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助力本外币兑换
2015-11-25贾唯编辑白琳
文/贾唯 编辑/白琳
“互联网+”助力本外币兑换
文/贾唯 编辑/白琳
“互联网+”的本质是传统产业的在线化、数据化。
在“互联网+”的发展潮流中,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行业必须主动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实现个人本外币兑换业务与互联网的紧密结合。
随着我国居民收入的提高,境外旅游、留学、购物日趋增多,老百姓对外币数量及币种的需求也快速增长。但现阶段,国内个人本外币兑换行业的互联网化发展缓慢,难以适应市场需求。“互联网+”的大潮流正在改变着各行各业,个人本外币兑换行业不可能置身度外,因此,必须主动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实现个人本外币兑换业务与互联网的紧密结合。拥抱“互联网+”大潮
何为“互联网+”?“互联网+”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新形态、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成果。它代表一种先进的生产力,推动经济形态不断发生演变。“互联网+”,简而言之,就是将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相结合,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全社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
“互联网+”的本质是传统产业的在线化、数据化。无论网络零售、在线批发、跨境电商还是快的打车、淘点点,所做的都是努力实现交易的在线化。只有商品、人和交易行为迁移到互联网上,才能实现“在线化”;只有“在线”才能形成“活的”数据。在线数据随时可以在产业上下游、协作主体之间以最低的成本流动和交换,而数据一旦流动起来,其价值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互联网+”仰赖的新基础设施,可以概括为“云、网、端”三部分。“云”是指云计算、大数据基础设施,它们能像水、电一样为用户便捷、低成本地使用计算资源打开方便之门;“网”不仅包括原有的互联网,还拓展到物联网领域,而网络承载能力的不断提高则可使新增价值得到持续挖掘;“端”则是用户直接接触的个人电脑、移动设备、可穿戴设备、传感器乃至软件形式存在的应用。“端”是数据的来源,也是服务提供的界面。新信息基础设施正叠加于传统基础设施之上,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
破解行业难题
在我国,个人本外币兑换行业作为新兴行业,具有自身的行业特点。从目前行业发展情况来看,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机构面临的现状并不乐观。但个人本外币兑换行业自身发展存在的难题,完全可借助“互联网+”的力量一一加以破解。
一是单客利润低,运营成本高。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机构面临的现状是支付渠道费率较高。以银联为例,目前货币兑换按一般类批发商户对待,执行0.78%的费率,这对于以量取胜的货币兑换行业来说明显过高。如果借助互联网工具,可以开拓互联网新客户,降低运营成本。
二是现金流大,客户不集中,且多以5000美金以下小单客户为主。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行业的互联网化缓慢,难以适应市场的需求,与行业认知度较低,行业标准有待统一不无关系。与其他行业相比,特许行业的社会协同化不高。如果通过互联网平台,就可以加强同行业乃至跨行业的合作,提升行业整体与第三方支付公司的议价能力。
三是交易频率低。目前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机构的产品相对单一,仅有现钞、电子旅支和退税等产品或服务,难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因此,需要以互联网为工具,研发新产品,增加产品和服务的多样性。
四是与银行相比用户认知度低,属于小众行业。但老百姓对外币数量及币种需要的不断增加,则给个人本外币对换特许机构带来了机会。特许机构需要借助互联网平台增加市场曝光度,提升行业知名度,在市场中抢占更大的份额。
“互联网+”模式下的探索
图1 “互联网+”与个人本外币兑换行业相结合的途径
简而言之,“互联网+”与个人本外币兑换行业相结合,就是依靠“互联网+”的动力源泉,探索个人本外币兑换行业的发展,使用智能终端及互联网连接所有客户,同时联合其他行业完善交易流程,以提高客户体验,整合行业数据及云计算的应用,实现实时监管,并最终实现强化监管、控制风险、服务百姓、发展行业的目标(如图1所示)。要实现这一设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探索:
从客户角度,借助“互联网+”模式,让客户在多个场景下使用“随时、随地”的交易方式,选择多种服务方式,实现方便、快捷、实惠的换汇服务(具体流程如图2所示)。
借助“互联网+”,可以提升客户(个人客户及同业客户)的体验。比如:基于互联网LBS定位功能,方便顾客通过智能终端寻找方便的兑换地点;随着互联网应用(微信、秒拍等APP)及视频自动验证系统的兴起,实现客户实时视频开户;建立行业订单分享系统、提高运营效率、给客户以最合适的汇率及最方便的提取服务;统一行业标准化流程(开户、审核、支付、配钞、配送、充值、汇款),简化流程,从而提升实效性,实时查看流程进度、汇率、额度、网点库存,高效地完成配送、充值、转账等业务。通过以上几方面的优化探索,提升用户体验,让客户“随时、随地”使用外币兑换服务,使“互联网+”真正与个人本外币兑换相结合。
从特许机构的角度看,在“互联网+”模式下,客户订单可以通过系统自动对接,全部数据集中计算、保存,特许机构管理人员及外汇管理机关可以查看公司实时交易情况;同时引入第三方征信平台,实时验证客户的信用,以有效地规避问题客户(具体流程如图3所示)。与此同时,特许机构还可以有效地分析市场需求、客户消费习惯,调整货币种类和汇率,扩展线下网点布局以及配送方式。
从风险控制的角度看,在“互联网+”模式下需打造个人外币兑换征信平台(KYC),依据个人信用高低,适当浮动其外汇额度。例如:客户换日元,使用目的为出境旅游,但是根据其后与出入境管理机关出入境信息的对比,发现该客户未曾离境;在下次换汇的时候,系统会自动给客户一个警示,必要时还会降低其年度换汇额度。根据“互联网+”的特性,个人本外币兑换机构应当收集客户数据,锁定客户,挖掘数据,分析客户的潜在风险,并与第三方征信平台形成数据共享,增加客户的违规成本,从而使监管部门能够实现实时监管任何一个客户。
从监管的角度看,在“互联网+”模式下,国家外汇管理局可以通过以下渠道进行有效监管:一是通过特许机构的客户唯一ID,了解客户外币交易记录及外汇使用情况;二是通过第三方征信平台了解客户画像、兴趣、搜索记录、社会信用;三是通过社会机构了解客户订票记录、出入境记录。通过以上渠道,监管层可以分析出居民外汇走向,从而为制定宏观政策、监管制度提供决策依据,最终实现有效避免洗钱、杜绝非法使用外汇的目的。
防范“互联网+”的风险
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行业开启“互联网+”,将为整个行业带来诸多新的发展机遇。但机遇与风险并存。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机构是作为非金融企业从事货币兑换业务,因此,在探索创新发展的同时,要注意把控以下风险:
一是政策风险。互联网金融所蕴含的风险比传统金融更为复杂,对于监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互联网金融相关的政策法规正逐步健全,从业者需要关注监管部门对于互联网金融监管趋紧的风险。此外,作为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机构,还要严格遵守相关监管法规,不能超范围经营业务;同时在开展互联网金融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国内有关反洗钱、反恐怖融资的法律、法规,防范洗钱风险。
图3 通过互联网办理兑换业务流程图
二是行业竞争风险。互联网行业进入门槛高,且在各个细分领域的竞争均已进入白热化阶段。其中的一些龙头企业,比如BAT(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OTA(在线旅行社)巨头携程等互联网企业,已将触角伸向金融领域,凭借大数据和渠道等优势抢占了市场。特许机构作为后来者,进入市场难度较大,需要加强行业内和行业间的合作,抱着“互联网+”时代开放共赢的态度参与竞争。
三是操作风险。互联网金融主要依靠的是互联网技术,而金融业务对安全和稳定的要求极高。因此,在互联网化整合资源的过程中,需要在信息安全、法律、税务和合规等方面加强风险防范。企业要加强对自身的交易系统、数据系统的管理,重视技术升级,以保障系统安全。
四是经营风险。特许机构是非金融企业,在自身企业经营活动中也存在着各种风险。互联网金融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相关基础平台的搭建和维护,而多数特许机构规模较小,经济实力有限,在这方面需要量力而行。
作者系上海易兑外币兑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