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柴达木地区农牧业经济模式研究——以马海地区为例

2015-11-24郑建宗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2015年2期
关键词:马海春小麦农牧业

郑建宗

(青海省海西州草原站,德令哈 817000)

柴达木地区农牧业经济模式研究——以马海地区为例

郑建宗

(青海省海西州草原站,德令哈 817000)

文章以马海地区土地质量特点入手,结合经济环境探讨农业区域经济发展问题。技术路线:进行农业资源评价,确定其生产、经济、土地适宜性;在评价基础上,结合资源状况和经济区位等发展要素,确定发展方向和具体思路。具体思路:调整农主牧辅为牧主农辅,围绕草地畜牧业发展草产业、枸杞鸡、盐碱羊、奶牛业,培育黑枸杞产业等。

柴达木;农牧区域;经济定位

柴达木地域辽阔,土地类型多样,农牧资源丰富,地区农牧业是青海省农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经济规律要求农牧业生产发展必须尊重客观,并分析环境条件而筹划发展。柴达木农牧业发展需要结合土地特点,分类指导,因地制宜,突出区域特色,建立科学经营体系和生产模式。马海地区位于柴达木盆地中北部,是一典型的农牧结合地带,属海西州大柴旦镇,农牧业经济基础、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经济效益低,同时由于自然生态系统脆弱,土地风蚀严重,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矛盾突出。如何优化农牧业结构,建立土地高效利用和生态友好生产模式,实现经济与环境效益双赢,不仅仅是马海地区,也是盆地内其他地区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马海地区应发挥区域优势,优化生产资源,以科学规划利用为手段,以发展特色产业为突破口,营建多元特色农牧业经济格局。

1 马海概况

2.1农业资源

2.1.1土地面积大,质量差 马海地处东经94°13′~94°32′,北纬38°08′~38°23′,可耕种面积2 000 hm2,可利用草地面积25000hm2,海拔2860~2916m,年降水量28.1 mm,年蒸发量3 103 mm,气候极为干旱。年均温度3.1℃,年≥0℃积温2 360.7℃,极端值32.9℃和-34.1℃,年均日温差17.8℃;年日照时数3 409.2 h,太阳辐射量1 726.5 kcal/cm2,相对高于同纬度其他地区;无霜冻期208 d,年植物性生产指数100%。土壤为灰棕漠土类,土层厚度均在1 m以上,质地轻,pH值≥8.2,熟化程度低,自然肥力贫瘠。

2.1.2生产制约因素多,风险大农业生产属于灌溉类型,可引入常年河——鱼卡河完成灌溉,但是灌溉面积很受限制,仅1 500 hm2左右。土壤涵养水肥能力差,盐分高,部分含盐量≥3‰,不能进行正常的农业生产。年可划分为冷暖两个季节,暖季为每年的4月底至9月下旬,冷季为当年的10月上旬至次年的4月上中旬;年大风天气67 d左右,有时可达90 d,平均风力3.2 m/s;春寒早霜发生频繁,即使5月中下旬也结冰霜冻,这些不良现象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

2.2社会经济

马海由中航集团马海农工商公司和马海村组成,常住人口约350人,其中哈萨克族占85%;产业以农牧业为主,兼做枸杞种植等副业,结构单一,主业不突出;经济欠发达,经营相对粗放,人均收入在柴达木地区属于中等水平;地域偏僻,相距柴旦镇90 km,流动人口少,封闭堵塞,文化信息交流困难。

2.3发展优势

在农业资源方面,光照时间长,日温差大,非常有利于植物有机物积累,对于发展生产周期短的植物也极为有利;土地单元面积大,地势平坦,极有利于开展规模性生产,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生产费用。在人力资源方面,马海村有较为富余的劳动力,为当地发展适度规模性产业项目提供劳动力保障。在交通方面,马海深居柴达木西部矿区,面对柴旦、冷湖、茫崖、格尔木矿业资源丰富地区之中,农业产品市场潜力极大。其次,土地无污染,鱼卡河水资源、鱼卡煤矿资源、就近甘肃敦煌区位资源等都是地区经济发展中无形的资源优势。

3 农牧业发展定位

技术路线:“土地质量调查—适宜性评价—市场对接—规划利用”。首先依据地区生产条件确定生产适宜性,在此基础上再确定产业链以及相应经营规模等经济发展策略。生产定位必须以土地的生物、经济适宜性评价为基础,只有在生物上满足,经济上合算,才有必要开展土地的经济利用活动。本文以当地农作物传统生产品种春小麦与引进牧草优良品种豆科紫花苜蓿为评价对象案例,对较高生产水平投入条件下的生产适宜性进行分析。

3.1生物适宜性评价

生物适宜性即为土地对植物型生产生物特性满足的程度。适宜性对牧草生产影响比较大,当牧草种植达到较适宜程度时,产量高而稳定,否则产量低而波动大,生产成本自然增加,轻则保本,重则收不抵支。针对马海地区自然环境,本文仅从温度一项指标进行耦合评价(见表1),其中春小麦评价是完成生命周期,紫花苜蓿是生产周期。

从表1可见,春小麦与紫花苜蓿相比,紫花苜蓿适宜级较春小麦高出2个等级。

表1 春小麦与紫花苜蓿生物适宜性评价

3.2经济适宜性评价

以中上等生产管理水平状态下的产量为基础,结合市场价格计算产值,除去生产性投入,以此为生产净收益,对两品种进行比较,经济效益高者表示经济适宜性强。单位产量为正常生产年份连续3个年平均值,其中紫花苜蓿为生产资料及相关生产投入(种子、机械费用等)价格选取2013年市场值。分析方法采用“投入-产出分析法”,为体现评估的科学与公平性,针对粮食作物生产就自然灾害风险程度60%予以充分考虑。紫花苜蓿与春小麦平均产量、市场价格、经济投入等指标如表2所示。

从表2可知:每公顷紫花苜蓿的年生产性投入4 325元,小麦6 937.5元;在气候因素无生产风险状态下,每公顷紫花苜蓿的净收益6 175元,小麦5 302.5元,紫花苜蓿年净收益比春小麦高872.5元/hm2;当在无风险障碍气候60%保障状态下,每公顷粮食年收益平均406.5元,表现出低收益状态。两种土地利用类型比较,紫花苜蓿在气候因子生产性积温100%保障率情况下,净收益是春小麦的116.4%;在60%保障率状态下,净收益是春小麦的15倍。由此可见,紫花苜蓿土地利用具有一定的经济竞争优势。

表2 每公顷春小麦与紫花苜蓿年经济效益分析

3.3生态适宜性评价

从生产属性上可知,紫花苜蓿盖度达95%以上,年保持时间85%,使用年限10年以上;春小麦属于季节性作物,春播秋收,盖度生产季节达100%,年保持时间为50%。试验证明生态效能随植被盖度提高而增强,同时,紫花苜蓿属于轴根、根颈类植物,根深而侧根丰富,根系量大,其中70%根系分布在0~30 cm土层,有较强的水土保持能力。马海地区属于生态脆弱地带,水土流失严重,特别是风蚀侵害难以遏制,需要加强生态建设与保护,以此可以确定,生态效能牧草紫花苜蓿高于农作物春小麦。

3.4农牧业发展定位

根据以上评价与分析,农牧业发展定位立足点应为畜牧业。应以此为基础,结合处于柴达木东西部过渡带经济特点,发挥土地资源优势,延伸产业链,拓展产业面,提升经营水平,建设地域性特色畜牧业。

4 农业经济发展思考与对策

4.1发展原则

4.1.1经济生态,效益并举 马海地区在柴达木盆地的生态价值明显。要在发展农牧业经济的同时,统筹规划,注意保护原有生态系统,提高生态组织效能。

4.1.2适度规模,经济高效马海地区地势平坦,有着规模经济先天性优势。要科学规划,以适度规模提高经济效益,以经济效益促进产业发展,建立经济、高效良性循环互动农牧业。

4.1.3因地制宜,创新发展马海地区自然条件独特,要结合生产实际,积极稳妥开发资源,优化生产要素,扬长避短发展产业,建立高效安全产业发展体系。

4.1.4统筹建设,协调发展 结合新农村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以及高原景观建设,发挥自然优势,科技兴农(牧),围绕农牧资源开发,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新型产业,建设农牧业经济发展新格局。

4.2产业发展思路

4.2.1围绕牧业发展布局种植生产 依据生产定位,该地区发展方向为畜牧业。草是畜牧业发展的基础,为此,必须把草产业作为农牧业经济发展的突出位置来优先发展。农业要围绕居民生活需求和畜牧业产业进行规划发展,优化种植结构,建设畜牧型农业种植业。同时结合养殖业发展,为马海地区建设自给型全价饲料原材料体系打好基础。

4.2.2发挥资源优势,开发特色产业即重特色轻传统,逐渐用特色产业改造传统产业。模仿土地资源优势需要付出相当代价。当地资源优势在于土地受农药产留污染程度轻,甚至无污染。马海地区农工商公司出产的枸杞经过德国相关部门严格检测,通过了140多项指标,达到有机食品标准。据此,要着眼于当地资源特点,发挥生产优势,开发特色产品,建立特色农牧产业。

4.2.2.1发展肉用型牛、肉用型羊、奶牛青海高原肉毛兼用半细毛羊是当地优良品种,既有高度生产适宜性,也符合目前有机绿色食品标准,应打破生产常规,结合当地盐碱地资源,有意尝试盐碱地型草场定向定点放牧机制,建立具有马海地区特色口味的肉食产品。牛奶已经进入百姓家庭,成为一般家庭不可缺少饮食品,马海地区有良好的生产环境条件,草饲料生产基础厚实,应大力开发乳制品产业。

4.2.2.2发展草产业马海地区草产品可辐射周边茫崖、小柴旦、格尔木、德令哈及甘肃肃北县、阿克塞等地区,草产品有着较大的市场发展空间;紫花苜蓿营养丰富,适口性好,在马海地区适应性强。应统筹马海地区农工商公司、马海村土地资源、人力资源,发展以紫花苜蓿为主要人工草场类型的草种植产业,建立优质、高产、稳产、安全区域性优良牧草草产业基地。

4.2.2.3发展黑枸杞特色产业黑枸杞是柴达木盆地的特产,更是马海地区的特产。要抓住市场需求机会和当地资源优势,科学驯化培育,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建立马海黑枸杞有机安全生产基地。

4.2.2.4发展枸杞林鸡特色养殖业马海临近敦煌,可借此解决部分饲料原材料;可通过光照资源、鱼卡煤矿原煤资源解决鸡舍冬季取暖;可通过草产业化发展解决主要饲料问题、枸杞园资源解决特色养殖问题;可通过青海石油局花土沟基地、冷湖生产点等肉食品需要解决市场问题。

5 产业发展保障措施

5.1科学经营,规范管理

解决水资源问题,把水资源与农牧业生产规划相结合,合理规划,以水定地,建立灌溉制度,深化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益。优化生产组织,通过建设专业合作社等生产组织形式,提升科技水平,有效组织劳动力。放眼市场开展生产,做到专业化、标准化、科学化、高效化、安全化。建设人才机制,结合产业发展引人引智,同时建立和完善乡土人才体系,做到户有生产能人,队有生产领头羊,村有土专家,为产业可持续发展建立人才队伍。

5.2用现代技术武装农牧生产

一是建设机械化,依据生产特点,逐步建立和完善机械化生产体系,用机械化生产替代人工生产,改造农牧生产方式,提高生产效率。二是实现生产经营信息化,建立网络服务平台,宣传产品,推销产品,使育肥羊走进青海石油和钾肥矿区,黑枸杞走出柴达木盆地,挑战国内大市场;建立信息化生产平台,使植物营养、牛羊育肥等生产环节有效控制,提高有机产品生产水平。

F327

B

2095-3887(2015)02-0060-03

10.3969/j.issn.2095-3887.2015.02.018

2014-11-0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130526)

郑建宗(1963-),男,畜牧(草原)师,主要从事草地资源管理、规划利用、人工草地建设、城镇园林规划设计建设工作。

猜你喜欢

马海春小麦农牧业
早春小麦田间管理抓哪些
基于多种模式的内蒙古农牧业特色化研究
“无人机放牛”让农牧业走在时尚前端
绿色农产品春小麦主要虫害防治技术
扶贫路上见证苗家汉子的新生
小人物遇到大人物
克什克腾旗旱地优质春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黑龙江绿友农牧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黑龙江绿友农牧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小情人“声东击西”索老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