生日期,以指导田间适时防治。茶刺蛾年发生代数较少,幼虫龄数多、发育历期长,因此预测具有实用性。

[1] 吕文明,楼云芬. 茶刺蛾暴发成灾因子的探讨[J]. 中国茶叶,1989(1):18-19.

[2] 陈信祥,罗新国.茶刺蛾的发生与防治[J].茶叶,1996,22(1):27.

[3] 唐美君,殷坤山,郭华伟,等. 茶刺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毒性测定与田间应用[J]. 植物保护学报,2010,37(1):93-94.

[4] 唐美君,殷坤山,郭华伟,等. 茶刺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大量增殖的最优条件[J]. 植物保护学报,2012,39(5): 473-474.

[5] 黄安平,韩宝瑜,包小村.茶刺蛾危害后茶树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释放变化[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1,17(6): 819-823.

[6] 李金德,张觉晚. 茶刺蛾生活史及防治的初步观察[J]. 昆虫知识,1965,9(6):342-344.

[7] 赖传碧. 茶刺蛾生活习性的初步观察及药剂防治试验[J]. 广西农业科学,1987(5):39-40.

[8] 刘三林. 茶奕刺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研究[J]. 湖南林业科技,2001,28(1):26-28.

[9] 张孝羲.昆虫生态及预测预报[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218-219.

[10]鞠瑞亭,王凤,李跃忠,等. 温度对褐边绿刺蛾实验种群生长发育及存活的影响[J]. 植物保护学报,2007,34(5): 466-470.

Developmental threshold temperature and effective accumulated temperature ofIragoidesfasciatalarvae

Tang Meijun, Guo Huawei, Yin Kunshan

(Tea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Hangzhou 310008, China)

The developmental duration of tea eucleid [Iragoidesfasciata(Moore)] larvae was surveyed at six constant temperatures (20,24,26,28,30 and 32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evelopment duration decreased with temperature increasing from 20 ℃ to 30 ℃. The developmental threshold temperatures of 1-7 instar and whole larval stage were 17.0,5.1,11.3,11.8,11.6,10.3,10.0 and 10.8 ℃, respectively, and their effective accumulated temperatures were 13.3,87.7,60.0,60.8,70.2,81.3,101.5 and 466.3 degree-day, respectively.

Iragoidesfasciata; temperature; developmental threshold temperature; effective accumulated temperature

2014-03-10

2014-03-28

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13FY113200);浙江省茶产业科技创新团队项目(2011R50024)

S 435.711

A

10.3969/j.issn.0529-1542.2015.02.025

联系方式 E-mail: tmjtea@163.com

猜你喜欢

刺蛾有效积温历期
有效积温与不同供氮水平夏玉米干物质和氮素积累定量化研究
收敛式有效积温与马铃薯植株性状变化的相关性
13个新选水稻不育系播始历期配合力分析
南昌茶区刺蛾发生及综合防治技术
辽宁柞园刺蛾种类调查
食物因素对暗黑鳃金龟一、二龄幼虫历期及成活率的影响
日本松干蚧生物学观察与防治
贵州省中东部水稻有效积温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牡丹黄刺蛾危害以及综合防治
蓝莓采后立即追肥 谨防黄刺蛾介壳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