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怎样发掘民生新闻的厚度

2015-11-23李昕也王书芳

中国地市报人 2015年9期
关键词:沧州物业管理百姓

□李昕也 王书芳

(沧州晚报,河北沧州061000)

怎样发掘民生新闻的厚度

□李昕也 王书芳

(沧州晚报,河北沧州061000)

民生新闻是生活化新闻,平民化新闻。鲜活而贴近百姓是它的特点和优势,也是当今城市类媒体争夺普通受众的主要手段和重要武器,正因此,民生新闻成为当今城市报纸竞相开发和拓展的领域,成为各报加大自身市场竞争力的新的增长点。

民生新闻貌似零碎与平庸,或常常被认为浅尝辄止,没有深度。其实,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里,蕴涵着丰富的新闻源和许多有价值的好新闻,其中大有文章可做。关键是看如何发挥主动性,将这些新闻找出来,做深厚。

让民生新闻厚实起来,可读,耐看,有影响,才是找到了它参与当今新闻激烈竞争的有效路径。怎样才能找到民生新闻的厚度呢?

到政务中寻找视角,提升民生新闻的地位

作为党报,作为主流媒体,我们报纸的属性决定了民生新闻的价值取向。民生新闻不只是家常里短,这就要求晚报应从更高、更多、更广的视角去拓展民生新闻的内容。要做出有分量的、厚重的新闻来,新闻视角不仅向下,更要向上,要到红头文件上,要到上级的政务工作里,政府的近期安排中、相关会议及领导讲话和活动中找新闻,找角度,找到政务与百姓生活的接近点、接触点、融合点。这样,再对周围的新闻现象认真观察,把它放到“大局”的盘子里称分量,看看有没有全局意义。

事实上,许多政府会议及领导活动都是围绕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开展的,是与百姓利益息息相关的,是重要的民生新闻来源。关键的问题是记者要转变采访作风,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注重细心观察和深入挖掘,不囿于文件材料,不满足于跑会场,多从大众需要这一角度出发,找出并捕捉到百姓喜爱的真新闻。在“政府想做的、百姓需要的、媒体应做的”这三者的交叉点上做好文章,同时影响各阶层公众的关切度。

南湖广场是近几年沧州市市政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民生热线版站在百姓角度,提出“南湖广场为何没有垃圾箱”这一问题。见报后,职能部门千方百计克服困难,很快将23个垃圾箱放入广场。而我们随后配合职能部门的工作,批评个别市民缺少公德意识,乱丢垃圾,随意破坏广场卫生的不良作法,呼吁大家支持把南湖广场建设好。并同时跟上“倡公德、守规矩,从我做起”专题报道,将新闻引深开去。这组报道完全是从群众生活角度出发的,但它又找到了促进部门工作的契合点,见报后双方都满意。表现在版面上,新闻也不显单薄。

有了权威性、指导性、贴近性的民生新闻在读者心目中才会有位置,有说服力,从而也相应提高了栏目及报纸的威信。

把快餐做成大餐,提升民生新闻的价值

新闻竞争的加剧,新闻资源共享已使采写独家新闻的可能性越来越小,而E时代的到来又使报纸的优势从“是什么”转移到“为什么”,新闻快餐已不是报纸的强项,厚重大气的耐嚼新闻才是报纸吸引读者眼球的利器。

由于民生新闻从百姓中来,在地域和受众上具有较强的贴近性,一般读者比较关注,且并不满足于获悉简单的新闻事实,而普遍希望能全方位地了解其来龙去脉及相关事件或背景。一旦抓到了一条不错的民生新闻线索,那就一定不要让“大鱼”从身边溜走。在为抢时效,匆忙做出“快餐”的同时,一定要绷紧新闻敏感这根弦,注意将新闻点面结合,铺展延伸,做足做透,让这桌大餐色香味俱全,耐吃又耐嚼,从而充分提升新闻的价值。

《沧州晚报》的记者曾抓到过一条李姓居民全家三口勇斗入室歹徒的线索,应该说这是一条不错的新闻,编辑研究后认为不该简单地就事报事。《沧州晚报》的做法是:在第一时间及时报出事件消息后,记者再次深入采访,第二天刊发了整版通讯,对勇斗歹徒的过程给予详细报道,版面同时适时配发言论,充分开掘事件的意义。随后,记者又长时间与采访对象保持热线联系,跟踪事件发展过程,写出多篇连续报道。整个报道有始有终,有点有面又有论,在街道、学校、读者中均引起较大反响。

在扩容中发掘,提升民生新闻的影响力

好的民生新闻题材,往往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即使放宽了选择面,大家仍常常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感慨。拓展与扩容民生新闻的报道面,使信息广而全,是增加新闻厚度的基础。《扬子晚报》曾提出报纸内容的“超市”理念,即报纸新闻信息全面,形成“新闻超市”,读者见报就像进了超市,各取所需。“民生新闻超市”是民生新闻增加厚度的台阶与基础。

法治与改革的时代,国家新的政策、条例、法律法规等频频出台及修改,各种各样的新名词、新提法、新概念层出不穷,社会分工则越来越细化,各行各业间的往来既密切又疏远。这些新出台的东西不仅与国计相关,往往也与民生密切相连。但这些信息往往看上去枯燥且概念化,读之令人生畏。这时,如果新闻人以敏锐的“新闻眼”去审视它,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去解读它,则一定会受到读者欢迎。如果再从中发现或挖掘出新闻亮点,并使其生活化,贴近服务,那则一定会备受读者青睐了。

我们在前一段办报过程中,经常接到读者反映小区物业管理问题的电话。因无法可依,许多问题互相扯皮,很难协调解决。读者屡屡要求报道这方面的情况,但我们觉得无从下手。国家实施新的《物业管理条例》的消息公布后,大家顿觉眼前一亮,就此策划了“关注沧州物业管理系列报道”。首先通过细致的采访,了解全市物业管理现状,提出问题;接着,邀请相关职能部门及部分小区物业部门开通热线,与百姓开展沟通和交流,解答群众疑问,帮助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同时,我们又拿出一个整版对新的《物业管理条例》做出详细解读,使读者对相关政策一目了然。

在这组报道中,政策信息不是机械表现的,一个枯燥的看似与己无关的法规解释,被做成与每家每户都相关的、就在我们身边的、有用的、动态的,且有骨有肉,层层递进,无疑加大了新闻的传播效应和影响力。

如今,我们正处在一个资讯广泛传播且新闻资源共享的时代。新闻唱主角,报人尽知,如何保持高度的新闻敏感,敏锐而快捷地捕捉新闻,并慧眼识珠,是每个报人应该时时琢磨的课题。■

猜你喜欢

沧州物业管理百姓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沧州分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沧州分行
不让百姓撇嘴骂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沧州分行
百姓记着你
沧州鸿发包装技术研究所
浅谈物业管理业务沟通的重要性
八易其稿为立法:新修《河南省物业管理条例》背后的故事
百姓看家“风”
北京首创开放式街区准物业管理模式