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源激素对中茶108扦插育苗的影响
2015-11-24柴红玲郑生宏叶志森
柴红玲,郑生宏,叶志森
(1.丽水职业技术学院环境工程分院,浙江丽水 323000;2.丽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丽水 323000)
外源激素对中茶108扦插育苗的影响
柴红玲1,郑生宏2*,叶志森1
(1.丽水职业技术学院环境工程分院,浙江丽水 323000;2.丽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丽水 323000)
以中茶108嫩枝为试材,采用两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IAA,IBA,NAA和ABT 1号生根粉4种外源激素对扦插育苗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适宜的浓度下,不同外源激素对中茶108扦插苗生长均有促进作用。其中,插穗在NAA 200~600 mg·L_1时生根率最大,极显著优于其他外源激素;ABT1生根剂600 mg·L_1处理的扦插苗根系生长最好,每个插穗平均生根数和平均根长分别为19.2条和0.73 cm,均极显著优于清水对照。地上部分选用IAA 400 mg·L_1处理,扦插苗平均叶、茎干重最大,每株分别达0.04和0.019 g,有利于扦插苗生长。
中茶108;外源激素;扦插育苗;生根率
中茶108是由中国茶叶研究所选育而成的国家级茶树良种。该品种属灌木型特早生茶树品种,具有萌芽早、抗病性强、持嫩性好和氨基酸含量高等特点,适制龙井等名优绿茶[1]。作为茶树优良品种,目前中茶108已在全国各地的生产中大面积推广[2_3],同时种苗的供需矛盾也不断增大,规模化、机械化、科学化生产中茶108种苗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中茶108的扦插育苗具有保持该品种的优良特性,插穗可结合整形修剪获取,具有取材方便、繁殖系数高、成苗迅速和培育成本低等特点。本研究以细沙为扦插基质,通过不同浓度、不同类型的外源激素处理插穗,旨在促进插条根系的形成和发育,提高中茶108插穗的生根率。为此,2012年12月至2013年5月在丽水职业技术学院温室大棚内开展了中茶108扦插育苗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于2012年12月上旬取材,材料取自丽水松阳碧云天茶叶有限公司基地栽种的4年生中茶108茶树品种,选取无病虫害、生长健壮的当年生枝条,分别截取4~5 cm的插穗,插穗上切口为平口,下切口为斜口,采条及制穗后立即浸入清水以防失水。扦插基质采用细沙。将基质清洗干净后,用0.1%的高锰酸钾消毒,浸泡20 min,用蒸馏水冲洗干净,装入盆中待用。选用规格为56 cm×23 cm×5 cm的育苗盘,为防止大量的水分外漏,育苗盘的底孔铺垫纱布。
1.2 处理设计
采用外源激素(A)和浸泡浓度(B)两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设计。A因素4个水平分别为A1(ABT1号),A2(NAA),A3(IAA)和A4(IBA),B因素4个水平分别为B1(清水对照),B2(200 mg·L_1),B3(400 mg·L_1),B4(600 mg·L_1),16个处理,重复3次,共48个小区,随机排列。浸泡时间为15 m in。
嫩枝扦插时间为2012年12月11日,每处理30根插条,试验用插穗长度5 cm左右,每个插条至少留1个芽,最上面的芽离顶部切口约1 cm,插条下端口剪成光滑斜口,采用细沙为基质。基质在扦插前用0.3%的高锰酸钾溶液喷淋消毒。
1.3 试验方法
选择清净细沙装至消过毒的育苗盘内,插穗在常温下先浸水20 m in,然后按试验设计要求,分别用配置好的外源激素浸泡15 m in,插条插入基质深度约为插穗长的2/3。苗期管理主要以浇水、除草、病虫害防治为主。插后150 d开始观察插穗生长情况,2013年4月20日调查生根率,2013年4月29日调查生根的数量和长度及叶和茎的干重(均为成活株数平均干重)。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根率
由表1可知,各生根剂不同浓度处理的中茶108插穗生根率差异明显。各处理中A2生根率相对较高,其中A2B2,A2B3,A2B4分别达66.7%,68.7%和74.2%;其次为A3B2,生根率为64.3%,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
方差分析表明,外源激素不同类型(F= 283.587**)、不同浓度(F=143.451**)及其交互作用(F=51.655**)对插穗生根率影响较大,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
表2表明,A2处理的插穗生根率最高,达60.75%,极显著高于A1,A3和A4处理。B4处理的插穗生根率最高,相比B2差异显著,相比B1差异极显著。由此可知,在所有处理组合中,当选用NAA为试验药剂时,其各浓度水平下均能得到较高的插穗生根率,均显著高于其他药剂处理。综上可知,选用NAA作为中茶108扦插促生根药剂较为理想。建议实际生产中用600 mg·L_1NAA处理中茶108插穗。
表1 外源激素和浓度组合各处理对插穗生根率的影响
表2 不同外源激素及浓度处理的生根率差异
2.2 根系生长
2013年4月29日,通过对插穗生根数量和根长的调查统计结果(表3),利用DPS数据处理系统对各生长调节剂对扦插苗生根指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表3 不同外源激素和浓度对插穗根系生长的影响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表4),外源激素不同类型、不同浓度以及外源激素类型与浓度交互作用对插穗平均生根数和平均根长均有较大影响,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多重比较分析结果(表5)表明,在所选4种外源激素中,以ABT1处理的插穗生根效果最佳,穗平均生根数8.7条,极显著高于其他3种生长调节剂;穗平均根长0.44 cm,极显著高于清水对照。各浓度浸泡处理后插穗平均生根数和平均根长均极显著优于清水对照。
表4 不同外源激素及浓度对根系生长影响方差分析
表5 不同外源激素及浓度处理下插穗根系生长差异显著性分析
试验结果表明,当选用ABT1生根剂600 mg· L_1处理茶树插穗时,其所得到的生根效果最佳,穗生根数量和平均根长分别为19.2条和0.73 cm,极显著优于清水对照。ABT生根剂是一种广谱、高效复合型植物生长促进剂,具有补充外源激素与促进植物体内内源激素合成的功效,能促进植物不定根生长[4]。该试验结果较好地验证了ABT生根剂的生根作用。
2.3 生物量
2013年4月29日,分别对不同试验处理下的插穗茎、叶干重进行了调查统计,研究不同外源激素及其浓度对中茶108插穗生物量的影响。
由表6可知,较好的处理组合为A2B2(NAA,200 mg·L_1),A3B2(IAA,200 mg·L_1),A3B3(IAA,400 mg·L_1)和A4B2(IBA,200 mg·L_1),其所得平均叶干重和茎干重均极显著优于其他处理组合。
由表7可知,外源激素不同类型、不同浓度及外源激素类型与浓度交互作用对插穗平均叶干重和平均茎干重均有较大影响,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表6 不同外源激素及浓度对插穗生物量的影响
表7 不同外源激素及浓度对中茶108插穗生物量影响方差分析
由表8可知,4种外源激素以IAA的插穗生物量综合效果最优,其株平均叶干重和茎干重分别达到0.031和0.013 g;4种浓度以200 mg·L_1的插穗生物量最佳,其株平均叶干重、茎干重分别达到0.037和0.014 g,均极显著优于600 mg·L_1和清水对照。
表8 不同外源激素及浓度处理下插穗生物量差异显著性分析
综合试验结果,选用A3B3(IAA,400 mg· L_1)处理中茶108插穗,其插穗平均叶、茎干重最大,较有利于插穗生长。
3 小结和讨论
外源激素是影响插穗扦插生根的重要因素。本研究中的4种外源激素对中茶108嫩枝插穗均有一定的促生根作用,其中以NAA(200~600 mg· L_1)浸泡15 m in处理效果最好,其生根率为66.7%~74.2%,均极显著高于其他外源激素。同时试验还表明,ABT1生根粉对中茶108插穗根系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插穗平均生根数和平均根长均最大,说明NAA对中茶108插穗具有明显的促进发根作用,而ABT1生根粉对中茶108插穗根系后期生长作用更明显。
试验结果表明,作为林木、花卉种苗扦插繁殖中常用的外源激素[5],IAA,NAA和ABT生根粉对中茶108扦插苗的作用效果部位不同。IAA对中茶108扦插苗地上部分的茎、叶生长促进作用更显著;而NAA,ABT1生根粉对中茶108扦插苗地下部分的根系生长的促进作用更明显。这与徐宗才等[6]的研究结果较一致。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应对其合理搭配做进一步研究,以便更好地发挥其组合作用。
[1] 杨亚军,杨素娟,杨跃华,等.早生优质适制名优绿茶新品种中茶108选育研究[J].中国茶叶,2003(2):12_14.
[2] 田晓兰,邵元海,金朝贤,等.中茶108无锡地区引种试验报告[J].中国茶叶,2010(3):14_15.
[3] 沈生智.中茶108在武义的试种表现[J].中国茶叶,2010(9):15_16.
[4] 吉庆勇,严芳,何卫中.ABT、长效控释肥对惠明白茶扦插繁殖的影响[J].浙江农业科学,2011(1):65_68.
[5] 许学明,王峻峰,陈凤.植物激素对切花百合质量指标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03(4):23_24.
[6] 徐宗才,马明呈,田丰,等.外源激素对枸杞硬枝插穗发根及其生长的影响[J].福建林业科技,2012,39(3):101_104.
(责任编辑:张瑞麟)
S 571.1
B
0528-9017(2015)02-0183-04
10.16178/j.issn.0528-9017.20150209
2014-11-11
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2013R462002)
柴红玲(1983_),浙江舟山人,讲师,从事种苗生产工作。E-mail:chaihongling021@126.com。
郑生宏。E-mail:zheng19851021@163.com。
文献著录格式:柴红玲,郑生宏,叶志森.外源激素对中茶108扦插育苗的影响[J].浙江农业科学,2015,56(2):183_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