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古代文学中的凄怨美

2015-11-24王亚慧

剑南文学 2015年22期
关键词:古代文学文人

■王亚慧

有着五千年文明的华夏民族,有着多不胜数的文学作品,美学形态也多种多样,而“凄怨美”则尤其引人注目。 许多古代文学作品之所以能够打动人心,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都是源于这种凄怨美,因此,若要全面研究我国古代文学作品及其理论体系,就必须深入思考其中的凄怨美。 本文首先从感伤自我身世的凄怨美、感叹生命世事的凄怨美等方面,探究了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凄怨美,又进一步分析了凄怨美的形成原因,即对现实生活的客观反映、儒释道精神的影响、古代社会宗法制度的影响。希望以此促进古代文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尤以凄怨之情最能打动人心,引起读者的心灵共鸣。从先秦时期忠国爱民、屡受排挤愤然写下《离骚》的三闾大夫屈原,到目睹唐朝由盛入衰、满腔悲愤以致“白头搔更短”的诗圣杜甫。 以及“浊酒不销忧国泪”的鉴湖女侠。都充满了悲切、哀怨之情,这些作品中以独特的凄美意象,营造了幽怨、哀伤的诗歌意境,进而吸引读者在意境中深入体会诗人的忧愁别绪。正是这种触动灵魂的历史悲怨为古代文学作品增强了一抹动人的色彩。从某种意义上讲,凄怨之情甚至可以看做我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旋律。它不仅丰富了我国古代文学的内涵,也为诗人、词人、作家提供了更多的抒情途径,增强了我国古代文学的生命力。

一、古代文学作品中蕴含的凄怨美

(一)感伤自我身世的凄怨美

首先是因政治理想破灭而产生的凄怨之情,屈原正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众人皆醉我独醒”道出了心中的孤独和落寞,“长太息以掩泣兮,哀民生之多艰”则抒发了自己对民生和国家前途的诸多忧虑。司马迁撰写了有“无韵之离骚”之称的《史记》,他一生为国为民却惨遭宫刑, 在悲观绝望之际大呼 “理不可据”、“智不可待”。其次则是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引起的凄怨之情。许多著名文人都是命途多舛,一生郁郁不得志,想要以身献国,但却报国无门,他们看尽官场的黑暗冷漠,因此心中堆积了无尽的哀愁和幽怨。 陈子昂以“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书写了自己“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悲愤之意。 一生立志报效祖国的辛弃疾则落得个“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的结局。至死不忘收复失地的陆游“心在天山,身老沧州”。孟浩然则以一句“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来书写自己心中的苦涩和渴望。他们饱读诗书,且满怀报国之志,但穷其一生也未能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因此心中时时刻刻都有抒发不尽的凄怨之情。再次则是因婚恋失意引发的哀伤、凄凉、幽怨之情。这类作品也是我国古代文学中别具意蕴的一个类别。无论是《诗经·氓》中女主人公惨遭抛弃时的悲愤决绝,还是《长恨歌》中“此恨绵绵无绝期”的哀伤呼唤,亦或是一生为情所困的林黛玉,都为触动了读者的心弦。此外,“贫贱夫妻百事哀”的悲苦艰难;“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的哀怨伤感;“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惋惜惆怅。都道出了无尽的哀怨和忧伤之情。

(二)感叹生命世事的凄怨美

除了个人情感和命运能引起古人的凄怨之情,对家国遭遇及生命无常的感慨同样带有浓重的幽怨意味。早在初秋战国时期,许穆夫人为了抒发国破君亡的悲痛就写下了“归暗卫侯”、“我心则忧”的诗句。其后关于这类情感的诗词作品更是多不胜数:“报国欲死无战场”的忠诚孤独;“遗民泪尽胡尘里”的悲伤满怀;“忍泪失声询使者”的隐忍痛楚。都以其巨大的哀怨气息震撼了读者的心灵。此外,世风的颓败和朝代的更迭同样能够引起古人的哀伤。《国风》中有“黍离之悲”,《诗经》中有“忧心京京”,唐宋时期则有“孤臣霜发三千丈”。除了诗词作品,古代文学中的小说同样抒写了这种悲愁之情。 例如,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就生动的描绘了没落家族中的众生相,每个人物都传达出一种不一样的哀伤。《聊斋志异》则用一则则怪诞的狐鬼故事,抒发一种“孤愤”情绪。这些牵动无数读者心绪的古代文学做,无一不是抒发了凄怨之情,正是这种情感赋予作品一种无可替代的审美意蕴。

二、古代文学中凄怨美的形成原因

(一)对现实生活的客观反映

在我国封建社会,无论在各个朝代,都有许多壮志难酬的有志之士。同时,由于统治阶级荒淫无道,社会危机四伏,战事连绵不断,因此,百姓时常处于水火之中。许多文人漂泊半生,依然无所建树,因此不免生出时光易逝、世事无常的哀伤感叹。白居易就明确指出“文士多数奇,诗人尤命薄”。即便是洒脱如李白也曾感叹人生路“行路难,多歧路”。一代奸雄曹孟德也把酒感慨“人生几何”。艰难的世事和无常的命运,以及由民族、国家、阶级引发的各种矛盾存在于各个朝代。正是这些现实存在的事物和矛盾触动了文人敏感的神经,引发了他们忧伤、凄怨的感情。

(二)儒释道精神的影响

在儒家学说的熏陶下,我国古代知识分子普遍具有一种社会责任感,而这种社会责任感又进一步衍生出一种历史忧患意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学理论是我国古代文人的人生目标。因此,他们积极响应孔子“优道不优贫”的君子理论,以及孟子的“圣人之优民”的价值理念。从贾谊的“忧民”,到王充的“忧国”,再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 我国古代知识分子时时刻刻被这种儒学提倡的忧患意识包围。 因此,在社会动荡中出现了《书愤》、《伤春》、《哀旅顺》、《七哀》、《九叹》。即便是在政治清明时期也不乏《征夫苦》、《织妇叹》、《荔枝叹》等哀歌。儒学的理想主义和人本主义,与残酷现实的碰撞,形成了一曲曲凄美诗乐。其次,道家的“无为”思想和厌世态度,也增添了古代文人的凄怨意识。不同于儒家的积极入世,道家讲究厌弃世俗、消极退隐,这种人生态度主要源于对狡诈奸猾的痛恨和对人世不公的不满。面对无法改变的残酷现实,道家主张采用明哲保身、洁身自好的逃避方法,这使知识分子逐渐失去了与邪恶对抗的壮烈,转而形成一种悲凉、凄冷之感。而道教主张的“丧我”、“坐忘”、“齐物”,都是提倡知识分子自我压抑、自我克制,进而避免矛盾激化。这无疑会给他们带来无尽的苦闷和哀叹。而从道家思想蜕变而来的道教则主张人们炼丹、服药、轻身,进而实现长生和飞升,并时刻提醒人们尘世可怜、人生短暂、肉身烦恼、现实痛苦,这无疑将进一步增添人们的无助和哀怨情绪。佛教传入我国之后逐渐本土化,并演变为古人的一种情感寄托和感情归宿。佛教主张以救赎的心态面对现实中的苦难,以此换取来生的平安,并补偿前世的罪孽。这种心态让文人面对苦难时平添更多的愧疚之感,使他们的文学创作又多了一层悲情色彩。

(三)古代社会宗法制度的影响

凄怨美的产生还与我国古代社会的宗法制度有一定关系。封建社会是典型的农耕社会,农业社会的生产方式要求人们安土乐耕,大部分人祖祖辈辈都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 这就促使人们形成了稳重、保守、安于现状的性格特点。人们不关心外部世界,但外部力量时常给人们带来威胁和伤害,而人们却没有还击的力量。尤其是农耕社会所形成的狭隘性、个体性和分散性,使人们更加倾向于妥协。这种深深的失败感和无奈,被文人发注于笔端就形成了一首首凄婉的诗词作品,一部部哀怨动人的文学篇章。

猜你喜欢

古代文学文人
古代文学作品鉴赏思维与视角的转换
高校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研究
邱雁芳 石间文人气
网络环境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模式探究
文人吃蛙
提升古代文学课堂教学质量方法研究
我国古代文学中的悲怨美
中国当代八大文人书画名家艺术风格论
邵洵美:文人中的性情中人
这世上少了文人会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