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铃玉与风铃草

2015-11-24河南郑州

花卉 2015年8期
关键词:阳光充足休眠状态老叶

河南郑州·

风铃玉

风铃玉(Conphytum friedrichiae) 为番杏科肉锥花属多肉植物,植株由对生的极端肉质叶组成近似圆柱体,表皮呈红褐色。顶端圆凸,较为光滑,几乎接近透明状,俗称“窗”,光线由此进入植株体内进行光合作用。顶端有一裂缝,每年的9月至11月初,从这里开出直径约2 厘米的白色花朵,其花在阳光充足的午后开放,傍晚闭合,如此昼开夜闭,可持续5 天左右,若遇阴雨天或栽培环境光照不足,则难以开花。

风铃玉原产纳米比亚的大纳马夸兰地区,这里是非洲最干旱的地区之一,年降水量只有几十毫米,虽有充足的阳光,由于是高原地区,却是冷凉的气候。其生长习性很奇特,夏季高温时植株处于休眠状态,此时对生叶逐渐萎缩,根茎上方的芽在植株内部孕育的新对生叶逐渐长大,休眠期即将结束时老叶(此时老叶只剩一层干枯的皮膜)蜕去露出“新株”,继而开花。在正常情况下风铃玉蜕皮后是一株代替一株,但偶尔也会分头,因此风铃玉的成株以单株为主,群生植株则较为少见。

风铃玉喜凉爽干燥和阳光充足的环境,耐干旱,忌闷热潮湿。夏季高温季节植株处于休眠状态,要求有良好的通风,明亮的光照,并注意控制浇水,以免因闷热潮湿而导致植株腐烂。生长期要给予充足的阳光,否则会因缺光造成植株徒长,影响开花,甚至不开花;水肥也不宜过大,以免撑破顶端的薄皮,形成伤疤,影响观赏。在冬春季节的脱皮期间更要严格控制浇水,甚至可以完全断水,使其外层的老皮尽快干枯。每年的秋季进行翻盆移苗,盆土要求疏松透气、排水良好,有一定的颗粒度。

风铃玉的繁殖可在秋冬季节进行播种,播后覆盖玻璃片或塑料薄膜,保持土壤湿润,7~10 天可出苗。

风铃草

风铃草(Campanula medium) 又名钟花,因钟状花形似风铃而得名,为桔梗科风铃草属一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1 米左右,叶卵形至倒卵形,叶缘有波状圆锯齿,叶面粗糙。总状花序,小花1~2 朵茎生,花冠钟状、漏斗状或管状钟形,5 浅裂,基部略膨大,此外还有重瓣品种,花色有蓝紫色、白、粉红等颜色,春末夏初开放。蒴果,内有细小的种子。

风铃草属植物约有200 种,几乎全部生在北温带,喜阳光充足,冬暖夏凉,空气流通的环境,不耐干热,耐寒性也不强,适宜在土层深厚而肥沃、排水良好的中性土壤中生长,在微碱性土壤中也能正常生长。风铃草为长日照植物,每天光照在14 小时以上才能开花,为使其尽快开花,可进行补光,每天增加光照4 小时。生长期不要积水,以免烂根,经常向植株喷水,以增加空气湿度,有利于植株生长。夏季高温时注意通风良好,并喷水降温,避免烈日暴晒。春季生长期施腐熟的液肥2~3 次。冬季移入冷室内越冬。

风铃草的繁殖以播种为主,春播于3~4月进行,秋播在7~8月,因种子细小,播后覆土不必过厚,甚至可以不覆土,约10 天左右出苗。对于多年生品种也可在春秋季节进行分株繁殖,丛生种还可在春季萌发后,取嫩枝扦插繁殖。

猜你喜欢

阳光充足休眠状态老叶
水稻种子休眠调控与破除技术的发展
癌细胞从“休眠”到“苏醒”重大谜团获解
Forest Lake
老周
林中湖泊
陈砚章
诱导休眠状态未来可用于帮助对抗癌症
老 叶
防晒防护
基于分离树的能量有效数据转发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