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视角下的教育幸福感提升策略
——基于南宁市随迁农民工子女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
2015-11-23张孝芳冯武誉
张孝芳 冯武誉
(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南宁广西 530004)
公共管理视角下的教育幸福感提升策略
——基于南宁市随迁农民工子女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
张孝芳 冯武誉
(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南宁广西 530004)
随着改革开放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流动人口越来越多,同时随父母一起进入城市的流动儿童也越来越多,他们在城市接受教育也成为一种客观现象,而他们在教育幸福感方面存在的问题亟需公共部门采取措施加以解决,提升孩子们的受教育幸福感,从而促进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在本文中,我们只针对学生们的受教育幸福感进行研究。
教育 幸福感 随迁农民工子女
一、关于教育幸福感
幸福感是人类个体认识到自己的需要得到满足以及理想得以实现时产生的一种情绪状态,是由需要(包括动机、欲望、兴趣)、认知、情感等心理因素与外部诱因交互作用形成的一种复杂的、多层次的心理状态。它实质上是由外在的良性刺激诱发的一种具有动力性和依赖性的积极情绪体验。教育是以知识为工具培养人的活动,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过,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幸福,不能为任何不相干的利益而牺牲这种幸福,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在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的当代社会,物质上的幸福感与当今社会的发展是成正比的,而关于精神上的幸福感并不一定也随之提高。近年来幸福感逐渐引起社会大众以及学术界的关注,而关于教育幸福感的探讨却甚少,关于教育幸福感,至今学术界和大众媒体都没有给出确切的定义。对于教育幸福感,我们认为主要体现在教育资源分配公平、教育环境优化、教学设施齐全完备等方面,同时每个人也都能感受到被尊重以及相应的人文关怀。
二、随迁农民工子女教育幸福感现状
在“南宁市随迁农民工子女心理状况”的调查中,我们主要从以独立农民工子女学校(A)的学生和融入公办学校(B)读书的农民工子女为对比样本,在数据分析方面我们主要采用的是简单描述性统计方法和方差、标准差分析。在学习适应能力方面,根据标准差的大小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融入公办学校就读的农民工子女学生的学习适应能力明显要比在独立农民工子女学校的学习适应力较强。
(注:A表示独立农民工子女学校,B公立学校)
同时人际交往能力方面,我们发现融入公立学校就读的农民工子女学生要比在独立的农民工子女学校就读的学生稍微欠缺一点,这可能是由于自卑心理或者说歧视等原因导致的。
在简单的数据分析当中,我们发现在两类学校就读的农民工子女在学习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自信心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差异,由此可以衍射出当今的随迁农民工子女在受教育方面的幸福感同样存在着很多的缺陷。要促进教育兴国战略的有效实施,公共部门必须加以重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努力提升教育幸福感。
三、提升教育幸福感的策略
1.加大教育投资
党的十八大进一步强调了教育的战略地位,优先发展教育,把教育作为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而优先发展发展教育,首先是要保障教育的投入。
由于户口及家庭经济条件等原因,很多的随迁农民工子女没有机会进入公立学校就读,只能进入那些专门为农民工子女兴建的私立学校就读,而这类学校从总体上来说教学设施设备都没有公立学校齐全完备。这就需要引起教育部门等公共部门的重视,教育部门作为各类教育的主管部门,有责任和义务促进各类学校的发展。加大教育投资,就需要教育部门及时向相关部门反映情况,促使财政部门加大财政投资。只有足够的资金,学校才能对教学设施设备加以完善,促进教育发展,提升学生们的教育幸福感。
2.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十八大也把教育公平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近年来,对教育的投资比重中逐年加大,尤其是对偏远山区和西部的投资。相对于公立学校而言,相关部门对为农民工子女兴办的私立学校的投资相对较少。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了教育的不公平,从而也折射出某种程度上的教育不幸福感。提升教育幸福感,教育公平是其重要的方面,而教育公平反映在资源配置上就是要促进教育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在教育资源的配置方面,公共部门应考虑到私立农民工子女学校和公立学校的公平合理性,只有在物质资源上达到了公平,才能缩小两类学校之间的差距。私立农民工子女学校只有在教学设施设备等资源不断优化和完善,教育幸福感的提升才有了物质保障。
3.转变教育管理方式
教育管理是公共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管理方式的改进,更多的需要由公共部门来指导和促进。传统的教育管理方式主要依靠的是行政手段或者说是单纯的依靠行政手段,转变教育管理方式,必须将这种传统的教育管理方式向注重思想引领和情感熏陶转变。传统的教育管理方式不能使学生的天性和潜能得以充分的发挥,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会遭到磨灭。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也没有完全相同的学生,学校和相关公共部们应采取措施以满足不同个性学生对教育的发展需求,让不同的个性得以彰显,健全人格,激发潜能,促使每位不同性格的学生都得以发展和进步,从而把学校建设成和谐幸福的求知家园。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我们的教育幸福感,促进学生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4.优化社会教育环境
如果说学校和家庭环境是第一教育环境的话,那么社会环境可以说是第二教育环境。如今社会环境正处在千变万化的发展阶段,而当今孩子的模仿能力超前,他们很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例如某些大学毕业也可能找不到工作等消极现象,这也许会打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从而降低他们的学习幸福感。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氛围不仅仅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公共部门必须参与其中加以指引。农民工由于生计需要和自身文化程度的限制,在某些方面可能会疏于对孩子的指引,这就需要公共部门担负起对他们进行正面指引的责任,同时还需对他们进行其他方面的指导与教育,让他们分清是非观。公共部门同时也必须承担起推动社会风气的好转,净化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的责任,从而进一步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调查数据分析当中,我们发现很多随迁农民工子女在学习适应力、人际关系、自信心等方面都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在教师是否应该尊重学生问题上有15.9%的学生认为不应该尊重或者说是无所谓,只有12.3%的学生认为老师应该尊重学生,其他的同学则都选择了学生应该尊重老师(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在整个调查中,我们也发现接近34%的学生有孤独倾向。这就要求学校、家长、社会(公共部门)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指导和教育,提升他们的幸福指数,促进其健康快乐的成长。
5.推进快乐教育
英国著名思想家赫伯特?斯宾塞在其教育理论当中提出了“快乐教育”的思想,斯宾塞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为完满的生活做准备,快乐教育应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处在快乐的情境中,快乐教育应是遵循自然科学的教育。要想提升学生们的教育幸福感,就必须打造快乐课堂,使学生们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学习。这就需要打破传统的“唯分数论”评价体系,但这并不是说考试成绩不重要,而是说对学生的评价还应有分数之外的标准,例如:团结协作能力、创新能力等,只有打破考试成绩单一的考核标准或者说是取消考试排名制度,才能降低他们的学习压力,快乐的学习。同时还必须营造快乐幸福的学习环境,家长及老师应给予孩子们足够的关心,遵循孩子们的身心发展规律,实施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当今社会也许可以称作是一个压力的社会,要想提高教育幸福感,同时还必须学会给孩子们减压,降低他们的课业负担,让他们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从而做到快乐的学习。当前的小学升初中的免升学考试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生们的升学压力,可以促进孩子们的快乐学习,挖掘天性与潜力,促进其全面发展,快乐幸福的学习。
四、结语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城市里涌现出的随迁农民工子女也日益增多,甚至成为了城市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之也涌现出一些诸如教育等的公共问题,这就需要我们的公共部门不断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以促进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十八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需要一代接一代的有志青年接续奋斗,有志青年的培养需要从小抓起,需要从教育着手,因此必须提高他们的教育幸福感,快乐幸福的学习,逐步迈向成功。提高教育幸福感,不仅仅是老师家长的责任,公共部门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必须加以足够的重视。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能真正的进步与和谐发展。
[1].郑文樾.乌申斯基教育文选 [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213
[2].李焰,赵君.幸福感研究概述[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8(2):22
[3].胡娟.斯宾塞的“快乐教育”理念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发[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1):116
[4].赫伯特.斯宾塞著,颜真译.斯宾塞的快乐教育[M].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02:21.23-24
[5].李跃辉.论中小学生学习幸福感的提升[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4(9)
[6].李芳.浅谈学习幸福感的提升策略[J].文学教育(中),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