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用飞机舵面偏转角测量工具设计*

2015-11-23杨兆军

机械研究与应用 2015年3期
关键词:副翼舵面撑杆

杨兆军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飞机修理厂,四川广汉 618307)

0 引言

在某型飞机上采用了软式操纵系统,这些操纵钢索是由不锈钢钢丝制成,不锈钢钢索优点就是抗腐蚀能力强,但缺点是耐磨性差。近几年,随着飞行时间的增加,多次发生操纵钢索断丝现象,甚至发生过整根钢索断裂故障,为了防止故障的发生,必然需要增加操纵钢索的检查频率。每次在更换完断丝钢索或换季调整张力后,必须检查和调整舵面偏转角度,保证其偏转角度在维护手册[1]要求范围内。过去,长期使用电子角度仪进行测量,每次测量非常不方便,需要花费大量工时,并且操作复杂,不直观。为此,针对该类飞机专门设计了一种专用测量工具,以满足通用飞机操纵舵面偏转角的测量。

1 偏转角测量原理

飞机的舵面偏转角必须在维护手册规定范围内,如果超过范围,将影响飞机的飞行性能,危及到飞行安全[2]。飞机的舵面都有自己的零位,比如副翼的零位是副翼弦线和机翼弦线对齐,所以在测量副翼偏转角时,首先要确认副翼的零位,所要测量的偏转角,就是最大偏转位置与零位之间的夹角。为了具体分析测量原理,笔者以副翼偏转角测量为例进行分析。

在进行副翼测量时,因停放飞机的机库地面可能不完全水平,加之飞机机身、机翼存在一定的仰角,故测量之前需要对测量工具进行校正零位。为此,设计了如图1中的3、4、5组成的调节机构对测量工具进行校零,因为指针6始终与水平面平行,校正零位前,量角器7上的0刻度线与副翼弦线1对正,指针所对量角器上的角度值就等于副翼零位时1与水平线2之间的夹角。通过旋转双头螺套4,改变撑杆(3+4+5)的长度,带动量角器转动,使量角器上的0刻度线对准指针,如图2所示。校零后,量角器上的0刻度线将与水平线平行,指针指示为0°。

图1 校零前

图2 校零后

利用同位角相等原理,将测量副翼偏转角转换成指针在量角器上所指示的角度值,从而直观的实现了偏转角的测量。如图3所示,当副翼上偏到最大位置时(假设副翼在零位时与水平面夹角为5°,副翼上偏最大角为25°),副翼最大偏转角∠4=∠6+∠7,因线5与线14平行,指针与线5平行,根据同位角相等原理,所以∠6=∠15,∠7=∠13;又因∠12和∠15都是0刻度线与副翼弦线之间夹角,所以∠12=∠15;最终求得∠4=∠15+∠13=∠12+∠13=∠11=25°,从而直观的在量角器上读取副翼的最大上偏角度25°。具体副翼上下偏转角测量情况如图4所示。

图3 同位角

如果副翼最大偏转角度不在规定范围内时(25°±1°),可通过调整推拉杆长度或止动螺钉来改变偏转角度。副翼偏转角度调整过程中,可利用该测量工具直观地反映调整情况,使偏转角能方便快捷地调整到位。同理,以上测量原理也适用于其它舵面、调整片的偏转角测量,方向舵除外。

图4 偏转角测量

2 测量工具设计

2.1 设计要求

工具设计要求为:①零位校正快捷,测量工具固定可靠;②指针转动灵活,指示到位后,摆动时间要短;③测量操作方便,精度高,寿命长[3],便于校验。

2.2 结构设计

测量工具结构如图5所示,通过上下夹板1固定在舵面上,为了防止损伤舵面漆层,并且避免造成舵面的挤压变形,夹板采用铝合金板材,并在夹板上粘上毛毡2,增加滑动摩擦系数,防止从舵面上滑落。

图5 偏转角测量工具

为了适用于各种舵面的测量,夹具的夹角设计为可调,通过旋转螺帽3进行角度调整,使上下两夹板之间的夹角与所要测量的舵面形状匹配。零位校正采用螺杆10、12和双头螺套11配合,一侧螺杆为正螺纹12,另一侧为反螺纹10。顺时针转动螺套 (机头方向),缩短撑杆,量角器6的零位向上移动;反时针转动螺套,增长撑杆,量角器的零位向下移动。通过调节撑杆(10+11+12)的长度,使量角器零度刻度线对准指针7。指针采用不锈钢制成,指针为直角形,一边始终与水平面平行,另一边安装有铅坠5,始终垂直于水平面。量角器采用透明塑料材料制成,上面刻有角度线和角度值。在设计中,指针运动灵活是关键,为此,将指针固定在一带滚珠轴承的座子9上,滚珠轴承必须转动灵活,保证指针始终与水平面平行;将座子和量角器一起安装在撑杆4上,撑杆固定在夹具上,其轴线与夹具中线对齐,保证测量工具固定在舵面上时,舵面弦线和撑杆轴线在一条线上。

3 结语

目前,已利用该测量工具试测了几架飞机的副翼、襟翼、升降舵及其调整片的偏转角,与其它测量工具进行了对照验证,证明了该测量工具测量准确、快捷,舵面调整快速。

[1] Cessna Aircraft Company.Model 172R/172SMaintenance Manual.Airplane And Dimensions And Specifications[J].Wichita Ks67226 United States:Cessna Aircraft Company,2014(6):10.

[2] 杜 安.克里津格.飞机系统安全性-军用及民用航空应用[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13.

[3] 徐 灏.机械设计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1.

猜你喜欢

副翼舵面撑杆
基于舵面振荡激励试飞的飞机动特性识别与修正
C76系列敞车撑杆优化改进探讨
基于拔销器锁定的飞行器气动控制面解锁控制方法
某型号民用飞机副翼及其操纵系统建模与仿真研究
某新型民用飞机起落架撑杆锁弹簧的载荷设计
分段式吊装撑杆设计
基于MBSE的副翼及其操纵系统研发技术及应用
一种折叠舵面设计及分析
一种折叠舵面设计及分析
基于DHDAS动态信号采集分析系统的折叠舵面模态试验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