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干法水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若干关键性问题探析
2015-11-23魏艳红
魏艳红
(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广西 南宁 530022)
新型干法水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若干关键性问题探析
魏艳红
(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广西 南宁 530022)
根据新型干法水泥项目的工程特点,从产业政策符合性、选址合理性、环保措施可行性、总量控制、公众参与有效性等几个方面,对水泥行业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的部分关键性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新型干法水泥;环境影响评价;产业政策
水泥作为主要建筑材料,在生产和生活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加大,极大推动了我国水泥产业的快速发展。截至2012年底,国内统计规模以上水泥企业有4000余家,采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工艺共1637条,其水泥产量约16亿吨,占2012年水泥总产量的90%。20世纪50至70年代出现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工艺已成为我国水泥行业的主流工艺,同时也是当今世界较先进的水泥生产工艺。[1]该技术的核心为悬浮预热和预分解技术,有着技术先进性、设备可靠性、生产适应性和工艺性能优良等特点,促进了水泥工业向大型化的进一步发展。而近些年来,虽然国内水泥行业按国家产业政策总体要求,大力推广了新型干法水泥工艺,但仍存在落后产能规模较大、产能过剩、产业链短等问题,一直被称为“两高一资”行业,成为仅次于冶金、化工行业的第三大耗能大户,对环境的污染问题已经越来越严重。
1 项目工程特点
新型干法水泥是指采用窑外分解新工艺生产的水泥。一般用“两磨一烧”来简要概括水泥的生产工艺,其主要生产环节包括矿山采运、生料制备、熟料煅烧、水泥粉磨与水泥包装等。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的主要优点是传热较迅速、热效率高,单位容积较湿法水泥产量大,热耗低,但缺点是生料成分不易均匀,车间扬尘较大,电耗较高。水泥生产建设项目兼有生态影响型和环境污染型双重环境影响的特点,即原料矿区的开采则以非污染生态影响为主,水泥熟料生产区或水泥制成区以工业污染影响为主,因此,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要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对项目建设可行性进行全面的分析论证。
2 项目主要污染特征及评价因子
水泥生产过程所产生的污染主要包括工业废气、噪声和生态影响。除了矿山开采、工程占地、施工等对生态环境产生破坏和影响外,水泥生产从原料采掘、配备直到成品包装涉及工段较多,几乎每个生产环节都会产生和排放颗粒物,一条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上至少有几十个粉尘污染源,如原料粉磨、煅烧和水泥粉磨等工序产生的粉尘量一般在 30~50g/m3以上[2];另外水泥工业废气量大,废气中含尘浓度较高,主要含有粉尘、烟尘、SO2和NOX等污染物。总的来说,水泥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大气污染物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由破碎机、烘干机、粉磨设备、水泥窑等排放的呈气溶胶状态的各种颗粒物(粉尘),另一类是窑系统排放的硫氧化合物、氮氧化物、碳氧化物等各种有害气体。而同时在各生产环节使用的破碎机、磨机、风机、空压机等都是产生噪声的污染源,其源强值一般在75~105dB(A)。水泥建设项目主要污染因子和环境影响评价因子见表1。由此看来,颗粒物、噪声是水泥生产项目主要的污染因子,污染源数量多、污染源强大,在环境影响分析中应重点关注。
表1 水泥建设项目主要污染因子和环境影响评价因子的筛选和确定
3 水泥行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关键性问题
3.1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水泥建设项目与国家产业政策的符合性分析是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首先关注的问题,在建设项目环评文件审批中起决定性作用。近些年来,国家发展委、工信委、原国家环保总局以及地方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产业政策、行业准入等政策文件,旨在鼓励先进技术、淘汰落后产能。目前与水泥建设项目有关的产业政策文件主要有《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国家发改委第21号令,2013年修订)、《水泥行业规范条件(2015年本)》(工业和信息化部2015年第5号公告)等。近年水泥行业政策的重点之一是淘汰落后产能,根据《水泥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十二五”期间完成2.5亿吨落后产能(主要指水泥熟料)淘汰任务[3]。环境保护部《关于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严格环境影响评价准入的通知》(环办[2014]30号),对水泥等高耗能行业也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求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严控新增产能项目;实行产能等量或减量置换。因此在水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时,必须依据各相关政策文件,从水泥生产规模、装置设备、生产工艺、技术和产品等多个方面,结合项目实际建设情况,综合分析拟建项目与国家及地方最新水泥工业产业政策的符合性,并明确其与产业政策的符合性结论。
3.2项目选址合理性分析
《水泥行业规范条件(2015年本)》中规定,“水泥建设项目(包括水泥熟料和水泥粉磨),应符合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家产业规划和产业政策,当地水泥工业结构调整方案,建设用地符合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使用标准”,“禁止在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大气污染防治敏感区域、非工业规划建设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内新建水泥项目”。拟建项目选址、选线应重点关注其环境合理性及可行性,必须充分考虑项目所在地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应从区域规划、环境功能目标达标情况、区域环境容量、项目与周边环境敏感点位置关系、项目运行后对所在区域环境功能目标及环境敏感点的影响程度、公众意见、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然后从环境保护角度明确项目选址是否可行。
3.3环保措施技术及经济可行性分析
根据国家及地方产业政策要求及有关污染物排放标准,结合项目工程分析、环境影响分析结果,明确拟采取的环保措施;并从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长期稳定运行和达标排放可靠性,满足环境质量与污染排放总量控制要求的可行性等角度进行分析论证,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完善措施或替代方案。拟采取的环保措施应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以便为环境工程设计提供指导,为环境管理提供依据。正是由于水泥生产项目具有双重环境影响的特点,因此需要根据项目不同生产阶段的具体情况提出拟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并对其进行分析论证。如对已开采矿区的生态环境影响不能忽略,进行回顾性评价的同时,指出目前存在的环境问题,并提出“以新带老”措施;对矿区开采阶段,结合项目进展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生态环境减缓、恢复和补偿措施;而对于水泥生产运行期阶段,需要重点关注颗粒物、SO2、NOX等大气污染物以及噪声的污染防治。应注意的是,颗粒物控制需考虑有组织排放、无组织排放和非正常排放三个方面;对技改扩建项目提出“以新带老”的总体措施和实施计划,分阶段环境管理计划等。
3.4总量控制分析
污染物总量控制是以环境质量目标为基本依据,应在建设项目达标排放的基础上。根据当地环境容量、总量控制指标以及环境管理要求,结合环境影响预测分析的结果,确定拟建项目的排污总量,最终核定该项目的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为环保部门监督管理提供依据。一般水泥建设项目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的估算需结合物料平衡、原料成分分析、污染防治效果分析、类别调查、实测等手段进行,污染物总量控制因子为粉尘、SO2和NOX。对于技改项目,应在“增产不增污”或“增产减污”的前提下,制订和落实建设单位或所在区域内的总量控制削减方案;而新型干法水泥要遵循“等量淘汰或超量淘汰”的原则,以淘汰落后的生产线和生产工艺,因此在环境影响评价时要关注落后水泥生产线的淘汰问题。
3.5公众参与有效性分析
建设项目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工作,目的在于使公众有机会知悉项目建设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以及减缓措施的可接受性,并使之有权参与环评文件编制和技术审查等决策过程[4],《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中明确规定了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适用范围、组织、方式、要求等内容。为保证公众参与的有效性,在水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应严格按照相关文件要求开展公众参与调查工作,一是要注意及时将建设项目的有关信息告知公众,尤其是对受项目影响的公众,以便公众对项目建设充分发表意见;二是注意公众参与形式的多样化,可以通过采用网络、报纸、电视等媒体公布信息,向公众发放问卷调查表,走访专家、群众、单位、团体以及召开论证会、听证会、座谈会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形式来征求意见,应保证被调查的人数和代表性;三是注意分析公众提出的反馈意见,尤其是针对项目建设提出的发对意见更应仔细分析,除明确给出采纳或不采纳的的总体情况外,还需对有道理的反对意见说明其妥善的的具体处理对策。
4 结语
在水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结合项目工程特点及主要污染特征,需要解决好项目建设与国家产业政策的符合性、选址的合理性、环保措施可行性、总量控制、公众参与等几个关键性问题,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通过客观、科学地综合论证,使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更完整,为环境管理部门审批项目提供充分的技术依据。
[1] 李建梅,李国栋,蔡超.中国水泥工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J].广州化工,2013,(9):18-19,50.
[2] 黄滨松.水泥工业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若干问题探讨[J].海峡科学,2009,(6):14.
[3] 工信部.水泥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J].建材技术与应用,2012,(3):1-4.
[4] 王彦昌,张弛,熊运实,等.提高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有效性的探讨[J].油气田环境保护,2015,(2):21-24.
Several key issues analysis of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of New Dry Clinker Projects
According to the engineering characteristics of New Dry Clinker Projects, from the industrial policy compliance, rationality of site selection,feasibility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easures, total amount control, efficiency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some key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the cement industry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are analyzed and discussed.
New Dry Clinker Projects;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industrial policy
TU525
A
1008-1151(2015)07-0029-02
2015-06-11
魏艳红(1980-),女,河北阜城人,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工程师,工学硕士,从事环境保护、环境评价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